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CTIS-文章详情页顶部

IPO疾行遭遇政策收紧,锂电产业链融资机会窗口收窄 | 行业风向标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放缓、上游锂盐价格回落及产业链产能过剩,锂电产业链加速冲刺IPO的行为加上了“不得不”的无奈。

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叠加储能跃进式发展,推动锂电产业链快速崛起,链条上企业纷纷趁势抢滩资本市场,IPO潮涌。

钛媒体APP根据wind数据和公开资料粗略统计,今年以来共有88家锂电产业链上的企业发力IPO。其中,17家成功上市,13家已过会,27家在排队中,25家拟/进入上市辅导;另有6家终止(撤回)。

然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放缓、上游锂盐价格回落及产业链产能过剩,锂电产业链的盈利分配格局生变,企业集体冲刺IPO的逻辑虽依然是资本化以应对竞争,但这种加速已经带上了“不得不”的无奈。叠加政策层面对IPO审核和监管力度的加强,锂电产业链融资明显受到影响。

分析人士告诉钛媒体APP,在行业变化和政策收紧的背景下,锂电企业的IPO机会窗口或收窄,产业链上企业需更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900亿IPO募资在路上

对比2022年来看,今年锂电产业链IPO可谓疾行。

就上市数量来看,截至目前,今年已经有17家锂电相关公司上市,1家证监会注册,2家报送证监会,10家已审核通过。而2022年全年,成功于A股和港股上市的锂电相关企业累计也仅16家。

另外,今年将IPO正式提上日程的锂电产业链上企业也很多,其中,辅导登记备案受理的就达到23家,辅导工作完成的1家,还有1家叫紫京科技的刚于9月21日与华泰证券签约,官宣拟上市辅导。

从产业链来看,锂电设备、电解液、锂电池环节的企业最热衷IPO,分别达到21家、12家和11家。而锂电四大主材中的正极、负极、隔膜则相对电解液IPO热情较低,分别有8家、4家、4家。其中,正极实际更加细分,包括了湖南裕能(301358.SZ)、安达科技(830809.BJ)、埃索凯、盟固利4家主营正极企业,另有主营磷酸铁锂的融通高科、主营锰酸锂的博石高科、主营三元材料的紫京科技,以及主营产品应用于磷酸铁锂材料的福华化学。

募资额来看,披露数据的62家企业已募资/拟融资额高达901.02亿元。各环节募资额则基本与拟IPO企业数量及企业规模直接关联。比如:国内动力电池出货量第七名的蜂巢能源拟登陆科创板,募资额高达150亿元;国内最大的磷酸铁锂供应商湖南裕能(301358.SZ)今年2月9日首发上市,募资额达45亿元;上游锂盐企业容汇锂业拟募资额也高达30.6亿元。而灵鸽科技、武汉蓝电等细分领域的小型企业,拟募资额分别仅1.50亿元和2.85亿元。

省份分布来看,锂电产业集中的长三角和珠三角领先,分别高达32家、19家。其中,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分别有19家、15家、10家、5家。

顺便一提,就在IPO疾行的同时,锂电产业链的再融资延续前一年的火热。钛媒体APP粗略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近30家锂电产业链上企业抛出再融资方案,包括定增和发行可转债,募资总额逾600亿元。

集体冲刺上市的逻辑

锂电产业链集体冲刺IPO并延续再融资热度,背后的逻辑依然是竞争的需要。

过去两年间,乘新能源汽车发展东风,锂电产业链全面爆发,扩产的刚性需求下企业掀起融资浪潮。但进入2023年,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放缓和上游锂盐价格回落,产业链利润分配格局生变,盈利从上游向下游转移(可参见钛媒体APP此前文章碳酸锂跌回20万元/吨,锂电产业链利润从上游向下游转移|行业风向标)。与之对应的,锂电产业链上各企业业绩出现显著变化,各环节IPO热情也随之出现变动。

举例而言,当去年碳酸锂价格高位时,正极材料环节日子整体很滋润;然今年碳酸锂价格急速下行,正极材料企业的存货跌价明显,导致该环节业绩普降,相应的今年IPO的正极材料企业明显少于去年。

即便是湖南裕能这样的磷酸铁锂头部企业,其2023年归母净利润也下滑明显,上半年录得12.38亿元,同比下滑24.15%;其磷酸铁锂毛利率仅9.50%,同比下降9.26%。而今年3月刚转板北交所的安达科技则直接因原材料价格与销售价格错配导致公司上半年亏损2.40亿元,而2022年其还盈利8.11亿元。

且伴随锂电行业的周期轮动,市场对产业链的估值明显回调。二级市场来看,无论是锂盐还是锂电材料、抑或锂电池厂商,股价纷纷重挫,叠加近期大盘趋弱,几乎无一幸免。华泰证券最新研报即明确指出:“关于明年量和盈利能力的不确定性短期仍是核心矛盾,锂电板块仍处左侧,继续磨底。”

也正是因为行业竞争加剧,锂电产业链上企业才更加“焦虑”。

“锂电池产业链的加速IPO是必然也是无奈的选择,必然就在于产业趋于平稳之后,估值会受到很大程度的挤压,无奈也就随之出现。”知名科技作家、九三学社中央科技委委员陈根向钛媒体APP表示,面对行业趋势与环境的明显变化,如果不加速资本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往后资本化的不确定性就会增加。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也对钛媒体APP表达了同样的观点:“锂电产业链企业希望通过IPO融资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市场份额,以应对产能过剩和利润下滑的压力。”比如今年2月刚刚上市的湖南裕能,又在8月抛出了65亿定增募资计划。

只是,随着产业链产能过剩和资本风向的转变,企业本身资本开支和融资行为更趋谨慎。比较典型的是,相较于去年宁德时代(300750.SZ)、亿纬锂能(300014.SZ)、中创新航(3931.HK)动辄上百亿的融资,今年锂电相关企业的融资额度纷纷“缩水”。上述的88家IPO企业,仅蜂巢能源的募资额超过百亿,再融资的上市锂电企业中也仅有3家募资额超过50亿元。

且钛媒体APP注意到,就再融资方案的修订和推进情况来看,不少上市公司主动调减募资额。比如:容百科技定增额从60.58亿元下调至52.28亿元,多氟多将定增募资额上限由55亿元下调为20亿元,普利特将定增募资额从18.89亿元下调至10.79亿元。

东方证券研报直指,“当前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经边际放缓,基于市场对增速、盈利、格局的担忧,叠加再融资规则的收紧,锂电企业融资难度加大,继续大规模扩张受到制约。”

机会窗口或收窄

有人星夜赶科场,有人辞官归故乡。就在锂电产业链IPO疾行的同时,锂电企业折戟的案例也在不断增多。

近日,上交所网站显示,中兴新材因保荐人中信建投证券撤销保荐,上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中兴新材主要从事锂电池隔膜等高分子特种膜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截至2022年9月,中兴新材的干法锂电隔膜年产能已超过10亿㎡,出货量份额持续位居行业前列。

无独有偶,同属于锂电池隔膜赛道的金力股份和惠强新材也在此前宣布终止(撤回)首发申请,另有主营锂电池回收利用的西恩科技、主营锰酸锂的博石高科和主营锂电池的华慧能源也打了“退堂鼓”。

实际上,早在今年8月27日,证监会官网就发布《证监会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其中明确表示将“阶段性收紧IPO节奏”。9月15日晚,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时又表示,“近期IPO撤回的企业,主要存在控制权稳定性不足、业绩下滑等影响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问题。对于涉及的产能过剩、周期性强及天花板低的行业企业,在审核实践中,中国证监会、交易所充分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及发行人自身情况,根据产业政策、发行条件、板块定位严格审核把关。”

这也即意味着,不只是锂电产业链,排队企业实均面临发行节奏明显减缓的问题。wind数据显示,8月27日以来的近两个月内,A股累计新上市了31家公司。而此前的7月、8月,分别有36家和32家成功登陆A股。

“在行业变化和IPO政策收紧的背景下,锂电产业链企业的IPO机会可能在收窄。”朱克力向钛媒体APP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趋缓和锂盐价格下降,锂电产业链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投资者对锂电产业链企业的投资热情会减弱。此外,政策层面对IPO审核和监管力度的加强,也增加了企业融资的难度。

陈根也谈到,在目前锂电池技术开始趋于稳定,重大技术突破的空间越来越小,也就意味着锂电池产业链的研发投入与产出比越来越小。并且在技术趋同化的背景下,行业竞争会开始加剧,融资难将会成为一种长期趋势,除非一些产业链公司能在技术上获得重大突破。但其认为,“尽管当前并不是锂电池产业链资本化的最佳时期,但至少还存在时间窗口。”

至于锂电产业链IPO未来可能存在的新变化或新趋势,包括福建大菲资本董事总经理张力、朱克力、陈根等在内的多位业内人士均向钛媒体APP提到几个关键点:一是随着产能过剩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锂电企业在IPO过程中可能需要更加关注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以吸引投资者的关注和认可;其次,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锂电产业链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将成为竞争的关键,也是IPO的亮点;此外,随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增加,锂电产业链企业在IPO过程中可能需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表现。(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苏启桃)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科股 · 一级市场更多投融资数据

日投融资总额(亿元)

IPO
  • 沪市主板
  • 深市主板
  • 科创板
  • 创业板
  • 北交所
更多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