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CTIS-文章详情页顶部

暴雨之后又高温,普通人能做什么?

钛度号
一文读懂全球变暖的前世今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定焦,作者 | 温故,编辑 | 方展博

这个夏天,对很多北方人而言,是记忆深刻的。

从6月的极端高温,到7月的特大暴雨,再到8月的山东地震,几十年不遇的极端天气,开始频繁出现。

过去50多年里,北京从未像今年一样,6月有一半时间气温在35℃以上,最高气温更是高达41.8℃;过去140多年里,北京也从未见过如此高强度的降雨,连续92个小时的暴雨,总雨量相当于306个西湖。

这都跟全球气候变化有关。东太平洋上的超强厄尔尼诺,台风“杜苏芮”和“卡努”,一个为高温推波助澜,一个为暴雨增加能量。

北京暴雨刚过,全国多个省市又发布高温预警。湖南、湖北、河南等地高温预警升级,接下来几天最高气温达到39℃以上。

夏天还未过去,高温天气打了个盹,又来了。

在气象学上,35℃是一道分水岭。超过35℃即为高温天气,持续3天以上则被称为“高温热浪”。今年夏天,我国的很多城市都经历了或即将经历高温热浪。

从全球来看,今年已经连续多次刷新了地球表面的气温纪录。人类有记录以来的气温最高值,就出现在今年。地球上一次如此炎热,是在大约12.5万年以前。那是一个无比遥远的年代,处于艾木间冰期,人类现代文明尚未出现。

这只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缩影,就像温水煮青蛙,变化已经发生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原因,跟我们的日常行为有关。

高温天气再次到来,作为普通人,我们能提前做什么?应对全球变暖,我们可以改变什么?

冰河周期、大迁徙、厄尔尼诺

跟今天大部分人的感受相反,历史上,困扰人类生存的不是高温,而是极寒。

翻阅中国古代史,普通老百姓最难熬的季节,往往是在冬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这些诗句记录了极寒天气对人类的影响。

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极寒期,大概是在明朝前后。明王朝是一个特殊的朝代,它一前一后的两个朝代——元、清,都是由来自北方的少数民族建立。

蒙古人和满族人,原本是生活在北方大草原的游牧民族,他们居无定所,跟随季节和气候变化四处迁移。当某些年份寒冬过于漫长,草原的北部边界就会南移,草原被沙漠和冰川占据,游牧民族的生存空间变小。当食物开始匮乏,他们就开始向南大迁徙,甚至向温暖湿润的中原发动战争。

这三个朝代,处在气候异常变化时期,历史学家称之为小冰河期。

在那之后,气温开始回升,中原大地进入回暖期。

站在今天的节点,回顾过去一千年,我们实际上正处在一个相对温暖的历史时期。

如果我们再将视野放大,把时间跨度拉长,我们会发现,在过去12万年里,我们同样处在一个温暖期。

就跟四季变换一样,地球会有冰期变换,只不过四季以年为单位,冰期以万年为单位。

过去50万年来,地球出现了5次冰期。每次冰期平均持续7万多年,随后进入2万多年的间冰期。冰期气候寒冷,间冰期气候温暖,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构成一个冰河周期,如此循环往复。

上一次间冰期(艾木间冰期)距今约12万年。现在,我们处在全新世间冰期,它从1.1万年前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

也就是说,我们当前所处的相对温暖的间冰期,还会持续1万多年。在大部分人的有生之年,气候不会再变冷了。

回到当下,有一些特殊的天气现象,会影响特定年份的气温。比如,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是指东太平洋海水每隔数年就会异常升温的现象,与之相对的是拉尼娜,即海水异常变冷。它们通常交替出现,以七年为一个周期。

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约发生了20多次厄尔尼诺事件。最近一次超强厄尔尼诺现象是在2015-2016年,2016年创下近200年来的最热记录。在那之后,拉尼娜现象开始占据上风。过去三年,地球经历了罕见的三重拉尼娜现象,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全球变暖。

现在,地球即将再次进入厄尔尼诺周期。世界气象组织在7月4日宣布,热带太平洋地区七年来首次出现形成厄尔尼诺现象的条件。主流机构预测,全球或将迎来一次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2023年可能成为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

已经有多个指标创下新高。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数据,7月3日地球表面以上2米的全球平均气温达到17.01℃,超过以往任何一天。7月4日的气温再次刷新纪录。7月7日,气温飙升至17.24℃,这比2016年创下的16.94℃的纪录高出0.3℃。

伦敦格兰瑟姆研究所的气候科学家保罗·塞皮表示,根据冰芯、树木年轮和沉积物等气候数据,“12.5万年以来,从未有过如此温暖的天气”。

毫无疑问,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气温更高的新周期。

从“太阳房”到“桑拿房”

间冰期奠定了全球升温的大背景,厄尔尼诺让今年高温加剧。反常的是,过去几十年,全球气温升高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周期交替的正常值,让极端天气频道出现。

这其中的变量,在于人类活动产生了大量温室气体。

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人类社会加速进入工业生产阶段。当时的一大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这个大家伙用锅炉来产生高压蒸汽,所用的燃料是煤。

以此为开端,人类开始大规模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对全球气候产生了深远影响。

腾讯集团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许浩对定焦说,煤、石油、天然气是过去上千万年形成的有机碳,被人类在一百多年时间里一次性挖出来烧掉,排到空气里。原本以千万年为单位的自然循环,被强行变成以100年为单位的循环,这就造成了气候变化。

有机构通过测算发现,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的200多年里,大气层里的二氧化碳增加了30%。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去年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处于200万年来的最高水平,并且还在不断上升。

这直接加剧了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暖。

温室气体排放用二氧化碳当量(CO2eq)的公斤数来表达,它是一个计算单位,把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等温室气体,都折算成二氧化碳排放量。

温室效应的原理非常简单。地球上空笼罩着一圈大气层,太阳的光线穿透大气层并被地表吸收,然后转化为热能,部分热能以红外辐射的形式散发回太空,被大气层中的一些气体(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吸收,然后再向地球释放,使得地球的气温得以保持,形成类似温室或暖房的效果。

然而,由于人类的活动(比如燃烧化石燃料和森林砍伐)导致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加,使得更多的热量被困在大气层中,导致全球气温上升。温室变成了桑拿房。

美国圣托马斯大学气候科学家约翰·亚伯拉罕说,全球气温升高像走台阶一样,每隔几年,气温就会往上走一个台阶,然后保持稳定几年,然后再次升高。

关于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变暖的关系,虽然早在100多年前就有科学家发出警告,但一直以来人类社会没有达成共识。直到1988年IPCC成立,并于1990年发布第一次评估报告,各个国家才加大重视,并逐步落实节能减排。

碳排放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长期是全球碳排放量最多的两个国家。尤其是美国,一度接近后四名的总和。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飞速发展,碳排放量也随之大增,先是在1988年超越苏联,然后在2005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

2015年12月,《巴黎协定》在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这份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议,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以内。

之所以设定2℃和1.5℃的阈值,是因为科学家证明,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上升超过2℃,就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冰川融化等不可逆转的影响。相对安全的温度上升幅度,是在1.5℃以内。

然而,要让各个国家严格遵守协定,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跟历史上大部分国际协议一样,《巴黎协定》的本质是大国们在制订国际游戏规则,它不仅关乎气候,也直接影响经济。中国对外承诺的是,在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美国则显得相对随意和任性,它在2019年正式通知联合国要求退出《巴黎协定》,然后又在2021年宣布重新加入。

从今年的极端高温天气来看,摆在人类面前的困难要比想象中更加严峻。世界气象组织(WMO)在5月17日发布最新报告称,未来五年全球气温可能会升至历史新高,并且很有可能短暂高出前工业化时期1.5℃以上。这意味着,全球气温将突破《巴黎协定》中制定的第一个阈值。

个人减碳,不只是少吃肉那么简单

作为普通个体,我们能为全球减碳做点什么?

首先要明确一点,放在几万年的时间周期里,个人的减碳行为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当缩小到几十年的维度,在全球气温快速升高的当下,个人行为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吃这件事上,个人能做的就有很多。

食品行业,特别是肉类及乳制品部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仅次于化石燃料行业。牛津大学做过一项研究得出结论,减少日常饮食中的肉类和蛋奶类食品,是地球人减少自己对环境冲击的最大贡献。因为同等情况下,素食产生的碳排放量要远远小于肉食。

吃牛肉和吃土豆,产生的碳排放完全不同。普通人一周吃一到两次牛肉,一年中消耗的牛肉排放了604公斤温室气体,相当于一辆燃油车行驶2482公里。换成土豆,排放的温室气体只有3公斤,相当于汽车行驶15公里。

这是因为动物在成长过程中会消耗大量食物,占用土地资源,同时还会排放甲烷等温室气体。有这样一个段子:假设全世界所有的牛都居住在一起自成一国,那么这个牛国将会成为继中美之后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国。

个人在购买牛肉或土豆时,理论上是可以计算出对应的碳排放量的。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重要的概念——碳足迹。

我们购入的任何物品都有碳足迹,不是在其生产过程中产生,就是在其运输途中产生。计算碳足迹的一种常用方法是生命周期评价法,即考虑产品从原材料获取、生产、使用到废弃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或二氧化碳排放量。

消费者拿到手里的只是一块牛肉或土豆,但从碳足迹的角度,我们要考虑这个产品从无到有的全过程。牛肉的碳排放一定比土豆高,也一定比鸡肉高。而且,放养的牛和砍伐森林开辟牧场养出来的牛也不一样,后者的碳排放是前者的12倍。

再比如水果。从南方用冷链车拉到北方的荔枝,从南美用飞机运到上海的车厘子,碳排放量一定比当地水果高。

如果你喜欢在冬天吃西瓜,喝啤酒非要听装和瓶装的,咖啡豆只认热带雨林种植园,那你的碳足迹低不了。反季节水果要消耗更多的电力和化肥,印尼和巴西大面积的热带雨林被开垦成农地,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非常大。

就像有人调侃的:如果每个人都保持着澳大利亚人或英国人的饮食习惯,我们就需要第二个地球。

不只是吃,衣食住行,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碳排放。

知道在哪个环节产生碳排放很重要。除了上文提到的生产、运输,回收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比如在酒水行业,过去流行盒装酒,用陶瓷瓶而不是玻璃瓶,显得有档次。但是从碳排放的角度,这很不环保。首先,盒装酒比光瓶酒用料多,且用在无实用价值的包装上。其次,陶瓷瓶的回收成本高,玻璃瓶回收过程中的碳排放要低一些。

过去我们总提节能减排,也知道要环保,但具体怎么做,怎么去量化,很多人其实没有概念。降低碳排放不是不让烧煤,也不是少开车就能解决问题,更不是让人放弃吃肉改吃素。了解碳足迹的原理和计算方法很重要。

如果碳减排是建立在消费降级,影响生活品质的前提下,那么参与其中的必定只是很少一部分人。如何让更多人愿意参与其中,甚至让产业发生一些改变,是我们更应该思考的问题。

每一个参与者的力量,都不容忽视

中国一年排放大约120亿吨二氧化碳,14亿人口算下来,平均每人排放8.6吨。假设每个中国人每年减少10%的碳排放,一年能减12亿吨。

按这个速度,中国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只靠个人减排是不可能的。换言之,只靠个人行为带来的碳减排其实并不高。

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个人的减碳努力是徒劳?答案是否定的。

许浩提出了一个解决思路:把消费者的需求组织在一起,传递给供给方,用需求的力量改变供给。

比如喝咖啡。咖啡厅在给顾客提供咖啡时,杯子的材质可以是塑料,也可以是纸。这两种材质对咖啡口感影响不大,但碳排放差别很大。不论是生产、运输,还是回收,纸杯的碳排放都要小于塑料。

如果消费者了解碳足迹的原理,知道自己的需求会对碳排放带来多大影响,都选择纸杯,那就会促使咖啡厂家更多提供纸杯,进而影响上游原材料厂家调整产品结构。

再进一步,如果消费者愿意自带杯,那就相当于直接把咖啡杯的碳排放清除了。一个咖啡杯的排放量可能微不足道,但1亿个杯子加起来就会相当可观。当自带杯的数量足够大,咖啡店就可以去跟供应商谈判。

这方面有些城市就做的很好。北京在7月10日启动节能宣传周活动,倡导消费者购买饮品时自带杯子,共有21家饮品企业的1100多家门店参与。消费者带杯到店消费,可以优惠2元到5元。

这种活动的意义更多在于宣传引导,旨在培养消费者的减碳意识。

事实上,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做过类似的尝试。典型的如苹果公司取消iPhone附带的耳机和插头,这一个小举动,每年为生产和物流等环节减少了200万吨的碳排放,相当于每年减少45万辆汽车。亚马逊曾上架过一批“气候友好承诺”标签的低碳商品,反向推动上游厂家在生产或包装环节中使用低碳环保技术。

在国内,腾讯和阿里在推动碳减排方面布局较早。

阿里最为人熟知的产品是支付宝蚂蚁森林。用户在蚂蚁森林里种树,这些树会被种植到真实世界里,促进二氧化碳吸收。很多人每天固定打卡,种植或装扮自己的树苗。

腾讯在前年上线“低碳星球”小程序,用户日常的乘公交、坐地铁等低碳行为,会换算成碳积分,积分越多,个人的“低碳智能星球”就会进化得越漂亮。

这种互动养成类的玩法,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普通人的碳减排意识。

还有一些富人,主动改变个人消费习惯,对外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

富人的碳排放量要远高于普通人,因为他们住豪宅,坐私人飞机,玩超级游艇。私人飞机起飞一次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很多人一年的排放量。有研究显示,占全球人口10%的最富有人群,排放的温室气体是占全球50%的贫穷人口排放量的两倍。

比尔·盖茨是在碳减排方面相对活跃的富豪。他曾公开表示,自己每年花费数百万美元抵消自己的碳足迹,其中一部分是给私人飞机购买生物燃料。他还向一些做碳清除技术的公司支付费用,捕捉清除自己的碳排放。

我们无法强制要求富豪改变生活方式,但作为名人,富豪在减碳方面的一举一动,往往具有一定示范效应。

全球气候变暖与节能减排,是一项与所有地球人息息相关的事情。综合我们当前所处的冰河周期、面对的自然现象,以及愈发严重的温室气体排放,气温升高是一件完全可以预见的事情。在接下来的几年,可能每年夏天都会刷新最高温记录。

给地球降温,从这个夏天开始吧。

本文系作者 定焦One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