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 PC端文章详情页顶部23-26

解读华米招股书:盈利能力增强,但前景堪忧

对用户健康数据进行精细化的标注、定义,在健康医疗行业内就一大难题,诸如此类难题若没法解决,华米此后的数据价值便无法体现。

一边强调着独立,一边领着爸爸的固定生活费,这种大学生似的状态正是华米目前的处境。

如今,这位大学生要毕(shang)业(shi)了——华米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IPO申请,拟筹资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分析师对其估值10亿-15亿美元。

令华米变身独角兽的,主要是小米手环(华米是小米穿戴式智能设备的独家伙伴)。

一支手环撑起10亿美元估值?

对,也不对。

氢媒工场今天就根据其招股书以及公开数据,深入地聊聊这家独角兽估值背后的逻辑,以及今后可能面临的困境。

“去小米化”压根是伪命题

1、盈利能力强

先来看华米招股书的主要数据:根据招股书显示,华米科技的业绩在2016年营收15.56亿元,全年净利润2394万元,净利润率仅为1.5%;2017年前三季度营收为12.96亿元,同比增长37.1%;净利润为9537万元,净利润率为7.4%。

简单对比可见,华米的净利润率有不小提升。

盈利,盈利,盈利。这正是华米高估值的第一个关键词。

与同行间的数据对比也证实了这一点。

根据IDC发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可穿戴设备厂商全球出货量数据》显示,小米与美国知名可穿戴设备制造商Fitbit在2017Q3出货量均为360万,并列第一。

然而俩位冠军的盈利能力却天壤之别,财报数据显示Fitbit第三季度净亏损1.13亿美元。

当然这背后的原因,有Fitbit不断增加研发成本及其产品定位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华米推出高圆圆代言的自主品牌Amazfit,以及米动手表,由于定位中高端利润空间较大,同时小米手环2的149元定价(小米手环1才79元)也让利润率得以保障。

在可穿戴设备大环境如此不景气的环境中,盈利能力,正是华米的核心优势,也是近年来华米科技CEO黄汪在媒体前不断强调“去小米化”的底气。

2、小米品牌和渠道优势加持

但是,如果不是“小米”这个光环在,你会花近千元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Amazfit手表吗?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因此,“小米光环”正是华米高估值的第二个关键词。

所谓“去小米化”很可能仅停留在公关与产品的层面,或者说,整体而言,“去小米化”就是一个伪命题。

在销售额层面,华米招股说明显示,2017年前三个季度小米可穿戴产品销售分别贡献华米收入的97.1%,92.1%和82.4%。2017年前三个季度,华米来自自有品牌的产品营收占比仅为17.6%。

在资本层面,顺为资本持股20.4%,再加上小米旗下基金People Better limited持股的19.3%,雷军系所控制的企业持股达39.7%,略微高于黄汪的39.4%。

在渠道层面,虽然华米陆续开设京东、天猫等渠道的旗舰店,加大分销力度,但其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依旧是小米。一个简单的数据就可见二者在渠道上的差距:小米天猫官方旗舰店的收藏(粉丝)人数是1519.9万,而Amazfit的这个数据仅16.2万,大约是小米的百分之一。

在品牌层面当然二者差距更大了,如果将小米与Amazfit放在百度指数中比较,Amazfit(绿)就几乎是一条直线。

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华米依旧离不开小米的“赋能”。“去小米化”仅停留在产品与公关层面。

市场不景气,华米还有哪些故事可讲?

盈利能力与小米光环“双buff”傍身,并不意味着华米IPO后股价涨势能一帆风顺。

首先它们面对一个大趋势是智能手环增长停滞。

IDC发布报告预估,未来四年的穿戴设备出货量增幅将有18.4%,到2021年达到2.223亿部。但是这当中增长最快的将是智能手表,而智能手环未来四年将不会出现明显的增长。

智能手环增长停滞,这对以小米手环2为主打产品的华米而言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前文提到,2017年前三个季度小米可穿戴产品销售分别贡献华米收入的97.1%,92.1%和82.4%。虽然这个数值逐渐下降,可依旧占到了8成以上。

根据IDC的统计,小米在2017年第三季度销量约为360万支,相比2016年同期的370万台,下滑3.3%。

再看同行,英特尔关闭可穿戴业务,Fitbit份额不断下滑,很多曾经的手环厂商也开始纷纷转行。此前估值一度高达32亿美元的Jawbone在2017年7月破产清算...

另一个坏消息是,从产品上来看“去小米化”的目标(或者压力)导致近来华米并未推出“小米”开头的产品。这意味着,华米凭借Amazfit米动等品牌知名度较低的智能手表,很可能会跟不上市场环境中智能手表需求的增长。

当然,好消息是,华米为自己找到了两个不错的故事。

一是医疗。2017年5月,黄汪就表示公司宣布今年将进军大健康领域,而Amazfit米动健康手环就是华米进军大健康领域的第一款产品。按照他的说法,华米科技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手环制造商,而是一个人体数据公司,利用用户和数据,可以将所有用户导流到线下各个服务领域。

二是大数据与AI。此前,华米内部正式成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其运动及健康医疗大数据业务在2017年全面转向基于AI技术驱动。

同时传感器性能的提升与功能的增加,也为华米的这些故事成为现实带来了可能。据外媒报道,大量科技公司正加紧研制新型传感器,以便对人体进行多方位追踪监测。预计,未来的可穿戴设备不仅可以记录步数、心率,还将功能拓展至监测使用者的血压、血糖、心理健康状况。

所以,未来的故事都是好故事。

然而短期来看,对于健康数据的挖掘和应用再到商业化,并没有说起来那么容易。比如,对用户健康数据进行精细化的标注、定义,在健康医疗行业内就一大难题,诸如此类难题若没法解决,华米此后的数据价值便无法体现。2017年6月的TechCrunch 深圳峰会上,黄汪也承认“数据的挖掘是长期的,暂时还没有带来利润。”

所以,故事虽是好故事,但短期内市场信不信,却是另外一回事。(本文首发钛媒体)

本文系作者 湾流经济评论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喜马拉雅文章页评论上方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