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CTIS-文章详情页顶部

数据中心营收首超游戏,英伟达该如何玩好下一局“游戏”?

ARM是英伟达未来“扶摇直上”的又一股东风?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美股研究社,作者丨高卉卉

8月19日美股盘后,英伟达公布了其2021财年第二季度的业绩报告。今年以来,英伟达股价一路飙升,对久居业内王座的英特尔进行了市值赶超,最大芯片厂商的名号在今夏易主。

可以说,今年半导体行业内的变局聚焦了市场诸多目光,而作为半导体芯片行业三家最受关注厂商之一的英伟达,这份财报也颇受期待。

先来看财报的基本面:

营收38.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的25.8亿美元增长50%,环比上个季度的30.8亿美元增长26%;超出市场预期的36.5亿美元;

净利润6.22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5.52亿美元增长13%,环比上个季度的9.17亿美元下降32%;

GAAP每股摊薄收益为0.99美元,较去年同期的0.90美元增长10%,较上一季度的1.47美元下降33%。非GAAP摊薄后每股收益为2.18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24美元增长76%,较上一季度的1.80美元增长21%,超出分析师预期;

预计2021财年第三季度的营收将达44亿美元,上下浮动2%,亦超出此前分析师预期的39.7亿美元。

通过核心数据的表现来看,英伟达这份财报可谓是亮眼。这个财季,英伟达推出的7nm工艺A100加速卡及配套的DGX工作站/服务器,已经上市开卖,为业绩的进一步增长做出了贡献。

因此,财报的好看,事实上,早在市场的预料之中,这也是其连续六个季度优于预期,但资本市场的情绪却略有矛盾。财报公布后,先是刺激其盘后股价涨超1.6%,不过截至目前这一数据却跌超了2%,报475.15美元,最新市值2986亿美元。

尽管如此,在过去的六个月内,英伟达股价已累计上涨60%,年内涨幅已有近107%,相比之下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涨幅分别为0.22%和4.4%。两天前,在收购ARM消息的刺激下,英伟达股价再创新高,市值冲破3000亿美元,不仅稳坐美国半导体行业一哥位置,这个市值也等于竞争对手AMD、英特尔两家市值之和。

如今,亮眼答卷交出后资本市场却还有不满,那么,英伟达后续会否维持此前涨势呢?美股研究社将结合这份最新财报和行业动态来做解读。

游戏业务增长后劲的忧患

财报显示,期内,英伟达的游戏部门营收同比增长26%,环比增长24%至16.5亿美元。早在财报发布之前,市场便认为在疫情限制人们出行之后,社交隔离和在家工作将有力地推动了英伟达游戏业务的增长,二季度的财报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

不过,现在市场尤为关注的点或在于英伟达游戏业务的涨势能否持续。毕竟,整个PC游戏的回暖也是因为有疫情催生的红利在内。近年来,移动手游的兴盛已经劫走了PC端市场不少流量。

PC游戏在全球所占的市场份额在逐渐被其他游戏厂商挤压,有数据显示,未来几年,PC端游戏市场份额将在2022年之前不断萎缩,而手机游戏既超过PC端营收后还将超过主机游戏的收入增长,页游也会继续下降。

尽管受疫情的影响,PC端游戏有回暖趋势,但疫情终归是要过去的,生活回归常态之际,这个趋势能否维持投资者应该也是有担忧的。这对于英伟达而言,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发展隐患。

另一方面,英伟达游戏部门的营收实际上已经出现后劲发力的苗头。2020财年Q2游戏部门营收13.1亿美元,同比下滑27%;Q3游戏业务营收16.6亿美元,同比下降了6%;Q4游戏业务虽然同比增长了56%至14.91亿美元,但却不及市场预期的15.2亿美元;2021财年Q1的游戏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7%,但环比下滑了10%至13.4亿美元。本季度内,如果剔除疫情的因素,能不能有同比环比双位数的增长也并不好说。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一直以来,游戏业务部门都扮演着英伟达最大营收来源的角色,但在这个季度却发生了变化,数据中心业务成为了最大营收来源,这也侧面表明了英伟达游戏部门后续增长动力已经较为疲软。

数据中心已成支撑业务

二季度,英伟达的数据中心业务营收同比激增167%,环比增长54%至17.5亿美元。在大环境的推动和英伟达频繁布局的背景下,数据中心业务的增长也是意料之中。

从英伟达自身方面来看,自今年4月27日精准收购Mellanox后,数据中心实力上升了一个台阶。在数据中心业务上的布局,已逐渐在市场上形成了自身护城河。

相关报道显示,英特尔的至强CPU已经安装于全球99%,深度学习、AR/VR、物联网、自动驾驶等海量数据的处理需求,都在推动着数据中心从CPU向GPU转变。而英伟达GPU本就已经形成了绝对的优势。在上个月举办的英伟达GTC大会上,其数据中心产品基于安培架构的新一代A100显卡,不仅在工艺制程上达到了7nm,且AI的训练速度也提升至20倍。

在云计算市场上,英伟达也已经成功获得亚马逊、谷歌等云计算大型厂商的合作。针对自动驾驶等垂直领域,英伟达也推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据悉,英伟达已经与奔驰签订了协议,双方将合作打造车载计算架构和AI计算基础架构。

英伟达在数据中心业务上的强劲增长,是其在市值上超越英特尔的关键筹码。当然,也需要注意到,对手英特尔虽然错失了发展智能芯片的良机,但一直在努力实现多元化。

二季度,英特尔在数据中心业务上创下了71亿美元的营收历史新高,遥遥领先英伟达17.5亿美元。尽管市值超越了英特尔,但在总体营收上与英特尔的差距仍不小。二季度,英特尔总体营收同比增长20%达197亿美元,净利润也同比增长22%至51亿美元。

再者,AMD也在数据中心业务上也不断释放丰富的想象力。据悉,AMD新一代Epyc处理器目前已经在亚马逊网络服务器的14个地区上线,是之前统计的两倍。上市仅两个月的Rome处理器,在市场份额上的“快速扩充”推动了AMD数据中心业务的发展,也吸引了譬如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等这些大型数据中心运营商对AMD的Epyc处理器的采用。未来,在数据中心领域,AMD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对手。

不过,尽管如此,似乎也难以阻挡数据中心成为英伟达未来支撑业务的趋势。

目前来看,整个数据中心领域展现出来的未来增长潜力远大于游戏业务。疫情对PC端的利好,终究是短期的。当下全球PC端游戏显卡等的需求已经基本饱和,难以出现大幅度的增长,对手英特尔的表现也同样在验证这一点。

但数据中心业务却不一样,在未来5G+AI元素的推动下,可以释放的商业价值空间极大。事实上,在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之前,英伟达的历史市值也一度逼近3000亿美元,不过后来暴跌到千亿美元以内,最近几年才开始大涨。而今年以来的翻倍成长、满血复活,数据中心业务功不可没。

有分析师预期,未来英伟达在数据中心业务上的增长估值要高于英特尔,也表明了市场对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的期待。

可以肯定的是,在疫情加速企业上云需求进程,市场对服务器芯片需求加大之后以及英伟达自身的优势布局之下,数据中心业务在英伟达未来的发展中将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英伟达CEO黄仁勋也表示,这是未来,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ARM是英伟达未来“扶摇直上”的又一股东风?

据英国媒体EveningStandard报道,英伟达收购ARM已经进入了最后谈判阶段,预计将于今年夏季结束之前完成交易。ARM作价520亿美元,投入英伟达怀抱。

据悉,全球99%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采用了ARM架构,全球人口60%以上,约43亿人每天都使用搭载ARM芯片的设备。ARM早已突破了单一处理器的边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并且手握苹果,三星,华为,高通,联发科等全球领先科技巨头的合作。

英伟达在GPU上的优势众所周知,一旦其能够获得ARM这家目前最火的移动CPU授权公司,毫无疑问将弥补其在CPU上的短板,在游戏以及数据中心市场上将是如虎添翼。

不过,对ARM进行收购的话,或许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思考。

一方面,假设收购成功。对于英伟达而言,也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的管理成本以及运营成本等。二季度财报显示,英伟达的运营支出成本同比增长67%,环比增长58%至16.24亿美元,在总营收当中的占比高达42%。要收购业务基础庞大的ARM,在管理成本等上面的花费势必会是一个不小的开支,同时也有可能会影响英伟达的现金流。

另一方面,在财报会议上,CEO黄仁勋提及了与ARM的合作,但并没有涉及到收购计划。可见,这件事情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变数。这里或许我们有必要说一下ARM的商业模式。

ARM之所以能够在这么多的科技巨头里快速成长,也是凭借着其独特的商业模式。ARM一直走的技术授权路线,自己保持中立,同时满足众多不同公司的需求。如果被英伟达收购,这将极有可能会打破这种中立态度,因为目前ARM的众多合作对象都存在和英伟达的竞争,这可能会打乱此前的市场规律。

为了竞争优势,英伟达可能会借此提高许可成本,对于ARM的长期发展而言,并不理想,这也是ARM 的联合创始人Hermann Hauser认为允许英伟达购买ARM是一场灾难的原因所在。

因此,在收购案没有完全落地之际,可能也会存在变动。市场上也有新的报道表明英伟达可能会持有ARM的股份,而软银仍将保留股份。当然,最后究竟会如何落椎,还得看最后消息。但不管怎样,依然可以窥得英伟达在对未来布局上的野心。

结语

近期,英伟达获得不少分析师唱好。其中,Raymond James维持跑赢大盘评级;B of A Securities维持买入;Cowen维持跑赢大市评级;瑞穗维持买入评级;Mosesmann将目标价定为500美元,相较于目前股价依然还有上涨空间。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英伟达二季度59.8%的毛利率与上年同期的59.8%相比下降了100个基点,环比上个季度下降了630个基点,这可能是引起资本市场对财报不太满意的一个原因。

但总的来讲,数据中心业务正在赋予英伟达更高的估值能量。即便市场对疫情过后生活回归常态之后带来的影响有所担忧,但随着未来5G时代的迫近,企业对云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投资也只会加速前进。

【钛媒体作者介绍:美股研究社(meigushe)旨在帮助中国投资者理解世界,专注报道美国科技股和中概股,对美股感兴趣的朋友赶紧关注我们。】

本文系作者 美股研究社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18:52

引力传媒:公司部分银行账户合计5134.53万元资金被冻结

18:50

深交所向辰奕智能下发年报问询函:要求说明无线遥控器收入大幅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

18:49

道达尔能源在亚洲签署了两项液化天然气协议

18:38

携程集团拟发售13亿美元可转换优先票据并同步回购最高4亿美元美国存托股

18:38

特斯拉5月国内销量超5.5万辆,环比增涨77%

18:37

鼎信通讯:被国家电网列入黑名单2年,预计影响未来4-5年营业收入约33亿元

18:32

新能源企业贵州国建控股集团完成3500万A轮融资

18:29

*ST高升: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明起停牌

18:23

途牛:一季度收入同比增71%,净利润2770万元

18:20

节能风电:拟1.55亿元收购北京中节能国投有限公司100%股权

18:15

印度股市收盘创四年最大跌幅

18:12

求是: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加强“卡脖子”技术攻关

18:09

郑中设计:公司近期经营情况正常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18:05

长三角铁路端午小长假预计发送1500万人次,同比增长2%

18:05

两部门:推动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提质扩面

18:04

新加坡港口大堵船,集装箱航运价格上涨

18:02

摩根士丹利将第一太阳能公司目标价从248美元上调至331美元

18:00

北方稀土:王臣不再担任公司董事、董事长职务

17:57

富国银行将美国运通目标价从265美元上调至275美元

17:56

ST聆达:终止建设铜陵高效电池片项目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