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 PC端文章详情页顶部23-26

影院特效厅调查:《复联4》创纪录,千万造价劝退影城,片源瓶颈依旧

市场真正值得花300块看一场的影片能有几部呢?

文|一起拍电影(id:yiqipaidianying),作者|吕世明、张一瓜

一个IMAX厅的造价在1000万元左右,每年对于这个IMAX厅票房进行10%左右的分账,分账比例和年限看与IMAX如何聊,不同情况都存在;中国巨幕造价在400万左右,装修完毕后设备和培训系统都直接交付给你直接使用。其他一些野鸡的特效厅大多是蹭IMAX的名字和名气,水平和技术指标都不行,忽悠不懂行的和老百姓。

一部《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以下简称《复联4》)不仅连破多项记录,更让拥有数字IMAX、杜比影院和中国巨幕等特效影厅的影城久旱逢甘雨。

根据媒体报道,IMAX中国今日宣布,《复联4》仅上映12日,以约4.96亿元的成绩登顶IMAX中国单片历史最高票房,比此前《复仇者联盟3》的纪录高出82%。在五一假期的助推下, 《复仇者联盟4》也成为IMAX中国首部票房突破4亿大关的影片。

狂欢有时,但伴随《复联4》的热潮退却,特效影厅生意的真实现状又重现回到我们的眼前。

根据我们多方调查,前期投入较高的特效厅,可以为影院带来实打实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但也有部分影院再盈利方面却并不容乐观。甚至出现了:没有特效厅,影院竞争力缺失;有了特效厅,影院负担增加更多的情况

另外,随着观众对电影视听体验的重视,特效厅加快建设步伐。与此同时,尘沙并来,山寨特效厅开始大量涌入市场,抢占市占率,而大多数观众对特效厅的了解仍一知半解,再加上观众对影片支付意愿有一定限度,价格相对低廉的“伪特效厅”受到部分观众的青睐。

在真正符合特效厅播放规格的片源稀少与杂牌特效厅的恶劣竞争下,特效厅何时出现盈利对于大多数影院来说仍是一个未知数。

特效厅经营现状:《复联4》单银幕票房产出超十万,千万造价劝退影院

“看《复联4》应该选数字IMAX厅还是杜比影院?”“只有看IMAX版《复联4》,才能感受到它的震撼!表达我的爱!”对于许多影迷来说,300块一张的IMAX票并没有什么消费门槛。

在《复联4》上映之前,选择观看影厅成为大多数观影者关心的首要问题。对此,很多特效厅发烧友给出了相当专业的意见。

(图片来源:爱否科技)

作为继《复仇者联盟3》后的世界上第二部IMAX摄影机全程拍摄的影片,《复联4》的到来让IMAX全程开挂,在其上映首日,票房前十皆为IMAX影院,而前100名中有88家是IMAX影院。据透露,在银幕数量市场占率仅为1%的情况下,IMAX五日累计总票房占比高达13%。2019年无疑是IMAX表现最好的一年。

截至5月5日下午,IMAX、中国巨幕等特效厅实现数亿元票房收入。根据灯塔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巨幕的单银幕产出为165736元,数字IMAX3D的单银幕产出670748元,而普通数字3D影厅的单银幕产出则为56732元。其中IMAX单块银幕产出是中国巨幕的4倍,同时是普通3D的12倍,但这也与IMAX影厅座位数和相对较高的票价有关。

​《复联4》进入次周,平均票价稳定保持在50元左右,而数字IMAX等特效厅定价较普通数字3D厅较高,在100元左右,但当前据悉上座率已经开始出现下滑。

虽然特效厅在《复联4》上映伊始引发热潮,但很多时候,劝退的情况,依旧存在。“一个IMAX厅,造价1000万左右元,影院每年还要给这个特效厅10%的票房分成(也有说法是管理费),有的影院大赚成为地区最好的影院,也有影院一年至少要亏小几百万。”一个业内人士告诉一起拍电影。

就目前特效厅的单银幕产出数据来看,又一个比较大的痛点是:每年吸引观众走进特效厅进行支持的影片就那么几部,屈指可数,而能够与《复联4》相提并论处于同一量级的影片更是凤毛麟角。今年有《流浪地球》《阿丽塔:战斗天使》《惊奇队长》等是IMAX影片,但对特效厅的票房贡献仍然有限,助力特效厅实现盈利并非易事。

自2010年1月由卡梅隆执导的《阿凡达》IMAX3D版掀起全球IMAX狂潮,并成为中国影视第一部票房破10亿影片,自此特效影厅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同年7月,我国第一部IMAX电影《唐山大地震》面世,这些都进一步促进了特效厅的建设。然而,相较于特效厅的增长速度,与之匹配的片源仍然稀缺,很多影片打着数字IMAX的旗号,制作规格却并未与特效厅放映规格同步。对于观众去价位更高的特效厅观看影片,“值回票价”的感慨并不多见,以至于特效厅很多时候上座率不佳,平时反而不及普通厅的效益。

高昂的造价,稀少的片源以及较高的运营成本和分成比例都让影院对特效厅又爱又恨,情感复杂。

观众对特效厅概念模糊,存在选择与认知困难

其实,如果大家与往昔做比较,会发现现在影厅功能性已经变得非常单一,电影院的功能似乎只剩下放映电影,最初影剧院的多功能性荡然无存,而且当下已经很少有电影院支持看戏剧或组织会议等活动了。

 

多厅电影院的建设和商场本身条件的限制,使得大部分电影院从基本架构上已经难以达到早些年影剧院的空间和举架。从实际的观感来看,现在很多影城的观影厅是缩小了。

这也促使观众对“大银幕”和“大影厅”趋之若鹜。受到最初普及和宣传的影响,大部分普通观众对各种放映技术一知半解,存在认知困难和概念模糊,甚至能够分得清IMAX2D和IMAX3D就已经相当不容易,更不用说目前眼花缭乱、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涌现。

比如这次《复联4》,中国内地便制作了多达十余种格式的发行版本。因为版权和其他原因,DTS双版本没有制作译制配音版,但其他普通3D和特效3D均制作了原音字幕和配音译制版。

我们现在所制作发行的电影版本,仍然是围绕着3D、IMAX、杜比影院和中国巨幕版本来做文章,更多时候只是调整了影片声音格式和声道等。像迪斯尼发行的影片,他们会专门到海外高规格的混音室为世界各国制作相应的配音版本,以期达到最佳视听效果。

无论是IMAX、中国巨幕还是杜比影院,大家所依赖的发行版本均在中影制作的这些版本之中,一些院线和影管公司也开发了自己研制的巨幕和特效厅,但并没有相应的影片版本做细化支持。

比如,很多影城宣传使用了4K放映设备,但实际上,4K电影需要有放映机、服务器、软件和片源一应俱全才可以达到效果,目前内地很多影城只是在硬件达标,软件和片源并没有达到相应的效果,也只有极少影片才会发行4K格式的版本。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以120帧/4K/3D规格进行制作放映)

 

其实这已经让很多电影从业者挠头了。纷繁混乱的发行版本对于影业人员都很苦恼,更不用说对于普通观众了。除了极少部分的发烧友(可能总量占高频次影迷的5%),他们会仔细研究各个特效厅的差异,大部分对视听效果有所诉求的观众,更多会在较短时间内锁定一家影城作为固定观影场所,无论它本身的硬件是否真正符合特效厅标准。

一定程度上,“伪特效厅”(视听体验不太好的特效厅)还是对其它观感更好的特效厅带来竞争压力,且进一步稀释了优质特效厅的上座率。

据日本之前发布的的一个报告称,一个观众如果连续在一家影院的同一个厅观看电影5次以上,将会对其产生依赖,试听完全适应了该厅的放映习惯,而对其他影厅的放映规格则有可能产生排斥。

市场的最终情况便是,有绝对刚需的观众,如果他们能够承担价格的压力,便去选择略微昂贵的IMAX版本,但更多观众无法达到发烧友对特效厅的痴狂程度,却又想获得有保障的观影体验,靠高性价比作为竞争点的中国巨幕由此而生。

中国巨幕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套电影放映系统,算是低配版的数字IMAX。成本投入相对低廉,一个IMAX厅的建设初期投入高达1200万元,对于中国巨幕来说单厅造价是IMAX厅的三分之一,即400万元。

其中建设差价也直接体现在影厅后续具体的票价定价上,中国巨幕提供的观看体验和性价比让很多观众买账(对特效厅有执念的发烧友除外)。

本次《复联4》看起来IMAX贡献巨大,主要是因为IMAX在中国的认知度最高,且中国内地的IMAX银幕数量已经是全球领先。中国巨幕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它是用略“平价”的方式去冲击市场,更多是在二三四线来布局。这从侧面透露出观众对影厅特效厅的认知模糊和选择受限。

特效厅的未来:片源稀缺是第一难题,等待中国式大片解渴

“我有一点一直都想不通,既然我们制作了配音版(译制版),但是为什么影城在第二三周原版上座率已经掉下来的情况下,仍然不敢去安排配音版。”

一位本地发行朋友已经不是一次和拍sir就特效厅IMAX配音版的排映问题发过牢骚了,但很遗憾,目前大部分一二线城市的IMAX配音版仍然异常难寻。

“现在IMAX版本的影片数量很多,可以做到每个月2-3部,我们的发行通知要求我们在首周必须保证原版的充分排映,虽然知道会存在配音版本的需求,但实际操作的风险很大,在我们的认知中,能来看IMAX影片的观众应该更多是年轻观众,他们对于原版电影的需求是绝对的刚需。”这可能是当下大部分一二线城市特效厅的困局。

随着观众对视听体验的强调,目前,即便是在冷门影片,它的首周IMAX上座率仍然是会好于大部分普通厅,这也是因为高端发烧友和麦粉(IMAX的粉丝)对IMAX的支持。作为票价溢价的回馈,IMAX在很多时候会较高提升影片的观赏快感。

也就是说,本来片子平淡无奇,但通过IMAX的优化,往往会对影片整体有较高的补强,毕竟26%的画幅扩展和画面增强提高了观众的观影体验,这也是IMAX独有的优势。但目前并没有一部影片会通过中国巨幕和杜比影院得到有如IMAX一般的神奇助攻。​

不过,一位院线经理人对拍sir表示,“IMAX的银幕实在太大了,讲良心话,除非英语水平特别高,大部分观众看IMAX还是要看字幕,这样会影响到大家观看画面。对于很多观众而言,看IMAX原版并没有想象中对影片有巨大的观感提升。”

其实世界各国在排映IMAX影片之时,为了照顾本国观众的接受能力,也会适当的安排本国的配音版本,但目前在中国,原版版本的粉丝对影片版本的要求更为苛刻严格,这也使得影城在排映IMAX和其他特效厅时,不想去承担排映配音版本所带来的风险,从而削减了特效厅放映此类影片的空间,控制了风险但也减少了盈利机会。

更为难堪的是,之前因特效厅数量有限,快速投入建设也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其中因各种机缘巧合,大部分早期IMAX经典影片内地很多观众都没有机会看过,比如《阿凡达》《盗梦空间》《黑暗骑士》《哈利波特7上下》等影片。

后续这些影片也没有安排大规模重映,这其中有版权原因,也有片方自己的各种考量和政策限制,就当前情况来看,这些影片也几乎不会再做全国性的重映,使得在适合特效厅放映的影片片源本就稀少的情形下,特效厅在全年大部分时间内都要面临不好看的上座率。

针对特效厅片源稀缺,中国巨幕在这一点上相对还好过一些,因为很多片子都可以很方便的制作巨幕版本,且代价不大,这也是中国巨幕的竞争力所在。

而IMAX较高的价格门槛,使得观众在选择影片已经愈发变得精明,《复联4》零点卖到300一张大家也就忍了,即将上映的《大侦探皮卡丘》IMAX版本价格则将有大幅度的回落。特效厅或许又要回到艰苦度日的常态中。

中国电影近十年的发展,一直都是内容和硬件共同进步,中国很多资深影迷也从仅仅了解IMAX、Real-D,到目前对各种硬件如数家珍。特效厅毕竟用了相当高昂的价格来打造,它也势必需要有顶级的内容相匹配,仅靠一些进口大片是完全难以支撑和为继的,甚至回本都成问题。

对此,制作符合特效厅放映标准的影片迫在眉睫。2017年《战狼2》起初并没有制作IMAX版本,这也是很多影迷的遗憾,在此之后,IMAX公司不再刻意设置门槛,让更多优秀的国产片和进口片也制作IMAX版本,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效厅对此类影片的迫切需求。

今年暑期,管虎导演的《八佰》将成为世界范围内第三部全程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影片,也是亚洲第一部,这也预示着中国内地在未来会出现更多原生画面的IMAX影片,对于提升中国电影工业化和增量内地IMAX影厅的票房,都是非常重要的举措。

特效厅盈利或许就靠崛起的中国大片了。

本文系作者 一起拍电影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喜马拉雅文章页评论上方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可惜没有时间观看啊!

    回复 2019.05.06 · via android
1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