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 PC端文章详情页顶部23-26

创业板:别拿创新说事儿

如果创业板还按照这样的思路运行下去,在中国自己的资本市场将永远培育不出微软、英特尔、谷歌这样的创新公司。

如果创业板还按照这样的思路运行下去,在中国自己的资本市场将永远培育不出微软、英特尔、谷歌这样的创新公司。

从深圳创业板推出至今已经有将近一年的时间,在最初的兴奋与激动过后,创业板似乎正在背离它的初衷。

目前创业板已有超过100家的公司上市。仔细分析这些公司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这些公司绝大多数已经进入成熟、稳定的运营周期,绝大多数公司拥有连续3年的盈利记录,而且连续3年累积的利润总额已经达到几千万元人民币。大多数企业的财务记录,即使放在主板,也绰绰有余(主板的上市要求是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超3000万元人民币)。

之前为了鼓励创新、创业,为高科技企业或者创新型公司设计的创业板,现在正在沦为主板的附庸。并且由于更高的市盈率,成为上市企业、投资机构圈钱、获取高额回报的最佳选择。

创业板为何会“走形”?目前来看,审核部门的偏好起到了不小的影响。

虽然创业板对上市公司的要求是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且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并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人民币,最近一年的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人民币,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但从目前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看,能够通过审核在创业板成功上市的公司无论是营收或利润,均远高于这个标准,甚至超过了主板的要求,所谓“低标准,高门槛”。

审核部门的这种偏好,偏离了创业板的初衷。从目前来看,创业板的设立并没有起到解决创业及创新的高科技、高成长公司融资难的问题。相反,这种偏好,反而制约了创投公司投资早期项目的积极性,让高科技公司进行早期项目融资更加艰难。

根据深圳证交所综合研究所的数据,截至6月19日,在创业板上市的86家公司中,有57家获得过VC(风险投资)或PE(私募资本)的投资。但是,这些公司获得投资的平均时间仅为2年3个月,并且有86%的投资案例和82%的投资金额都是在2007年之后投资的。

更有意思的一组数据是,在创业板,VC投资公司的平均投资时间为2年4个月,而PE为2年5个月 (另外券商直投为9个月,故所有平均为2年3个月)。在国外,一般认为更倾向于进行早中期投资的VC,在投资创业板的上市公司时,其平均投资时间竟然比更偏好投资晚后期项目的PE还少1个月。而另一个数据显示,在57家获得投资的企业中,只有两家接受过VC或PE的第二轮融资。种种数据都在表明,无论出身是VC还是PE,在做投资时,基本上都是Pre-IPO的阶段,追求的都是短平快,这让投资创业板上市公司更像是在“投机”。

创投公司的行为可以理解,因为他们进行的是简单的经济活动(逐利),希望能够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投资获取最高的回报。与美元基金长达10年的效期相比,目前在国内募集的人民币基金有效期一般在5-7年。这就意味着,如果这只基金去做早期投资,并准备在创业板上市,从被投资公司有连续3年的获利记录、再到申请、过会、挂牌、退出,则至少需要5-7年或更长时间,这个时间甚至超出了基金的有效时间。从先天来看,无论是VC还是PE,只要是人民币基金投内资项目,因受到两头夹击(较短的基金效期与较长的项目上市要求),就不具备进行早期投资的能力。

从创业板的行业偏好看,截至6月19日,在创业板上市的86家公司中,行业分布最多的是工业制造,有19家上市公司来自这个行业。虽然创业板在最初的设计时,声称自己的行业覆盖强调“两高”(高科技及高成长性)与“六新”(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能源、新材料、新商业模式)。但是从目前创业板上市企业的行业分布看,大多数企业有传统的制造业背景,并没有看到明显的鼓励创新的迹象,没有太多轻资产的新经济项目,而是向传统行业倾斜。

中国的创业板是否仍然像它宣称的那样,是为创业者提供更低成本融资渠道的平台?至少从目前看来,答案是否定的。

有这样一个例子。江西赛维从创办到纽交所上市,只用了22个月的时间。高科技、高成长企业与传统企业不同,他们在创办初期的收入较少或尚无收入,而且大部分仍在亏损阶段,但是其增长速度较快,且有发展前景。于是各国纷纷通过设立创业板的方式,为这些企业在创业初期提供筹资平台,也解决投资机构与创业者的退出问题,推动高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

如果深圳创业板还沿用这样的思路,还过分强调过往的营运记录,过度偏好传统行业,那中国的创业板就不会成为一个鼓励创新、创业的平台,而只能是沦为主板的附庸或“A股的小小板”。过去的许多年,中国的资本市场已经失去了百度、盛大、腾讯、阿里巴巴这样的本土创新公司。如果创业板还将按照这样的思路和偏好运行下去,那这种情况还会发生,也就意味着,在中国自己的资本市场将永远培育不出微软、英特尔、谷歌这样的创新公司。

(作者为智基创投股份有限公司创始管理合伙人)

本文系作者 陈友忠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喜马拉雅文章页评论上方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同感

    回复 2011.09.17 · via pc
  • 创业版的心思

    回复 2014.01.31 · via pc
  • 只是主板门槛更高,能上成为唯一目的。

    回复 2013.12.06 · via pc
  • 不好吗??

    回复 2013.11.23 · via pc
  • 好的公司谋求的是海外上市。。

    回复 2013.03.15 · via pc
  • 资本市场有效性原则强调资本向更具投资价值的公司和行业。创业板的格局和资本态度乃是中国当前经济格局和水平所决定的。是中国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环境无法培育出自己的微软和谷歌,而不是创业板的问题。

    回复 2012.05.08 · via pc
6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