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 PC端文章详情页顶部23-26

台湾“无名小站”的慢性死亡

无名小站,这个台湾出品,曾经名列全球前二十大网站,拥有 600 万会员,比 Facebook、Flickr 更早的社交网站的死去,再一次证明:网络产品不进则退。对创业者而言,必须体认到产品终究是「活的」,如果没有与时俱进,不断重新校正与使用者的密合度,终将会在一波波时代洪流的冲刷逝去。

亲爱的网友您好:

从去年开始,相信大家已看到全球Yahoo!正在快速发展中,像是推出Yahoo!电子信箱、天气App以及超级商城手机版等行动化服务、收购深获年轻人喜爱的轻网志Tumblr、针对Flickr大规模改版,提供免费1TB储存空间,并在台湾正式推出Flickr网络相簿服务。然而为了重新聚焦在优化核心产品和加速开发创新服务,有时我们必须做出困难的决定;经过审慎评估,我们将在2013年12月26日终止Yahoo!奇摩无名小站服务。

无名小站敬上

8 月底,Yahoo 贴出了以上公告,宣布将在今年圣诞节过后拔掉无名小站的插头,让这个台湾出品,曾经名列全球前二十大网站,拥有 600 万会员,比 Facebook、Flickr 都还早为广大使用者喜爱的社群服务,一脚走入历史。

当然我们可以怪新执行长 Marissa Mayer 狠下毒手,但事实是无名的死早从 2007 年就开始了。

当对手 Blogger、Flickr、Facebook、Twitter、Wordpress、YouTube、Tumblr 乃至于后期的 Instagram 都以超高时速在不断进化的同时,无名几乎是停留在原地。事实上,即使现在回到无名,我发现它与刚认识时并没有太大的不同。网络产品不进则退,无名在这么久没有好好更新的情况下,能够续命这么久,其实已是一种奇迹。

网络效应

终究得归功于无名早期建立起的庞大网络效应,不只是用户与用户间的网络,还有用户与文章、照片、留言间的连结。一旦有了这样的外部性,使用者会为了其他使用者而回来,也会为了站上的内容回来,因此即使无名的功能并没有显著的更新,网络效应仍旧维持了它对用户的价值。

慢性死亡

但当竞争对手都在进步,你却停留在原地,终究对新使用者而言你的吸引力将越来越低。老使用者缓慢的流失,新使用者不再加入,就形成了一个慢性死亡的曲线。这个现象不只发生在无名,被 News Corp 买下后停止进步的 Myspace,也遭遇了同样的状况。

起死回生

当你陷入了这个恶性循环,必须要靠重新发明你的产品才能够突破它。不过历史上少有公司能够做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一个产品荒废了这么久,背后肯定是人才、文化与组织的问题。产品更新容易做,重整团队、改造风气才是真正困难的。近期最值得参考的大反攻案例,就是当年与 Flickr 齐名,拥有 60 万付费会员的专业相片分享社群网站 Smugmug,在 2008 开始慢性下滑后,近两年又奋发图强,透过大幅更新产品再次振作了起来。

 

Lessons Learned

当试着创造有价值网络的服务时,网络效应常常是众创业者追求的圣杯。但如果无名的案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那就是证明了这效应的确存在,但并非无敌。创业者除了该思考如何快速积累强大的 Network,也得体认到产品终究是「活的」,如果没有与时俱进,不断重新校正与使用者的密合度,终将会在一波波时代洪流的冲刷逝去。

无名消失了,但我相信有一天,另一个从台湾出发,进而改变世界许多人生命的新产品,终将再次出现。

本文系作者 林之晨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喜马拉雅文章页评论上方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