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CTIS-文章详情页顶部

外包芯片制造的英特尔:股价暴跌、解雇印度裔总工程师

截至美东时间7月27日收盘,英特尔股价收报于49.57美元,与6月初65.11美元的最高价相比,跌幅高达24%。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牛科技网

随着7nm延期的消息一出,英特尔正面临着近年来最棘手的局面。

本月26日,英特尔公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的业绩报告,二季度英特尔总营收195亿美元,达到历史新高,其中以PC为中心的业务营收为95亿美元,以数据为中心的业务为102亿美元,均取得不错的同比增长。

与创纪录的二季度营收相比,英特尔宣布其7nm工艺将延期6个月的消息引起了业界强烈关注。英特尔表示目前7nm工艺将延期6个月,根据此前的预期来看,英特尔第一款7nm工艺的消费类产品最快也将要在2022年下半年问世。

芯片外包、股价狂跌

就如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般,英特尔股价在7nm延期和宣布芯片外包后一路狂跌。

7nm被迫延期对于英特尔的代价是惨痛的,英特尔被迫采用其CEO罗伯特·斯旺(Robert Swan)提出的一种更加务实的策略,把部分芯片的生产交给第三方代工厂。

来自台媒的报道称,台积电已经拿下了英特尔旗下部分芯片的6nm订单,双方已达成协议,英特尔明年开始采用台积电7纳米优化版本的6纳米制程量产处理器或绘图芯片。本次英特尔预订了台积电明年18万片6纳米产能。

受此消息影响,截至当地时间周一美股收盘,台积电股价大涨12.65%,报收于83.25美元,总市值超过4300亿美元,稳居市值最高的半导体公司。

与台积电的大涨相比,制程失利的英特尔显然更加惨淡。

就在英特尔宣布7nm延期的次日,美英特尔股价下跌9.81美元,报收于50.59,跌幅高达16.24%,而竞争对手AMD股价上涨了9.83美元,报收于69.40美元,涨幅高达16.50%。

截至美东时间7月27日收盘,英特尔股价收报于49.57美元,与6月初65.11美元的最高价相比,跌幅高达24%,目前英特尔的总市值仅为2098.79亿美元,远落后于英伟达的2563.69亿美元和三星电子的2562.90亿美元。

印度裔总工程师背锅

由于公司未能跟上最新的制造进展,英特尔已宣布解雇其总工程师默蒂 · 伦杜钦塔拉(Murthy Renduchintala),外媒透露道,伦杜钦塔拉将于8月3日正式离职,离职前将进入工作交接阶段。

在解雇总工程师伦杜钦塔的同时,英特尔将拆分其领导的技术、系统架构(Architecture)和客户部门(TSCG),并由英特尔的其它高管负责。

拆分后的技术开发部门由Ann Kelleher负责,将专注于7nm工艺和和5nm工艺的研发;而制造和运营部门则由Keyvan Esfarjani负责;设计工程由Josh Walden负责;架构、软件和图形继续由Raja Koduri负责;供应链继续由Randhir Thakur负责,以上负责人将直接向英特尔CEO报告,决定立即生效。

英特尔希望在解雇总工程师伦杜钦塔拉之后,能够找到一种更加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英特尔在声明中表示,近期对技术组织和团队的一切调整,都是为了“从领导能力层面推动产品加速,提高工艺技术执行的重点和责任心”。

四年前伦杜钦塔拉被英特尔前任CEO高通招入英特尔时,英特尔称其拥有提升公司设计制造水平的能力,后来伦杜钦塔拉被任命为英特尔的总工程师,主要负责英特尔芯片制造和芯片性能的改善。而目前伦杜钦塔拉显然成为了英特尔7nm延期之后“背锅”的人。

事实上这已经是Intel几个月来的第二次重组了,在解雇伦杜钦塔拉之前,英特尔芯片设计负责人吉姆 · 凯勒(Jim Keller)也已经从英特尔离职,当时英特尔已经进行了重组,而目前英特尔急需招揽更多的人才维持局面。

面临集体诉讼

由于股价的大跌,英特尔的投资者损失惨重。

外媒报道称,Hagens Berman律师事务所近日向英特尔投资者发出呼吁,希望这些遭受重大损失的投资者与他们联系,以寻求集体诉讼的可能。此外,Hagens Berman律师事务所还在征求能够帮助它们调查英特尔欺诈的用户。

在Hagens Berman律师事务所看来,英特尔从2019年度的投资者大会上就不断表示它们将在2021年出货7nm芯片,且宣称它们的7nm将带来比上一代的10nm制程一倍的面积效率,但英特尔一直没有向外界透露其实际情况,以至于外界对其进展几乎一无所知。

直到上周公布第二季度业绩时,英特尔宣布延期,导致股价大跌。从多个角度来看,在没有解决先进制程量产的进度时,英特尔短期股价很难回升,对投资者来说英特尔的做法已经构成严重的欺骗行为。

外媒透露道,律所目前正在收集英特尔虚报隐瞒其7纳米芯片的制造和性能的证据,如果有相关英特尔内部或供应链的人士能够提供证据,将获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成功追偿的30%的奖励。

本文系作者 牛科技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