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云南省科协称已展开调查

云南小学生陈同学研究基因和癌症而获奖,因其远超出年龄的难度和造假的嫌疑而广受关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八点健闻(ID:HealthInsight),作者为吴晔婷,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

一个小学生,就在研究基因和癌症,还拿了全国大奖。神童还是造假?

“2018.1.9老师们给了我一个基因,叫C10orf67。我上网搜了一下什么叫基因。”

这是云南昆明六年级学生陈同学实验记录本中的记录,C10orf67(Chromosome 10 open reading frame 67)是一个位于人类第 10 号染色体上的基因。

一年之后,陈同学凭借名为《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的课题,获得了第34届昆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并在2019年12月获得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大赛三等奖。

近日,这个项目因其远超出年龄的难度和造假的嫌疑而广受关注。

昨天下午最新进展:云南省科协已成立调查组

一位在上海三甲医院工作的医生李维(化名)向八点健闻分析,陈同学参与的项目非常完整,框架很大,至少是个博士生的科研项目了。

对陈同学的实验,很多人质疑有人捉刀代工。7月13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在官网发布了公告,承认“该获奖项目学生系我所研究员之子”,并称该所“已成立调查组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

△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官网

根据《新京报》报道,陈同学是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陈姓与杨姓两位研究员之子。陈同学的获奖论文,与父母的研究属同一领域。杨研究员曾承担过一个名为《C10orf67在低氧适应及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的研究项目,与陈同学获奖的结直肠癌课题十分接近。

而陈同学的本子上这样记录:“2018.1.6 吕老师带我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与陈老师和杨老师商量开展参与研究工作”。

事件最新的进展是,云南省科协昨天已经成立了调查组展开调查。八点健闻致电云南省科协,一位宣传负责人介绍称,云南省科协前天(13日)了解到陈同学事件,领导层面非常重视,昨天调查组成立并展开调查,调查组以省科协领导为组长,小组成员由科协系统内部人员构成。

调查主要针对陈同学事件,没有扩散到大赛的其他参赛作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由不同组织平台合作共同主办、承办,省科协是主办方之一,主要负责的是旗下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在具体的调查方面,省科协也会有所侧重。至于具体的调查方向和调查重点,截至14日下午4时,该负责人称,调查组仍然在开会梳理各方面情况,尚未能提供具体信息。

这一轮舆论引发了诸多质疑:

从实验室规范来看,陈同学作为儿童不应进入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实验区并进行了多种肿瘤细胞操作。人体来源的肿瘤细胞株,很多都是有致癌病毒的,比如著名的Hela细胞,操作不当是可以感染HPV18病毒。

这究竟是科学创新从娃娃抓起,还是学术造假从娃娃抓起?

青少年做科研需要拼家庭资源,甚至形成了产业链,公平性如何保障?

科创大赛要不要和高考加分、自主招生、强基计划等脱钩?

医学生的科研初体验

上海三甲医院医生李维回忆,他科研的入门是在本科二年级,那一年,学校鼓励同学们参与科创项目,他和2名同学组队,联系了中科院的一位导师,经过和导师的邮件申请和当面交谈后,进入了导师的课题组,跟随实验室里的3名博士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

研究前后进行了两年时间,项目最终在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中获得了三等奖。同样是获得了全国比赛的三等奖,但李维笑称,“我的实验项目,可比陈同学的简单多了。”

从加入实验室到确定具体的研究方向,这一步就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当时还是科研入门,我们主要是跟着博士研究生做他们的科研课题的子项目。”李维和同学了解了在研课题的项目情况后,通过文献阅读、实验室操作体验,结合项目的难度、时间规划等因素,选定了一位博士研究生的课题。

在实验室教授的指导帮助下,李维和同学顺利通过了学院科创项目的开题答辩,也获得了一笔项目资助。“也就一两千元,这是医学院给到实验室的,作为我们使用实验室耗材的补贴。”

具体到研究的项目,李维参与的研究,目的在于构建一种转基因的动物模型,以研究发育和疾病的机制。作为研究的子项目,李维需要做的是研究的第一步,构建这种转基因动物模型,实验采用的动物品种是斑马鱼。

实验的过程大致可以简化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需要构建重组的基因片段,再利用显微注射的手段将基因转染斑马鱼的受精卵细胞。随后在特定的发育时期观察目的蛋白在斑马鱼胚胎中的表达,以验证模型是否成功。

如此看来,似乎这一项目很小,最终也没有得到什么重大的发现和结论。如果放在研究生的课题中可能仅仅是一个预备工作,但考虑到大二的学生当时白天需要上课,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再加上是初学入门,因此也就没有按照研究生的要求去设计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科研项目。

尽管实验只是整个课题研究的一部分,但对于科研新手而言,也并不容易。“现在回想起来,实验初期我们有些好高骛远,在没有真正遭受挫折前,觉得这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幻想过不了多久就能得到阳性结果,写成论文发表。”李维说。

实验在后期遇到了诸多困难,比如经过处理的受精卵没有表达出转入的基因、表达了基因的胚胎无法顺利成活等,这些困难有的能通过一点点的分析找到原因并克服,但也有一些问题直到最后也没有被解决。

逐渐地,李维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开始把目标放低。“只是希望能做出一点点阳性的结果就很满足了。好在自始至终我们在实验中的态度都是严谨且规范的,目标是明确的。”

获得重大的研究成果,并不是首次接触科研时的目的。在实验中建立和培养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对于李维来说,是那段经历中最重要的收获。

小学生没必要做复杂实验

在李维看来,这对于所有的参与科创比赛、初次接触科研的学生,都是一样的。至于现在回过头来看,有没有必要在更早的时间去实验室做科研,李维认为并不是必须的,相反,有了一些基础课程的知识储备之后,再去实践,反而更有帮助。

“像陈同学这么小的孩子,即便本意和初衷是培养他的科研兴趣和科学素养,但要达到这个目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关键的是他的知识积累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这个情况下去实践,是缺乏科学的知识体系的,也无法理解这些实验的设计和目的。”李维说。

一位在美国参加过生物医学实验的留学生和李维的看法相近,“看了陈同学的事迹,我第一感觉是小学生没必要去做这么复杂的实验”。

这位留学生分析,如果有父母或者研究生、博士生手把手带着,小学生的确也能完成基因敲除实验——按照导师叮嘱的计量加药物,使用仪器即可。但估计这个小学生也只是像个牵线木偶似的,完成了指令和操作,对于实验本身,完全没有理解。

她认为,各个年龄段得做各自该做的事:小学生从家庭科学做起,初中生可以逐渐接触更复杂的项目。高中生在知识面已经达到一定标准的前提下,可以通过研读论文进行初步研究,尤其是与计算机相关的生物信息学和人工智能研究,完全可以使用公开的数据库和编程软件完成。对于高中生而言,进实验室学习也有益处,他们可以提前学习专业的实验技巧和科研思路。

同一竞赛另一项目:实验数据图和指导老师的论文一模一样

已经举办了34届、覆盖小初高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不是第一次面临质疑。获奖名录中,也不只陈同学的论文涉及超乎年龄的科研难度,以及存在“造假”的嫌疑。

《丁香园》的文章比对了一个获得一等奖的项目,《二氢杨梅素调节肝脏脂代谢及细胞外基质生成的作用研究》,发现这个项目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上展示的实验数据图片,和一篇硕士论文中的图片一模一样,而这篇硕士论文的作者和指导老师,同样也是上述项目的指导老师。

△ 图源: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 & 陆军军医大学(引用自丁香园公号)

据《凤凰星》报道,一位曾经参加过2017年某市科创比赛的同学对科创捉刀代工的细节记忆犹新。当时他看到旁边展位那组的项目是一个内轮圈放大条减震器,看上去非常有趣,他便找那同学搭话,想询问下这个项目的设计思路和一些细节。哪知刚聊几句,那同学说“这个东西是我爸做的,具体细节我也不太清楚” ,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代工的动力,来自中考和高考的加分。《人民网》的评论分析,“青创赛之所以多次出现名不副实的科研项目,无非是因为与升学挂钩。在一分就能超千军万马的中考和高考中,这种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获奖作品,往往能在自主招生中获得加分。尽管今年1月13日,教育部已经印发意见,明确从今年开始高校自主招生正式取消,青创赛已经不能为高考加分。但在很多省市,青创赛比赛成绩仍是中考录取的加分选项。为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升学机会,有条件的一些家长‘合理利用规则’也就不难理解”。

本文系作者 八点健闻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47
1
46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