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CTIS-文章详情页顶部

刚提车就“直降5万”,车主除了被割还能怎么办?

钛度号
买车防“背刺”指南。

图片系AI生成

图片系AI生成

文 | 智行驾道

前两年,特斯拉、理想汽车等降价、停产时,还常有老车主拉横幅、堵门店抗议。到了2024年,车企们降价幅度更大,频率更高了,但老车主们的抱怨似乎不见了,媒体上也鲜少再出现消费者维权的报道。

但受降价伤害的消费者并没有消失。“新车刚开出4S店就降了1.7万元”“买车刚付款,降价了!咋办?”等新闻依然在刺激着老车主,以及想要购车的人群。价格战在汽车市场愈演愈烈,谁都怕自己会成为下一个“韭菜”。

2024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正巧遇上车市价格战激战正酣,消费者该如何最大程度避免新车降价带来的损失,维护好自己的权益?

车企降价成风,但收效有限

从2月9日龙年开年第一天起,比亚迪打出“电比油低”的口号,在12天内对旗下8款车型进行了增配降价,平均降幅超过两万元。

除了降幅大,这8款车型也是比亚迪的销售主力车型,贡献了比亚迪2023年总销量的一半左右,其中秦PLUS家族、宋家族均是同价位同级别销量第一。用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的话来说就是,“比亚迪在10-20万元拥有定价权”。

当销冠开始降价,其他竞争对手也很难保持矜持。

据智行驾道统计,截至3月初,目前宣布降价的车企和品牌近20家,包括比亚迪、吉利、奇瑞等大型车企,也有小鹏、哪吒、零跑等造车新势力,降价范围覆盖了3万元-35万元,几乎覆盖了绝大部分主流家用车价位。

此外,一些改款车型虽未在价格上做过多调整,但在功能配置上却做了许多升级,例如3月初上市的新款极氪001,起售价相较于2021款28.1万元的只降了1.1万元,但全系升级为800V高压架构、全系免费智能驾驶等,同样让不少老车主觉得被车企“背刺”。

在市场整体降价的大背景下,几乎没有车企能独善其身。

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CEO安聪慧表示,“2024年整个行业一定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淘汰赛已经开始,可能比大家预期的更加提前。今年不容我们有任何犯错的机会,如果犯错的话一定会全盘皆输。”

对车企来说,降价是一种竞争策略,但对购车的消费者来说,降价却并不一定能刺激消费。

咨询公司麦肯锡在近日发布的《2024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中表示,虽然价格战愈演愈烈,但对消费者直接作用有限,有八成的消费者表示价格战并未给自身购车决策带来积极影响。

其中,16.4%的受访者对价格战持“消极”态度,即认为价格战抑制(或延缓)了自己的购车决策。由此来看,“降价促销”这条在消费市场百试不爽的铁律,在汽车行业并不明显。

事实上,价格战之所以让许多人犹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消费者担心自己购入的新车会在短时间内降价,造成新车快速贬值。

消费者投诉激增,后续补偿缺失

作为大部分普通人一生中购买的最昂贵的消费品,汽车价格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都相对稳定,但最近两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无论是电动车还是燃油车,新车降价逐渐司空见惯。

但对很多消费者而言,购买一辆车可能花费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积蓄,如果刚买完新车就降价,恐怕很难说没有任何触动。

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对智行驾道表示,很多工薪阶层都是用多年积蓄购的车,从情感的角度来说,降价对他们确实伤害较大。

因此,不少车主选择在黑猫投诉、车质网等平台维权,用投诉等方式希望尽可能减少损失。

(图源:车质网)

前不久,车质网公布了今年2月收到的车主投诉信息,并公布了投诉排名情况:2月车质网共受理车主有效投诉信息15411宗,刷新了历史同期最高纪录,环比上涨9.7%,同比上涨53.7%。

(图源:车质网)

其中,投诉前三的车型分别为比亚迪驱逐舰05、五菱星光和比亚迪海豹,投诉原因排在第一位的均是“价格变动”,足以见得老车主对降价的不满。

一位去年底购买了比亚迪海豹DM-i的车主告诉智行驾道,他也是投诉大军的一员,但也清楚不可能退款退车或者补差价,“只希望4S店能送点保养次数或维修代金券”。

事实上,车企突然降价虽然“伤害车主感情”,但很少涉及法律层面的过错。

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汪冰洋律师对智行驾道表示,车企降价是经营者的市场行为,只要购车合同是在自愿、平等的情况下协商一致签署,且不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情形,则消费者在购车后要求车企退还差价的诉求,将难以得到法律支持。

裁判文书网的一例判决显示,2019年1月,上海市民石某订购一台价值108万元的特斯拉X100D6,2月24日提车,3月1日特斯拉官宣降价,石某所购车型裸车价下降17.4万。石某以在购车后以特斯拉公司调价为由诉至法院,要求全额退款。

此案经过二审,法院终审判决认为,石某与特斯拉公司之间的买卖合同已经履行完毕,且合同目的已经实现,其以降价为由要求解除合同的依据不足,缺乏相应的解除权,应当承担合同无法解除的不利后果。

不过,如果有大量车主就降价事宜在各大平台投诉,部分车企迫于舆论压力,也可能会主动采取退还部分差价或者补贴部分权益等方式进行处理,以维护品牌形象和口碑。

根据智行驾道不完全统计,除了奔驰外,其他补偿车企主要为中小品牌或造车新势力。且补偿措施多为增加保修、延长质保等形式,只有吉利旗下的极越品牌提供“补差价”。不过,这可能是极越01销量不高的原因,根据汽车咨询平台数据,其降价前一个月的销量不到500台。

对此,张翔表示,在车企体量还比较小时,可能会出于市场营销的考量对部分车主进行补偿。但对特斯拉、比亚迪这类大型车企而言,他们面对的用户面更广,赔付成本也高得多。因此官方提供的补偿并不多。

即使在2022、2023年,特斯拉降价后,众多车主用拉横幅、堵门店的方式也几乎换不来任何补偿措施。

此外,另一个趋势是,这些补偿案例大多发生在2024年以前,进入今年以来,尽管降价幅度更大,且覆盖车型也更广,但补偿政策却更少了。张翔表示,在一轮又一轮的降价潮中,消费者渐渐开始习惯和接受新车的贬值。

消费者如何维护权益

消费者小王告诉智行驾道,他原计划去年底购车,但愈演愈烈的价格战让他犹豫,最终他选择购入一台二手燃油车作为过渡。他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降价和升级换代过于频繁,怕被车企“背刺”。他打算明年再购入一台新能源车,“到时候价格和功能配置应该都会稳定些了”。

对想要购车但又怕被车企“背刺”的人来说,做个“等等党”是当下最稳妥的方式之一。

如果是已经购买了新车,想要维权的消费者,则要认真选择维权方式,汪冰洋律师对智行驾道表示,近年来不少消费者打着维权的旗号,拉横幅、聚集其他消费者一起到销售中心闹事,结果不但没有“维权成功”,反而使自己陷入纷争。有些维权者被车企以侵犯名誉权起诉并索赔,更有甚者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

她表示,“消费者进行维权,一定要通过合法的途径。如果认为自己购车时遭受了隐瞒、欺诈,可以采取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向人民法院起诉等方式进行维权。即便不存在前述情形,消费者也可以和车企进行友好协商,另行签订保价协议或者商定其他补偿方式,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为避免新车大幅降价所带来的损失,汪冰洋建议,消费者在购车前应要求车企及其销售人员充分披露所购车辆价格信息、优惠和折扣等信息,在对车辆目前的售价以及后续的折扣计划充分了解后,再签订购车协议。同时,对于车企及其销售人员对价格所作出的保价承诺,应当写入购车协议中,或者通过其他书面方式固定证据。

本文系作者 智行驾道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消费者投诉激增,后续补偿缺失成了正常现象

    回复 3月15日 · via pc
  • 315快到了,消费者如何维护权益,要回自己的钱啊

    回复 3月15日 · via iphone
  • 据统计,少则半万多则十万

    回复 3月15日 · via android
  • 心疼啊,心疼啊,是嘎肉的疼啊

    回复 3月15日 · via android
  • 这还有个准吗?嘎得真疼啊?

    回复 3月15日 · via iphone
  • 刚提车就降价啦

    回复 3月14日 · via iphone
  • 难啊,真的很难

    回复 3月14日 · via h5

快报

更多

18:17

国资委:加大“两非”“两资”处置出清力度,力争限期“清零”

18:08

国资委:要灵活运用并购重组、上市融资、产业协同、联合攻关等方式发展战新产业

18:07

宝龙地产:债务未偿还本金总额88%以上的计划债权人已签署重组支持协议

18:04

国资委副主任王宏志:行业龙头企业要加快实施“AI+”专项行动

17:55

博世回应问界M7山西运城事故:涉事车辆并未搭载博世智驾系统

17:53

国资委副主任王宏志:建议相关企业上半年对创新体系进行一次全面梳理

17:49

盛新锂能:一季度净亏损1.44亿元,同比转亏

17:48

生态环境部:我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85%,实现“六连增”

17:46

游族网络:2023年同比扭亏,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59.89%

17:35

股票私募仓位指数连续两周上涨

17:24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第六轮谈判取得积极进展

17:23

东莞:非户籍居民居住证满1年可申请入户,6月1日起实施

17:18

中国石化: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83.16亿元,同比下降8.9%

17:16

海南:到2027年底,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

17:12

中通客车:一季度净利润4238.45万元,同比增长105.08%

17:09

探迹FT创业加速器挂牌,所涉基金规模上亿元

17:00

小米回应“布局7款车型、增程SUV对标理想”:消息不实

16:58

北京:电冰箱等26类绿色智能消费品换新最高补贴1000元

16:57

温氏股份:一季度净亏损12.36亿元

16:56

北京支持汽车报废更新,最高获1万元补贴

7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