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第一课|第二讲】:如何理解最新财政政策?——主讲人:贾康

为促进经济总量和结构优化的财政政策

2023新年伊始,农历新年初一到初八,钛媒体&钛空时间首档财经开年大课来袭,8天8堂经济学家课程,独家邀请20+经济学者、行业领袖、企业大咖,带来最新最前沿的深度分享,以及最精辟最理智的未来预测科学预判潜在风险,捕捉未来机遇锚点,帮助大家在新的一年自信起锚,乘风破浪!【点击查看全部课程内容】

本期课程主讲人:

贾康 著名经济学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

以下为课程实录:

大家好,我是贾康。我用 20 分钟左右的时间谈一下怎么样认识 2023 年宏观经济形势的走向。另外,在这方面的宏观政策,财政政策应该是按照中央的指导,掌握它的思路和要领,要注意什么样一些重点的问题。

我首先也想简要回顾一下中国宏观经济走势自 2010 年以后的一路下行过程,今天到现在为止并没有完结。 10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意识到我们必须克服矛盾累积、隐患叠加的种种挑战性的问题,提出了“稳中求进”这样一个带有哲理意味的指导方针。以后就年年讲、季季讲、时时讲、一直到现在。

“稳中求进”后来被表述为我们经济工作的总基调。 这个“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过程中间,首先是有一个中国必然发生的我们的发展阶段的转换。在成为中等收入经济体以后,跟其他经济体大同小异,我们必须要告别经济起飞那个阶段的粗放特征,而转为集约发展、高质量发展。

这个状态,客观上伴随着就要牺牲一些速度,高速度难以为继,要有一个往下的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调整。这个阶段转换,在调整过程中间,我们又明确地提出了矛盾,主要方面是结构失衡,所以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战略方针和推进现代化的主线。

在调整走了几年之后,本来中国有希望实现一个所谓 L型的转换的确认。速度已经从高速降为中高速,又不能一降再降,要在中高速的区间像L字母一样,竖要转为尾巴拉出来的横向的平台运行状态。我们在 2015 年下半年到 2018 年上半年长达 12 个季度,曾经是年化的经济增长速度,在 6. 7%- 6. 9 %很窄的区间内波动。那时候已经看来,很有希望去趁势确认 L 型转换实现了。

但是 2018 年一季度以后,有中美关系交恶这样一个非常重大的影响因素,它发生以后使市场预期明显的不好,原来的速度底线 6. 7 很快被击穿。所谓的中美之间的贸易战演变成为综合性的外交战、金融战、科技战,乃至还有不少人担心是不是在一些敏感区域,像南海、台湾海峡发生擦枪走火的热战风险。市场上面受到的不良影响导致速度再往下行,是一个必然的合乎逻辑的情况。

这个中美关系交恶之后,又在 2020 年叠加上了新的一重不利的影响因素,使经济下行就是疫情冲击。新冠疫情使我们增长速度在 2020 年一季度出现了几十年从来没有的负增长- 6. 8%。而经过努力,二季度以 4 月 8 日武汉解封为标志,总体的复工复产又使们全年把增长速度拉到了正增长的 2. 3%。虽然是低速度,但却是当年主要的经济体里唯一的一个正增长案例。

2020 年的疫情的冲击后面,我们还需要说到 2021 年去年。在下半年有更复杂的三重压力的因素出现。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个维度上的问题交织在一起的情况之下, 2021 年上半年本来复工复产,有明显的向好的苗头,和大家对于进一步提升经济景气的期待。 但是下半年却出现了一个意料不到的经济下行,四季度同比只有 4% 的增长速度了。

虽然全年由于前面一年的基数很低,报出来的同比增长仍然是 8. 1%,但这个可比性很差。比较可比的是 2020 和 2021 年,两年复合的年均增长速度 5. 2%,和 2019 年 6. 1% 的速度相比,又跌去了差不多 1 个百分点。

我们现在简要地说,宏观经济运行是在前面的阶段转换。中美关系交恶、疫情冲击的三重压力交织综合作用之下,现在仍然是有经济低迷、下行压力,没有得到完全对冲的特征。

2022 年的情况大家是现在都知道,从第一季度,两会上提出 5. 5 的引导性的目标之后,很快碰到了超预期问题。 超预期的这种压力当然也跟我们主要的增长及区域出现的疫情特别的不良冲击有关,使我们二季度的增长速度经过努力也勉强只实现了 0. 4 %的正增长,上半年只有2%、 2. 3% 这样的增长速度。 2. 5 %左右的增长速度,由于三季度我们经过努力往上有所调整, 1- 9 月份报出来是3%,而全年现在估计四季度能好一些,好不到哪里去。

我们年度的经济增长速度现在应该是在 3 或者比 3 高一点,一般而言估计超不了,超不过 3. 3 %的一个水平上,又是一个低速度的年度。所以 2023 年我们对于经济形势,如果从主观来说,要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是吧?要努力地使经济运行景气上升,而使它回归合理区间。

合理区间应该是中高速的,以高质量发展为主要意图的一种合乎新的“两步走”现代化战略要求的速度状态。 这个速度它以高质量为核心的内在要求,而直观的方面又不可回避。它需要有保证速度的这样一个量值特征。保证速度应该有我们在整个十四五在对接到 2035十五年,还按照中央的远景目标规划的建议,而要达到基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2035 年的时候,比 2020 全面小康之年中国经济总量或折为人均的 GDP 再翻一番。

学者据此可以测算出来,我们应该有 15 年算总账的,接近 5% 的这样一个保证速度水平,才能如愿的贯彻中央意图,达到新的“两步走”第一步的代表性的经济总量目标。所以 2023 年是非常重要的。

在十四五前面两年,我们其实经济运行没有达到意愿的情况之下,怎么样经过努力把经济运行态势往上推举起来,我们如果说 2021 年最后是三点几的一个增长速度,明年我们应该争取在前面基数比较低的情况下,至少引导性的速度目标提6%,实际的运行结果要争取比 6 更高到7。

甚至还有像昨天环球时报会议上卫建国同志,他更乐观提出的要看到8%,如果能达到7%,我们这两年复合的两年年均增长速度也只是 5% 出头仍然还要继续努力,在十四五后面的时间段里面,把速度继续往中国经济一般人认为的潜在增长率 6 %左右托举上去。这个是我认为看明年 2023 宏观经济形势我们的一个基本背景。

这个背景如果最简要地总结一下,我们仍在延续着 2010 年以后的经济下行过程,而这个经济下行过程希望能够得到一个了结。我们要在引领新常态的这样一个路径上面,聚精会神的“抓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坚定不移贯彻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对冲下行压力,把我们的速度提高和经济恢复的保证速度水平结合在一起是吧,来打好 15 年算总账年均增长速度接近5。来实现这样一个新的“两步走”所要求的我们的发展态势的它的基本特征的实现。

实现这样一个特征,明年相当重要,而且我认为又有我们现在值得非常看重的基础条件。在经过了接近 3 年的防疫抗疫的历程之后,在中央强调的“精准原则对接到科学态度”的这样的认识,形成了基本判断之后,我们面对着奥密克戎这个主要的新冠的毒株,传染性提高而杀伤力明显下降的这样一个科学可以认定的基本特征,我们在新的一些防疫抗疫的要领方面,实际上实行了优化调整的松动。

在松动之后,我们要有思想准备,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会出现一个感染人数的上升。上升的压力区是吧?我们如果控制的好,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染病的人数虽然明显上升,重症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死亡率可以压得很低是吧?扛过了这样的一个压力期之后,我们就有很大的希望迎来一个明年经济往上。

不仅是恢复,而且更有势头的是来提升景气,去对接我们前面所说的长期目标的态势。它要在客观的因素方面看到可能性,在主观的方面我们要更好的匹配宏观政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非常明确的要求我们两大宏观政策,需要在“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基调贯彻的同时,加大调控力度和优化它们的协调性。

特别是对于两大政策之一的财政政策,经济工作会议给出了很好的原则性的重要指导,就是积极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要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的强度。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间,要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

但是这里边又附加上,我们必须注意,在加大财政的它的调控力度的时候,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政策工具。在保证财政可持续性的时候,要特别注重地方层面怎么样得到中央更多的转移支付支持,来通过财力下沉做好基层的三保工作。要保基本民生,要保工资发放,要保基层政府的有效正常运转。

这些精神,如果简要地归纳一下,我想从三个层面勾画一下政策中间内涵的最主要的要领。

第一就是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在下一个年度,使整个的宏观经济发展实现现在看来很值得期待,很有希望实现的速度的明显回升的话。我们积极财政的积极,首先在总量上面要坚定地实施扩张。这个扩张的基本特点当然就要表现在赤字率应该有所提高。赤字的弥补主要依靠我们公债的手段,规范地通过国债和地方债使我们的赤字,它在适当提高赤字率同时,有可靠的资金补偿赤字的来源。

另外,一定是要有在总量扩张的需求管理的旁边,优化结构的供给管理这方面的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中央所强调的我们的赤字手段要和专项债贴息等工具组合运用。赤字首先直观的表现的是扩张度、专项债贴息等等是在总量扩张同时有强烈的区别对待,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优化结构的功能色彩。在功能作用发挥的同时,当然总的效应要支持高质量发展,这是我认为应该首先看到的。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是有总量和结构两大维度的优化结合。

再有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要领,就是中央所说的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它又是体现着支出总量扩张和结构优化的有机结合。在我们前些年已经有财政收入方面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之后,未来这个年度要特别强调的是支出方面怎么样更有所作为。所谓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我觉得至少可以细分为 4 个层次的具体分析。

第一,财政支出的规模特征将在几年来持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基础之上,继续体现出它的连续性。规模特征当然就跟赤字概念联系在一起了。

第二,已支出规模特征体现的强度,它合乎逻辑的是服务于积极财政政策总体上要求的扩张效应的生成,并且赤字安排它应该更多地着眼于全局,要达到应有的强度。

第三,支出强度的概念必然还要延伸到几年来中央已经明确要求的支出资金,要以实物工作量的考核来更好落实他的绩效。

第四,就是财政支出强度的具体落实,必然还要和财政政策不可替代的优化结构功能更好地有机结合,融合和体现于通盘的财政预算安排,以及财政预算安排和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层面上的相互呼应、协调之中去。

再有一条,我觉得明年的财政政策里边,中央实际上强调了掌握好财政积极与可持续的辩证关系,也就是扩张和安全。要通盘考虑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表现的扩张当然是服务于全局的需要,但是提高扩张度,在服务全局需要的同时,相应的还要有一个怎么样合理地考虑财政自身可持续性、可持续运行之间的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的这样一个视角。

财政的它服务于全局的同时,它自己可持续性,它是有一些客观规律的约定条件的。如果我们在提高赤字率和负债率这方面不能够积极地去服务于全局,当然是一种错误的财政方面的偏差。但如果在控制掌握赤字率、债务率的同时超出了安全区,它又可能带出一个由于财政自身可能陷入危机局面。这时候所谓服务全局的积极财政政策应有的功能就会落空的问题,那么结果将是事与愿违。

所以,辩证关系我们看清以后,要领会中央要求的,在这个,财政运行可持续性的保障这方面,要瞻前顾后,要有必要的余地来掌握好防范风险问题。

与此相关的中国地方政府层面,已经有公债发行的登堂入室之后,要特别注意的是另外一个相关的风险因素,就是阳光化举借的我们国家的地方债,它的规范性是相对比较高的,但是由于一些特定的原因,仍然存在着地方的隐性负债。这种隐性负债规范性低,风险度高,极应成为作为我们财政风险控制所重点考虑的对象。

中央所要求的这样的一种风险控制,特别点到了地方债务,其实主要指的就是一种不规范的隐形负债,要通过制度建设、管理优化还有防范化解地方隐性债这样的风险因素,这也是服务于全局。对,当然,在中央特别针对着地方层面它特定的困难和问题的视角上,要以中央政府的职能更好地发挥,用好转移支付资金,更好地来通过必要的财力下沉来做好基层三保,这是非常明确的。

在明年我们整个经济要向合理区间恢复,整个我们的发展要追求高质量的过程。中间财政政策我觉得应该提到的几个在中央思路得到贯彻,中间的基本要领。

以上是我对于宏观经济以及宏观政策调控这方面的一些自己作为研究者的观点。 

3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新牛市,新钱景-文章右侧

快报

更多

12:32

广州发展投资成立新能源公司,含集中式快速充电站业务

12:15

乘联会崔东树:四季度车市有望较强增长,期待股市走强带来驱动力

12:14

广发银行:10月25日开展存量住房贷款利率批量调整工作

12:13

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下线,由东方电气制造

11:53

平安银行:将于25日集中批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合同贷款利率

11:45

恒大地产等被强制执行2.6亿

11:41

泰胜风能旗下投资公司增资至1.94亿,增幅94%

11:30

全国秋粮进入收获高峰期,已收获54.8%

11:14

银行间利率债长券收益率再度转为下行

11:11

中信银行:将于25日按规则完成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批量调整,无需客户单独提出申请

11:10

蓝佛安:拟在今明两年集中推出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深化财税体系改革举措

11:07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财政部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包括建立国有金融机构的资本补充和动态调整机制

11:06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国有大行资本补充工作已启动,等待各家银行提交资本补充方案

11:05

银行间信用债延续回暖

11:02

王东伟:已发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监管办法,建立常见备付金制度

11:01

两部门:进一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支持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11:00

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2024年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将翻倍

10:59

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12亿元

10:52

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下一步将研究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保持政府投资力度和节奏

10:49

财政部:今年中央财政已下达就业补助667亿元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