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CTIS-文章详情页顶部

子公司7000万债务成导火索,“1元股”鸿达兴业“戴帽”,债务风险再升

在裁定破产重整之前,乌海化工就已停产检修2个多月,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且累计预计将超过三个月,触及“其他风险警示”情形。

继控股股东破产清算、信披违规被立案之后,鸿达兴业(002002.SZ)再次陷入负面漩涡。10月11日,鸿达兴业发布公告称,因10月12日起被深交所实行其他风险警示,股票将于12日起被调出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名单。10月10日晚间,鸿达兴业连发7条公告,其中3条再度将鸿达兴业推向危机边缘:子公司被裁定破产重整、上市公司被ST以及银行借款被起诉。

钛媒体APP注意到,破产重整之前,乌海化工已进行了2个多月的停产检修。此次债务纠纷与停产检修直接导致鸿达兴业被实施风险警示。作为上市公司最大的经营主体,乌海化工的业绩贡献保障了鸿达兴业的平稳运转,因此这次重整也将对鸿达兴业今年第三季度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鸿达兴业金融诉讼案件又添一起,也影射出公司巨额债务偿债承压。多方面因素影响下,鸿达兴业主体以及债项信用等级连降。

子公司破产重整,三季度业绩受影响

根据公告内容,内蒙古乌海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乌海化工”)近日收到乌海中院送达的相关材料,债权人乌海金财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财特来”)以乌海化工无法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向乌海中院申请对乌海化工进行破产重整。

乌海化工的该笔债务源自2021年签订的买卖合同。2021年12月13日,金财特来和乌海化工签署《氢气供销合同》,约定金财特来向乌海化工支付预付款7000万元用于购买氢气,乌海化工没有按照约定履行义务。截至2023年3月底,乌海化工应当返还金财特来支付的预付款6893.71万元,利息517.03万元。但到目前,乌海化工未能清偿相关债务。

在裁定破产重整之前,乌海化工就已停产检修。回顾此前公告,8月5日鸿达兴业称,乌海化工与其子公司内蒙古中谷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谷矿业”)因进行设备检修及设施维护,PVC、烧碱及部分电石生产装置停产检修。

9月23日进展公告披露,中谷矿业电石生产装置正常开车运行,PVC、烧碱生产装置正在办理开车前的相关手续等准备工作,计划于2023年10月底正式开车运行。乌海化工公用系统部分装置正常开车运行,正在积极推进PVC、烧碱及电石生产装置的检修工作,开车运行时间尚未确定。

截至目前,乌海化工生产装置停产检修已超过2个月。停产检修加破产重整双重影响下,乌海化工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且累计预计将超过三个月。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鸿达兴业股票交易触及“其他风险警示”情形,即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且预计在三个月内不能恢复正常。因此,鸿达兴业自2023年10月11日开市起停牌1天,“鸿达转债”相应停牌及暂停转股一天。自10月12日开市起,鸿达兴业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鸿达”,实行其他风险警示后公司股票交易的日涨跌幅限制由10%变为5%。

钛媒体APP注意到,最初披露停产检修公告时,鸿达兴业就预计将对2023年第三季度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鸿达兴业成立于1995年,拥有“氢能源、新材料、大环保和交易所”四大产业体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目前形成了氯碱氢能双主业发展模式。乌海化工为鸿达兴业100%持股,深耕PVC、烧碱行业。

2020年至2022年,乌海化工收入规模在20亿元以上,占鸿达兴业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40.68%、37.28%、56.59%,净利润规模在3至7亿元。2023年上半年,乌海化工业绩变脸,当期实现收入8.61亿元,对应净利润亏损2.21亿元。

财务数据显示,鸿达兴业业绩压力也不断增加,2022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同比收缩。根据半年报,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9.49亿元,同比下降24.52%;归母净利润盈转亏,为-4.76亿元,同比大降270.81%。

截至今年8月31日,鸿达兴业对乌海化工的长期股权投资余额为2.6亿元、其他应收款28.55亿元。然而随着乌海化工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上述其他应收款存在无法收回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鸿达兴业大部分资金被其子公司及孙公司占用,截至今年6月末,总计金额高达81亿元。其中占用资金最多的是乌海化工和中谷矿业,分别为28.55亿元和24.68亿元。天眼查显示,这两家公司均已成失信被执行人。

鸿达兴业在公告中表示,乌海化工是否顺利完成破产重整尚具不确定性,乌海化工是否继续纳入合并报表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对公司的最终影响尚不确定。

借款纠纷再起,信用等级再降

除了业绩压力,鸿达兴业还面临着巨额债务压顶。

同日发布的重大诉讼事项公告显示,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光大银行深圳分行诉鸿达兴业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除了鸿达兴业,乌海化工、中谷矿业、实控人周奕丰及其配偶郑楚英均作为保证人一同被列为被告。

光大银行深圳分行要求鸿达兴业立即偿还《流动资金贷款合同》项下借款本金1.28亿元、逾期利息1358.93万元、复利144.27万元。此外,还要求偿还《综合授信协议》、《中国光大银行电子银行承兑汇票承兑协议》、《流动资金贷款合同》等项下欠付的利息847.34万元、复利89.96万元。以上金额合计1.52亿元。

据钛媒体APP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鸿达兴业涉及的相关重大诉讼、仲裁数量33起。其中,借款纠纷20起,涉及金额达42.3亿元。

对于发生持续重大债务违约的原因,鸿达兴业此前表示,系因受控股股东鸿达兴业集团债务违约影响,导致各金融机构对公司进行了抽贷、缩贷。由于部分借款违约,公司无法新增金融机构信贷额度,主要通过日常经营取得货款作为流动资金。

今年1月,鸿达兴业当时的控股股东鸿达兴业集团因经营状况发生变化,无力清偿到期债务等原因,申请破产清算。在排查与前大股东的关联交易时,鸿达兴业牵出超52亿元逾期债务未及时披露。

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鸿达兴业的货币资金余额仅剩2578.05万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518.54万元。流动资产余额约为59.38亿元,但流动负债达到83.97亿元,其中短期借款为54.96亿元,同比上涨58.59%。

由于融资贷款到期违约被法院进行司法划扣,鸿达兴业甚至还发生募集资金被划走的情况。截至2023年上半年,被司法划扣的募集资金合计8256.64万元。

资金紧张、偿债承压等情形直接影响到鸿达兴业的信用评级。今年6月28日,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出具的《鸿达兴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跟踪评级报告》显示,考虑到鸿达兴业资金链紧张、大量借款逾期、再融资难度极大、面临大量法律诉讼、控股股东因债务违约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所持公司股权被司法冻结等因素,决定调整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CC级,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认为本次可转债还本付息安全性极度依赖于良好的经济环境,决定调整债项信用等级为CC级。

值得一提的是,鸿达兴业上一次主体信用等级以及债项信用等级已由B级调整为CCC级,而此次再度由CCC级降为CC级。根据"四等十级制"企业信用等级设置,CC级企业信用极差,企业已处于亏损状态,没有履约能力。

基本面的惨淡直接映射到二级市场,鸿达兴业今年以来股价累计跌幅达到43.52%,更在最近几个交易日加入“1元股”阵营。股价在9月27日跌至1.79元(前复权),创下上市以来历史低点。截至10月10日,股价报收1.83元。(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陆雯燕)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