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CTIS-文章详情页顶部

中概股突然暴力反弹,背后的底气是什么?

钛度号
通过这次市场的连续下跌和暴力反弹,无论是中企还是投资者都应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投资中国的“压舱石”核心就是中国经济的硬实力,这一点一直没有改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BT财经

经历3月16日A股和港股沸腾上涨、收复失地后,当天晚上隔夜市场,美股中概股也集体“暴力反弹”。

中概股终究没有沦为“中丐股”,背后是因为有中国经济的硬核实力是稳稳的“压舱石”。让我们先一起回顾这令人振奋的一夜。

美股中概股“暴力反弹”

3月16日美股中概股的反弹有多“暴力”?我们先来看一下指数数据。金龙中国组合ETF当日收盘暴涨33%,基本收复了此前一周跌去的失地。另一只中国海外互联网ETF涨幅近40%,也是史诗级大反弹。

△金龙中国组合ETF

再来聚焦到个股上,当日京东(NASDAQ:JD)涨39.36%,百度(NASDAQ:BIDU)涨39.2%,阿里巴巴(NYSE:BABA)涨36.76%,拼多多(NASDAQ:PDD)涨56.06%。此外,知乎(NYSE:ZH)、世纪互联(NASDAQ:VNET)、金山云(NASDAQ:KC)、欢聚时代(NASDAQ:YY)、贝壳(NYSE:BEKE)、叮咚买菜(NYSE:DDL)等明星中概股也都录得超过50%的涨幅。

当然,在为中概股的强势表现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忽略整个大盘的表现。3月17日全球股市实现全面上涨,美国纳斯达克、道琼斯、标普500指数分别上涨3.77%、1.55%和2.24%,欧洲主要股指也悉数上涨。

消息面上,其实是有负面信息曝出的。当地时间3月16日美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至0.25%—0.5%的区间,这也是美联储自2018年12月以来首次加息。但加息对美股当日表现影响有限,主要股指短暂下跌后旋即重拾涨势,有业内人士对此向BT财经解释道,这大概率是因为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已经在此前被市场充分消化。

“暴力反弹”的背后

中概股为什么可以上演这场足以载入史册的反弹?

先从资金面和技术面来看,北京时间3月16日,A股和港股大涨,尤其是连续深跌数日的恒生科技指数涨770.97点、收报4243.39点,涨幅22.2%创下单日最大升幅。我们都知道,许多中国科技公司在美股和港股两地上市,而一般情况下两地上市的股票市值不会出现太大的偏差,这就意味着,在经历港股大涨后,3月16日晚间,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市值几乎必然会拉升、向港股市值靠近

△恒生科技指数

除了上述分析,更深层的原因,是一次重磅会议,给中概股和全球投资者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据中国新闻网等多家官方媒体报道,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由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主持。会议指出要全力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两会”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对于中概股,会议更是透露出了关键的信号,称目前中国和美国监管保持了良好沟通、已取得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会议也提到了加强内地和香港两地的金融市场监管沟通协作。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政策底信号”——在论坛里面,有投资者这样感慨。机构和专业人士也多表示,这次会议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稳定市场预期。再来看看学界人士的观点,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对媒体表示,把“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放到和“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同等重要的位置,是前所未有的。不过中信建投也提醒,从中期来看目前的市场依然面临外部不利因素,需要谨慎观察。

如果我们再把视线往前看,政策稳字当头的呵护已经埋下伏笔。刚刚闭幕的两会将5.5%定为今年的GDP增长目标,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的时候也指出,实现5.5%左右的增长是“在高水平上的稳,并不容易,需要宏观政策的支撑,以及配套的金融、就业等多项举措。稳字当头、坚持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底色,是中企成长的沃土,也是投资中国不曾改变的底层逻辑。

外围影响因素也在近日展现出向好的一面。在经历了多轮谈判后,央视新闻报道称,3月16日,俄乌双方准备好了一份在乌克兰保持中立、裁军的前提下实施的停火撤军计划。这样的和平曙光刺激了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的上涨。

“压舱石”是中国经济硬实力

近期悲观情绪笼罩在整个中概股之上,不过回归到投资的本质来看,押注中概股的“压舱石”,也就是中国经济强劲的增长底色,其实并没有发生变化。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惟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GDP总量历史性突破百万亿;2021年,中国GDP增速也录得8.1%的高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里名列前茅。

诚然,需要中概股面对的是,中国经济的增长下行压力确实存在。中企的业绩增长或许难以录得和以往一样的亮眼数据,但此前一轮的下跌显然是不正常的超跌。正如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所言,从基本面来看,“市场估值表现显然远远超出业绩表变化的范畴”。

长期来看,对于中概股和全球中企来说,第一要义仍是背靠着中国经济,韬光养晦修炼内功。眼前的挑战依然不断,比如一系列不公平的“黑名单”仍旧摆在中企面前,地缘政治“黑天鹅”不断撩拨市场敏感的神经,再到从货币的角度来看人民币的升值和贬值给未来海外资产的稳定带来不确定性。

但通过这次市场的连续下跌和暴力反弹,无论是中企还是投资者都应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投资中国的“压舱石”核心就是中国经济的硬实力,这一点一直没有改变

本文系作者 BT财经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科股 · 一级市场更多投融资数据

日投融资总额(亿元)

IPO
  • 沪市主板
  • 深市主板
  • 科创板
  • 创业板
  • 北交所
更多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