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CTIS-文章详情页顶部

上海出台“融资畅通工程”,金融机构迎接新年任务

“减费让利”背景下,通过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落地来降本增效,通过产品服务转型以服务实体经济需求仍是金融机构战略发展的首选方向。

图片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

图片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

近日,上海市召开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大会,金融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印发了《关于实施“融资畅通工程” 优化营商环境 进一步支持上海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按照《通知》所提到的“五项十六条”开展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形成金融服务闭环机制,持续推进“最佳金融生态、最优金融服务”建设,进一步提升上海营商环境国际影响力,支持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

 “五项十六条”全面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

一是畅通融资渠道,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通知》指出,2024年上海普惠型小微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力争年末贷款余额突破1.3万亿元政府和金融机构将继续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小微企业首贷、信用贷、担保类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动产质押融资等非抵押类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2024年上海将大力推进首贷户培育工程,持续推进首贷户“千企万户”工程,探索“无贷户—首贷户—伙伴客户”递进式金融服务路径,构建多维度支持保障首贷户精细化管理和培育体系,加快由无贷户向有贷户的有效转化提升。银行等金融机构将持续开展“走万企、提信心、优服务”活动,建立健全“万企千亿”和“伙伴银行(保险)”工作机制,构建“信贷+”综合金融服务模式。“政府、银保、行业、园区、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为小微企业提供创业孵化、信贷融资、创投服务、产业对接等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构建中小微企业“纾困融资”长效工作机制,力争2024年全市累计投放纾困融资金额5000亿元以上。同时,多措并举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最大限度减费让利于民。

二是优化融资方式,提升金融服务便捷性。《通知》指出,上海要建立快速响应的企业融资对接服务机制,建立企业金融需求表、金融政策表和创新产品表,扎实开展金融对接服务,最大程度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中间环节和中间费用。2024年上海将继续优化续贷机制,以提高小微企业满意度为导向,切实加大“无还本续贷”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金融供需匹配性,力争2024年无缝续贷累计投放超1万亿元,银行机构办贷续贷效率明显提升。同时,上海还将试点搭建普惠金融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好内外部平台信息资源,强化自身数据能力建设,综合运用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手段,扎实推进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化运营服务体系和数字金融服务生态,推进上海“保险码”平台与医保等部门对接合作,力争上海“保险码”平台普惠保险产品新增风险保额2000亿元以上。

三是聚焦服务实体,提升金融服务战略性。《通知》指出,上海要深化产融对接,完善供应链金融工作体制机制建设,加强金融科技赋能,打造供应链生态圈,服务产业链升级,2024年力争实现上海重要产业链金融服务全覆盖,服务链上小微企业2.5万户以上。上海将继续深化专业专营,建设科技金融示范区,实施上海银行业科技支行梯度培育,2024年新增10家以上科技支行,建设国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领先区域,包括提升科技保险服务质效,推动集共体、科技企业创业责任保险、生物医药责任保险提质扩面,深化金融租赁SPV集成电路设备租赁业务试点等。通过构建“股贷债保”联动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以金融活水赋能科创中心建设。2024年上海力争科技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以上,突破1.5万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达到200亿元左右。同时,上海还将推行“十四五”期间绿色金融发展的行动方案,加力绿色金融发展,推动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协同互补,推动ESG信息披露,构建生态环境风险防控体系,2024年力争全市绿色融资余额突破1.5万亿元,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

四是推进通力合作,提升金融服务安全性。《通知》指出,上海要构建普惠保险发展机制,深化银保合作机制,完善“政府+银行+保险”合作模式,构建合理的风险共担与利益分配机制,优化业务流程,改善融资服务,2024年力争上海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实现保费收入10亿元左右,医保个人账户余额购买商业健康险保单件数达到10万件以上。深化银担合作机制,上海鼓励各银行要与市、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深化银担合作,下沉客户对象,将更多的中小微企业纳入银担合作的范围,用足用好政府性融资担保政策红利,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力度。同时,上海还将切实加大非法金融活动打击力度,实现非法金融活动防范在先、齐抓共管、标本兼治,深化“讲合规、夯基础、保平安”案防专项行动成效,保持案防高压态势,建立从业人员行为管控长效机制。

五是主动服务社会,提升金融服务人民性。《通知》强调以党建为引领,强化金融服务的主体责任,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上海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综合赋能企业成长,推动金融走出银行保险网点,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从“被动式”服务转向“能动式”融合。同时,上海鼓励金融机构结合自身优势将自身经营生态延伸到社会治理体系中,将金融服务延伸至企业经营、创新创业、金融教育宣传、便民惠民服务等多个领域,为城市和城市工作者传递温情。

政策解读:人工智能落地、产品服务转型是金融机构的努力方向

从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的角度看,信贷结构是2024年政府和金融机构优化的主线,银行将加大对小微企业首贷、信用贷、担保类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动产质押融资等非抵押类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对于银行而言,“信贷价格战”仍将继续,但是对于“贷款者”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可以“货比三家”,用同样的质押品换取更高的信用,在这样“宽信用”的环境下,企业有更多的机会成长。此外,《通知》再次提到了“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最大限度减费让利于民”,显然2024年金融机构将继续贯彻 “减费让利”,因此通过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落地来降本增效,通过产品服务转型以服务实体经济需求仍是金融机构战略发展的首选方向。

从提升金融服务便捷性的角度看,搭建普惠金融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利用好内外部平台信息资源,强化自身数据能力建设,综合运用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手段,扎实推进数字化转型,是数字化时代银行等金融机构与时俱进的必经之路。目前上海市为中小企业建设的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简称为“信易贷”平台,该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手段,构建“市—区—园区”联动机制,整合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信用服务机构等社会多方优势资源,支持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预测未来将继续完善此类服务,不仅从科技上提高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还打破传统放贷机构借贷服务的观念,分批接入证券、保险、股权基金等多层次金融供给主体,从供给端进行创新,开发出更具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以对应满足不同行业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需求

从提升金融服务战略性的角度看,完善供应链金融工作体制机制建设和绿色金融发展行动是重要发展方向。供应链金融服务是指由产业链“链主”辐射至上下游全链条的中小微实体,满足供应链上的企业在国内、国际贸易场景下的资金需求,从而提升中小微实体企业融资的可得性和便利性。当然,除了从融资、园区和上下游供应的概念上支持高新企业外,上海政府还有望加大力度支持金融机构打造供应链产品体系,例如将线上化订单类、存货类、预付类的标准化泛核心供应链产品普遍化,搭建标准统一化及场景化组合的客户评价及风控体系,并将数字化风控手段以及线上化便利渠道推广至更多中小微企业客群。对于绿色金融转型,上海将深入贯彻2024年初印发的《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十四五”期间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行动方案》,争取到2025年,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将基本建成与碳达峰相适应的绿色金融生态服务体系,形成一批绿色金融行业标杆;绿色金融综合服务效能不断提升,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绿色资管、绿色租赁等业务将保持稳健发展,形成绿色金融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方案”(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李婧滢,编辑|刘洋雪)

更多宏观研究干货,请关注钛媒体国际智库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