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CTIS-文章详情页顶部

从TFBOYS到俄罗斯方块,虎扑直男都能打分

钛度号
爱打分是直男的天性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毒眸

你或许曾经听说过虎扑给美女照片打分、给体育选手打分或者给娱乐明星打分,但你一定想象不到,现在能加入“打分”阵列里的对象有多么千奇百怪。

比如刚刚落下帷幕的TFBOYS十周年演唱会,也被虎扑拿来打分。打分的对象可不是三小只在演唱会上的表现,毕竟没几个虎扑用户真会去看,他们给分的的是事件本身:“演唱会门票”“演唱会线上直播”“粉丝斗殴事件”等等。符合惯常认知的是,除了“十周年蛋糕塌了”这一个词条拿到了8.7的“高分”之外,其他都是清一色的两分出头。

虎扑还给历史上的每一位皇帝打分,给每一位短视频网红打分,甚至给地摊夜市上的每一种小吃打分......所有你想得到想不到的东西,在虎扑都可以拿来打个分。

要观察线上社区希望加码的内容形态,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看其主界面UI设计的变化。在虎扑的主界面中,“评分”已经在底部和“首页”“专区”升级到同等地位。在虎扑搜索一个人名,最先映入眼帘的不是相关的帖子,而是这个人在各种维度上的“虎扑评分”。可见官方对这一功能的重视程度。

这也就不难理解,千奇百怪评分的本质,其实是图文社区在内容产出形式受限的情况下,重新押宝的促活手段。“老活新整”的背后,虽是无可奈何的自救,但在这批用户的身上依旧吃香。打分,究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魔力呢?

万物皆可打分

一开始,虎扑的评分功能还处于正常人能理解的范畴里。彼时也没有单独拎出来,成为在主界面中可以直接进入的功能分区。作为以体育内容为主的社区,虎扑一直以来都会在各种体育赛事结束后发布“赛后帖”,供用户在比赛结束后迅速获悉战报以及数据统计,同时发表评论。而“评分”功能一开始正是在“赛后帖”当中额外加入的一个小组件,让用户可以给本场选手、教练、裁判等人员打分,并在打分的同时发表简短的评价。

这个功能的加入无疑丰富了赛后讨论的维度,每个选手的表现可以被单拎成一个话题来讨论,尤其是在有明星选手参与的比赛中,他们的个人表现有时比赛事结果更让用户有讨论兴致。对于体育之外的内容,虎扑很早就有了给明星打“喜爱值”的功能,只不过这一功能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界面,打分不便,往往也只以一些阶段性榜单的形式对外公开。这一功能目前已经在虎扑不可见,取而代之的是明星们在各自的影视作品中的角色或者各自的音乐作品的评分。这样的评分体系很大程度上在和豆瓣的传统评分体系看齐——打分五星制,评分呈现为十分制,以作品为对象打分。

但慢慢地,当“评分”功能开始真正泛化之后,画风就逐渐变得奇怪了起来。比如,在“评分”板块的一些专题中,会将同一IP下的不同影视作品横向比较打分,甚至二次元和三次元角色都会被放在一起打分。而打分的倾向也和历年的虎扑女神大赛的倾向一样,“厚古薄今”是最常见的规律。

赛事的赛后评分也逐渐变成粉黑争夺的战场,成为能向站外输出的内容。每次比赛结束的第一时间,在B站、抖音等平台,都会出现搬运虎扑赛后打分结果的视频,以供非虎扑用户“猎奇”使用。对个人表现的评价难免主观,一些人气更高、风评更好的选手,总是容易收获更高的评价。如果其所在的队伍失利,便容易出现“输的队某位队员打分比赢的队更高”的情况,“X队输了,XX没输”成为粉黑大战中用以嘲讽的绝佳素材。

更多的内容分类加入到评分队伍当中。除了体育、娱乐内容外,虎扑本身有非常多的内容专区,如历史、数码、汽车、二次元等等。但这些专区日常的活跃度非常有限,无法呈现出短视频社区中百花齐放的状态,反倒有些类似贴吧的状态——看似选择都有,实际无人问津。

评分功能在统一板块中的出现,能大大强化这些冷门分区的活跃度,加大其中的话题被讨论的可能。比如“历史人物系列”,虎扑将每个朝代的皇帝拉出来进行评分,极大地满足了历史“懂哥”们想秀理解的心理。每个皇帝的评分人数都在四位数,和“NBA历年常规赛MVP”的评分人数不相上下。

慢慢地,打分的对象被无限泛化,甚至不需要具体的作品或者人。在“徐静雨大战柯凡”这样的网红事件里,评分体系自然也不能缺席。不仅能给事件的两位当事人打分,徐静雨穿的球衣,说过的某句垃圾话,也成为打分的对象。在经典游戏《俄罗斯方块》里,不同形状的方块也可以被打分;在电视剧《征服》里,那个“保熟”的瓜也可以被打分;每一天“历史上的今天”发生过的事,也都能被拿来打分;梅西过生日,他的人生的每个节点也可以拿来被打分......

总结,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虎扑不能拿来打分的。

老活新整

打分不是虎扑首次发现的富矿,在图文刚刚兴起的互联网时代,打分就是流量密码。比如微博古早网红“留几手”,当年靠的就是给别人照片打分并锐评而出圈的。大部分时候,“留几手”会给出零分或负分,且评价也非常毒舌。在早期的图文社区中,单靠文字或者段子就能出圈的网红不在少数,今天已经几乎不太可能。

虎扑早期内容生态中,也有类似的“打分情结”。在虎扑步行街,一度十分流行发女生照片让JR打分。连高圆圆也只能拿到8分的苛刻标准下,大部分路人中的美女能获6分已是“殊荣”,由此也衍生出了“街6无感”的名梗(意为“在步行街能拿6分但我对她没有感觉”)。

但到了现在,步行街的造梗能力在极速下滑,类似“高铁很晃”“我没上过学”等等能被站内用户一直流传的名帖或金句,出现的频率越来越低。而当一个社区失去造梗能力,就是其失去活力的一个显著特征。

于是,虎扑“老活新整”,本质上是希望调动用户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社区促活的目的。通过“评分”的方式,给万事万物形成一个可视化、可量化的评判体系,这种思维模式本身当然是荒谬的,因为显然不是任何事物都能被量化。但它的优势在于,不论是理解门槛还是参与门槛都拉得非常低。

在新一代互联网人习惯了被推荐算法投喂的形势下,形成确定性的、体系化的表达,似乎正在变得越来越困难。多数人更倾向于扮演点赞者或分享者的角色。但如果一个图文社区中的用户都只想观看而不表达,那必然会慢慢无物可看。而“评分”是一种极度简化后的评论形式,你可以在打分的同时兼带着抖两句机灵,被点赞的概率不低。

想不出抖机灵的评论可以不评论只打分,起码能成为参与话题讨论的一分子;“评分”本身自带的比较属性,也更能勾起人们主动参与表达的欲望——让自己更认可的事物不能比别人更低分,让自己不认可的事物不能比别人更高分。在图文社区们失去“留几手”的时代里,它们希望让每一位用户成为低配“留几手”,从而拼凑出一个像样的内容生态。

虎扑想建立“男人的豆瓣”?

除了促活,评分体系的架设某种程度上也是试图重建权威的过程。虎扑创始人程杭曾经有过一个广为流传的金句,也是虎扑一直以来奉行的运作理念——男人喜欢和男人在一起。“评分”恰恰是一个给“在一起的男人们”达成价值认同,重构互联网男性审美话语权的窗口。

在体育内容领域,虎扑最早就是以海外一手翻译资讯、专业体育KOL来吸引第一批用户的,因此其话语权毋庸置疑。而破圈是每一个社区必经的道路,就像B站不能永远只有二次元一样,虎扑也不能永远只有篮球,所以它开始围绕男性用户的兴趣向外破圈。在泛体育内容中,由于主流受众就是男性,建构权威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比如虎扑电竞,作为社区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由于较少受到饭圈控评影响,主打一个“真实”,因此虎扑的赛后评价才会被不断搬运到站外,某种程度上也是话语权强势的体现。

但走到体育内容之外,尤其是娱乐圈这种,一直以来虽然男性用户也消费但大多时候话语权总掌握在女性用户手中的领域时,虎扑需要开辟新的讨论场域。程杭曾经在2020年对外表达过虎扑发力影视内容的原因,“目前主流的发声渠道还是偏女性化,比如微博、小红书等等,很多直男的表达欲其实是有所被压抑的,他没有渠道去很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是表达观点当然没法形成统一的输出,而建立一套像豆瓣一样的评分体系,才更能体现出“男性普遍的选择”。

事实上,给影视作品搭建专门的评分系统,是除了豆瓣猫淘这种传统平台之外,很多内容社区都在努力做的事,比如B站、微博等。它们都希望自建的评分体系能展现出更符合自己社区用户口味的口碑,同时也便于影视作品在站内的营销。

只不过,这些社区虽然都有各自的用户特征,但均没有虎扑的用户标签这么突出。虎扑的男性用户属性之强多年不变,对于影视从业者来说,即便不考虑虎扑营销,但如果想从市场调研的角度了解中国男性到底喜欢怎样的影视作品,虎扑评分还是具备不小的参考价值。以最近上映的影片为例,在豆瓣5.7分的《巨齿鲨2:深渊》在虎扑能够收获8.1分,甚至超过了豆瓣7.2分的《热烈》。而《热烈》评分因何而低,在点进角色评分界面后也基本一目了然。

在虎扑之外,当然没有多少人会把这些“评分”当作权威,但它的确提供了一个观察国内部分男性用户的切口。作为消费群体之一,如果审美与观点总是被淹没,也不利于行业的长期发展。自从女神大赛逐渐没落之后,虎扑能给站外输送的“猎奇”内容已经不多了,希望“评分”能接过整活的大旗,同时尽量少整点烂活。

本文系作者 毒眸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