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 PC端文章详情页顶部23-26

一涨就觉得仓位轻,一跌就觉得仓位重?这里有四种仓位管理方法

钛度号
仓位只是一个结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思想钢印(ID:sxgy9999),作者|人神共奋,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仓位管理不是独立的方法

同行聚到一起,“现在几成仓位”是最常见的问题,平时后台和星球收到最多的问题之一也是在问:怎么控制仓位更合理?

投资教程中也有各种仓位控制的简化方法,比如金字塔加减仓,三等分加减仓法。

但仓位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指标,每个人都应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需要理解仓位最底层逻辑,否则就会反复出现“一涨就觉得仓位太轻,一跌就觉得仓位太重”。

很多人觉得自己的仓位控制的不好,根本原因在于仓位管理与你的投资方法有冲突,有两个主要原因。

原因一:股票仓位水平并不等同于风险偏好

一般来说,仓位高代表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高,但这也不尽然,仓位仅代表股票账户内股票的占比,而大部分散户只用了一部分的家庭金融资产进行股票投资,一个拿了30%的资产做股票的人,跟一个80%的钱都在股市上的人,同样的仓位代表的风险收益完全不同。

此外,非职业投资者每个月都有固定收入,相对于固定金额的职业投资者,可以开启“无限子弹模式”,所以收入相对于股票账户资产的比,也会大大影响仓位管理的效果。

原因二:仓位管理与价值投资理念有根本的冲突

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股票卖出有三个理由“逻辑变了、贵了、换成更好的”,而仓位管理中,卖出的唯一理由是:投资者认为接下来市场将有调整,所以卖出股票降低仓位。

价值投资者只判断个股当前的性价比,而仓位管理只判断市场未来涨跌,这二者之间存在根本理念的矛盾,水火不相容,硬扯在一起,个股也做不好,仓位管理也管不好。

真正的深度价值投资者,仓位只是一个结果,而非原因,不存在“仓位管理”,巴菲特前两年大牛市手握大量现金,并不是因为认为股市要跌而轻仓,而是觉得当时没有什么便宜的好股票,只好持有现金,今年开始大买特买,也不是想提高仓位,只是觉得有些股票便宜到出现买入机会了。

巴菲特还有一个不得已的原因,钱太多,没有办法集中在一两个股票上,找不到机会只能空仓;一般散户不存在这个问题,即使是2015年那种牛市,4000多家公司也总能发现一两家估值合理的,就可以全仓持有,因此可以常年满仓。

但是,深度价值投资只是投资方法中的一种,很多投资方法都要判断大盘、行业的估值与趋势,比如很多自上而下做行业及大类资产配置的资金,此时,仓位管理就成了投资方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所以,仓位管理不是一个独立的判断,并不是感觉要涨就加仓、要跌就减仓那么简单。它应该是你的投资体系有机的一部分,至少不应该产生冲突。

如果从目标来分,仓位管理有几类方向。

第一类:以择时为核心的体系

所谓“择时”,就是在市场处于上升趋势中加大股票仓位。

这一类投资体系的收益来源以指数差价为主,个股选择为辅,甚至直接投资指数ETF或股指期货,不关注个股,这就避免了“个股买卖与指数判断”的矛盾。

也有部分投资者在平时储备了大量可投资个股,一旦出现时机,就开始组合分散买入,以期超过指数的超额收益,但其核心收益仍然来自指数波动。

这一体系的原则是,有钱赚的时候就满仓出击,看不到机会或赚不到钱就空仓等候,越是重视择时的投资者,其仓位往往越是大开大合,极端者只分为空仓、一两成仓、满仓满融三种状态,从空仓轻仓到满仓满融可能只需要一两分钟(小资金)到一两天的时间(大资金),反之亦然。

这一体系内部也有区别,有些人喜欢参与每一次小级别的波动,有些人只参与大的波动。出手频次越高,失误的概率就越高,后者是极度追求胜率的投资者,常年在赌场里转悠,却很少下注,只参与胜率赔率俱佳的时机。

所以,既要时刻保持高关注度与参与度,又要抵抗大部分的诱惑,这正是这一体系最大的难点。

另一个难点是判断失误后的止损,不用“价值投资”、“做时间的朋友”给自己找拖延决策的借口。

因为有较长时间空仓,这一类人必然不是深度价值型投资者,因为后者需要常年持仓。那么,有没有与深度价值不冲突的择时仓位管理方法呢?

第二类:深度价值加择时

深度价值加择时的方法,是用阶段性的做空股指期货去对冲大盘下跌的风格,长期保持个股仓位,不做差价,以解决个股长线持有与大盘择时的矛盾。

这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是两条线:从下而上的选择个股,长线持有,同时观察大盘,如果判断未来一段时间有较大的下跌风险,就开期指空仓,风险过后就平仓。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期指本身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在预判有系统性风险时,不卖出股票的同时降低风险暴露。

很多人觉得,有风险就卖出股票,等风险过后再买回来就是了,何必这么麻烦呢?

在充满诱惑的股市,原则是第一位的,是超越投资方法与个人判断的最高存在法则。深度价值投资的原则就是不回避大盘风险,如果觉得危险就卖出,就会渐渐养成做差价的习惯,最终你也赚不到长期成长的钱。

要么你一开始就放弃长线,要么从一开始就放弃差价,唯一的折中余地是期指对冲,没有第四条路线。

期指对冲只适合100万以上的资金,100万以下的投资者可以用指数ETF期权的方式对冲,但玩法更复杂。操作不慎可能两头亏。

所以对于大部分散户,基于自下而上选股的深度价值模式与指数择时的矛盾很难解决——当然,也不需要解决,忍受指数波动的冲击,才能专注于企业长期价值的变现。

相比而言,基于自上向下的行业配置的选股与投资体系,就可以与指数择时方法相融合。

第三类:配置型风格的择时

配置型风格的特点是自上向下选股,先有看好的行业板块方向,再在这些方向中寻找合适的个股,这是大资金最常用的方法,也是一种适合散户的投资方法。

为什么说配置方法与择时方法不冲突呢?

纯个股长期阿尔法赚的是公司业绩的钱,与大盘走势关系较弱;而行业配置是中短线投资,能够走强的行业板块数量——代表配置胜率,与大盘的强弱直接相关。

原则是:如果判断大盘整体向下,能逆势向上的板块很少,就需要减少仓位,集中布局于最有把握的方向,就算错了,损失也可控;如果判断大盘整体向上,能同时向上的板块就更多,胜率可控,就可以用更高的仓位布局更多方向,同时赚仓位和方向的钱。

具体操作上,在行业配置决策前,加一个大盘趋势的判断,比如说,如果每个方向配两成仓位,趋势向上可以满仓配五个方向,趋势向下就轻仓集中于一个方向,趋势看平,就半仓精选两三个方向。

这么做,就把指数判断、仓位管理和行业配置,有机地结合起来。

上面三种仓位管理方法的共同点,都属于择时的方法,但还有一种非择时的仓位管理方法。

第四类:根据账户盈亏调节仓位

市场真正出现单边上涨和下跌的时间都不长,大部分时候都处于无趋势的状态,此时,仓位高低只会增加波动,并不影响最终收益,仓位管理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重要。

此时,仓位更重要的作用是控制个人风格不适应市场风格的账户亏损风险。

有经验有能力的投资者,这一阶段的亏损大部分都是因为与市场风格不匹配,而导致投资者巨亏的,往往是在逆风时赌性大发,追求“翻盘”,结果越亏越大。

所以这一方法很简单,不做指数判断,亏损时降仓位,赚钱时加大仓位,主要针对体系不是很强的散户,或者没有硬约束的游资和小机构。

如果你发现近期亏损比较大、持续跑不赢指数、或者大家都赚钱你亏钱,这种时候,强行做下去,可能越做越亏,就应该降低仓位,至少降到5成以下,减掉一些你不是很有把握的标的,基本面有可能发生变化的标的,以及很弱的标的(不适用于深度价投),以及长线大仓位的品种也可以先降一些仓位下来。

降低仓位的作用,一方面是在风格不应期减少亏损,等这一段时期过去,另一方面也是让自己小仓位尝试一些新打法、新风格,说不定会在投资方法上有惊喜。

但也不要空仓,否则你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该把仓位加回来。

仓位管理是“小马过河”

总结一下:

1、本文列举了仓位管理的四种常见方向:

一、纯指数择时

二、深度价投加择时

三、配置型

四、个人账户盈亏调节

2、仓位管理可以分成指数择时与非择时体系,前三种都是择时体系,最后一种是为了控制个人风格不适应造成的亏损

3、前三种择时体系中,第一种是利用指数波动盈利,第二、三种旨在避免指数波动对盈利的影响

4、第二、三种的区别在于自下而上的选股和自上而下的选股,前者的收益来源于个股研究,后者主要是行业方向选择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仓位其实就是账户股票与现金的配比,与市场判断有关,与投资体系有关,所以仓位管理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简单的招式。

从投资风格的角度,仓位代表的是高风险资产占比,与个人风格偏好有关,与个人的风险偏好有关,是“小马过河”个性化选择。

一个好的仓位管理方法,实际上是对自己投资体系理解的升华与灵活运用。

本文系作者 思想钢印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科股 · 一级市场更多投融资数据

日投融资总额(亿元)

IPO
  • 沪市主板
  • 深市主板
  • 科创板
  • 创业板
  • 北交所
更多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