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T-EDGE文章详情顶部

“绿洲”之上——零售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中行样本

中国银行在零售金融版图上的数字化转型为银行业展示了一条值得参考的路径。

近期,中国银行公布了2022年一季度经营业绩。

截至三月末,中行实现税后利润605.41亿元,同比增长5.64%,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为0.89%,净资产收益率(ROE)12.06%。

其中,零售业务是一大亮点——营收贡献度稳步增长,同时,个人客户金融资产表现亮眼。较上年末,集团个人客户AUM突破12万亿元;投资类金融资产市场份额升幅位列四大行第一。

与此同时,中行“十四五期间”数字化基建项目——“绿洲工程”首批次成功投产,这家国有大行对这一工程定调颇高,“这标志着中国银行正式开启了企业级能力重塑、全集团协同共享、全方位数字赋能的新篇章,数字化建设迈入新阶段。”

业务指标表现与数字基建建设,两者表里之间,共同勾勒出了中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成果。

“绿洲”之上:数字科技激发发展动力

“绿洲工程”,是触及中行数字化底层的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

中行方面向钛媒体表示,“绿洲工程”于2020年启动,依托“企业级架构设计”理念,推动全方位、深层次的流程整合、产品整合、数据整合和IT整合,实现“基础设施”共享共用,从而打通集团多元化服务渠道,更精准地为客户提供更为贴心、便捷的定制化服务体验,也为中行在内部精细管理和决策上提供助力。

换句话说,中国银行的“绿洲工程”像一个巨大且开放的“驾驶舱”。

中行方面表示,首批次投产成果实现了“六个一”的数据赋能——信息整合“一个中心”、多维刻画“一套标签”、全景展示“一张视图”、全程管理“一条主线”、信息标准“一套规范”、一体两翼“一体上线”;通过打通基础信息的同时,实现了“鸿鹄平台——分布式技术平台”、“瀚海平台——移动端开发框架”、“星汉平台——大数据技术平台”三大新技术平台在生产环境的应用和运行,彰显新一代金融级基础技术平台的支撑作用。

这是用户难以感知到的“修炼内功”的过程,而直接触达客户的核心载体——中国银行手机银行也同步实现了能力的跃进。

据了解,中国银行依托手机银行这一综合化、智能化客户服务平台,目前已建立起包括智能网点、微银行、电话银行等渠道在内的多元化、全方位客户服务体系。中行手机银行首批通过工信部适老化改造评测,推出“岁悦长情”版等一系列便捷功能;打造“手机银行即账户”无卡化便捷体验,完成“卡基服务”向“APP服务”模式的跃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截至2022年一季度,中国银行手机银行签约客户数已达2.4亿户,手机银行交易金额达11.74万亿元,同比增长14.77%,已发展成为中行个人客户最重要的综合营销服务平台。微银行粉丝数量近4000万,轻量级用户触达渠道快速拓展;境外移动金融服务覆盖30个国家和地区,支持12种语言,全球化服务优势进一步巩固。

开放共赢:战略级场景布局成效显现

丰富广泛的金融场景是中行长期以来形成的一张行业名片。

能够在移动客户端拥有持续、稳定的用户增长动能,与中行的战略级场景规划密不可分。

据了解,中行针对跨境、教育、银发、体育四大重点领域,以及“衣、食、住、行、娱”等不同民生服务方向打造开放、共赢的丰富场景业态。

跨境场景服务方面,正式发布“中银跨境GO”APP,并持续完善手机银行跨境专区、“中银指南针”非居民小程序等跨境场景服务平台,重点聚焦留学、旅游、非居民客群需求,将中行跨境汇款、结售汇、外币现钞预约等十余项优势金融产品,与留学规划、语培课程、国际高中院校库、机酒、签证等特色非金融服务相整合,通过线上化、数字化方式,为客户提供全流程、一站式的跨境服务体验。截至目前,APP注册用户数超150万户,绑卡用户数超100万户。在教育场景服务方面打造智慧校园服务,推出乐知校园、宝宝存钱罐、BOBO鱼塘等集智能、趣味于一体的特色亲子产品。在银发场景建设方面,打造线上平台+线下养老示范网点一体化适老服务。围绕文化养老、智慧养老、公益养老建设目标,线上推出银发专区、中银老年大学、银发地图、中银公益互助养老平台等功能,提供400余门免费在线课程、覆盖26个省市的优质养老机构查询、“财富管家”等金融一体化服务。在体育场景服务方面,发挥“双奥”银行品牌优势,全力支持冰雪产业发展,推动全民健身,提供境内外300余家冰雪场馆优惠预定,以及游泳健身、赛事活动等特色服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除了四大战略级场景,中国银行深耕民生消费领域,通过对接日常缴费服务和引入优质合作商户,大幅提升了服务渠道的用户黏性。中国银行在手机银行打造“美好生活”平台,为广大用户提供覆盖“衣、食、住、行、医、教、娱”的全方位便捷生活服务。在疫情期间,特别在在线医疗、绿色出行、公益帮扶等领域重点发力,承担社会责任,切实为用户提供生活便利。加大医疗机构合作,为客户提供7×24小时全科视频咨询问诊、开方、送药的一体化居家医疗服务;大力推广医保电子凭证,据钛媒体了解,目前通过中行激活医保电子凭证的客户已超2300万户。中国银行为客户提供了多种骑行优惠套餐产品,形成购卡-扫车骑行-享受权益闭环,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助力绿色出行;手机银行设置“公益专区”,接入“公益中国”精准帮扶平台、“中银公益”捐款平台,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

截至目前,中行手机银行“美好生活”平台,已接入优质第三方服务400余项,“中银慧缴费”品牌服务支持缴费项目3万余项。2021年12月,“美好生活平台”当月交易客户数突破2000万户。

专业引领:成就高质量“客银双赢”

在国内外市场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的大背景下,“个人财富管理”成为各大银行纷纷打出的王牌。从1元申购的基金、理财产品,到百万元起的信托、私募、保险金信托,能满足各类客户需求的财富管理产品相继出现。

有资料统计,2021年上半年,A股已有6家上市银行的资产管理规模破万亿;下半年,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等纷纷以发布新品牌、升级服务体系等形式持续加码财富管理领域。在去年10月下旬由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发布的《共同富裕视角下的中国普惠型财富管理市场研究报告》中,提及普惠型财富管理市场日益充盈。另有机构预测,2020-2025这5年间个人可投资规模复合增数约10%。

在共同富裕的长期预期下,中国银行把握住趋势,以十四五规划中“八大金融”之一的“财富金融”践行“共同富裕”国家战略的责任担当,用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展现稳中向好的成果和良好发展趋势。

2022年一季度,中国银行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业务实现高质量发展,境内中高端客户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境内投资类金融资产市场份额较上年末升幅四大行第一。

战果丰硕,离不开中国银行全球化、专业化的特色优势和品牌化的业务发展规划。中国银行搭建并持续完善投资策略资讯服务体系。定时定点为客户推送包含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在内的投资策略资讯,连续四年发布《中国银行个人金融全球资产配置白皮书》,中行用专业、细微的服务态度,帮客户回顾资产走势、分析政策动向、挖潜市场机遇,共走共富之路。推动私人银行业务品牌升级。创新“企业家办公室”服务,聚焦企业家重点客群,发挥集团全球化和综合化优势,强化服务协同,搭建涵盖客户个人、家庭、企业、社会需求在内的财富价值管理服务平台。

在市场上要有竞争力,就要有“好眼力”。中行发挥集团协同作战的优势,以“全集团+全市场”为平台,建立专业化、标准化、系统化的产品遴选、跟踪评价与动态调优机制,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优选产品池。优选后是合理配置,多元化的组合往往能激起突变,达到“1+1>2”的效果。两条腿走路,一边提供大类资产配置组合,一头深研细分市场赛道,更稳健地帮助客户分散风险、提升收益。

长路漫漫,始终有客户相伴。中行通过贴心用心地全流程服务,在为客户创造长期收益的同时,也收获了客户的信任和依赖,成就了“客银双赢”。

智慧运营体系:为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中国银行零售业务的亮眼表现背后,既是百年沉淀的专业服务与高效管理之功,也是创新引领的“绿洲”科技建设之力,但最不可或缺的,是中国银行智能、敏捷、稳定的运营管理和风险内控体系。

在构建高效的的智慧运营能力方面,中国银行加强运营自动化,实现贷款押品管理线上化、智能化,新增押品管理的风险预警和管控功能。加强信用卡授信风险管理运营自动化及集中化;自主开发预警评分模型和处置策略规则,常态化集中开展授信高风险客户排查。同时,中国银行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报告中提及,中行积极推进“智惠达”智能营销体系建设,实现营销活动灵活化配置、差异化展示、自动化运营、全流程管理等多项突破,营销运营效率大幅提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智能化的风险内控管理体系方面,中国银行不断强化零售业务风险预警与内控,投产个人金融操作风险监控平台,提高风险排查和业务检查非现场数据筛查的针对性和精准度。提升贷后资金用途管控能力,实现贷款资金事中交易拦截、事后交易监控的双层管控。加强事中风控系统建设,深化事中风控反欺诈机器学习模型应用。截至2021年底,网御事中风控系统累计实时监控线上渠道交易76.88亿笔,较2020年底增长24.14%。持续推广数字化认证工具,推动对传统认证工具的替代。

伴随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迭代,中国银行业踏上数字转型之路是必然选择。根据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要求,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无疑成为未来一个时期中国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背负着经济新引擎的使命。新产品、新技术、新场景将会一一被催生,影响着未来银行业的发展走向。

此途道阻且长,完成转型亦要久久为功。中国银行在零售金融版图上的数字化转型为银行业展示了一条值得参考的路径。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科技指北)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