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零态LT, 作者 | 张尧, 编辑 | 胡展嘉, 运营 | 陈佳慧
作为风光无限的生鲜第一股,每日优鲜如今正面临退市危机。
近日,每日优鲜发布公告称,无法在截止日前提交 2021 年年报。原因在于,每日优鲜董事会的独立审计委员会在专业顾问协助下,正在对某些事项进行内部审查,包括公司与某些第三方企业之间的交易事项,目前调查评估结果尚未出来。
与此同时,每日优鲜股价也经历了滑铁卢,连续多日处于 1 美元以下区域,股价相较于发行价跌去了 98.2%,市值从 200 亿元缩水至 5443.65 万元。
虽然抢了先机,先叮咚买菜一步上市,但却遭遇了出道即巅峰,开盘即破发,股价持续波动式下滑的接连打击。毫无疑问,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中的每日优鲜,当下正站在退市边缘。
01 资本催熟的生鲜第一股
从 4 月 20 日起至今,每日优鲜股价已经连续 21 个交易日处于 1 美元以下区域。根据纳斯达克的规定,上市公司股价连续 30 天低于 1 美元就会收到退市警告。也就是说,如果未来 9 个交易日股价不能回到 1 美元以上,每日优鲜将面临摘牌退市。
上市不到一年的每日优鲜,曾是资本热捧的明星企业。
公开数据显示,成立于 2014 年的每日优鲜,当年便获得了来自元璟资本和光信资本 500 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2015 年,在完成 A 轮融资后,腾讯投资开始持续加码,先后参与了五轮融资,持股比例达到了 8%。截至 2021 年 6 月在纳斯达克上市前,共计获得 11 轮 95 亿元融资,投资方包含了多个头部投资机构以及大厂。
上市当天,发行价为 13 美元/股,上市首日开盘便迎来了破发,股价暴跌高点至 36%,最终收跌 25%,一夜之间市值蒸发 7.86 亿美元。对于依靠烧钱扩大规模,亏损换增长的故事,二级市场已经明显没有太多耐心了。
每日优鲜创始人 “徐正” 曾被称为 “天才少年”,15 岁被保送中科大数学系,28 岁成为联想事业部最年轻总经理,在联想集团工作十年后,又在联想控股做了 3 年农业。
2014 年,33 岁的徐正决定创业,从联想辞职,创办了每日优鲜。从创立公司到上市,一直被资本圈看好。每日优鲜的出现为传统电商行业注入新鲜血液,源于其开创了 “前置仓” 模式。
所谓的前置仓模式,即在离消费者五公里范围内设立仓储配送中心,将原先遍布于各大仓库和物流中心的商品优先配送到前置仓。如此一来,用户在下单后,商品可以直接从前置仓发货,极大程度节约了路程和时间成本,商品也基本在半个小时内可以送达。
借助 “前置仓” 模式,每日优鲜有效解决了生鲜电商 “最后一公里” 难题。因为快速高效,上线以来,每日优鲜曾一度被年轻人追捧。
02 成败皆因 “前置仓”
2020 年初疫情爆发,一度将生鲜电商推向高速发展期,资本也闻风而动,对该赛道持续投入了较高期望。根据艾媒咨询相关数据显示,2021 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市场规模为 3117.4 亿元,同比上升 18.2%,预计 2023 年市场规模达 4198.3 亿元。
随着美团买菜、橙心优选等互联网平台降维打击式入局,以及永辉超市、盒马、多点等多个线下商超的电商业务快速发展,国内生鲜电商市场被进一步瓜分。
在激烈的市场抢夺战中,每日优鲜主打的前置仓模式并没有为其带来惊喜,反而将其推向了烧钱亏损的电商老路。
据每日优鲜招股书数据披露,2018~2020 年,每日优鲜分别实现营收 35.5 亿元、60.0 亿元和 61.3 亿元。营收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公司并没有实现盈利,反而是连年亏损。2018~2020 年,公司净亏损分别高达 22.32 亿元、29.09 亿元和 16.49 亿元,累计亏损达到 67.9 亿元。
到了 2021 年,其亏损局面仍未能扭转,且窟窿越来越大。数据显示,2021 年公司一季度净亏达 6.1 亿元,而去年同期的季度净亏损为 1.95 亿元,亏损扩大了超 3 倍。
事实上,烧钱扩大规模是生鲜电商行业的常规操作。但相较于其他生鲜电商,每日优鲜发展速度明显较弱。
首先是营收能力较弱。叮咚买菜招股书显示,2020 年叮咚买菜 GMV 和营业收入分别为 130.32 亿元、113.36 亿元,是每日优鲜同期的两倍。其次是市占率存忧。在成本高企的运营压力下,每日优鲜前置仓数量不到两年缩减了一半以上,2019 年每日优鲜前置仓数量为 1500 个,而截至 2021 年 6 月末,数量仅为 625 个。
而拖垮每日优鲜的关键因素,正是其引以为傲的解决最后一公里的 “前置仓” 模式。
前置仓模式在仓储、冷链的履约成本高企。每日优鲜的履约费用主要包括产品运输及仓储产生的费用、DMW 及质量控制中心产生的租金及折旧费用以及第三方平台及支付平台收取的费用。其中,仓储及运输费用占最大比重。
每日优鲜前置仓履约费用成本过高,由于前置仓建设需设置冷藏区及常温区,建设维护成本高,且需要配备一定数量人员运营及配送,因此每月固定支出较高。2019 年和 2020 年,每日优鲜的履约费用率为 30.54% 和 20.72%,另一家前置仓模式企业叮咚买菜的履约费用率是 49.9% 和 35.7%。
生鲜行业普遍毛利率较低,前置仓履约成本过高,若想实现前端盈利,需要有足够的单量支撑,以及在客单价达到一定水平的前提下,毛利才能覆盖固定成本。
叮咚买菜创始人梁昌霖曾谈到,理想状态下,经营一年以上,日均单量在 1000 左右,客单价在 65 元的前置仓,是可以赚钱的。不过,从实际数字来看,两家很难达到理想标准。这也意味着生鲜电商想要实现前置仓盈利,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03 每日优鲜加速失血
履约成本外,拖垮每日优鲜的还有高于同行的营销费用。不同于美团买菜、橙心优选等背靠巨大流量的生活方式平台,每日优鲜缺少线上的引流入口,只能通过传统地推和烧钱补贴模式进行获客。
2020 年,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平台深入社区,通过发鸡蛋等方式引导居民下载自家 APP,这里面涉及到的人力、物力,同样很烧钱。财报显示每日优鲜在营销方面投入占比(12% 左右)仍远高于叮咚买菜(6% 左右),财报中每日优鲜也表示利润降低是因为用了折扣、优惠券等拉新手段。
重资产、高成本,注定了前置仓模式无法大规模盈利,高额运营费用下,烧钱抢占市场,换取增长的商业模式再次击碎了资本市场的信心。
疫情期间,市场需求暴涨,但每日优鲜的做法并不理想,在供应链上下游把控和调度能力仍有所欠缺。去年 8 月,每日优鲜曾因拖欠供应商贷款被诉至法庭。同年年底每日优鲜又开始出现明显的 “资金困难”,在协商的供应商名单中,欠款金额最多的接近千万元。
截至 2021 年三季度末,每日优鲜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仅剩下 21.72 亿元,但其流动负债高达 32.23 亿元。第四季度,亏损再次扩大,每日优鲜的现金流已经不足以支撑其还债。在此影响下,供应商们开始暂停供应。
失去了部分供应商支撑,每日优鲜在 C 端市场服务也被消费者屡屡诟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每日优鲜产品腐烂不新鲜、服务态度差等投诉反馈络绎不绝。数据显示在截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的 12 个月中,每日优鲜活跃用户为 789 万人,比 2020 年底减少约 78 万人。
当下,每日优鲜正陷入资金链紧缺、赔本赚吆喝但收效甚微的尴尬境地。前置仓模式没讲明白,又试图踏足更大市场份额。
2021 年 6 月,每日优鲜发布了最新的业务布局,即(前置仓即时零售 + 智慧菜场)x 零售云模式。每日优鲜合伙人兼 CFO 王珺曾表示:“若每日优鲜继续重点做前置仓到家业务,至多也只能在生鲜和快消领域占到 6%~7% 的市场份额。”
于是每日优鲜做起了零售云和智慧菜场,收购无人便利店品牌 “在楼下”,发力无人零售等平台型业务,试图去抢占 “25% 乃至 40% 的市场份额”。然而,这个 to B 领域早已被大厂布局,已是一片红海。招商证券在今年年初发布的《前置仓行业深度报告》中指出,目前来看,前置仓赛道已由前期的跑马圈地阶段过渡到精细化运营阶段,需要企业关注供应链、仓储,物流和运营能力上的建设。
眼下,每日优鲜大厦裂缝已现,并倾斜了 45 度。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