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CTIS-文章详情页顶部

被巨头盯上的云自习,究竟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当代年轻人总有一些神秘的交流方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AI蓝媒汇,作者丨兴兴

当代年轻人总有一些神秘的交流方式。

有人能见面出去玩,相对无语,手机上聊;有人会互道晚安,随后峡谷见面;有人愿意邀请朋友来家玩,俩人躺着玩手机;还有人,写作业的时候开一个直播,不露脸不聊天,往这一坐十个钟头,学习。

这种场景,逐渐不再小众。

12月24日,临近考研,forest官微发起“考研祈福种树”活动,参与者需要使用forest App进入指定房间,在活动的上午一小时、下午一小时期间,不可以中途退出,完成后参与者的森林内将获得限定树种“冬日之光”。

这一活动集结了近1800人,来自全国各地的云同桌在这一小时内,不使用手机,专注云自习,为考研共勉。服务器拥挤,很多同学在评论区反映“卡出去了”。

这,不过是在线自习室的冰山一角。

今年开始,线上同桌们不再是一群游兵散勇,巨头纷纷试水,将其视作自己战略的重要一环。

例如,学而思网校九月初上线了自习室,学而思官方微信公众号用几期文章向学生家长推介这一功能;又如今年字节跳动发布的大力神灯内置“大力自习室”功能,孩子可以寻找自己的“云同桌”,一起完成作业;另外,有消费者反馈,专注考公辅导的粉笔教育在5月推出的精品班中,也提供了自习室服务。

这还只是不完全统计。

云自习为何能吸引玩家纷纷入场,自习室这个看似小而美的生意究竟有何吸引力?
来源:学而思网校微信公众号

来源:学而思网校微信公众号

中国最大的自习室,能容纳多少人同时学习?

云自习这一概念在今年破圈,有赖B站UP主们的推动。

今年7月,B站UP主@丫小馍利用业余时间和家里一台闲置主机,写了一个程序,让B站的云同学们可以实时显示在同一界面上,没想到反响很好,越来越多同学想要加入。

于是这位UP主改进了程序,24小时开播,新同学随时可以加入。自习室由最开始的16人逐渐扩大,增加到了满屏99人,高峰时间段能同时抓取上千位同学的直播间。

他说,这大概是全中国最大的线上自习室。

“我能提供的只是一个场所,不说能有多大帮助,只希望像一颗星星,当你没有动力时仰望它,看到此时此刻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不论多晚云自习室永远在这里,都有人陪你。”开发者这样描述自己的初衷。

也许当时确实是最大的,不过现在不一定。

虽然因为业余公益、缺乏审核精力、父母嫌费电等原因,这个直播间在8月就停止运营,不过在线自习室这个赛道挣如火如荼,各类App层出不穷,小程序、微信群QQ群和豆瓣高楼应运而生。

据AI蓝媒汇粗略统计,目前市面上的自习室、云同桌、专注类软件不下几十款。

这类软件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比较精美,有的则是把早期时间管理软件如番茄TODO、forest、白噪音被当成元素,简单地进行一些组合,做一些不同的动画画面,开几个不同类型的房间,就可以开始自习了。

AI蓝媒汇随机打开了一款圈内人气较高的App,名为costudy,首页显示大概有4000人在同时学习。你以为这就是最大的线上自习室了吗?

可能远不止如此,最大的自习室App,在线人数可能会突破100万。

疫情期间另一款社交+教育类App Timing宣布DAU 超过百万,用户平均使用时长接近一小时。这对垂直于时间管理和云自习类的App来说,算是不错的成绩。36氪报道,这源于其在疫情期间在b站抖音等平台高强度营销。

人数庞大,画像精准,使用时长稳定且有每天打卡的习惯,在外界看来自习室类App的商业潜力巨大。不仅如此,方兴未艾的云自习还意味着入场就是高速增长。

根据第三方机构酷传网监测到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2月26日,番茄TODO的安卓端累计下载量达2.19亿,forest和timing都已经达到1.23亿,costudy为765万,前三者的年增长率分别为122%、75%、248%。

注:下载量来源各应用市场公开数据,部分市场下载量减少是由于市场规则变动或刷量被核减

放眼全中国,教育部数据2019年我国中小学生人数有1.94亿,2021考研报名人数377万,如果算上法考、注会等成人职业提升考试,学生人数还将更多,增长一片蓝海。

想学习?先交费

虽然大部分云自习公司没有公开披露盈亏情况,但是至少已经有人利用自习室赚到了第一桶金。

B站UP主@积极向上的骷髅就是一位云同桌类主播。他在视频中自称是2021考研生,已经学习了380+天,他的视频或直播几乎都是备战考试的内容。

他目前拥有48万粉丝,每次开直播大概有2w+人气,本月有27个人为他加入了大航海,大航海分提督与舰长,提督耗资1998元/月,舰长则每人需要花费198元/月,收益不菲。此外他还设置了专属的番茄自习室、资料QQ群等,积累了一波私域流量。

而作为云自习平台,它们想要盈利,主要通过会员费的形式实现。

比如前文提到的costudy,这款软件不用露脸,注册后可以选择一个自己的纸片人形象,类似于QQ秀,找一栋大楼、一间自习室、落座就可以学习了。

推荐人气高的原因很简单——在costudy学习需要消耗自习券,除了每天登陆赠送外,获取自习券有两种方式,付费购买,或者利用邀请码拉新。

内购项目需要先兑换CO钻,人民币1块钱可以买10 CO钻,1张自习券需要消耗7 CO钻,CO 钻也可以用来购买小纸条、任意门等其他“魔法道具”。1张券可以连续学习18小时,基本上一天一张是够用了,不到一块钱,但是如果你学习中途要使用手机需要退出,再次开始学习就要再消耗一张券。
来源:costudy App

来源:costudy App

想学习用赠券就可以,不过要玩手机,先交钱。

在另一款连麦直播学习的App同桌,则向用户提供会员付费,价格为25元7天,想开自习室、使用更多连麦时间,就需要付费。
来源:同桌 App

来源:同桌 App

云自习试图通过这个路径自给自足,不过,目前来看是比较困难的。

首要原因是学生普遍不认可为线上自习付费。

考研二战的吴宇表示:“我能接受为线下共享自习室付费,因为学校和公共图书馆的自习室位置很紧张,寄存柜也需要提前很久去抢,与其排很久的队,不如去线下的共享自习室,可以获得更好的环境服务。不过线上自习室,我是不会花钱的。”

不同于线下自习室良好的硬件设施,线上自习室除了虚拟的教室外,没有提供任何服务。云端自习确实更有仪式感,但是能不能学好仍全凭自觉。

“说到底,虚拟教室就是一个动画或者一个直播间,免费的直播平台那么多,我为什么要为自己的自制力付钱呢?”吴宇说。

而这背后的原因是同质化。付费App上线之初用免费来吸引用户,这本来是互联网的常用逻辑。但是云自习App的护城河太低,难以留住“羊毛党”。用户发现自习室开始收费的“套路”后,会和自习室的“云同桌”加好友、拉群,然后集体转移到钉钉或者腾讯会议上继续“白嫖”学习。

竹篮打水一场空,云自习App们辛辛苦苦,给大厂贡献了月活。

平台也在做各种尝试。如Timing App,在学习之外加入了短视频社交、种草等不同类型的功能;costudy也在自习室之外加入了知识擂台类的小游戏,试图在学习之外创造其他的用户场景。目前效果如何还有待检验。

种种迹象,可以发现,云自习在试图打破自己的边界。如果仅作为一个工具,在有限的发展空间里,云自习很难找到盈利路径,实现自身商业模式的闭环。

小生意?大流量!

不过,对大厂来说,自习室则具有直接付费以外的其他意义。这方面,腾讯先下手为强。

QQ自习室是植入QQ手机端内部的小程序,每个房间有上麦学习和围观学习模式,都不需要花钱,除了学委(房主)需要实名认证等要求,其他用户几乎是随时随地、开放使用。

种类多、空位多、还免费,QQ图什么呢?

首页自习室列表中,会插入一些“学霸辅导”,打开会跳转到另一个名叫“同伴自习室”的小程序,导流向线上直播大班课。不过可能是因为QQ自习室刚刚结束内测,用户数并不算多。
来源:QQ自习室小程序

来源:QQ自习室小程序

不止腾讯,学而思、粉笔等机构也没有放过机会,都把自习室作为成套课程中的补充手段。

配合时下最主流的双师大班课模式,即一位名师开设大班课,最多时可以同时为上万位同学讲课;同时这些学生被分为30-50人的小群,每群配备一位辅导老师,负责批改作业、答疑。除了每周固定的正课时间,由辅导老师配合开设自习室,对于提高学习主动性和服务的针对性都是很好的补充。

对运营层面来说,今年的一个行业共识是——买量成本越来越高,争相烧钱的结果是流量的价格越来越贵。

有报道称,去年一个leads(销售线索)的成本还在 500 - 600 元之间,到现在破千成了常态,按照 正价课转化率20 - 25%来这算,一个正价课学员的获客成本最高达到了 4000 元。

而消耗4000元拉来的学生,他的平均客单价只有1000-2000,相当于每拉一个新用户就要亏50%。但是对手都在买,所以大公司陷入了买量就是赔钱,赔钱也要买量的怪圈。

此时此刻,谁能把流量化为己用,谁就能笑到最后。

和背单词、做硬件、拍照搜题、免费公开课一样,在线自习室作为流量入口的意义不容小觑。

不同于大众化的投放渠道——如抖音、腾讯广点通这类头部互联网广告提供商,各大综艺、晚会的冠名以及楼宇电梯交通枢纽的大屏,在线自习室具有明显的优势:

在线自习室的这片垂直海域的用户有强烈的学习需求,有上网学习的习惯,相较传统投放,转化率可能会更高。

进一步来看,年轻用户具有一定的审美和设计感,还喜欢分享和打卡,可以设想,如果工具足够便利、美观,配合一些运营和活动,他们更容易自发裂变,成本可能更低。

到那时候,资本的介入会为云自习赛道带来什么样的新的游戏规则?

本文系作者 蓝媒汇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