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 PC端文章详情页顶部23-26

【观点】人类终将沦落为算法的奴隶

被算法控制的不仅是微博,还有你的生活。

当信息流中的内容排序由算法决定的时候,就产生了很多变现的可能。因为排序的算法,也就是规则,是由微博公司决定的。这样一来,微博公司就可以公开售卖“粉丝头条”,让用户可以花钱将自己的内容顶到更显眼的位置,甚至出现在并非粉丝的人的页面上。而没花钱的人,自然会被挤下去。

这和搜索引擎的“竞价排名”有异曲同工之处。

最近,有的微博用户发现:自己发送的微博阅读数下降了。另一些人则发现:明明关注了某些帐号,却总是刷不出它们的内容。

对此,微博官方在12月4日做了回应,称:不存在“限流”的情况,但是微博信息流的排序“并非完全按照时间顺序输出”,而是根据一些特定的规则排列的,比如优先向当前在线的粉丝分发,并且根据用户的兴趣进行个性化的推送,让“感兴趣的内容往前排,不喜欢的内容排后面”。

这些规则,也就是所谓“算法”。

消息一出,很多用户觉得很生气:凭什么由你的算法来决定我的阅读顺序呢?我只想按照时间顺序看微博,不行吗?

反对的声音虽大,但可能并不会令微博公司作出退让。因为由算法来决定社交媒体上的内容排序,乃至由算法来决定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是正在发生的、难以避免的大趋势。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正全面被算法接管。

网站上的产品都是来自中国最知名的几家电商平台,但是除了翻译商品、卖家、物流三类信息外,网站还会根据算法对每个产品给出综合评分。(东方IC 图)

微博为何力推算法排序

其实,微博将信息流从时间顺序改为算法排序,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其间,微博公司在不断调整算法,目的也非常明确:让用户数据变得更好看,让微博的商业价值可以更好地变现。

当信息流中的内容完全由时间决定的时候,信息的排序就没有任何商业操作的空间,你很难因为有人愿意出钱,就把他/她一天前发的微博放到另一个人一小时前发的微博前面。

但是当信息流中的内容排序由算法决定的时候,就产生了很多变现的可能。因为排序的算法,也就是规则,是由微博公司决定的。

这样一来,微博公司就可以公开售卖“粉丝头条”,让用户可以花钱将自己的内容顶到更显眼的位置,甚至出现在并非粉丝的人的页面上。而没花钱的人,自然会被挤下去。这和搜索引擎的“竞价排名”有异曲同工之处。

微博公司还会认为,经过算法调整后的排序,更有利于增加用户活跃度数据——如果你经常给某个号点赞评论转发,那么微博就会给你更频繁、更显眼地推这个号的内容,你可能就会继续点赞评论转发。而那些你不太点赞评论转发的号,渐渐地就会被算法“雪藏”起来——反正给你看了之后,你也不会有什么动作。

算法排序,还有利于微博公司推广特定的内容类型。

例如,现在我们每次刷新微博,有很大的可能性,出现在头条位置的会是一条短视频——这是因为短视频被各家公司均视为热点和“风口”,是各家公司都在力推的对象。通过算法助力,人们会被激励更多地在微博发布短视频内容,而不仅仅是文字和图片。

另外,算法排序还使得微博公司可以更好地扶植它们的“头部帐号”。在排序算法中,被扶植的帐号可以得到更优先的展示,这就成为微博和其他平台争抢内容生产者的一种有力武器。

微博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月,“头部用户”阅读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9%,明显高于全站平均增长率。而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微博向“头部用户”倾斜流量的做法还会继续推进下去,通过有意制造流量分配上的不平等,来鼓励内容生产者入驻和发布内容。

世界性的现象和难以逆转的趋势

总的来看,从时间排序到算法排序,微博公司手中的权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更有利于其实现公司战略。

这其实并不是微博的独家发明。放眼望去,全世界范围内的主流社交媒体平台和新闻客户端,都已经在采用算法排序(唯一的例外是微信朋友圈)。

算法最出名的新闻产品就是今日头条。图为北京市海淀区中航广场内的今日头条办公楼。(东方IC 图)

早在2009年10月,Facebook就在一次改版中推出了针对信息流的算法,使得好友的发布的更新不完全按照时间排序,而是加入了算法干预。推出这一更新后,引发了用户的强烈不满。据称,共有超过100万Facebook用户要求:恢复原先的版面,重新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信息流。

然而,正如我们现在所知道的:Facebook并没有听取抗议的声音,而是继续坚持算法排序,因为这符合公司的商业利益。渐渐地,大家也基本上都习惯了。

后来,Facebook买下了图片社交平台Instagram,并在2016年的时候把Instagram的排序也从时间顺序改成了算法排序。同样,这样的改动引发了不少反对,但最终依然是坚决进行了下去,大家现在也习惯了。

从这些过去的案例经验来看,从时间顺序到算法排序的这一趋势是难以逆转的。虽然此次反对微博算法啊排序的声音很大,但微博公司应该不会作出退让,而是会继续坚决地将算法排序推进下去。

我们的生活被算法全面接管

其实,我们在微博、Facebook等社交媒体上领略到的算法干预,只是人类社会大趋势的一个缩影。这个趋势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在被算法全面接管。

当我们打开购物网站的时候,推给我们的产品是经过算法个性化定制和排序的。它的目的,是让我们更快更好地“剁手”。

当我们出门的时候,很多人的认路能力早已经大幅退化,因为我们交给手机中的导航软件为我们计算路线,我们跟着软件算法给出的“向左转”“向右转”作出动作就可以了。

当我们打开网约车app叫车的时候,往往并不是由司机来抢单,还是由算法进行分配,为你指派更近的司机,同时如果你此前花钱多、是高级会员,它可能会给你更快地指派更好的司机。

当我们想找部电影看、找本书读、找首歌听的时候,会有网站用算法告诉我们:你应该会喜欢这部电影、这本书、这首歌。

2017年10月《纽约客》封面:拜见机器人主子。(网络图)

《人类简史》《沙龙结束》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曾经在接受《连线》杂志采访时讲述了一个更夸张的场景——在未来,我将让算法来决定自己的伴侣。

“我会说,‘嘿,谷歌。约翰和保罗都在追求我,他们两个我都喜欢,但是两种感觉不一样。我真的很难理清楚。鉴于你知道的所有信息,你建议我怎么做?’而谷歌会回答:‘嗯,我从你出生那天就了解你了。我已经阅读过你所有的邮件,记录了你所有的电话,还知道你最喜欢的电影、你的DNA,以及你心脏的所有历史生物信息。我有你每次约会的精确数据,我可以向你展示你每次与约翰或者保罗约会时的心跳速率、血压和血糖水平的实时图表。而且,我了解他们就像我了解你一样。基于这些信息和我的高级算法,以及几十年来关于数百万对恋爱关系的统计数据,我建议你和约翰在一起,因为从长期来看,有87%的可能你和他在一起更满意。’”

看上去像是科幻小说,但是其基本元素都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

从一定程度上说,由算法决定的生活是更轻松、更高效的,随着算法的不断完善,它们作出的判断也会越来越准。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又是一种危险的未来。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类自身变得无关紧要了。算法成了新的上帝,人的价值受到严重的挑战和埋没。

而且,在这样的未来中,还有极少数的精英成为不受算法控制的人,因为他们控制着算法,决定着算法的规则。按照赫拉利的说法,这个世界可能变成1%的“神人”加99%的“无用的群众”,人类社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不平等。

与这种晦暗的人类前景相比,微博的排序只是一个很小的问题。但我们可以管中窥豹,预见和反思那个值得警惕的未来可能性。

本文系作者 Vista看天下政商智库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喜马拉雅文章页评论上方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效率的提升才是算法横行根本。

    回复 2018.01.14 · via android
1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