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诺花
  • 关注(0
  • 粉丝(11
  • 发表了文章

    洗尽铅华始见真—三位巴洛克音乐时代的同龄人

    泰勒曼是音乐史上最多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曾享誉德国,席卷欧洲;亨德尔是客居英国的清唱剧大师,峨冠博带,富贾天下;而巴赫生前只是莱比锡一位藉藉无名的管风琴师,为了讨回自己被克扣的薪水而经常同教会争执。三百多年后的今天,历史的长河洗去了无尽的虚华,留下的只有那仰视才能见到的巴赫。

  • 发表了文章

    走进三座大教堂

    教堂是西方音乐成长的摇篮,记录着西方音乐发展的前世今生。

  • 发表了文章

    最后的EMI

    EMI终被瓜分,结束了公司独立运营的历史。EMI历史上三位传奇的音乐制作人见证了公司曾经的辉煌。环球音乐集团从此汇聚了四大古典音乐品牌,商业运作可以更加得心应手,然而这些品牌曾有的传统和个性却不可挽回的逝去了。

  • 发表了文章

    架起通向生命安息的桥

    乔布斯生前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演讲时说过:“或许死亡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每个人都会同样面临死亡的结局,我们没有必要再患得患失;如果你把每天都当成你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总有一天你会如愿以偿。”

  • 发表了文章

    生命精神的延续

    在古典音乐领域,音乐世家比比皆是,其中不乏德艺双馨的父与子。他们堪称是“乐二代”的典范。品味自己收藏的唱片中那些由父子共同演奏的作品,在唱片封面父子合照中那份老少相似的和谐之外,音乐中流淌出来的默契与心神互通更让人感动。

  • 发表了文章

    落霞与孤鹜齐飞

    逝去的天才就像一颗颗划过天空的流星,用他们短暂的生命照亮黑暗的夜空。而他们特立独行的身影就如落日下远飞的孤雁,在人们心中留下无限的凄美和惆怅。

  • 发表了文章

    不演奏的音乐家——指挥大师的领导风格

    指挥家总是站在乐队的中心,乐谱烂熟于心。指挥家总是专注于倾听和引导,让众多声部产生和谐的声音。指挥家知道同乐队分享观众的欢呼,指挥家却是乐队中从不演奏的成员。

  • 发表了文章

    追求完美的音乐重放

    过去录音工程师追求的境界就是让声音能够无损的保存和完美的重现。随着不断创新的录音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工程师不仅可以忠实地保留声音,还可以去创造更加完美的音效。

  • 发表了文章

    赢家全胜——录音史上的制式之争

    赢家全胜,败者出局。不论是技术优势,还是市场先机;不管是开放平台,还是专有的系统,规模经济和双边网络效应都是一次次制式之争背后的推动力。

  • 发表了文章

    追忆“费城之声”

    当今天我们点亮电灯的时候,可能很少有人会想起当年爱迪生的电灯公司; 而百年“费城之声”也已成为永恒的经典,其他一切的存在似乎都不再重要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