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CTIS-文章详情页顶部

直击四大行半年报:营收放缓,净息差承压

越是风高浪急,越见砥柱中流。

近日,四大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相继公布了半年报。作为全球规模领先的四家银行,四大行上半年业绩表现如何?下半年又会如何布局呢?

从营业收入来看,四大行两降两升。其中,工商银行4474.94亿元,同比下降2.3%;建设银行4002.55亿元,同比下降0.59%;农业银行3657.58亿元,同比增长0.83%;中国银行3192.07亿元,同比增长8.88%。

从净利润来看,四大行上半年合计净赚超6000亿元,日均赚超33亿元,净利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工商银行实现净利润1747.20亿元,同比增长1.1%;建设银行实现净利润1672.95亿元,同比增长3.12%;农业银行实现净利润1338.31亿元,同比增长3.9%;中国银行实现净利润1276.88亿元,同比增长3.35%。在今年A股净利润前十名公司中,四大行稳居前四,净利润均超过1200亿元。

作为现代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业承担着资金调剂、风险管理、支付结算等重要职能,是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2023年,行业整体面临净利润增速乏力,净息差下行、资产不良压力增加的问题。展望下半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四大行管理层表示,下半年将重点推动投融资总量稳健增长、聚焦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确保信贷资产质量风险可控。

息差下行,压力明显

2023年,银行业净息差几乎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据统计,上半年42家上市银行中,有40家银行的净息差下降。就四大行而言,整体净息差不到2%。其中,工商银行净利息收益率1.72%,同比下降33个基点;建设银行净利息收益率1.79%,同比下降30个基点;农业银行净利息收益率1.66%,同比下降36个基点;中国银行净利息收益率1.76%,同比下降9个基点。

中期业绩发布会上,针对净息差下行,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表示:“LPR的下调引导贷款利率下行,确实对净息差形成一定压力”。对于下半年净息差管理,建行将继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大力发展零售信贷、采取措施控制负债成本。还将通过数字化经营、平台化经营吸收结算资金,同时发挥大行托管优势吸收大量低成本资金。

目前来说,随着LPR不断下降,息差下行的趋势已难以避免,长期来看,逐步摆脱对息差收入的强依赖,提高非息差或中间的收入的比重刻不容缓。从负债端来看,大额存单设上限、压降定期结构性存款等措施亦有一定的效果。

资产质量改善,不良率降低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二季度数据显示,二季度商业银行平均不良率指标为1.62%。今年上半年四大行的资产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或与上年末基本持平,不良率稳中有降。

从具体数据来看,工商银行不良贷款率1.36%,比上年下降0.02%;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1.37%,比上年下降0.04%;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35%,比上年下降0.02%;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1.28%,比上年下降0.04%。

农业银行行长付万军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指出,目前农行的不良贷款率接近上市以来的历史最好水平。

农行副行长张旭表示,下半年将继续保持良好的资产质量。具体而言,随着近期宏观“组合拳”逐步落地,经济复苏将为资产质量的稳定提供有效支撑。从资产结构上看,不断支持重点领域、发达地区和县域优质信贷的投放。体制机制方面,农行将继续推动信贷审批机制改革,从源头上管控风险。

针对近期房地产行业变动对银行业的影响,四大行高管表示,将落实好国家政策,助力房地产行业良性循环。中国银行风险总监刘坚东表示,“相信随着市场调整机制逐步发挥作用,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整进一步优化,房企风险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会逐步得到一定程度的化解,我行涉及房地产的资产质量也会保持稳定。”。

对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刘坚东直言,部分财政状况不佳地区的融资平台授信出现了包括逾期等一系列的风险事项,区域风险开始显现。对于中行而言,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业务总体保持平稳,授信总量在各行之间是比较适度的,资产质量虽较年初略有下滑,但整体风险可控。

四大行信贷投放持续发力

今年以来四大行优化信贷投放节奏和结构,加大了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

上半年,工商银行境内人民币贷款余额增加1.99万亿元,同比多增3,876亿元,增量和同比多增额均同业领先。债券投资总量、增量、新增投资额均保持市场首位。投向上,突出主责主业,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具体投向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信贷、普惠贷款、涉农贷款、民营企业、个人消费和经营贷款等。

同期,建行半年报中显示,上半年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22.36万亿元,增幅9.11%。下半年将加大零售信贷投放力度,服务建设国内消费大市场。保持对公信贷支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做好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

机遇与挑战并存

越是风高浪急,越见砥柱中流。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环境,中国银行业挑战和机遇并存。

一方面,全球通胀压力仍存,发达经济体货币紧缩政策延续,外部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我国正处在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国内需求仍显不足,经济恢复向好基础仍待巩固。

另一方面,我国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随着支持民营经济、扩大消费内需等政策落地,以及基础设施领域、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科创等重点领域投资力度加大,银行业拓客获客、优化业务结构、改善效益将会迎来新的发展空间。

谈及下半年的经济形势,中国银行副行长张毅表示,随着监管政策稳步推进,市场需求也在逐步恢复,经济运行有望持续好转。工商银行行长廖林指出,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金融与经济唇齿相依,银行经营也可能会出现一些指标上的波动。但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特别是一系列宏观政策逐步落地见效,正推动经济持续好转,必将为银行改善经营带来良好的支撑和有利条件。(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颜繁瑶)

更多宏观研究干货,请关注钛媒体国际智库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3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