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10年”后,寻找互联网医疗的“第二增长曲线”

2023.01.30 17:43  来自北京

业内曾有一句戏言,医疗是最晚被互联网化的领域,也是最快被互联网化的行业。

播放 暂停

“黄金10年”后,寻找互联网医疗的“第二增长曲线”

00:00 07:36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北青洞见

业内曾有一句戏言,医疗是最晚被互联网化的领域,也是最快被互联网化的行业。

自2013年进入大众视野至今,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已经整整过去了10年。2022年接连颁布并实施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等一大批政策引起广泛关注,行业发展路径愈加规范与清晰。互联网医疗发展渐入深水区,走过发展黄金十年后该何去何从、如何寻找到“第二增长曲线”?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来梳理一下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历史。

黄金10年百花齐放,颠扑不破逆势重生

水暖鸭先知。在更早的2011年甚至之前,就有医疗行业相关从业者开始思考,面对日趋突出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如何做才能为老百姓真正带来实惠?

直到2013年,原本各自埋头探索的好大夫在线、挂号网(微医前身)、春雨医生等一批互联网医疗企业相继获得巨额融资,才让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行业从幕后走入台前,为更多人所熟知。

2014年,以京东、阿里、腾讯、百度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通过不同方式纷纷入局,九安医疗、鱼跃医疗、九州通、仁和药业等老牌巨擘纷纷开辟“第二战场”,更是将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直接推上了第一波高峰。短短两年,互联网医疗行业直接站在了聚光灯下。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融资达到103起,公开披露的投融资总金额达到14亿美元,而2013年则仅有33起,2.1亿美元。

而后,互联网医疗的发展速度更是一骑绝尘,以“三年一阶段、一年一风口”的节奏先后经历了移动医疗、互联网医疗、医疗互联网、数字医疗等阶段,延伸出了在线诊疗、慢病管理、医药电商、互联网医院、健康险、影像AI、生物医学、疫情经济等先后掀起发展热潮的细分领域。

虽然此后一度因为恶性事件、前景不明、资本寒冬、疫情反复等原因几度浮沉,但是从北上广深咖啡店里的“堂前燕”,到2022年的看病离不开在线挂号、买药离不开拿出手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互联网医疗”在短短10年内“走过了一些行业近三十年的发展成果”,也诞生了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健康等一大批明星公司。

潮平风涌,未来路在何方?

这样的快速发展,在刚刚过去的冬天仿佛突然踩下了刹车。

长期以来,因为高壁垒、高成长性、高社会收益等原因,互联网医疗一直广受瞩目。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商业化却始终是互联网医疗的阿喀琉斯之踵。

而在这样冬天,自造血不足的弱点也愈加致命。京东健康裁员、阿里健康调整、好大夫在线裁员“可能会达到80%”,小荷健康all in收入、智云健康合并部门、叮当快药用工纠纷、圆心科技设置更高KPI……桩桩件件彷佛都在说,看啊,带有互联网特色的“烧钱获客”模式早已过时,当流量枯竭、潮水褪去、寒风又起,互联网医疗依旧没有走出迷雾,仍旧在原地打转。

互联网医疗真的已经陷入到山重水复的困境中了吗?其实不然。过往十年的探索,已然帮从业者进行筛选,在政策方向愈加明朗的当下,互联网医疗的“第二增长曲线”最有可能在以下三个方面出现。

其一,以提升效率为前提。截至2021年底,我国医师数量已达到428.7万人,但是面对14.13亿人的诊疗需求,仍显得有些忙碌,在前不久的疫情高峰期间,“全员呼吸科”的报道更是屡见不鲜。对互联网医疗企业而言,如何发挥本质优势真正提升医疗体系应急救灾效率、提升医疗机构日常工作效率都还有很大空间。丁香园、杏树林、医脉通、云鹊医等许多互联网医疗企业便是从医生工具入手,一步步成为医生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帮手。

其二,以基层医疗为主向。基层医疗机构是居民健康的前哨,也一直是互联网医疗发光发热的重要领域。过去,互联网医疗在基层的发展多折戟于错估环节、流程、乃至人心的复杂,随着多年持续深耕,基层对互联网医疗的认同感不断加深,2023年又是后疫情时代的第一年,不断放大的医疗需求正在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在深耕基层医疗发展的道路上,前有推想医疗、明医众禾、阿康健康、鹰瞳科技、益体康等公司数年一日坚持探索,近有深至科技、鸢飞信息、瀚维医疗、小豆健康也在从不同角度钻研,各方在努力推动基层医疗发展的同时也获得了资本及市场的青睐。

其三,以有效创新为突破。在此前的发展中,互联网医疗多是从诊疗环节的单点突破,但是无法有效形成链接,这样的“微创新”最后往往变成一地鸡毛,接下来的行业需要的是更体系化的创新,点线成面可能更行之有效。2022年募资109.88亿元登陆科创板的“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第一股”联影医疗便是从硬件出发,逐步建设完成包含“全线影像诊疗设备及医疗数字化解决方案、医疗AI、医疗芯片、精准医学影像诊断中心与互联网医院、医疗机器人、医疗可穿戴设备及3D打印”等业务板块在内的全智能医疗生态布局,引发市场强烈反响。同时,随着互联网医疗概念的不断拓展,生命科学、生物医药领域也在等待着新的突破,这一过程中,诺辉健康、贝瑞基因、药明康德等优秀企业纷纷涌现,中国的医疗健康技术正在从模仿迈向真正有效的创新。

此外,“降本增效”依旧会是互联网医疗企业在2023年逃不开的命题。但是,降本应谋长远,增效应落实处。对互联网医疗企业而言,降本应该降的是试错成本、浪费成本,增效应该增的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而不是简单粗暴依靠“裁员”。

从移动医疗到互联网医疗再到当下火热的数字医疗,医疗领域的革新从未停步,更安全、更实惠、更前沿、更稳定已经逐渐成为互联网医疗领域共同追逐的方向。

过去十年,这个行业走过高光,也曾陷入迷茫,但是互联网医疗领域的人,多多少少都带着一些情怀在稳步前行,即使2023年行业玩家的主题都逃不过降本增效,我们依旧相信,无论从社会效益看还是从商业角度看,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必将进一步深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坦塔罗斯 钛粉82265 钛小超345661 钛粉30456 钛粉79015 钛粉41049
571人已赞赏 >
571换成打赏总人数571人赞赏钛媒体文章
关闭弹窗

挺钛度,加点码!

  • ¥ 5
  • ¥ 10
  • ¥ 20
  • ¥ 50
  • ¥ 100

支付方式

确认支付
关闭弹窗

支付

支付金额:¥6

关闭弹窗
sussess

赞赏金额:¥ 6

赞赏时间:2020.02.11 17:32

关闭弹窗 关闭弹窗
  • 回复

    线上咨询不会让人先看广告吧

    2023.01.31 05:17 via pc
  • 互联网医疗对于常见病是非常方便的

    2023.01.31 02:14 via android
  • 孔子叫孔丘,是因为他七十的爹和他妈在小山丘上那啥,他妈十五六岁

    2023.01.31 01:25 via netease
  • 互联网医疗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医疗挤兑

    2023.01.30 23:34 via android
  • 回复

    先别搞互联网了,先研制出能治病救人的药吧

    2023.01.30 22:48 via iphone
  • 疑难杂症和重病还是得线下问诊

    2023.01.30 21:33 via android
  • 回复

    医疗领域玩概念而不重科研,结果可想而知

    2023.01.30 20:56 via android
  • 回复

    移动医疗到互联网医疗再到当下火热的数字医疗

    2023.01.30 17:50 via pc
  • 医疗是最晚被互联网化的领域,也是最快被互联网化的行业

    2023.01.30 17:50 via iphone
  • 如何做才能为老百姓真正带来实惠?

    2023.01.30 17:46 via iphone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

注册邮箱未验证

我们已向下方邮箱发送了验证邮件,请查收并按提示验证您的邮箱。

如果您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邮件箱。

更换邮箱

您当前使用的邮箱可能无法接收验证邮件,建议您更换邮箱

账号合并

经检测,你是“钛媒体”和“商业价值”的注册用户。现在,我们对两个产品因进行整合,需要您选择一个账号用来登录。无论您选择哪个账号,两个账号的原有信息都会合并在一起。对于给您造成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