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CTIS-文章详情页顶部

满屏「30CM」涨停,北交所「牛市」开启|一周资本市场观察

看数据、读政策、说大盘、观中概、盘个股、挖热点。

《一周资本市场观察》是钛媒体推出的资本市场要闻解读直播栏目,每周一中午12:30-13:30,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帮助大家一网打尽一周资本市场大事!

本期节目,《一周资本市场观察》主理人雨朦特邀《钛度热评》主编车铭德,宁泽基金董事、雪球人气用户吴吞,对近期A股市场的情况及热点板块进行了复盘,对北交所市场表现进行了分析,并就近期发布财报的极米科技、爱回收、快手与名创优品的情况进行了观点分享。

一周资本市场表现盘点(11.20-11.24)

上周,A股三大股指都是下跌的,沪指周跌0.44%,深成指周跌1.40%,创业板指周跌2.45%。上周,北上资金净卖出31.61亿元;南下资金净卖出4.06亿元。行业偏好上,北上资金增持规模前三的行业为汽车整车行业、化学制药行业与房地产开发行业;南下资金增持规模前三的行业为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行业,公用事业行业,以及食品、饮料与烟草行业;北上资金上周增持个股中市值增幅排名前5的,分别是跨境通、东方材料、美利云、富乐德与泉峰汽车。南下资金上周增持个股中市值增幅排名前5的,分别是中国电信、小鹏汽车、融创中国、国美零售与中国联通。

上周港股的两大指数都是上涨的,恒生指数周涨0.60%,恒生科技指数周涨1.12%。

上周美股三大股指均录得连续第四周上涨。其中道指累计上涨1.27%,自4月以来首次录得连续第四周上涨。标普500指数上涨1%,纳指上涨0.89%。

上周沪深两市没有新股上市;港股有1只新股上市,为山西安装,上市当日平收。

近期北证50指数上涨的原因有哪些?

《钛度热评》主编车铭德认为北交所股票强势,主要还是因为有了新的流动性入场,相关利好消息包括:

1、市值小、估值低。截至上上周末的数据,北交所公司平均市值约为12.7亿,其中市值不到10亿的公司占比近七成,滚动市盈率不足20倍的公司共有130家,占比超过一半。

2、9月,证监会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北交所的发展目标、改革思路和具体举措。截至11月22日,北交所合格投资者数量已达626万户,相对9月1日深改19条推出以来新增近70万户。

3、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日前发布公告称,决定将符合条件的北京证券交易所证券纳入中证全指指数样本空间,并将于2023年12月指数样本定期调整日实施。

4、北交所做市商将扩容。11月20日,北交所向海通、国元等多家券商发送北交所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评估测试通过函。相关券商表示,申请证监会核准做市资质的材料已基本准备完毕,拟于近日抓紧向证监会提交申请。

5、政策大力支持国产替代的科技行情下,从长期来看,具备想象空间的科技企业将在本轮同指数共振的过程中,获得更多资金加持,存在更大的增长机会。

6、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的批复,提及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在北交所上市的中小企业发展。

7、有消息称未来将引导更多企业在北交所上市,在资产端扩容之前,先需要引进充足的资金,另外对于资金来说也存在打新行情。

北交所这波涨势可持续多久?

车铭德指出,预计本周会有一个高点,北证50回到1000点左右后,还是要看四季度业绩情况,北交所给了资金更多的选择,本轮是“低位+炒作”,但是最终投给谁,还是看资产质量。

入场北交所需要关注的事项有哪些?

车铭德指出,目前北交所门槛是50万本金,个股每日涨跌停30%。

打新方面,沪深交易所打新不需要冻结资金,采取市值申购,北交所打新则需要冻结资金,最新上市的公司比如机科股份打新冻结资金1181亿,坤博精工打新网上冻结资金约848亿。

北证50指数上线时间为2022年11月21日,北交所股票一般是一年限售期,目前已经到了解禁期,还是要关注风险。

上周A股复盘

车铭德指出,上周二,上证指数跳空高开,早盘在地产、金融、白酒等大权重板块带动下,放量上破60日均线,成交额同步放大。不过尾盘最后一小时出现跳水,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对于尾盘的突然跳水,可能有几个原因:

1、3076是上一轮跳空下跌的最后一个压力位,3089则是8月28日市场大阴线的重要压力位,整体盘面上存在一定抛压。

2、虽然成交额再次放量达近万亿,但是地产、金融、白酒三大权重集体拉涨的过程中量能还是略显不足,出现权重和题材的跷跷板效应,题材熄火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信心,同时北上资金尾盘也出现持续流出。

上周三和上周五再次下跌,原因包括:

1、市场在等11月PMI数据,刨除10月假期影响、叠加万亿特别国债的推出后,等待宏观数据拐点的确定性支持。

2、市场流动性仍较为紧张,一些机构在等待降准等流动性进一步释放的信号。在存量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权重板块很难被拉动,中小盘的算力和汽车板块经过前期上涨目前存在整理需求,游资推动的热点题材板块则受到北交所近日的暴力拉升影响,一部分资金被吸引流向北交所(直接表现是前期高位股出现集体下杀,资金出现获利了结),导致热点题材匮乏。

3、北上资金没有形成持续流入,基本上是快进快出,一方面是北上资金也在调仓换股,另一方面虽然美联储加息拐点预期强烈,但是降息仍需要时间,美债收益率仍将维持高位一段时间。

后续走势主要是两个方向:

1、洗盘后继续上攻,关注:

-上证指数30日线的支撑

-量能的释放

-算力、汽车产业链调整后的新一轮行情

2、W底,关注:

-MACD放量死叉

-证券板块缺口

-茅台缺口

-创业板破位压力

车铭德认为,即便是W底,也不用过于担心,本轮下跌跟上一轮有本质不同,主要还是外部环境的企稳,包括:

1、美联储加息拐点预期

2、人民币升值

3、央行年末释放流动性以及降准预期

4、宏观经济数据拐点预期

5、中美对话增加

美联储加息拐点叠加人民币升值,给了央行货币政策更大的空间,有助于为股市营造宽松的流动性。另外,基本面方面,财政部特别国债的落地以及中美贸易的缓和,也有助于上市公司业绩基本面的提升,为股市提供资产端支撑。

后续关注:

1、重点关注11月PMI数据;

2、预计北交所将出现阶段顶部,游资回流后关注率先同指数共振的板块和新龙头出现的板块,等待市场形成新的主线共识;

3、关注央行年末进一步释放流动性的措施。

最后,车铭德对近期值得重点关注的几个板块进行了解读:

1、医药板块:

医保谈判+冬季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高发

2、地产

房地产指数已经放量站上30日线。地产板块企稳,对于恢复资金信心具有重要作用,如果11月社融和商品房销售数据能够向好,那么资金入场积极性会获得进一步提升。地产板块虽然风险在加速出清,但是出现交易数据拐点仍需要时间。

3、算力

调整之后的新一轮机会。

4、汽车产业链

持续有新的消息催化出来,关注调整之后的新一轮机会。

5、短剧概念

短剧概念上周整体仍比较强势,但周五龙头引力传媒出现天地板,随着短剧相关监管消息陆续传出,行业可能面临一定调整。可以多关注短剧游戏。

极米科技最新业绩解读

宁泽基金董事、雪球人气用户吴吞介绍,财报显示,极米科技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为24.2亿元,同比下降15.98%;净利为8617万元,同比降73.86%;扣非后净利为4213万元,同比降84.7%。吴吞指出,极米近几个季度业绩都不好,尤其是Q2、Q3,Q2收入同比减少27.4%,净利润同比减少72.6%,扣非净利润同比减少87%。

2021年是极米科技上市头一年,股价一度超过800元,2021年上半年PE估值(TTM)达到139.20倍,市值一度超过400亿。如今市值只有84亿元,PE为32.5倍。股价下跌如此严重,主要是因为经历了戴维斯双杀。因为P=PE*EPS,所以股价受到了估值和业绩乘数效应的影响。

极米的主要产品是投影仪,但是近两年投影仪行业大不如前,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是近两年地产行业不景气,下游家装行业也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前几年为什么投影那么火呢?一方面是因为“小资”,看投影很有影院的氛围,但事实上再好的投影在画质上也比不上激光电视,而过去大尺寸的激光电视非常贵,一百寸的要四五万元以上,但是伴随着“价格屠夫”小米的搅局,小米的98寸液晶电视不到2万元,现在很多百寸液晶电视不到1万5到2万就能拿下,而好一点的投影/激光电视价格也差不多,但是效果是远远不及液晶电视。

此外,6月时,极米还曾公开表示“三色激光”是伪技术,这是坚果的技术,公然拉踩竞争对手也让极米一度陷入舆论风波。主要也是因为行业不景气,所以内部竞争就更加激烈了,坚果今年的业绩也不太好。

爱回收(万物新生)业绩解读

吴吞表示,爱回收业绩的提升主要依靠量价两个方面。量的提升主要和用户的换新需求有关,今年Q3用户的换新需求比较强烈,华为Mate60上市以后非常火爆,此外Q4还有一系列新品即将发布。事实上爱回收Q3业绩只能说是中性偏好,营收同比增长28%,同比增速比今年Q1、Q2还低一些,毛利率也有略微下滑。不过当前市场对爱回收Q4的业绩还是很期待的,因为小米14、iphone15都在Q4上市,而且骁龙8gen2之前的几代芯片基本都是“火龙”,体验很不好,这部分安卓机用户换机周期变短了。

并且今年11月开始,万物新生取得苹果主流代际产品回收资格,用户在苹果直营渠道完成以旧换新后,苹果可以将旧机交给爱回收处置。

价的方面,一方面是1P自营业务,回收和二次销售之间的差价提升,另一方面是3P平台业务,服务收费率不断提升。Q3服务收费率是5.4%,去年同期是4.5%,2018年只有0.5%,这也体现了平台溢价能力的不断提升。并且爱回收也在关注降本增效,non-GAAP履约费用率为8.7%,较去年同期下降2%。这些长期来看都是促进爱回收盈利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

但回归商业模式上来看,吴吞认为这不是一门特别好的生意,因为不确定性太多,太看天吃饭了。1、受宏观经济、可选消费影响很大;2、受用户的消费习惯、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影响很大;3、自营业务本质上是一种低买高卖,这项业务的利润率有很大的人为因素影响;4、没有明显护城河,如果有竞品在回收价格上卷起来,利润率会被挤压得很低。

快手最新业绩解读

吴吞指出,快手Q3业绩还是挺不错的,营收净利双增长,尤其是经调整净利润环比增长 17.8%,达31.7亿元,大幅超过彭博市场一致预期的 26.6 亿元。快手从今年Q2开始首次实现了集团层面的盈利,Q3等于实现了连续盈利。

收入端来看,快手三大业务,广告(52.6%)、直播(34.8%),电商为主的其他业务(12.6%)。快手的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6.7% 达 146.9 亿元。虽然相比二季度增速放缓,但已经跑赢大盘,根据QuestMobile 数据显示:三季度线上广告增速跌到了低个位数。电商业务同比增长36.6%,GMV同比增长也超过30%。广告收入和电商的增长是相辅相成的,商家在快手做营销和直播带货基本是同步进行的。相对来说快手直播收入增速低一些,为8.6%。直播业务的业态也在变化,部分原先直播打赏的流量和收入其实转化成了直播电商。

成本端方面,快手做的也很不错,雇员福利开支同比减少 17.6%,带宽及服务器托管成本同比下降18.8% ,拉动毛利率环比、同比皆提升。Q3是51.7%,Q2是50.2%,去年同期是46.3%。

现在快手的重心还是在电商上,或者说现在大多数内容平台的重心都在电商上。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现在都在做电商,因为电商的核心三要素就是“人、货、场”,对他们来说,人和场都是现成的,就差个货。“货”怎么解决呢?要么自己搭建物流和供应链,要么和传统电商平台合作,前者利润率高些,但是肯定费时费钱。现在各家都不太一样,比如小红书做的就是纯闭环电商,在小红书上外链是发不出去的;抖音和快手是半开环电商,自营的电商也做,同时也和传统电商合作;B站就是开环电商,自营的暂时搁置,纯粹走合作形式。各有各的优缺点,和各自做出选择的背景。小红书能做纯闭环,主要是因为在它那个赛道没什么直接竞争对手,如果快手或者抖音做纯闭环的话,那淘宝、京东肯定都跑去和另一家合作了,仓促打造的供应链有办法和那么多年的积累相比吗?b站为什么做纯开环?因为b站之前用户的消费习惯相比抖音快手来说是比较弱的,广告方面也要弱一点,所以目前只做开环等于说是给了淘宝等平台更多的诚意,不既做运动员又做参赛员,先把用户消费习惯培养起来,先把广告主和商家圈过来。

为什么大家都这么重视电商?因为电商是最直接的流量变现模式之一,而且天花版巨高。Q3没有双十一也没有618,快手电商依然保持了高增长,足以说明直播电商行业还远远未进入红海阶段。尽管直播打赏也很直接,但是天花板低很多,因为喜欢打赏的也就那一批人,但人人都要买东西,而且直播行业监管多、风险大。另外对于b站而言,又不能做贴钱广告,电商基本上是最直接的变现方式了。

名创优品业绩解读

吴吞介绍,名创优品发布的截止9月30日的24财年第一财季财报显示,名创优品收入为37.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7%;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6.42亿元,同比增长53.8%。毛利率也首次突破40%,达到41.8%,较去年同期上升6.1个百分点,经调净利润同比增长54%。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名创优品全球门店突破了6000家,数达6115家,并且已经提前完成了2023自然年的开店目标。

吴吞指出,名创优品这一季度的特点就是,开店速度很快,并且单店坪效提升很明显。今年7月,名创优品中国区线下门店销售额突破12.5亿元,同比增长29.3%,超1000家门店月销售额创历史新高。

要同时做到快速扩张和提升单店质量很难,更何况名创优品大部分是第三方门店,直营占比很低。直营模式占比过低,一直是名创优品饱受诟病的一点,因为第三方门店尽管扩张快,但是管理、品控、利润率方面肯定不如直营。尤其是国产方面,这一季度,国内门店近3800家,直营仅20家,占比约0.5%。海外多一些,直营200多家,第三方门店2000多家。有理由相信名创优品对于快速扩张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目前的担忧在于利润率如何进一步提升,降本增效是一方面,但是伴随着店铺越来越多,利润率是不可避免的要下降的,因为要去低线城市发展。肯德基中国Q3利润率下滑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国内开店加速,新增了很多低线城市的门店。名创优品现在还没到这个阶段,但是未来的增长如果纯粹依靠第三方门店增长的话可能也会面临这个问题。

更多资本市场内容和观点分享,欢迎在钛媒体App搜索“一周资本市场观察”专栏,收看节目直播回放。

免责声明:本直播栏目消息来源于公开资料,所有内容和建议仅供参考,不应作为投资决策唯一参考因素,投资者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内容运营编辑雨朦)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科股 · 一级市场更多投融资数据

日投融资总额(亿元)

IPO
  • 沪市主板
  • 深市主板
  • 科创板
  • 创业板
  • 北交所
更多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