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CTIS-文章详情页顶部

IPO速递|绿茶赴港上市在即,未来收入增速或不及预期

时至今日,在小红书、大众点评等平台上,顾客最为推崇的依旧是面包诱惑、绿茶烤鸡、粉丝裹虾等十年前“爆款”。尽管招股书显示,餐厅每年都更新约20%的菜品,但都没有给顾客留下太深的印象。

据港交所3月7日披露,绿茶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花旗和招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若进展顺利,公司将于3月末或4月初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绿茶集团旗下的绿茶餐厅算得上最早一批的网红餐厅,源自于王勤松与路长梅夫妇在2004年创立的绿茶国际青年旅舍,同时也为背包客旅行者提供价格适宜的餐食。旅舍坐落于杭州西湖景区,因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低廉的价格吸引了许多全国各地背包客的入住。

不久后王勤松夫妇发现来吃饭的顾客超过了入住的旅客,便决定将旅社改为了餐厅。2008年两人在杭州西子湖畔开设了第一家绿茶餐厅,并建立了全国餐厅网络。

根据最新的招股书,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绿茶总共运营236间餐厅,覆盖中国18个省份、四个直辖市及三个自治区。2021年,绿茶开设了59间新餐厅,并计划于2022年至2024年每年开设75至100间新餐厅。从2018年到2020年,绿茶集团的餐厅总数由107间增至180间,复合年增长率为28.3%。

绿茶餐厅价格亲民,菜品融汇各家,并配有中国风的店面装修风格,很快就得到消费者的青睐。不过绿茶集团的上市之路却没有这么一帆风顺。

两度递交上市申请

早在2021年3月,绿茶集团就曾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不过截至9月底,招股书6个月未予更新,显示失效。10月5日,绿茶又重新递交了招股书。

其实绿茶集团第一次提交的招股书时,市场对其运营现状有些担忧。

财务数据方面,2018年和2019年,绿茶集团营业收入分别为13.11亿元、17.36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4440.1万元、1.06亿元。但2020年绿茶集团由盈转亏,亏损额达到5526.2万元,收入同比减少9.6%至15.7亿元,除广东地区收入同比增长8.7%,其余地区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绿茶集团方面表示,2020年上半年其经营业绩下滑是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不过,2021年前9个月其经营业绩有所反弹,收入由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9个月的10.70亿元增加58.2%至2021年同期的16.94亿元,同时净利润转正为0.95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率为6.9%。

此外,2021年经营性现金流也较2020年有所好转。公司在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以及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分别录得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2.09亿元、3.86亿元、2.73亿元及3.35亿元。

从品牌定位来看,绿茶餐厅的定位为高性价比的新中式融合餐饮,其人均价格常年在60元上下。招股书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前9个月,绿茶的人均消费分别为54.8元、58.4元、61.3元及60.2元。

而绿茶餐厅之所以可以保持平价策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翻台率。“我们是50元的人均,但花的却是500万元的装修费用。和别的餐饮企业不同,人家可能是餐厅客人坐满就赚钱,但绿茶满客之后翻台才开始赚钱。”王勤松曾经表示,“我们是在用近乎于成本的低价格,换取客流,所以像我们这样的餐厅必须重视翻台率。”

2020年疫情的出现严重影响了绿茶餐厅的翻台率。招股书显示,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绿茶集团翻台率分别为3.48次/日、3.34次/日、2.62次/日。在2021年前9个月,绿茶集团的翻台率达到3.32次/日,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长,但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并且与海底捞、太二酸菜鱼的3~5次/天优势并不明显。

事实上,翻台率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一方面由于疫情,餐厅的客流减少。另一方面,可能来自于门店密度的提升稀释客流。除此之外,中国餐饮大环境在不断变化,餐饮品类的潮流也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生命周期也在变短,不同细分品类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上市后仍面临挑战

据灼识咨询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中式餐厅市场的总收入达到约2.2万亿元,其中休闲中式餐厅市场的总收入约3513亿元。由于参与者众多,休闲中式餐厅市场呈现高度分散的状态。2020年,国内前五大品牌约占中国中式餐厅市场总收入的3.8%,绿茶集团作为第四大运营商仅占有0.5%的市场份额。

绿茶显然也不打算止步于目前的市场份额。招股书中显示,绿茶集团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部分用于在2022年至2024年开设约225家餐厅。不过,绿茶餐厅的单店投资成本高达320万~370元,回本周期18个月。其前期投入、管理成本还是回本周期都远高于同行。

另外,消费者的口味正随着时代而变化,品牌的创新能力、供应链能力、营销能力的提升也十分重要。时至今日,在小红书、大众点评等平台上,顾客最为推崇的依旧是面包诱惑、绿茶烤鸡、粉丝裹虾等十年前“爆款”。尽管招股书显示,餐厅每年都更新约20%的菜品,但都没有给顾客留下太深的印象。

供应链方面,绿茶餐厅食材采购主要还是依赖第三方供应商。尽管绿茶餐厅头部供应商所占比例已明显下降,但相较于海底捞、呷哺呷哺的自建完整供应体系,以及和府捞面先搭供应链后扩张门店的模式而言,绿茶对于上游的把控能力依旧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绿茶集团在其披露的资料中指出,因疫情影响,2020年其曾录得年内亏损,而未来盈利能力将视乎多项因素,包括餐厅的扩充及表现、竞争格局、顾客喜好、宏观经济及监管环境以及COVID-19疫情的相关不明朗因素。“我们的收入增速可能不及预期,增长亦未必足以抵销成本及开支的增加。因此,我们未来可能产生亏损。”

由此可见,在持续内卷的餐饮行业中,绿茶即便上市,也还面临诸多挑战以及讲出新故事的压力。

近几年,中式餐饮企业在资本层面颇为活跃,上市成为了不少企业的选择,包括海底捞、九毛九以及今年年初刚递交上市申请的杨国福、乡村基和绝味食品等。

对于餐饮品牌扎堆上市,资深零售专家王国平指出,“餐饮要规模化、标准化,又需要进行互联化、中央厨房建设等,对于早期的餐饮企业,门槛拉高,它们需要资本支持,才能抢跑。” 疫情加速了一些原本现金流充沛的餐饮企业被动寻找资本支持,另一方面餐饮企业也在尝试如何与资本市场对接,起到共赢作用。

(钛媒体APP编辑翟碧月综合自界面新闻、国际金融报、财联社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科股 · 一级市场更多投融资数据

日投融资总额(亿元)

IPO
  • 沪市主板
  • 深市主板
  • 科创板
  • 创业板
  • 北交所
更多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