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 PC端文章详情页顶部23-26

《特展时代》指出了这样一个机会,给苦于转型之道的媒体们

特展这个行当和电影行业非常像,同样卖门票、衍生品,整合资源。电影行业已经有华谊、光线这样的千亿级公司出现,也许在特展这个行业也会有类似巨头出现?

前资深媒体人,现在是喜布特展的创始人贾布送了笔者一本她编著的书《特展时代》。虽然在出版行业里有所谓“编不如著”的说法,但其实这本所谓的“编著”是很值得一看的,因为笔者隐隐感觉到,这个行当存在着非常大的商业机会。

2011年,国家对公立美术馆全线免票,但由于美术馆一直以来的收费标准是20元,造成了特展的门票普遍都不会超过20元。但凡试图超过20元,效果都不理想。比如说,2011年的毕加索大展,票价80元,最终观众量不到预期值的一半。

但很神奇的一件事就是,2014年以来,特展忽然热门起来。比如2014年的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以预售票70元、现场票100元的“高价”还是吸引了40万人前来观摩。再比如2015年在上海新天地办的梵高展,有着“PPT展”之称,因为现场一幅梵高真迹都没有,全部是经过技术处理的投影,但同样门庭若市。

随着沿海城市人们的富足,精神需求也开始多了起来。2008年笔者在博客大巴任职时为一家汽车公司定制了一台植入式话剧,场场满座。到了近两年,沪上都以看音乐剧为高大上了。高档艺术展大面积普及,在笔者看来也要不了几年了。

“在文化创意相关的领域中,以普通公众为目标观众,在事先策划的特定主题下,由主办方组织展览内容与各类产业资源,以门票、衍生品和赞助为主要运营模式,以巡展和异业合作作为辅助运营模式,在一定场所内举办的有时间期限的展览”。

贾布在给出了特展这个定义后,梳理了这个业态在上海的发展情况。她认为,有18%的沪上总人口比例,也就是430万人,会成为特展观众,其中20~30岁是最活跃的人群。整体观展人群,对100元以上票价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

特展过去有很大一块是艺术品展览,以知名拍卖行操盘居多,说白了就是为了卖东西。但特展也有类似“变形金刚展”这样的展览,甚至还有人在谋划美剧展,比如唐顿庄园展。

笔者隐隐感到,特展这个行当,和电影行业非常像,同样要卖门票(电影票房),同样可以卖衍生品(电影周边),同样是整合各种资源(名导明星等卡司,以及其它)。在电影行业里,我们已经看到了华谊、光线这样的千亿级公司的出现,也许,在特展这个行业也会有类似的巨头出现?

贾布在这本书中提到,中国台湾的特展行业已经具备相当规模。以台北为例,260万的总人口,一个展期为3个月的特展平均参观人次20~30万,优质的可以达到50~70万。更有趣的是,这个行业里的龙头企业,都有传媒背景,比如中国时报的时艺多媒体、联合报业的金传媒等。

这倒是给了国内众多一二线城市正苦苦寻求转型之道的传统媒体集团一个选择:以文化为切入点,利用线下和线上媒体造势导流,整合多项资源(包括城市行政资源,与展览作品的资源),推进特展业务。

事实上,一些创业公司已经瞄上了这项业务,比如沪上知名的票务平台格瓦拉。根据贾布在这本书里的统计,2014年的草间弥生展,格瓦拉售出的门票只占总售出的门票数5%;但到了后来的莫奈特展,占比达到45%;再到2015年的梵高展,占比已高达60%。

也许,传统媒体再不抓紧,又将失去一个机会了。(本文来自BT传媒·《商业价值》杂志12月刊,网络独家首发钛媒体)

本文系作者 魏武挥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喜马拉雅文章页评论上方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很不错,可以持续关注

    回复 2016.01.17 · via android
  • 很有启发,感谢分享。

    回复 2016.01.03 · via pc
  • 睡觉睡觉对你的那你

    回复 2016.01.03 · via android
  • 特展时代

    回复 2016.01.03 · via android
  • 也是一条转型之路。

    回复 2016.01.02 · via android
6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