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CTIS-文章详情页顶部

医疗改革的经济学

医疗改革越来越成为公众所关注的热点,但是对于如何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保障的覆盖面,提升医疗质量方面,各个国家都面临极大的挑战。关于医疗改革的文章很多,但是鲜有人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这个宏大的课题。

本书作者俞炳匡早年在日本接受医师培训,随后远赴美国取得了哈佛大学医疗政策管理学硕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疗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纽约州罗切斯特大学医学院区域预防医学系助理教授,常从事医疗经济学的研究。本书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医疗制度的架构,对医疗费用持续高涨、政府医疗保险的作用以及医疗改革政策执行的监督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为日本的医疗改革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但是该绝大部分内容也很值得中国的读者思考:

1.医疗问题涉及面甚广,但可以从医疗成本、就医条件和医疗质量这3个角度将医疗问题分为三类。

2.对医疗制度的满意度和对实际医疗行为的满意度,是衡量医疗质量的另两项指标。

3.在总医疗支出和急性病医疗支出(现在占总医疗支出的大部分)方面,国际医疗经济学者们已经找到了导致医疗费用高涨的根源。那些被怀疑为“罪魁祸首”的5个因素,都是无足重轻的。这5个因素分别是:人口的老龄化、医疗保险制度的普及、国民收入的增加、医生数量的增加以及医疗产业与其他产业在生产率提高上的差异。这5项全部加在一起,最多也只能解释美国总医疗费用增长(1940~1990年)中的25%~50%用于什么。而对医疗费用增长起到另外50%~75%影响的“主犯”,是难以用定量方法测定出来的“其他因素”,而其中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医疗技术的进步”。

4.本书为日本医疗领域的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可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

第一,面对医疗费用的高涨,一味在“次要原因”上纠缠不清,这无益于制定有用的策略。第二,为了制定、选择政策,必须明确回答有关“理念”的问题,尽管这些问题未必存在准确的答案。第三,在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如果不加强监督与制衡机构的作用,那么改革就会昙花一现。第四,保证政府的全民保险制度充分发挥作用,率先在这一框架内实施可行的改革方案。

5.医疗制度改革前必须明确的价值标准:

政府是否应当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障;医疗投入应在政府财政支出中占多大比例;

如何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前景不明的高科技医疗是否值得期待。

6.衡量医疗效率的5个标准及其改善方案:

第一,扩大医疗保险的分散风险机能,也就是实现“风险池”的最大化;

第二,减少浪费财力和人力资源的政府管制;

第三,通过控制医疗保险的赔付项目来提高资源分配效率;

第四,降低医疗费用中的事务性经费;

第五,通过医院间的竞争来提高效率。

7.医疗制度改革前需完备的社会基础:

第一,政策评估需要大规模的数据搜集和公开;

第二,发布评估结果时,需要公开“利益冲突”的相关信息;

第三,利用近年来陆续新设的公共卫生学、护理学、保健学等医疗及公共政策专业研究生院,培养从事政策评估的研究人员。美国的标准是,总事业费的1%作为第三方评估费用编入预算。

第四,实现政策制定过程的多样化和透明化。

第五,不仅医疗领域,所有公益性、公共性事业的实施主体都不应该分“公”或“私”,而是应当包括政府、民间营利机构、民间非营利机构三方。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周其仁,搜一下吧,病有所医当问谁

    回复 2011.04.23 · via pc
1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