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CTIS-文章详情页顶部

守护民族文化十三载,华熙生物“云中公益”践行ESG理念驶向传承与发展 | 品牌

凭借“云中公益”项目以及其在ESG领域的出色表现,在2023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上,华熙生物入选2023企业ESG杰出社会责任实践案例。

华熙生物董事长、云中公益发起人赵燕女士与主持人谈云中初心

华熙生物董事长、云中公益发起人赵燕女士与主持人谈云中初心

凭借“云中公益”项目以及其在ESG领域的出色表现,在2023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上,华熙生物入选2023企业ESG杰出社会责任实践案例。

2023年最后一个月,华熙生物旗下云中公益2023年“看见新疆”系列活动成功举办,涉及主题音乐晚会、《域·绘·场:路与文化的相遇》当代艺术展、“看见新疆:遥远的重聚”直播论坛等。

“云中”如约而至

作为华熙生物旗下的公益项目,云中公益以守护为名,于2011年正式出发。

12年里,云中公益分别以“云中牧歌”“云中山歌”“云中藏歌”“云中蜀歌”“云中滇歌”“云中儿歌”“云中渔歌”“云中乡歌”“云中家歌”“云中情歌”“云中华歌”“云中黔歌”为主题,年年风雨无阻,岁岁守约而至。

已走完一纪的云中公益站在了新的起点,赵燕说:“12是个特别的数字。生肖、月份、时间,甚至在笔划上,快乐、中国、家人这几个词也是12划。那么走过了第一个轮回,站在云中公益的第13年,我们希望更进一步,去到更远的地方,让更多人看到更多鲜活的生命。”

2023年,云中公益搭上了一列名为“看见”的列车,驶至塞上。

在广袤的北疆,云中公益找到了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称为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之一《江格尔》的第五代传人——道尔吉·尼玛。而在哈萨克族的乌拉孜拜与其孙子阿宝身上,云中公益看到了哈萨克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黑走马》,仍在被传承。

在本次音乐晚会上,道尔吉·尼玛在云中舞台上带来了《江格尔》选段《克吉拉根英雄赞》的表演,已经75岁的乌拉孜拜与孙子阿宝一同表演了《黑走马》舞蹈。

道尔吉·尼玛在云中舞台上带来了《江格尔》选段

道尔吉·尼玛在云中舞台上带来了《江格尔》选段

正如赵燕谈及云中公益的发起初心,“直接去帮助,只能解决意识问题,不能解决他们的未来发展问题,我们要唤醒他们的热爱与自信,给他们舞台,引导他们走向外面的世界。他们获得了尊重与支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才能真正地持续发展。”

75岁的乌拉孜拜与孙子阿宝表演《黑走马》。

75岁的乌拉孜拜与孙子阿宝表演《黑走马》

“云中”初心溯源

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在赵燕心中埋下了做公益的种子。

当年,她联合中国写实派画家发起了“热血五月·2008”大型抗震救灾创作暨义卖活动。8天后,一组高2米、长20米,名为《热血五月·2008》的大型油画作品诞生,作品拍卖所得的3550万全部通过文化部捐赠给灾区用于灾后重建。

今天的四川绵竹年画博物馆和北川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是当年那笔善款所建。

2009年,赵燕休假期间与家人去到呼伦贝尔大草原,在欣赏一场鄂温克族的歌舞表演时,她惊讶地发现,民族舞蹈的表演者中大多是中老年人,甚至在当地的鄂温克族里,也很少见到年轻人的影子。

当老人更老、青年不归时,鄂温克族舞蹈便会悄无声息地走向失传。

一趟出行,带回满腹疑问,返程后的赵燕开始着手准备,要“留住”这些似乎走至末路的特色民族文化。

2011年,来自云南的赵燕发起了“云中”系列公益活动——云中,呈现远与近,浩瀚与渺小,熟知和未知,人类和自然之间生动的意象力量。

在当年举办的“云中牧歌”主题音乐会和艺术展上,展出的所有作品均以草原风光风情为题材,在“云中牧歌”舞台上,一位21岁内蒙草原呼麦表演者额日和木巴图,首次踏上了展现才华的舞台。

额日和木巴图(昵称“小黑”)表演呼麦《森林中的一天》

额日和木巴图(昵称“小黑”)表演呼麦《森林中的一天》

这似乎是“云中”首次正式与呼伦贝尔盟约,在5年后,这场双向奔赴的传承之旅又开启了新的篇章。

2016年,云中公益关注到了一个以表演鄂温克族民族歌舞为主的儿童艺术团——小鹿艺术团,将他们从呼伦贝尔带到了北京。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鄂温克叙事民歌的代表性传承人,乌娜和丈夫一起创办了小鹿艺术团,但是因为多年来演出机会并不稳定,直到登上云中公益的舞台以前,乌娜不止一次想过放弃。

小鹿艺术团在2016年受邀登上“云中儿歌”的舞台。之后,云中公益出资在海拉尔市区建立了第一间“华熙小鹿舞蹈培训教室”。2022年4月,云中公益再次向小鹿捐赠600㎡的新排练厅,排练室、宿舍、厨房、洗澡间、服装道具等一应俱全。

这个最初不到20个孩子的艺术团,如今拥有近200名师生,2022年还登上了央视虎年春晚的舞台。

而在云中公益2023年“看见新疆”系列活动主题晚会上,额日和木巴图再次登上云中舞台,而他6岁的女儿曾在2022年作为小鹿艺术团的成员在云中舞台带来表演。

传承,在那一刻变得具象化。

“云中”内涵进阶

至今,云中公益已走过15万多公里,深入60多个城市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并帮助来自38个民族的近400位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向国内外舞台。

回顾过去,云中公益的发起人赵燕用“怀念”“探索”“未知”“共振”四个关键词作了总结。赵燕说:“云中公益已经走过了12年,在开启第二个12年时,也应该有新的使命。”

蓄力一纪,可以远矣。

2023年,是云中公益风雨兼程的第十三年,一场“看见新疆”之旅为接下来的“看见”系列启幕,云中公益就此也叠加了新的内涵。

赵燕认为,新的使命是让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被更多人看见,不局限于舞台表现,还包括他们的生活环境、山水人文。

她说:“这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在互相看见时,我们为他们提供帮助,他们也在给我们输送力量,给我们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信心与勇气。”

不可否认的是,孤独的坚持一旦被看到,总能给观者带来震撼,这种激励的力量无可取代,而在一些民族文化的艰难传承中,正蕴藏着这种震慑人心的力量。

本次“看见新疆”之旅中,云中公益邂逅了独特的哈萨克族非遗文化“沃尔铁克”,也叫“木偶山羊舞”,表演时用一条线绳与冬不拉弹奏人拨弦的手指连在一起,木偶伴随冬不拉曲调节拍起舞,模仿公岩羊在吃草、喝水、磨角等各种动作。

沃尔铁克

沃尔铁克

这曾是哈萨克族自娱自乐的民间艺术种类,却濒临失传。

即便如此,孤独的坚守者羊偶制作师阿合力·沙提坎,还是在没有任何老师傅指导的情况下,仅凭童年的碎片记忆和早期影像资料,耗时4个月,一点点还原出了的沃尔铁克羊偶。

“当木山羊成功动起来的那一刻,我们全家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阿合力说到。

得益于阿合力的坚持和云中公益的挖掘,这项濒临失传的非遗文化,再次迎来了一次焕发活力的可能。

云中公益的下一个12年,以“看见”为念,北疆为始,南疆接力。

“我们将看见更多的民族文化与传承人,同时,通过我们的努力,也让这些民族文化与传承人被更多的朋友们看见。让公益走向公众,让多彩的民族文化走进大众的视野,让每个鲜活的生命被看见。”赵燕在“致未来”的信中如是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