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CTIS-文章详情页顶部

李书福抄底魅族,吉利真要造手机,还是另有它意?

收购处于低谷的魅族对于吉利和李书福而言,无疑是一场“低风险赌博”,既能把造手机玩明白,同时也能汲取丰富的软件开发能力为己所用。

今年上半年手机圈最热门的技术话题,当属高通骁龙8 Gen1与天玑9000的“旗舰处理器之争”,当所有厂商都在抢首发、提性能、晒跑分的时刻,魅族科技却成为了最沉默的手机厂商。

即使是在4月举办的新品发布会上,魅族科技接连发布了从键盘、充电宝到雨伞、野营帐篷等几十个新品,不仅横跨了多个品类,同时魅族PANDAER还推出了为iPhone机型设计的手机壳以及钢化膜产品。当一个手机厂商开始为其他品牌的手机设计周边产品,就不禁会让人产生疑问:魅族怎么了?

魅族从竞争者变成陪跑者

早在今年年初,网上就已经出现了吉利集团收购魅族科技的传闻,但直到6月13日,这笔收购才正式浮出水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纪时代”)收购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魅族科技”)股权案案件公示。根据公示信息,星纪时代已与魅族科技以及涉及交易的股东签署协议,拟收购魅族科技79.09%的股权。

如果收购顺利完成,星纪时代将成为魅族科技的最大股东,魅族的创始人黄章(黄秀章)所拥有的股权将从49.08%降低至9.79%,淘宝(中国)则将退出对于魅族科技的持股。虽然此次交易涉及到的星纪时代公司很多人会感觉到陌生,根据天眼查App的信息,该公司背后的大股东是吉利集团,同时企业的最终受益人为李书福。

从年初传出被收购的信息,到如今收购即将落地,这半年当中,魅族经历的动荡可想而知,而此时作为手机厂商的魅族,也正在从赛道中曾经的有力竞争者沦为陪跑者。数据显示,2016年~2020年,魅族手机年销量从最高点2200万跌至120万,而在魅族先后推出4款手机新品的2021年,其国内年度销量排名已经跌出前十,市场份额为0.1%。

“出一个新品,亏一大笔钱”已经成为了魅族的真实写照,因此在最近的618促销活动中,其他厂商都是在用新品降价抢市场,魅族则更像是在用低价清除去年的手机库存。回望魅族的溃败,包含品牌、营销、产品、技术积累等多方面的原因。

作为主打“小而美”精神的手机厂商,魅族没能在品牌发展的高点摘掉“小众”的帽子,让其错失了很多发展的机遇。与此同时,魅族在战略决策上的错误也非常致命,其于2014年推出的魅蓝品牌,发展初期依靠性价比打开了彼时消费者基数更大的千元级市场,并获得了快速发展。

但魅族与魅蓝的品牌分界,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有做出明确的划分,以至于到了后期魅蓝品牌开始向上扩张、魅族品牌逐步进行下探,最终两个品牌成为了重合竞争的关系,最终于2018年魅族正式关闭了魅蓝品牌。

随后的2019年,iQOO、realme等背靠大厂的子品牌出现,魅族刚刚甩掉低端机的包袱,却又因为没有性价比品牌兜底,只能陷入与新品牌的价格战当中,品牌的市场声量以及生存空间被快速压缩。

对于手机产品的竞争而言,出货量与用户数就是厂商的命门,这两项数据不仅决定了市场影响力,同时也决定了与上游的谈判能力以及用户价值的挖掘潜力,此时的魅族已经陷入了死循环当中。魅族同时也执行了很多自救的方案,比如通过Lipro布局智能家居以及推出 PANDAER时尚周边领域为自己输血。

但在其新开辟的赛道中,也并没有真正的蓝海领域,而且魅族有限的资金与人员,也只能分配给更低风险的产品研发方向。正如文章之前所提到的,魅族之所以选择推出iPhone的手机壳、钢化膜以及充电器的周边,就是在做迎合当下市场与用户需求的低风险选择,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此时的魅族就是“什么热做什么”。

从商业逻辑上来看,这个决策没有问题,“赚钱嘛,不寒碜”,但对于品牌的塑造而言,杂乱的产品体系以及用户思维中“主营产品”的缺失,会让魅族从2008年开始在手机圈以及一众80/90后消费者心中积累的知名度快速冷却,“魅族手机”似乎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吉利的入局,对于魅族而言,首先就是缓解了目前手机业务受阻带来的资金压力,毕竟对于一家年营收3256亿元的企业来说,想要为魅族输血并不是难事,但吉利未来的布局规划,绝不只是让魅族“复活”这么简单。

跨界造手机,吉利会陷入格力的车辙吗?

早在去年9月,由李书福创办的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就与武汉经开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成为了李书福在手机领域落下的第一颗“棋子”。随着对于手机领域的不断加注,今年4月,星纪时代申请的两项“手机”外观专利获得授权。

摘要显示,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为移动通讯或人机互联,设计要点在于形状,此外,星纪时代于5月3日申请的“AR 眼镜”外观专利也获得授权。除了在技术方面布局以外,星纪时代还在手机领域中捕捉人才,其中,星纪时代现任CEO王勇曾是中兴通讯副总裁,管理团队中的汪文俊则是2021年之前小米MIUI系统的首席架构师。

作为入局手机领域的准备工作,李书福已经为星纪时代构建了一个人才班底,并开始着手产品设计与研发,但按照目前的发展来说,速度还是太慢了。智能手机虽然体积很小,但是其中暗藏的技术门槛并不低,在吉利之前,最为大家所熟知的跨界搞机案例,当属格力,从2015年亮相至今,已经发展7年的格力手机,依然没有起色。

格力去年11月发布的大松G7,也是目前该品牌的旗舰机型,其搭载的高通骁龙870处理器是高通已经发布了10个月的SoC产品,此外产品采用的屏幕、摄像头、快充等技术,也都没有领先性。

除了性能与设计方面表现平平,2959元的起售价在市场当中也完全没有竞争力,在淘宝平台上,目前售价已经跌至1700~1800元,且没有官方店铺的售卖信息,而在闲鱼二手平台上,全新产品的价格在1550元左右,二手价格在1200元左右,8个月的时间内,产品价格已经腰斩。

吉利如果与格力选择同样的道路,在手机领域寡头垄断、小厂失利格局已经显现的今天,其发展的结果并不会比后者强太多。作为在汽车领域摸爬滚打的李书福,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无论是汽车还是手机,没有产品量来摊平成本,那么自身无论是在与产业链资源的谈判还是对用户深度挖掘上,都没有优势。

因此,吉利才选择将魅族收入囊中,而不是像格力一样坚持创立新品牌,对于身处发展低谷的魅族而言,吉利带来的是资金。而对于初次进入手机领域的吉利而言,则免去了品牌从0到1的建立过程,同时也获取了一只熟悉手机设计、拥有市场经验的完整团队,两方各取所需。

不过收购魅族也并不代表李书福的“手机梦”能高枕无忧,接下来双方的磨合与博弈,才会决定未来吉利手机真正的发展走向以及魅族品牌的生死存亡。诚然,在近几年的手机市场中,可以看到realme、iQOO等品牌完成了从0到1的快速发展,但也不要忘记了,这两个品牌背后提供支撑的是OPPO、vivo这样的手机巨头。

反观吉利,其除了能给魅族资金以外,其他方面能够提供的支持并不多,而一个手机品牌的崛起,不仅涉及到产品、技术的输出,同时也包括了宣发、销售等诸多环节。前文已经提到,现如今魅族在手机领域的声量已经逐步下降,伴随而来的也有大量经销商转投和线上线下渠道的全面萎缩。

摆在李书福和吉利面前的难题,远不止是“造出一台手机”那么简单。此前与魅族一直同属“互联网新势力”的小米,目前全国的小米之家店铺数量已经超过了10000家,而这还没有算上很多经销商、三四线手机门店的数量。

作为对比,目前吉利汽车4S店铺数量在1000家左右,即便所有4S店都同步卖手机,对于用户的触达度仍然十分有限。纵然汽车4S店的体量与手机店铺有较大差异,但也说明了无论是星纪时代还是魅族,想要在手机领域获得成功,其现有的组织架构、技术积累、经销商网络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缺口。

吉利用低成本“赌一把”

从短期来看,收购魅族完成之后,吉利在手机领域的布局将会再次加速,借助深度参与新品的规划、设计、宣发、铺货,会让吉利能够搞懂“做手机”,如果在资金注入后,魅族业务发展会有所回暖,那么对于双方而言会是一种共赢。

如果魅族短期内发展仍然没有起色,对于吉利而言,也不过是一场失败的投资而已,借助与魅族合作中获得的供应链资源,也能帮助星纪时代或者吉利推出自主品牌手机产品提供帮助。与此同时,也不排除吉利想要借助魅族在软件方面的积累来辐射自身车机系统的发展,将魅族的研发团队“去硬件化”,成为自己的软件开发储备。

而从长期来看,李书福与吉利看到的机遇,就是手机与车之间的联动带来的新发展,前者作为目前日常生活的智能硬件核心,后者则已经成为了智能出行的重要版图。

近几年手机与车产生的第一次交集在于互联互通和社区运营,即远程操控、信息云服务与在线社群沟通。下一步如何能够把手机中的个人空间与车提供的出行空间进行衔接融合,将会孵化出跨生态的新赛道,比如苹果在下一代手机系统中已经将Carplay的升级提上了日程,魅族已有的Flyme能否与吉利银河OS碰撞出新火花或者魅族能否助力吉利车机系统再次升级,也是吉利看中魅族的原因之一。

总体来看,吉利收购魅族是一场“低风险投资”,已经处于下行车道的魅族,虽然势微,但也拥有很低的试错成本,即便品牌不能再度翻身,吉利也能通过有限的投资就能汲取到其十几年的行业经验以及丰富的智能系统开发经验。而魅族如果没能抓住吉利给予的短期发展窗口,很有可能遭遇“用完即弃”,随后再次淡出大众视野。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作者/邓剑云 编辑/钟毅)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2024-04-26 23:03

大商所、郑商所夜盘收盘,烧碱跌近3%

2024-04-26 23:00

美股半导体股集体走强:英伟达涨超5%,博通涨超4%

2024-04-26 22:43

宝马计划对沈阳生产基地增加投资200亿元

2024-04-26 22:42

现货黄金短线下挫8美元

2024-04-26 22:40

美元兑日元站上157关口,为1990年5月来首次

2024-04-26 22:35

光峰科技:2024年第一季归母净利润4454.33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26.21%

2024-04-26 22:31

花旗现预计美联储将于7月降息

2024-04-26 22:30

昆明优化公积金住房套数认定标准:不再将个人住房商贷记录纳入认定范围

2024-04-26 22:25

中国船舶: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4.01亿元,同比增长821.12%

2024-04-26 22:23

纳斯达克指数涨幅扩大至2%,科技巨头全线上涨

2024-04-26 22:18

谷歌大涨超11%,再创历史新高,总市值突破2万亿美元

2024-04-26 22:11

研究显示到2025年底全球利率升幅只会砍一半,重塑投资格局

2024-04-26 22:09

台达电加码印度投资,预计增资6200万美元

2024-04-26 22:08

标普500指数涨1%至盘中高点

2024-04-26 22:07

上海航交所: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行情表现良好,远洋航线运价上涨

2024-04-26 22:06

中基协:3月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备案规模环比增长127.51%

2024-04-26 22:05

美国4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为77.2,前值77.9

2024-04-26 22:04

美国消费者4月份对未来一年通胀率预期由2.9%升至3.2%

2024-04-26 22:00

东风着陆场完成最后一次全系统综合演练,准备就绪迎接神十七航天员回家

2024-04-26 21:54

中概股指数涨幅扩大至3.5%,小鹏汽车涨近10%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