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 PC端文章详情页顶部23-26

TCL华星发布5项显示黑科技,“屏宇宙”已迈出第一步

Mini LED产业、OLED生产制造、全新折叠显示形态,这些都是TCL华星未来将深耕的赛道。

DTC2021

DTC2021

钛媒体11月22日消息,2021 TCL华星全球显示生态大会(DTC 2021)在深圳召开。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表示,TCL华星的核心战略将是致力于推动多元业务协同发展,目前已开辟了TV、IT、Mobile、商显四个业务赛道,构建了全尺寸、全品类、全形态的产品应用平台。

TCL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TCL华星光电CEO金旴植则在演讲中提到,未来5年,TCL华星将针对显示产业链核心环节投资超过100亿,全面提升中国显示产业核心竞争力。

本次DTC 2021大会,TCL华星首次提出屏宇宙的全新概念,并发布了5款全新显示技术与显示产品:49" R800 5000+Zones MLED显示模组、65" 8K喷墨打印OLED、8"无偏光极小半径360°折叠屏、125" 玻璃基透明直显MLED,以及14"喷墨打印OLED卷轴屏。

TCL创始人、董事长  李东生

TCL创始人、董事长 李东生

具体到技术层面,此前三星一直是大尺寸、大曲率电竞显示器的引领者,并且率先将100R曲率引入电竞显示器领域。

此次TCL华星推出的全球首款49" R800曲面电竞显示屏,则进一步将曲率升级至800R,并且采用了32:9超宽比例、5000个分区背光等技术,此外屏幕的刷新率也达到了240Hz、峰值亮度可以达到1800nit,比目前三星在售的顶级产品参数上更进一步。

全球首款125" 玻璃基透明直显MLED显示屏采用了玻璃基主动式的驱动方式,这款产品以25"单体作为最小的拼接单元,利用TCL华星高精度玻璃拼接技术,实现了大尺寸拼接的透明形态。

相比于传统的PCB格栅透明屏,它的穿透率更高,像素面积更小,可以带来更好的通透感,以及更细腻的显示画面,适用于商务办公、户外广告、影院等多种商业应用场景。

di

低蓝光与护眼技术也是显示技术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TCL华星光电展示的65”8K喷墨打印OLED屏幕,由TCL华星与日本JOLED联合研发,它拥有高达3300万个像素点以及百万级对比度。此外,与传统的蒸镀工艺相比,喷墨式打印技术制程较为简单,且发光材料的利用率高达90%,可以进一步节省制造成本。

8"无偏光极小半径360°折叠屏也迎合了近两年手机市场折叠屏等新形态的需求,这一全新显示形态集成了内折和外折柔性屏技术及360°Stress free自补偿铰链等技术,TCL官方表示,其已经通过了20万次弯折的检验。在外折形态下,它可作为小尺寸智能手机使用,在内折时则具备小巧、便于携带的体验优势。

相比之下,14" 喷墨打印OLED卷轴屏则具备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可以在数字显示闹钟、音乐播放器、显示器,多种应用形态间进行切换。卷曲半径<R20mm的技术特性,也能让其形态更加容易与周围环境进行融合。

耐用性方面,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其卷曲寿命可以达到10万次,再配合自发光高精度喷墨印刷工艺制备技术,以及内置的AI补偿算法,可以使它的画面色彩更加明艳通透,显示效果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除了5款全球首发产品以外,TCL华星还提出了全尺寸、全品类、全形态的产品平台战略布局,无论是小尺寸的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中尺寸的MNT和TV面板,还是大尺寸的商业显示设备,TCL华星都可给予完善的解决方案。

TCL华星光电副总裁、显示技术创新中心总经理 张鑫

TCL华星光电副总裁、显示技术创新中心总经理 张鑫

会后采访中,TCL 华星副总裁张鑫表示,从2014年开始,TCL华星已经在印刷 OLED 方面进行了7年的技术研发,再加上去年对JOLED的战略投资,进一步扩大了在该领域的技术优势。与传统蒸镀式OLED相比,印刷 OLED技术不仅可以将材料利用率提升至90%以上,同时对于加工环境、工艺流程的要求也会降低,这对于目前显示领域尤其是中小型的显示设备(手机以及笔记本电脑显示屏)上不断扩张的OLED屏幕产能需求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

针对未来整体显示产业的发展问题,TCL华星COO赵军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我们和日韩显示领域先驱相比,我们在竞争力方面不断进行研发和升级。目前在成熟 LCD 的领域来讲,中国企业在技术、产品、综合竞争力方面,我们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日韩,包括 TCL 华星在内中国面板企业的崛起,在比较成熟的 LCD 领域,中国的厂商已经形成了全球领先竞争力。 ”

但是对于一些新兴的显示技术,比如在OLED领域、小尺寸蒸镀OLED、大尺寸的白光OLED,现阶段看韩国的厂商竞争力仍然比较强,这个方面中国企业需要进一步实现加快的学习和赶超。

针对新兴显示技术的需求,TCL华星也在布局新战略,目前其已经与一批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行业组织开展产学研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发布行业新标准,并牵头组建了“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两个国家级创新中心,希望可以借此在较短时间内突破一批显示领域卡脖子的关键材料和设备。(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喜马拉雅文章页评论上方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