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CTIS-文章详情页顶部

便利蜂转向:算法驱动不如加盟商驱动?

钛度号
坚持直营近7年的便利蜂放开加盟,一定程度上宣布算法驱动失效,此后,算法如何与加盟商磨合,成为考验便利蜂的难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豹变,作者 | 徐鹏霖,编辑 | 邢昀

2020年12月,便利蜂的供应商大会上,公司高管透露:按照规划,便利蜂2021年的门店数将突破4000家,其中一半将位于中国的二三线城市,到2023年便利蜂门店数将达到1万家,并且再次强调坚决不走加盟模式,全部自营。

彼时的便利蜂扩张势头强劲,仅仅31个月门店数量突破1000家,以“数字驱动”突破传统便利店“以人管店”的制约,实现对大规模门店的全直营管理,这一模式在市场上被看好。

但到2022年,便利蜂就开启了“冬眠计划”,收缩动作不断,万店计划提前破产。

压力如洪水般涌过来,一年之后这个还有2000多家便利店的行业独角兽决定转向,放开加盟。

今年9月,便利蜂发布了“便利蜂伙伴共赢计划”,走上加盟之路。有媒体报道,便利蜂会先将存量直营店转完加盟,然后放开增量的加盟店。目前,北京、上海、天津、南京这四座城市的2000多家便利蜂正在转加盟店,部分加盟商为便利蜂员工。

从坚持直营到放开加盟,便利蜂到底经历了什么?加盟,真的能成为便利蜂的良药吗?

加盟,是救命稻草吗?

《2023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灵活的加盟制度是外资便利店和头部区域性便利店形成领跑优势的关键。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便利店榜单中,以广东为大本营的美宜佳,门店数量排名全国第一。美宜佳官微显示,截至今年5月,全国门店总数已突破32000家。其在半年内新增了2000多家门店,靠的正是加盟商。

原本依靠“数字驱动”,走强管理模式的便利蜂,在遭遇了拓店危机后,如今也不得不转向加盟模式,计划未来能实现直营+加盟两条腿走路。按照便利蜂方面的规划,未来加盟店占比将达到70%-80%。

“便利蜂伙伴共赢计划”显示,其加盟分为委托型和带店型两种形式。

目前只开放了委托型,门槛为21万元,其中包括15万保证金,5万品牌使用费和1万培训费。委托型加盟由便利蜂总部提供店铺,主要由内部员工承接门店,相当于先内部消化。一般加盟人员都是由资深店长转化。

便利蜂有近2000家门店,如果按照80%的门店转为委托加盟来计算,那么便利蜂最高可以有3.36亿元现金流补充,大大缓解公司的资金压力。

委托加盟看起来门槛并不高,前期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少,但是加盟者的性质跟店长差不多,店铺的经营权和产权最终仍归公司总部所有。在经营利润方面,加盟商需要与总部进行分成。目前便利蜂并没有披露分成比例,此前711在北京的委托加盟店会根据毛利进行累进式阶梯提成。

带店型加盟,目前尚未开启。根据便利蜂的公告,资金门槛约为65万元,需要加盟商自己准备房屋、装修店铺。

这种是市场上常见的加盟模式,在不同区域、加盟不同品牌的便利店费用会有所不同,从十多万到几十万不等。例如,在杭州加盟一家日系便利店罗森,前期投入预计至少50万。一些知名度不高的区域便利店会更便宜,基本10万到20万以内就可以。

当前国内便利店行业不仅赛道内部竞争激烈,还要面临零食折扣店、线下商超,甚至是生鲜电商等业态的侵蚀。便利蜂带店型加盟65万的门槛,意味着在市场上主要是和日系的头部玩家711、罗森、全家等对标。

将盈利差的店盘出去,共同分担成本和风险,而盈利高的门店会被打造成典型,吸引更多的人来加盟。虽然便利蜂搞加盟打了一手好算盘,但是如何争取到加盟商的信任,更多得靠数据和业绩说话:比如投资一家便利蜂什么时候能回本、赚钱。

总部位于上海的一家便利店品牌负责人告诉《豹变》,带店加盟他们的便利店只需17万元左右,如果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回本周期7个月左右。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商家加盟说的回本周期,现实中并不一定能够实现。这既与品牌有关,也与选址人流量有关。“街头很多小便利店,开不了多久就关门了,一方面是连锁的品牌不行,另一方面商家往往会夸大便利店的盈利。”

对于便利蜂来说,假设65万元的投入包含了房租、人力等成本,以单店单日营销额1万元,便利店毛利率25%、总部毛利抽成35%来粗略计算,回本周期也得在一年以上。

不过这已经是比较乐观的推算。《2023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便利店单店单日销售4794元,较2022年下降约6%,这其中有疫情对线下客流的影响。2022年,报告抽查的样本企业毛利率、净利率均出现下降,分别为24.1%、1.3%。对毛利形成侵蚀的费用主要是来源于职工薪酬、房租,以及其他费用。

而加盟商与便利蜂总部的抽成目前并对外披露,从行业来看,罗森是在毛利基础上公司总部抽35%。

如何在激烈竞争中,捕获加盟商的芳心,这是便利蜂亟需补课的地方。

便利蜂不便

便利蜂放开加盟实际上早已有迹可循。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0日便利蜂门店数量为2005家,较巅峰时期净减795家门店。

实际上,2022年3月,便利蜂启动了“冬眠计划”,通过关店,让部分门店暂时“静默”,等待时机。伴随着关店的还有裁员收缩、降本增效。直到今年上半年,便利蜂还启动了新一轮技术研发运维类人员为主的裁员,规模达千人。

2020年5月,便利蜂完成C轮15亿美元融资后,开始了疯狂扩张。但此后疫情对线下商业的影响展现到方方面面,便利蜂扩张的同时并没有带来自我造血能力的提升,反而拖累了现金流。这之后的三年里,便利蜂在融资方面也没有更多进展。

原本驱动便利蜂扩张的核心是其引以为傲的算法模式。这套算法在顺风局里让便利蜂感受到了助益,但是到逆风局里,也放大了与员工之间的矛盾。

作为传统零售业的便利店,天然具有高人力成本的缺陷,而便利蜂将算法引入就是为了解决“人”的问题,通过算法,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可以标准化,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最终实现降本增效,突破传统便利店扩张存在的人才管理、供应链精细化运营等制约。

这套算法被便利蜂运用到了选址、培训、选品、定价、员工排班,以及自有商品生产、物流、销售的各个环节。

算法的确使得便利蜂在人员培训上更快速高效,便利蜂的创始人庄辰超曾对外表示,店员基本上5天就可以完全掌控一个店面,店长大约需要一个多月。这个效率远高于同行业,在711一个店长的培养时间是3年。

因为算法过分强调考核、流程,以至于员工成为像工蜂一样的工具人,不仅导致便利蜂没有其他便利店的服务温度,而且超高强度的工作任务让员工感到疲惫,员工流失严重。因为店员不足,部分店铺营收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过去便利蜂坚持直营路径正是基于算法强管控的基础,不过当加盟的大门打开,一定程度上宣布便利蜂算法路径的失效。在之后,算法如何与加盟商磨合,也成为便利蜂需要迈过的一个大坎。

目前来看,委托型加盟对于加盟商的管控更强势,算法的执行也不会受到太大挑战。但是后期开放的带店型加盟,会不会导致加盟店的自主权和便利蜂精密算法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暴露,还是个问号。毕竟过往便利蜂会通过算法,将店铺选址、商品类型、价格、甚至摆放位置全部都规定清楚,这无疑让加盟店丧失一部分自主权。

在算法之内,如果加盟店改变售卖商品的摆放顺序或者增加减少商品的种类,是否能被允许?在算法之外,自然也有很多盈利空间。比如,有些便利店还会售卖一些当地特产,而便利蜂方面会否给出更多自主权?

当加盟的故事讲起来,便利蜂算法的故事大概也要换一套说辞了。

本文系作者 豹变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12:55

谷歌将投资30亿美元在美国新建及扩建现有数据中心

12:52

生态环境部:推动深化生态综合补偿,完善市场化多元化补偿

12:40

香港积金易平台6月投入运作

12:33

券商及基金公司五一放假安排要遵守全国调休规定?求证:不实

12:27

AITO汽车回应问界M7 Plus事故:事发时安全气囊正常打开 动力电池包特性均正常

12:22

国内首个“国际化友好景区”共建计划在黄山启动

12:15

商务部:大力发展数字贸易,推动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

12:13

商务部: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打造“4+N”网络消费矩阵

12:11

商务部:组织跨境电商综试区开展平台和卖家出海等专项行动

12:04

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解读《数字商务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11:39

广州一季度GDP为7161.14亿元 同比增长3.6%

11:33

5月1日起广州等三个城市试行车险“互碰快赔”

11:28

单周112亿资金借道ETF入场,机构:预计市场将维持震荡格局

11:27

中国贸促会:加大力度推进全国贸促系统“千团出海”行动

11:20

福建发布新一批惠台利民政策措施

11:20

宁德时代计划2027年小批量生产全固态电池

11:16

东风公司东风汽车(武汉)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吕传文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11:14

李想时隔57天发微博:感谢雷军的认可,赠送一台理想L6 Max

11:13

南昌住建局:正在酝酿新的支持购房政策,将于近期推出

11:13

5月1日起,粤港澳两地牌车辆管理推出四项便利措施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