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收购花旗内地个人财富管理业务

钛度号
汇丰集团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该行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业务的税前利润是上年同期的4倍多,占该集团一季度税前利润的41%。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财经五月花(ID:Caijing-MayFlower),作者 | 康恺,编辑 | 张威、袁满,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财经》记者获悉,10月9日,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下称“汇丰中国”)与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下称“花旗中国”)宣布,汇丰中国将收购花旗中国在中国内地的个人财富管理业务,覆盖后者在全国11个主要城市的个人财富管理客户。交易条款未披露,预计交易将于2024年上半年完成。

截至2023年8月,花旗中国在中国内地的个人财富管理业务总额约达36亿美元,涉及个人客户持有的账户、存款和相关理财产品。此番收购,意味着花旗中国36亿美元资产将易主。

花旗中国对《财经》表示,这是该行2022年宣布逐步关闭中国内地个人银行业务计划实施的一部分,该行仍将继续服务中国的企业和机构客户。

汇丰中国对《财经》表示,交易完成后,花旗中国被收购业务将融入汇丰中国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业务的运营中,并将在内地市场推进的“大财富管理矩阵”策略中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

“中国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动全球经济增长,为全球财富管理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加快发展财富管理、私人银行、保险和资产管理业务,是汇丰集团在中国内地业务的战略重点。未来数年,汇丰集团将继续投资中国市场,进一步支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与全球市场的深度融合。”汇丰中国进一步说道。

在业内人士看来,汇丰中国收购花旗中国内地个人财富管理业务,背后是两家银行战略调整的交汇。对汇丰中国而言,中国客户及市场占其总营收和利润的比重与日俱增,个人财富管理业务被视作汇丰集团的增长点和业务多元化的方式。对花旗中国而言,剥离其利润微薄的个人银行业务,有利于帮助其专注较为擅长的对公业务及跨境业务。此次收购后,汇丰中国在外资行领域的重要性或进一步提升。

实际上,不仅是汇丰中国,诸多外资银行亦在进军中国财富管理市场。一方面原因在于,在中国香港、新加坡等亚洲传统金融中心,财富管理市场已相对饱和。另一方面是因为,在中国内地居民对理财特别是跨境理财需求不断增长,在跨境业务具有优势的外资银行或有望抓住机遇。

花旗逐渐退出,中国内地个人银行业务

本次收购的业务范围为花旗中国的个人财富管理业务(不含保险代销),不涉及花旗中国的信用卡、个人房贷及其他贷款等其余零售业务。

花旗中国在10月9日发布的通知中称,目前,该行在中国服务客户的方式保持不变。预计全部业务关闭可能仍需几年,且不同产品及个体业务情况各异。投资者持有的活期存款账户、定期存款、大额存单产品、结构性存款、债券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产品不会受到影响。

花旗全球拟出售业务部门负责人Titi Cole表示,该行出售中国内地个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是其退出中国内地的个人银行业务计划实施的重要一步,花旗全球在执行业务剥离实现简化公司的战略方面继续取得进展。

自范洁恩(Jane Fraser)就任花旗集团新一任首席执行官后,该行便开启了战略转型。2021年4月,范洁恩便告知投资者,该行将退出包括全球十余个市场的个人银行业务。这些市场大部分在亚洲,包括中国内地。其退出原因便在于,花旗集团缺乏在这些市场竞争的规模。

在业内人士看来,花旗集团在全球范围内之所以关停对私业务,是因为其成本相对较高,收益却较为微薄。相较而言,花旗集团来自机构业务的占比却逐年增多。银行开展对私业务,便需要设分行网点,或在信用卡业务上投放营销预算。不仅如此,在中国内地,花旗中国的规模也难以与中资银行,以及其他几家规模较大的外资银行抗衡,这些银行都拥有更多从事财富管理业务的分支机构。

按资产规模衡量,花旗集团是美国第三大银行。长期以来,在亚洲拥有庞大的个人银行网络的美国银行仅有花旗集团一家。

花旗中国的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该公司在华营收呈波动下滑趋势,分别为59.5亿元、55.8亿元、54.4亿元、56.2亿元;净利润也持续下滑,分别为20.7亿元、17.3亿元、18亿元、16.6亿元。

不过,尽管要退出中国内地的个人银行业务,但花旗集团在亚洲的大部分增长依然来自中国。花旗中国表示,与汇丰中国的收购交易并不涉及花旗中国的对公业务。

花旗中国表示,该行服务了在华运营的70%的财富500强企业,300多家中国领先企业和众多新兴新经济企业。花旗中国负责人、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林钰华亦表示,该行将支持在华的企业和机构客户的跨境需求。

不仅如此,6月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曾会见范洁恩。花旗集团表示,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抱有充分信心,将发挥自身优势,持续扩大在华业务。

此前,花旗集团亚太区首席执行官Peter Babej曾表示。希望给花旗集团带来更多机构客户,并改变整个客户关系,从交易色彩更浓的形式,变为终身合作的形式。“中国对我们非常重要。”他说。

汇丰持续发力中国财富管理业务

此次收购花旗中国内地个人财富管理业务,亦是汇丰集团持续加码中国市场的最新动向。在财富管理领域,今年4月,汇丰中国在中国内地市场正式启动“大财富管理矩阵”策略,系外资金融机构首次加入大财富管理赛道。同时,汇丰集团已实现对汇丰人寿的全资控股,其私人银行服务已拓展至中国内地六个主要城市。汇丰中国计划,在2025年以前,将在中国内地主要城市布局大约3000名私人财富规划师。

在汇丰集团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业务全球行政总裁马励涛看来,中国市场是汇丰在亚洲地区成为领先财富管理机构的关键所在,此次投资着力于进一步扩大集团旗下银行端的财富管理业务规模。

虽然汇丰集团总部在欧洲,但其超过50%的收入和超过三分之二的利润都来自亚洲市场。2022年,其44%的利润来自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作为亚洲战略转型的一部分,过去几年,汇丰集团在中国市场增加了数十亿美元投资,涉及银行、证券、保险和资管等多个细分领域。

在中国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在汇丰集团的战略地位更是与日俱增。汇丰集团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该行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业务的税前利润是上年同期的4倍多,占该集团一季度税前利润的41%。汇丰集团称,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中国政府优化疫情防控政策后,客户活动增加。“大量中国内地游客涌入中国香港,这提振了包括寿险产品在内的财富管理业务。”汇丰集团首席财务官Georges Elhedery表示。

二季度,这一趋势进一步强化。2023年上半年,汇丰集团的净利润增长了一倍多,达到18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90亿美元大幅增长。

汇丰集团行政总裁祈耀年(Noel Quinn)表示,中国的开放可能会进一步提速。汇丰集团未来的业务增长将来自面向高净值人群的国际财富管理和国际个人银行业务。“我们正在投资能够推动经济增长超越现有利率回报的领域,我的工作是实现收入多元化。”他说。

汇丰集团预计,到2025年,中国家庭的可投资资产预计将突破300万亿元,大约相当于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倍。

这一观点与多个第三方机构不谋而合。最新《胡润财富报告》称,2022年,中国13.8万户家庭资产超1亿元。其中,截至2022年1月1日,中国拥有千万元人民币可投资资产的“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111万户,同比上升1.3%;拥有亿元人民币可投资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8.2万户,同比上升3.7%。

上述报告称,从投资心态上看,四成以上财富人群(43%)表示“更积极”,咨询规划类(43%)成为最受财富人群欢迎的金融机构衍生服务板块。

外资看向中国财富管理市场

不仅是汇丰集团,近年来,已有多家外资银行进军中国内地财富管理市场。2023年,恒生中国在广州、深圳分别开设跨境财富管理中心。目前,恒生在粤港澳大湾区共设有六间跨境财富管理中心。渣打银行已获中国监管机构的批准在中国设立外商独资证券公司,新业务将提供包括承销和资产管理在内的广泛服务。

一方面原因在于,在中国香港、新加坡等亚洲传统金融中心,财富管理市场已相对饱和。中国香港市场已是汇丰银行最大的收入来源;其他银行在新加坡市场均要面对劲敌——星展银行,星展银行占新加坡当地储蓄存款市场约三分之二的份额。

另一方面原因则在于,在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上升、中产阶级增加等因素推动下,市场正押注中国财富管理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相较而言,外资银行在中国财富管理业务规模较小。这意味着,外资银行有望抓住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的机遇。

中国人民银行的城镇储户调查显示,自2021年3月以来,中国城镇储户家庭的储蓄意愿越来越强,已从阶段性低点的49.1%升至2022年末的61.8%,今年二季度末的最新数据是58%。

咨询机构麦肯锡的报告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年收入超过16万元人民币,跻身上中产阶级行列。在未来三年,中国有望再增加7100万个上中产阶级家庭。

汇丰中国收购花旗中国财富管理业务的交易规模并不大。截至2023年8月,花旗中国在中国内地的个人财富管理业务总额约达36亿美元。相较而言,中国最大的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管理着约4000亿美元资产,中国银行则管理着逾3300亿美元资产。

更重要的是,相对于本土中资银行,外资银行在跨境业务优势显著,这切中了近年来中国居民越来越多的跨境财富管理需求。

在在岸市场,今年以来,中国投资者通过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和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等渠道进行境外投资的需求快速增长。彭博汇总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新发行QDII基金数量达15只,创单季度历史新高。截至6月末,年初以来的累计发行量已达26只,刷新2007年以来半年度发行数量最高纪录。

在离岸市场,中国内地居民赴港开户、买保险的热潮不断持续。今年以来,汇丰集团、渣打银行均称,中国内地客户使用银行服务需求持续增加。中国香港保险业监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内地访客的新造业务保费共计约40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增加了愈20%。

中国居民的资产配置结构日趋全球化,这需要银行的国际化资产配置能力,及财富管理业务所需的渠道、产品、技术、服务全球化布局。在汇丰集团来看,银行需要在其中扮演“联通者”的角色。比如,该行机构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香港、纽约和伦敦这些全球最大、流动性最强的金融中心,帮助内地客户实现投资组合的多元化,并对冲风险。同样,该行还可以帮助国际客户投资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在业内人士看来,近年来,“跨境理财通”等跨境理财机制的不断完善,监管对于外资机构的限制逐步减少,也有利于外资机构在内地展业,促进中国内地与海外市场联通。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末,粤港澳大湾区参与“跨境理财通”个人投资者5.90万人,涉及相关资金跨境汇划3.02万笔,金额63.13亿元。

“外资银行在华面临的环境不同了。比如,外资银行在华设立证券、期货、基金管理等公司时,面临持股比例限制,这样在开展业务时就会束手束脚。目前,外资银行可以在华设立独资的证券、期货、基金管理等机构,更能有效激发良性竞争。”一位业内人士对《财经》表示。

本文系作者 财经五月花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