根据IDC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8.36亿部,同比增长下降7.24%,跌幅继续缩窄,其中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3.02亿部,同比增长0.3%,环比增长14.13%,这也是全球智能手机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单季度出货量首次同比和环比均呈现正增长。
消费电子板块业绩表现也呈现出复苏迹象,2023年第三季度SW消费电子板块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4.09%和5%,环比增长20.24%和36.63%,营收降幅缩窄的同时三季度环比数据在二季度已实现转正的情况下幅度继续拉大。
在三季度确认业绩拐点后,消费电子板块有所走强,8月末至今板块累计涨幅18.24%,其中光弘科技涨幅大幅领先板块,期间涨幅达到176.21%,作为消费电子龙头,公司表示目前下游需求旺盛,产能处于较高水平,对于公司以及股价应该怎么看,本文进行一下分析。
消费电子需求增加,汽车电子业务增长快
公司早期为松下、索尼等厂商提供电子组装业务,此后相继进入中兴、TCL和联想等厂商供应链,2007年公司成立手机整机组装厂并进入华为供应链,根据MMI数据,2022年全球最大EMS供应商前50排名中,公司位列第20位。
目前公司主营消费类电子以及汽车电子业务,其中消费电子业务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2023年上半年消费电子业务收入占公司总营收77.49%。
其中消费电子产品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智能穿戴等,主要为华为、荣耀、小米和OPPO等企业代工,目前公司在国内拥有惠州、嘉兴和上海等制造基地,海外拥有印度、越南和孟加拉等基地,智能手机年产能超过1.2亿部。
公司还对印度光弘进行扩产,8月印度光弘手机出货量达到250万台,创历史新高,此外,公司目前在建的深圳坪山产业园预计2025年投产,项目达产后年新增整机产品4000万台。
下半年随着下游需求复苏,公司订单增长较快,公司也表示目前产能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正在购置设备以及人员进行产能扩充。
公司汽车电子产品包括传感器、行驶数据记录系统和智能座舱硬件等,已进入法雷奥、大陆电子和日本电装等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供应链,产品应用于宝马、奥迪、大众、特斯拉、丰田和北汽等汽车品牌,近年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增长较快,2023年上半年收入超过2022年全年业务收入。
业绩改善明显,偿债能力强
前三季度公司营收与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4.36%和37.21%,其中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大幅超过营收增速,公司盈利能力提高明显。
分季度来看,公司业绩主要受一季度拖累,受下游需求低迷影响,一季度公司营收与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35.73%和8.7%,二季度业绩虽然有所好转,但在一季度拖累下,上半年公司营收与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6.17%和2.04%。
三季度随着下游需求回暖,公司营收与扣非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分别同比增长86.06%和134.38%,四季度作为消费电子旺季,从公司目前订单大幅增加以及产能利用率维持在高位来看,四季度公司业绩仍会有较大幅度增长。
公司消费电子毛利率近年呈现逐渐下降,2023年上半年降至18.47%,同比下降1.78%;汽车电子毛利率2021年之后下降明显,2023年上半年降至10.03%。
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业务毛利率的下降也使得公司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近年呈现下降趋势,2023年前三季度分别为17.47%和7.19%,同比下降2.09%和0.78%。
公司期间费用率近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23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0.2%、0.77%和0.07%,财务费用率下降幅度较大主要由于公司利息收入增加。
公司近年收现比除2021年以外,均维持在1以上,2023年前三季度为1.02,显示公司销售商品回款速度较好;公司现金比近年维持在1以上,且当前货币资金远大于有息负债,公司偿债能力强,未来进行债务融资空间较大。
主力和北向资金连续流出,需注意股价回调风险
公司股价经过前期大幅上涨后近期有所回调,股票成交量与股价变化基本呈正比,成交量8月末开始大幅增加,从15.89万手增加至10月末156.9万手,股价也从8月末11.18元上涨至10月末32.5元,近期伴随着公司股价回调,成交量也明显下降。
从资金流向看,主力资金连续7个交易日呈现净流出,累计净流出6645.18万股,而北向资金也连续4个交易日呈现净流出,累计净流出476.97万股。
从公司基本面来看,目前在下游消费电子需求回暖,公司订单快速增加的背景下,目前公司正在进行产能扩张,且公司作为华为核心供应商,在2024年华为手机出货量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的预期下,未来公司消费电子业务维持增长的确定性较高。
而在汽车电子业务方面,公司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收入增长较快,且今年三季度华为汽车电子导入,公司订单未来将会有大幅增长,公司也表示目前汽车电子产能不足,汽车电子业务有望未来有望维持较快增长。
公司8月末PE(TTM)为30.06倍,到11月8日股价达到高点时,PE(TTM)已涨至75.04倍,涨幅为149.63%,期间EPS(TTM)由0.37元/股提高至0.44元/股,涨幅为18.91%,股价上涨主要是由于估值大幅上涨引起的。
目前公司PE(TTM)为59.3倍,较高点有较大幅度下降,在公司基本面较好情况下,股价下跌主要是由于估值过高进行的回调,考虑到接下来公司成长性,根据wind一致预期,未来三年公司归母净利润CAGR为32.55%,PEG大于1,仍需注意股价回调风险。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钛媒体产业研究部。想获得更多科股深度分析,可订阅科股宝VIP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