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 PC端文章详情页顶部23-26

《老男孩》归来,互联网电影准备好了吗?

所谓“互联网电影”面对的问题——互联网的精神是用户导向,但我始终认为,电影作为一个创意产品,必须保持创作者独特的调调在里面,这就是一个平衡的问题。

 

钛媒体注:过去这一年,是中国视频行业急剧变化的一年,无论是产业层面,还是资本层面,视频网站也越来越多参与到专业影视制作过程中。从热门一时的“微电影”,到最近“互联网电影”概念的不断被提及。我们从最近一部即将从“微电影”,搬上大屏幕的电影《老男孩》说起。[ 影视吧],是钛媒体一档特色栏目,紧跟最新影视业动态,并提供最一手前沿商业分析。

周四在北京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嘉里中心参加了电影《老男孩》“纽约归来”发布会——对,你没看错,是电影,不是微电影——说实话我接到邀请函时脑子里第一反映过来的也是三年前的那个微电影又拍续集了?

但是看过纽约大妞的开场舞,儒意影业制片人柯利明、优酷总裁魏明和乐视影业CEO张昭、导演李仁港这些重量级人物(当然还有筷子兄弟)不遗余力地为其造势时,终于明白三年前的那个《老男孩》升级了——当然也有不变的,雪佛兰科鲁兹的商标还是静悄悄的呆在宣传海报的右上角,就如三年前,科鲁兹十分谨慎地植入微电影《老男孩》一样。(只有一句“奖品是科鲁兹”的台词)

 《老男孩》终于从互联网走向大银幕——这也是我想继之前探讨过的话题——互联网为传统行业带来了啥——再度讨论的一个话题:互联网为电影业带来了什么。这个话题其实很大,比如大数据是不是可以改变传统电影的自上而下的生产方式,再比如众包是不是可以成为电影制作的另外一个方式(国外已经有CG电影尝试);但借着《老男孩》,我们来聊聊微电影——这个基本算是完全基于互联网的产物。

2010年的《老男孩》不是第一部正式把微电影概念提出来的电影,但一定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自《老男孩》开始,微电影开始蓬勃发展,但我记得去年在参加一个业内论坛时,一位业内人用了这么一句话来形容:“微电影现在完全是雷声大雨点小。”

所谓雷声大雨点小的意思是,微电影的出生仿佛带着“原罪”:凯迪拉克和吴彦祖当时拍摄的一部应该是最早正式提出“微电影”概念的,而《老男孩》也是当时雪佛兰科鲁兹赞助的系列微电影《十一度青春》中的一部。

即使科鲁兹再克制自己植入传播的欲望,也依然成为一个非常经典的品牌营销案例,相比传统电影,微电影从制作到“发行”再到观众观看的门槛都前所未有的低——甚至收回成本的门槛也很低——有的微电影人很自豪的说“我们的成本在播放前就解决了,因为XX企业出钱了。”

但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如果只有这个看上去最便捷的路可以走,微电影最后的命运可能就是加长广告片。如果只能做加长广告片,那结果就是把自己做死了。

当时那位业内人提到了一些微电影未来的可能性,其中一条就是:走上大银幕。通过这种低成本的制作和传播,积累起大量的粉丝甚至数据,最后实现在院线打造出一部卖座电影。当时的论坛就透露了某导演正准备做这个事情(不是老男孩)。

现在,《老男孩》当年的主创和儒意、优酷和乐视影业就在尝试做这个事情,而且其实已经算是实现一半了。这里我简单归纳一下采访获得的几个观点:

1、《老男孩》正片在优酷上的播放量是接近7000万,出品方会用特别互联网的方式做营销,预热,把《老男孩》积累的粉丝转化为电影票房,其中的一些营销和发行办法可能是前所未有的;

2、过去很多人说微电影是小打小闹,但现在终于有一个从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品牌去大银幕接受观众的检阅,这个过程充满挑战和忐忑;

3、微电影和电影可以成为一个整体,作为电影内容的一部分。

4、互联网可以帮助电影制作,比如片花、预告片在网络平台上播出后产生的评论等可以影响到电影的后期制作。

 

我认为优酷总裁魏明有段话说的不错:“互联网电影会成为一个全新的东西,从这个制作开始,有两个互联网诞生的导演,编剧,吸收了很多传统大电影的工艺,吸收了很多传统大电影的经验,一起创造了一个作品,这个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在做的后期的过程中,像今天的预告片,会同步的在优酷的首页上线,我们会看到前24小时的播放量,用户对预告片的评论,转发,以及赞,这些数据都会影响现在进行的片子后期的制作。所以这从创作来讲我们叫互联网电影。”

因此从个人而言,我对《老男孩》这种尝试还是十分肯定积极的态度,但是看完整个发布会和预告片后,我还有一些忧虑:

第一,毕竟电影要到五月份上映后才能验证是不是真的能把网络上积累的群众基础转化为票房,就像电视剧明星和电影明星往往泾渭分明、电视剧出个电影版未必大卖一样,目前把老男孩积累的人气变现仍然只是理论上的可能。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微电影和大电影毕竟不是一回事儿,筷子兄弟是否能驾驭得了。

先说微电影老男孩。《老男孩》在当初的火爆和带给我们的感动不用质疑,但必须客观的说,草根、情怀、怀旧、迈克尔·杰克逊等等等的元素掩盖了影片本身在技巧上的不足,当时有个评论认为,整个前面的铺垫其实都是为了最后那一首歌时候的情绪释放,而电影本身的缺点也已经被微电影这种形式给掩盖了,比如观众不会在免费、非强迫注意的情况下,在短暂的半个多小时内对电影鸡蛋里挑骨头,——当然我们也应该可以一分为二的看,也许正是技巧上的不足让电影显得真实、真诚、继而把情怀最直接地传递到观众这里。

但当观众买票进入电影院,注意力高度集中地看一部一个半小时甚至两个小时的电影时,一切都会变得不同。

 从我对发布会和预告片的观察来看,筷子兄弟、出品方们对这个问题想的比我明白的多,我大概把他们的做法梳理成四个方面:

1、电影本身的基调应该还是会延续怀旧的情绪,比如片名《老男孩之猛龙过江》,就是个极富李小龙气息的标题;预告片里也出现了两位主演模仿李小龙的动作;

2、拉来还算一线导演的李仁港来做监制,以弥补筷子兄弟缺乏大银幕导演经验的劣势;

3、加入一部商业片必备的元素,比如大胸妹子、功夫、黑社会暴力神马的,其中明显有对一些电影的恶搞,比如黑客帝国。

4、留足悬念。海报极尽魔幻风格,预告片一会两个人化身功夫高手,一会变成屌丝逃命,目的很明显是给观众悬念。

 

很明显,在从微电影向大电影升级的过程中,老男孩商业元素——不是广告那个商业元素,或者说直接说是卖票元素被一项项的放进来。对于这一点,我的态度是,观望。看完电影再说,因为我也很矛盾,我觉得出品方知道把这些商业元素加进来说明头脑是清楚地,即使在优酷上再复制一个老男孩二都不那么容易,更何况是升级到大电影。但卖票元素多了,会不会让观众觉得把最初的真诚、地气儿、情怀们丢掉了。

不知道影片上映的时候,他们会不会问那个老男孩肯定是升级了,但是回来了吗?

我觉得这不是老男孩面对的问题,也是所谓“互联网电影”面对的问题——互联网的精神是用户导向,但我始终认为,电影作为一个创意产品,必须保持创作者独特的调调在里面,这就是一个平衡的问题,再往吓唬一点说,所谓互联网或者互联网思维,对电影创作者来说,到底就应该看做一个工具,还是被其改造甚至奴役?

本文系作者 罗东d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喜马拉雅文章页评论上方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