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CTIS-文章详情页顶部

赴美留学第13谈:讲台搬到线上,要拿“主播”标准来要求教师了

真实的教师通过多年经验、根据在线特性设计的教案、和学生的实时互动,一定是未来教育形态里最重要的一部分。

【本专栏系硅谷教育机构 7EDU 创始人刘君在钛媒体开设的独家专栏,专注于赴美留学行业和教育方法论。】

钛媒体注:本文系钛媒体「赴美留学谈」独家专栏的第十三篇,关注作者「刘君老师」即可订阅专栏更新。作者刘君老师同时也是“钛刻专家”平台上首批入驻专家。上篇专栏可点击链接直达:疫情之下,北美名校门槛降低了吗?

新冠疫情以来,全国、全世界有很多老师都会发现,一夜之间,自己的讲台搬到了线上,必须得依靠网络直播、在线会议等方式来上课了。

6月以来,中国各城市的学校开始陆续复课,然而我所在的美国,学校基本还是依靠在线完成课程的。以加州CDE为例,本周刚刚发布消息,宣布将开始“部分复课”,预计未来的课程设置会是:一周四天,学生一半在家远程上课,一半在学校,剩下的一天集体在家远程上课。

这也意味着,在线课堂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教学的必备因素,对于许多老师来说,这都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和挑战。

其实这个过程,我自己也经历过——大概十年前,我从新东方离职,刚开始进行线上教学时,从教案设计、教学方式、到技术的理解,都经历了一段适应期,最终才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转型方法。

我想在这篇专栏里,给面对着这个转型难题的老师提供一点个人心得,也让家长、学生对于在线教学能有更多的理解。

从线下教室到一刻不停的“现场直播”

想到线上,大家很自然能联想到的都是共享屏幕、连麦等等,但是其实线上课堂与线下课最大的区别,不在于使用的工具,而是在于这些工具带来的变化——没有面对面接触、通过语音进行。

首先,没有面对面接触,意味着老师要和学生“破冰”变得更难了。过去一进教室,只要老师表现得沉着得体,业务熟练,很快就能让学生对老师有信心,也感觉熟悉起来。

而在线上的话,就算上几个小时的课,没有眼神接触、没有和真人沟通过,学生可能还是觉得跟老师的距离很遥远。

这也就意味着,过去在新东方或是其他线下课堂那种靠性格魅力走天下的法子很难行得通——新东方的老师水平当然是业界比较高的,但他们在课上的个人魅力也是很突出的,而后者的优势在线上可以说是被抹平了。在上线上课时,的的确确是要拼专业知识、技术熟程度甚至线上讲课经验了。

其次,在普通的线下课,老师有一些停顿是很正常的,属于课堂节奏的一部分。但在线上课上,我的体会是,稍长的沉默都会变得有一丝尴尬。更重要的是,空白一小段时间,也许学生就走神了。

这要是在课堂上,点一下学生,他很快可能就能回过神来,但在线上,如果你的学生走神了,对他来说这堂课可能就再也听不进去了。

这其实对老师的要求有点像之前比较火的“主播”,只是主播有的是唱歌、表演才艺,而老师则是要把知识按照学生能够适应的节奏几乎没有停顿地讲解出来,难度更大了。

线上教学方法:因地制宜

说了这些区别,我们要如何去适应线上这个教学环境呢?

首先,在教案设计方面,需要根据上面我说到的“无停顿”特点来设计。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线下教室里,教学内容学生都明白是给大家看的,而在线上,教学内容是直接在他们自己的电脑上的,这其实是一种很私人的教学体验,老师在设计的时候,可以利用好这一点,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这个独特性。

其次,在线上课堂中,我们虽然没法和学生眼神交流,体会到他们到底听懂了没有,但可以有机地加入一些随堂测试题,来实时了解学生的进度。老师也需要比在线下课的时候投入更多的努力,去感受学生是否有足够的互动、是否需要更多的讲解。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课程之外,老师可以说是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来准备线上课程。这一点,既是内容上的,也是技术上的。

从我的经验来看,同样的时间内,线上的教学内容可能有线下课的两倍甚至更多,才能让学生保持一个 fully engaged 的状态。除了备课以外,线上课的各种测试题的结果、学生的作业情况,老师可能都要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和分析,才能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最好地掌握学生的进度。

从技术的角度来说,老师也需要对使用的各种工具比较了解,才不会在线上课中出现“断层”。比如文件如何传输,不同的电脑系统如何共享屏幕,如何提问学生或进行多人互动等等,这些技能都是需要提前掌握并且熟练的。

技术帮助我们更好地线上教学

不过幸好,虽然工作量变大了,但是我们也有了更多的工具来帮助完成课程的准备、课后的内容分析等工作。

比如我们的在线课堂里,可以看到学生的做题进度,用来分析和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程度。美国这边还有网上测试系统quizlink,帮助学生增加参与度。

另一方面,老师也要对技术足够熟悉和了解课程上用到的这些技术——了解网站/app的操作使用,了解小班化的课程设置,如何去点名,上传课件,分享屏幕,在屏幕上进行手写操作,使用外接的monitor,软件之间的切换,甚至学生端有时候的一些问题,老师可能都要有一定的经验去处理,我们经常会说,线上课上着上着,老师都变成“超级赛亚人”了。

作为机构或学校,我认为为了达到比较好的在线课程效果,给老师提供一整套的在线教学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们团队里有一些年级比较大的老师,可能对于技术原本没那么熟悉,我们分了好几轮来进行培训,从对在线课程的理解到对技术的熟悉,他们整个培训流程走下来,能够对在线课程的操作熟悉不少,没过多久就能上手——毕竟都是很有经验的老师,最重要的其实是让他们对这个模式的核心特点有了解,再提供好工具,配合他们适应。

现在的疫情情况下,对于公立学校或其他对在线课程有需求的老师来说,我认为适应在线可以三步走:

首先,心理上适应。理解自己虽然有比较多年的教育经验,但是在在线教育方面可能还是个新手,需要多学习、多思考。

其次,教学上适应。这一部分上面我聊了不少,包括根据在线模式重新设计自己的课程大纲及安排、去把课程密度加量、去习惯线上操作形式等等。教案上传、屏幕分享、点名学生等等,都需要比较熟练。

最后,就是在熟悉新的内容框架和技术操作的情况下,探索一些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比如,有的老师可以熟练地运用线上工具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甚至邀请别的老师和自己配合教学等等。

通过这些步骤,老师往往能对在线这个形式有着更多的理解,并根据学生反馈再进一步地打磨自己的在线课程。在过去在线教育既有通过网络资料来进行的文字教学,也有通过录播的视频进行的教学,然而真实的教师通过多年经验、根据在线特性设计的教案、和学生的实时互动,一定是未来教育形态里最重要的一部分。(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本文系作者 刘君老师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