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 PC端文章详情页顶部23-26

再评《绝地求生》:当体育褪去了竞技的本质之后

或许传统体育的专家们会大声疾呼:“吃鸡”比赛和体育精神相悖,它不是电子竞技。

在过去,你能想象“真理”保罗皮尔斯和当红娱乐明星吴亦凡身穿同一件球衣上场打球吗?然后,比赛中再经常来点违反规则的“搞怪秀”?那么,这样的行为难免会被质疑:它还是一场正经的篮球赛吗?

事实上,这种不正经的篮球赛还真的每年都会在NBA全明星赛期间上演,久而久之还获得了一个更响亮的称号“NBA名人赛”。在名人赛中,参赛的队员均为来自各行各业的名人,比如有知名演员、篮球名宿、女篮队员,甚至是在大家眼里弱不禁风的电竞主播,规则方面也没有常规赛那般严苛,总之一切遵循娱乐至上。

当娱乐和体育的边界被打破之后,唯一有可能将其束缚的就剩下了参与者对体育项目本身的掌握程度。尽管篮球贵为世界上推广程度最好的运动之一,但它仍对身高、力量、体能等因素有着不低的要求,使得真正有条件上名人赛的娱乐明星数量并不算太多。如果我们从项目本身来遴选,电子竞技对以上三点的要求可谓是最低的了,游戏开发者们也素来以“易入门难精通”为原则,开发出了许多跨年龄段跨性别都爱不释手的游戏项目。

最近,一款名为《绝地求生:大逃杀》(“吃鸡”)的游戏火遍全网,在线人数达到了一百万,游戏销量更是突破了一千万份。继成为Steam上最高人气、韩国网吧第二热门的游戏后,它还超越了LOL,成为8月Twitch上观看人数最多的游戏。从势头上看,“吃鸡”已经成为了一款现象级的游戏,甚至有着超越LOL历史第一的趋势。

但是和LOL这款标准的电竞游戏不同的是,“吃鸡”在电竞化的道路上和前者大相径庭。在LOL《英雄联盟》中,电竞职业选手需要通过各支战队的青训体系一步一步从梯队走向主力, 这传统体育的培养模式较为接近。而“吃鸡”则有些不同,尽管LGD等俱乐部依旧选择走青训路线,但国内外众多其他俱乐部纷纷选择了签约当红主播的模式,甚至许多娱乐明星都挡不住对“吃鸡”的喜爱,跨界而来和战队合作成立队伍。

当然,明星的入局给这款游戏的赛事带来了近乎空前的关注度,在上周IMBATV《今晚吃鸡》的比赛中,由于著名演员“曾小贤”陈赫和他的SnakeTC战队加入,共为节目吸引了288万的人气,这一数据几乎和目前关注度最高的电竞赛事LPL《英雄联盟》职业联赛在该直播平台的平日人气相当。

那么既然当晚的“吃鸡”比赛人气和LPL近乎对等,那么在比赛水平上达到了LPL之于LOL的高度了吗?在当晚的数据统计中,陈赫在场上的表现是明显落后于他的队友的,尽管最终成绩在最后名列第五,但在比赛时居然还发生了自己人撞伤自己人的囧事,故单从竞技性的角度而言,无疑是很难具有说服力的。但现实却呈现出了另外一个结果,那个误伤点燃了直播间观众们的欢乐气氛,甚至在第二天媒体们报道的文章中丝毫没有提及负面的内容。

一个明显的失误不但没有引起思考和检讨,反而成为了一个娱乐的话题,此情此景仿佛回到了文章的开头——这不是一场正经电竞比赛应该有的状态,而更像是一个娱乐节目。一位忠实的NBA球迷告诉圈哥,尽管他认同名人赛能够吸引其他领域的用户进来,但是比起“做作的假打”,他更喜欢季后赛那种让人血脉偾张的真打。对于传统体育来说,NBA的规则是正规严肃的,显然季后赛的“竞技”要比名人赛的“表演”更吸引篮球用户的目光。

但是“吃鸡”是个截然不同的产品,它不像篮球和《英雄联盟》有着明确且强竞技性的取胜之法。在这款游戏中,不管是用象征着体育精神的“刚正面”打法,还是苟且偷生的“伏地魔”打法,只要你能在100人的自相残杀中活下来,就算是胜利。在这般“宽泛”的规则下,第一届“吃鸡”国际邀请赛SOLO总冠军韩国选手EVERMORE就果断选择了最保险的苟且偷生之法,最终通过消耗战夺得了第一名,而在比赛中有着亮眼击杀成绩的TSM.BreaK只能屈居第二。

故事讲到这里,或许传统体育的专家们会大声疾呼“‘吃鸡’比赛和体育精神相悖,它不是电子竞技”。若我们大胆的做一个假设,让100个“吃鸡”SOLO王EVERMORE进行比赛,那我们将看到的绝不是一场精彩的对攻大战,而是无聊的“躲猫猫”游戏。那么这种职业比赛的人气还能达到此前“失误频发”的《今晚吃鸡》288万吗?这个答案其实不言自明,这个逻辑也使它绝不可能和NBA季后赛相提并论。

从游戏营销和广告投放来说,关注度越高的比赛越能够产生价值。由此,在“吃鸡”这款产品身上,我们暂时发现了一个可怕的结论:“政治正确”的竞技比赛价值低,而请大量主播和演员的充满“失误”的“吃鸡表演”竟代表了未来趋势。由此衍生来看,在竞技体育中应该是领先思维的狠抓青训,反而成了落后于时代的做法,而那些培养“演员”“主播”的“经纪公司”俱乐部,却更有机会在“吃鸡”中赚到大把钞票。

在体育产业生态圈一评“吃鸡”时,我们曾采访了目前正在狠抓青训的LGD分部经理典少,他的一席话恰好能够解释这个“怪相”:“吃鸡”这款游戏现在娱乐性>竞技性。但我们反过来从厂商逻辑去思考,这款游戏之所以能够在《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等强竞技性游戏林立的大环境中异军突起并取得热销,和它本身能通过多种积极or消极的方法去获胜,以及游戏中多变的意外因素所带来的强娱乐性有着极大的关联。

我们都知道电竞赛事的载体必然是游戏,玩家玩游戏的目的是为了享受快乐的,而“吃鸡”厂商要传递给玩家的理念就是娱乐性要比竞技性更容易享受到快乐,并让玩家因这点买账,这也就导致了“吃鸡”比赛和电子竞技所强调的竞技性与体育精神产生了根源性的悖论。

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吃鸡”可怕的增长速度,如果我们一再拿体育精神的观点去抨击它,那么早晚要走上开倒车的路线。并且在“吃鸡”走红的启示下,未来还会有在“娱乐>竞技”这点上更变本加厉的游戏出现,依靠用户基数去强行改写我们对未来体育的认知。

当未来体育与“电子竞技”褪去“竞技”的本质之后,会成为怎样的形态呢?在如今的足球比赛中,总有球队会被诟病踢法功利,领先以后总想着拖延时间。如果当体育褪去竞技,那么足球赛的本身就会像看电影一样,过程和结果都只是需要去期待的剧本,但每一分秒都会演绎到极致的精彩,让你既留存悬念也不会诟病无聊。从商业角度而言,随着精彩程度上升,理论上商业价值的上升也就板上钉钉了。

当然,这些都是“吃鸡”这款游戏进入电竞化出现的两种形态产生的“理想国”,从《今晚吃鸡》有如此多的人并不排斥电子竞技褪去竞技性这点来看,体育的未来究竟何去何从呢?前景摆在面前,而答案只能留给时间来选择。

【钛媒体作者介绍:文/ Alvis雷,微信(ID:tiyuchanyeco)官网、微信、微博:体育产业生态圈】

本文系作者 体育产业生态圈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喜马拉雅文章页评论上方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