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CTIS-文章详情页顶部

我为什么不再发朋友圈了

钛度号
到底谁还在发朋友圈,我怎么就不敢。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浪潮工作室(ID:WelleStudio163), 作者 | 米六儿,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你还记得自己前10条朋友圈发的是什么内容吗?当时的你是不是发起朋友圈来无所顾忌,旁若无人地跟朋友互动,说废话。

而现在的你,如履薄冰。毕竟一条朋友圈,要考虑到等你回工作微信的同事、想找你借钱的小学同学和每次都要评论“又出去浪”的远房亲戚...

若想发表一些对“该死”的生活的不满,还要考虑到crush会不会觉得你粗鄙爱抱怨,领导觉得你不堪重任,合作伙伴和实习生小朋友觉得你这人不太稳重...

瞻前顾后,以至于你的朋友圈变成了一条线。看到那些能坚持日更朋友圈的人,心里会嘀咕:生活就没有改变他们吗?

你长大了,学会了闭嘴

你是什么样的人,能从你的每条朋友圈中看出。

一项针对外国社交软件的研究发现:外向的人更爱发有关社交活动和日常生活的状态,主要是为了跟其他人交流和联系。开放度高的人喜欢分享知识类的话题,来共享信息。

低自尊的人倾向于发布跟他们对象(romantic partner)有关的状态,责任感高的人喜欢更新孩子的情况。而自恋的人的朋友圈是有关自己的成就、饮食和锻炼情况[1]。

在朋友圈里,人们都倾向于展现自己好的一面,满足自己被认可和被重视的需要。并且,相较真实自我,人们对外暴露更多的,其实是“经过精心设计过的理想自我”[2] 。

看到这种修饰过的生活,很难不产生同辈压力与社会比较。例如你好不容易考上了专升本,但朋友圈里有985的,有出国的,有大厂里年薪百万的,跟他们的成就比起来,自己引以为豪的专升本好像变得不足为道。

还有一些人发朋友圈还很看重互动。神经科学研究表明,社交媒体上的点赞、评论互动常常被看作是认可和社会支持的标志,可以激活与奖赏相关的大脑区域。但若遇到「跳赞」 ,也就是共同好友给别人点赞但没给你点,可能会忍不住开始内耗[3]。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遇到事情,你的情绪也不会跟从前那样大起大落。一个发表在性格与社会心理学期刊的德国研究发现,人到40-60岁期间,情绪稳定性、外向性、开放性和宜人性的等级稳定性都达到峰值[4]。

但情绪稳定不代表没有情绪。

一个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表明,虽然负面情绪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例如与年轻人(<35岁)和中年人相比,老年人(>60岁)通常更积极地解读负面情况,并认为他们的日常压力源不那么严重。

但是,人们报告每天的负面情绪时,年龄差异最小,而当他们报告每月的负面情绪时,年龄差异最大[5]。也就是说,面对短期或临时的压力,不管多少岁,都会让你想骂人。只不过越年轻,骂地越狠,时间越长。

所以想象中,我们长大后会变成沉稳温和的大人,但其实,可能依然是个每天骂骂咧咧的老头,只不过年纪大了骂的时候,顾虑变多了。

同样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一个研究发现,朋友圈里的人越多,人们更倾向于发表更多的正向的内容[6]。

没啥想说的年轻人和中年人,干脆关闭朋友圈权限或者仅三天可见 / 朋友圈截图

就像你刚被工作压榨一周,想发一条骂工作骂老板的状态,你要考虑到等着看你出糗的前任、你看不顺眼的同事、觉得你找不到好工作的前老板、随时都在劝你考编的父母、想建立岁月静好人设的crush...

思考过后,还是算了吧。

现在的朋友圈,太复杂了

微信出之前,无论是人人、QQ、Line,都是你和小伙伴聊天发疯的一片净土。随着爸妈二舅姥爷们注册了微信,玩转朋友圈后,你的HR、老板、团队、甲方,也都浩浩荡荡地挤进你的好友列表来。

微信好友的上限已经从5000增至1万,它的功能也已不是曾经的“熟人社交”。从私域空间到半私域空间,我们加的朋友越来越多——熟悉的不熟悉的,想加的不想加的,因为各种原因都留下了。

而这种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界限模糊,可能导致语境崩塌(context collapse)。意思是,社交媒体里不同身份的人,聚集在同一个平台和同一个语境下时,你可能会被误解,从而给他们留下不好的印象[7][8]。

例如你没事就喜欢跟朋友聚会然后喝点小酒,你朋友圈发一张在酒吧的照片,跟你一起玩的朋友、还在加班的倒霉同事和多年没联系的高中同学看你,感觉都是不一样的。

维克托·舍恩伯格曾经在著作中写道,在互联网时代,一个人一旦分享了信息,就基本失去了对该信息的控制,数字时代下大量的信息已经与它们当时的语境相脱离[9]。

在社交媒体出现之前,我们用不同的方式跟不同的人沟通——我们的角色是朋友、子女、同事和陌生人,交谈的方式是不同的。面对二姑和老板,我们会通过调整说话方式来适应环境[10]。

然而,随着好友数量的增多,我们很难把角色融合,很难把这些好友作为一个整体来解决。

于是微信帮我们想了办法:分组。

但是其中关系依然错综复杂:那个没有领导的公司小群里,聊得一般的那个同事,发朋友圈时该不该屏蔽?

当“表面”的好友越来越多,我们一边疲于应对庞大的人际网络,另一边超额的好友数产生的社交超载,也在无形中消耗我们想主动社交的热情,减弱在朋友圈展示自我的欲望[11]。

而当你遇到一件令人开心或诧异的事情,若解释成本太高,你单纯表达情感,人家看不懂。但前因后果背景故事都细细讲完,兴奋劲儿也就过了。如此,加上同辈带来的社会压力和互动压力,都慢慢让你变得懒得分享。

陌生人面前好发疯

人们普遍认为与亲密朋友的沟通比与陌生人的沟通更好。但实际上,亲密感会让我们高估自己的沟通能力,这种现象叫亲密沟通偏差。相比于陌生人,我们跟朋友或配偶交流时会更以自我为中心,更容易听错对方的话,并且会更依赖自己的观点来判断对方的话语[12]。

例如“刻板印象威胁”,就会影响个人的表达习惯[13]。就好比一个需要减肥的小胖子吃了一顿好吃的宵夜很开心想发个朋友圈,但是如果被家人和健身教练看到一定会说“怎么又去吃这种不健康的垃圾!”

这是好像披个马甲发小红书心理负担会更小。研究也表明,正是因为这种弱链接,和陌生人交谈,其实比我们想象中要舒服得多[14]。

所以有些话可能说给陌生人听得到的反馈更正向。

相比于朋友圈这种熟人社交,会被熟人评判或审视而导致自我表达受到阻碍,微博、小红书这种公域流量池算是“弱关系传播”,在不那么熟悉的群体中表达自己,发表起意见来更方便放飞自我无所顾忌。

最出名的应该是为了隐藏自己防被熟人搜的momo大军。他们代表着互联网环境下社交媒体用户所面临的部分困境——又想表露自我,又困扰于因此带来的诸如隐私泄露、网暴等风险[9]。变成momo之后,更敢表达,大胆发言不被认同也没关系。

小红书的momo大军用着一样的名字,游走于各个评论区,谁还能认出其中有没有你的共友 / 小红书截图

所以不少人在不经意间,打开微博、小红书等社交app的“发现好友”功能,会发现有些在微信朋友圈默不作声的人,在别的地方那是妙语连珠、上蹿下跳,甚至事无巨细地跟网友分享着自己的日常。

但无论发在什么平台,建立社交并活跃在某个角落,都是有健康相关的好处: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的一篇研究分析了外国社交媒体上1200万名用户半年的网络交友情况,并持续跟踪他们的健康状况两年,发现在社交网络上越活跃,死亡率风险就越低。

其中,相比发状态跟发照片的人当中,更爱照片的人,死亡风险更低,仅为平均水平的70%。慢性疾病(如抑郁症、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病和死亡,都与社交关系的健康程度有关[15]。

另外,积极地点赞评论,还会对你的朋友有好的影响——发布朋友圈得到的点赞和评论,会被解读为“支持性行为”,能够缓解他们的压力、增加幸福感[16]。

但随着我们微信好友人数的增多,可能会不怎么分享消极情绪了,于是在真正面临的压力和困难时,就不太可能从自己的社交网络中寻求社会支持——这反而是人最需要支持的时候[6]。这就是传说中的:越长大越孤单,越进化越不安吧。

所以如果不爱发朋友圈,多跟你的朋友们互动、私聊都是好的。要是朋友圈可以和微信分离,需要独立的好友申请,就更好了。

参考文献

  • [1]Marshall, T. C., Lefringhausen, K., & Ferenczi, N. (2015). The Big Five, self-esteem, and narcissism as predictors of the topics people write about in Facebook status updat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85, 35–40.
  • [2] 董晨宇, 丁依然. (2018). 当戈夫曼遇到互联网——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与表演. 新闻与写作(01),56-62.
  • [3]Sherman, L. E., Hernandez, L. M., Greenfield, P. M., & Dapretto, M. (2018). What the brain 'Likes': neural correlates of providing feedback on social media.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13(7), 699–707. https://doi.org/10.1093/scan/nsy051
  • [4]Specht, J., Egloff, B., & Schmukle, S. C. (2011). Stability and change of personality across the life course: the impact of age and major life events on mean-level and rank-order stability of the Big Fi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1(4), 862–882. https://doi.org/10.1037/a0024950
  • [5]Charles, S. T., Piazza, J. R., Mogle, J. A., Urban, E. J., Sliwinski, M. J., & Almeida, D. M. (2016). Age Differences in Emotional Well-Being Vary by Temporal Recall.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71(5), 798–807. https://doi.org/10.1093/geronb/gbv011
  • [6]Teresa G, Cuihua S, Grace A B, Nicholas A P, Michal K, David S,. (2018).  One Size Fits All: Context Collapse, Self-Presentation Strategies and Language Styles on Facebook,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23-3 P127–145, https://doi.org/10.1093/jcmc/zmy006
  • [7]张杰 马一琨.(2022).从情境崩溃到情境再分离:社会-关系情境中的用户社交媒介实践——基于微信朋友圈“仅三天可见”的研究.国际新闻界(08),28-48.doi:10.13495/j.cnki.cjjc.2022.08.003.
  • [8]吕行 金忻淳.(2021).“何人可见”与“何时可见”:双重语境崩溃下社交媒体用户的自我呈现管理——一项对于微信朋友圈可见性控制的考察.新媒体研(18),37-41+55.doi:10.16604/j.cnki.issn2096-0360.2021.18.009.
  • [9]康云帆.(2024).二次匿名下的个人社交账户新形态——小红书平台“momo”群体行为探析.新闻世界(01),44-47.
  • [10]Teresa G, Cuihua S, Grace A B, Nicholas A P, Michal K, David S,. (2018).  One Size Fits All: Context Collapse, Self-Presentation Strategies and Language Styles on Facebook,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23-3 P127–145, https://doi.org/10.1093/jcmc/zmy006
  • [11]吴明月.(2022).社交媒体倦怠影响因素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春工业大学).
  • https://link.cnki.net/doi/10.27805/d.cnki.gccgy.2022.000087doi:10.27805/d.cnki.gccgy.2022.000087.
  • [12]Kenneth S, Boaz K, Nicholas E, Travis C, Ashley S,. (2011). The closeness-communication bias: Increased egocentrism among friends versus stranger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7(1),269-273,ISSN 0022-1031, https://doi.org/10.1016/j.jesp.2010.09.005.
  • [13]Aronson, J., Burgess, D., Phelan, S. M., & Juarez, L. (2013). Unhealthy interactions: the role of stereotype threat in health disparities. 
  •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103(1), 50–56. https://doi.org/10.2105/AJPH.2012.300828
  • [14]Kardas, M., Kumar, A., & Epley, N. (2022). Overly shallow?: Miscalibrated expectations create a barrier to deeper convers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22(3), 367.
  • [15]Hobbs WR, Burke M, Christakis NA, Fowler JH. Online social integr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mortality risk.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6;113(46):12980–12984. doi: 10.1073/pnas.1605554113.
  • [16]Nabi, R. L., Prestin, A., & So, J. (2013). Facebook friends with (health) benefits? Exploring social network site use and perceptions of social support, stress, and well-being.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6(10), 721-727.
本文系作者 网易科技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