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 PC端文章详情页顶部23-26

顶着亏损压力,顺丰同城上市首日即破发,还能追上头部玩家么?

背靠顺丰这棵大树,顺丰同城近几年的增长非常亮眼。尽管营收和订单量连续数年快速增长,但顺丰同城的亏损魔咒至今尚未打破,且亏损额还在逐年增加。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千亿级即时配送市场又上一股。

12月14日,顺丰同城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09699”。此次,顺丰同城全球公开发行约1.31亿股,定价为每股16.42港元,约募资20.31亿港元。

顶着“第三方即时配送第一股”的光环,顺丰同城当日开盘即破发,盘中一度跌超11%,截至收盘仍跌9.26%,报14.90港元/股,最新总市值为139.1亿港元。

顺丰同城股价走势

顺丰同城股价走势

而这并不令人意外。上市前夕,顺丰同城就已经有了破发的迹象。在12月13日的暗盘交易中,顺丰同城低开2%破发,随后跌幅迅速扩大至近10%,此后多头反攻,跌幅收窄至4%左右,但始终无法回到发行价之上,暗盘最终收跌4%。

从2016年作为顺丰控股旗下的一个事业部涉足同城即时配送服务,2019年正式作为独立实体运营并推出顺丰同城急送品牌,到如今登陆港交所,顺丰同城只用了5年时间。但其能否在未来借力资本,摆脱当下自身发展的困境,并在竞争中释放更多优势?

规模增长背后,对母公司依赖加深

背靠顺丰这棵大树,顺丰同城近几年的增长非常亮眼。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顺丰同城的收入先从9.93亿元增加到21.07亿元,又进一步到48.4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20.82%;2021年前5个月,其营收达30.46亿元,同比大增113%。

业务规模方面,2018至2020年,顺丰同城的订单量分别为7980万笔、2.1亿笔、7.6亿笔,复合年增长率为208.7%;2021年前5个月,其订单总数达5.14亿笔,同比增长151.2%。截至2021年5月31日,平台注册骑手超过280万名,注册商家数量达53万,用户数达1.26亿。

目前,顺丰同城的服务场景已从成熟场景(例如餐饮外卖)拓展至增量场景(例如同城零售、近场电商及近场服务)。其中,在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服务中,顺丰同城可将自身运力与顺丰的快递业务融合,在帮助后者解决旺季运力缺失问题的同时,增加自身的订单数量和订单密度。

来自顺丰同城招股书

来自顺丰同城招股书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业务扩张,餐饮外卖的订单占比逐步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对顺丰控股的依赖日益加深。

相关数据显示,于2018年、2019年、2020年各年及截至2021年5月31日止五个月,顺丰同城来自顺丰控股的收入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2.9%、13.1%、33.6%、38.6%,占比越来越大。特别是,自2020年起,顺丰控股就成为了顺丰同城的最大客户。

但这不是个例。顺丰同城的竞争对手们,也表现出类似的趋势。美团配送和饿了么蜂鸟,依赖美团和饿了么的外卖业务;达达集团的京东到家业务收入占比为63.6%,对京东依赖度也在进一步提高。

人力成本占比超97%,未来预计再亏3-5年

尽管营收和订单量连续数年快速增长,但顺丰同城的亏损魔咒至今尚未打破,且亏损额还在逐年增加。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顺丰同城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3.28亿元、4.70亿元、7.58亿元;2021年前5个月,还亏损3.53亿元。近3年半的时间,顺丰同城累计亏损已经超过19亿元。

亏损的根源在于人力成本高企。2018年至2020年,顺丰同城的人力外包成本及雇员福利开支分别为11.98亿元、23.77亿元、49.21亿元,占营业成本比例分别为97.8%、97.3%、97.8%。

来自顺丰同城招股书

来自顺丰同城招股书

据其招股书,履约成本指与骑手相关的劳务外包成本及员工福利费用之和。由此可得,2018年至2020年,顺丰同城每单平均履约成本分别为15.0元、11.3元、6.5元。2021年前5个月,这一数字继续降至5.9元。但其始终高于单票收入,2018至2021年前5个月,分别为12.44元、9.98元、6.36元、2.85元。

不过,得益于平均履约成本下降,顺丰同城的毛利率有所提升。顺丰同城2018至2020年的毛利润分别为-2.31亿、-3.36亿和-1.89亿,对应的毛利率则分别为-23.29%、-15.96%和-3.89%;截至今年5月末,这一数字已经提升至-0.9%。

但扭亏为盈,恐怕不是短期内能实现的事。顺丰同城在招股书中也表示,在往期出现的毛亏损、净亏损及经营现金流出等财务状况还将持续三至五年,未来需要通过扩大客户群和订单量、控制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杠杆等方式实现盈利。

因此,此次上市融资所得将主要用于四大方面,包括研发及技术基础设计,扩大服务覆盖范围和运力池。此外,顺丰同城还表示可能物色潜在的战略收购及投资行业价值链的上下游业务。另外,该资金也将用于营销和品牌推广、营运资金等。

市场竞争激烈,如何弯道超车?

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即时配送已然成为一个产值超千亿并向万亿市场规模迈进的产业。艾瑞咨询报告显示,即时配送服务行业的年订单量从2016年的46亿单增至2020年的210亿单,复合年增长率为46.0%,并预测到2025年将增至795亿单。

其中,顺丰同城在其招股书中援引艾瑞咨询数据称,于2020年、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十二个月及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按订单量计其市场份额分別为10.4%、10.9%及11.1%,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统计并未把美团配送、蜂鸟、达达等玩家包含在内。按顺丰同城的说法,区别于其“第三方实时配送服务平台”的定位,美团配送、蜂鸟、达达等都属于中心化平台的实时配送服务平台。

若将顺丰同城放入整个即时配送行业来看,其订单量与头部玩家还相差较多。据西南证券整理,2020年,美团配送日均订单数2780万,蜂鸟即配日均订单数达到450万,达达日均订单数达到290万,相比之下,顺丰同城日均订单仅超过270万。

另以营收为统计口径,顺丰同城的规模仍非常小。据艾瑞咨询数据,2019年我国即时配送市场中,美团配送和蜂鸟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43.0%和23.7%,位列第一和第二;达达的市占率为4.3%,居第三;闪送和顺丰同城分别以1.5%和1.2%的市占率排第四和四五。

在覆盖范围上,顺丰同城的竞争优势也不明显。截至2021年5月31日,顺丰同城的服务网络覆盖中国1000多个市县,美团配送、蜂鸟、达达均超过2000座县市。

不过,目前行业正处于扩张期,竞争格局尚未稳定,上文提到的四种场景中,除了已经成熟的餐饮外卖被美团和饿了么占据,其它三大服务场景仍有可观的增长空间,顺丰同城并非没有机会。

基于其“第三方”定位,顺丰同城目前与商超到家、生鲜电商、社区团购平台不存在流量竞争,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并积极孵化其他业务场景,未来或许能超车。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刘萌萌)

参考资料:

《王卫又一IPO,顺丰同城即将上市,三年半亏损19亿》,作者:永阳,来源:不二研究;

《亏损上市,背靠顺丰的顺丰同城能否“顺风”?》,来源:满投财经。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喜马拉雅文章页评论上方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