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 PC端文章详情页顶部23-26

自动化可能要抢知识工作者饭碗,但不会带来“最坏的时代”

当包括笔者在内的知识工作者坐在电脑前码字的时候,或许不会想到数年之后机器人会处在同样的位置上,而且它们能做的更好。

据美国科技网站VentureBeat报道,鲍尔州立大学最近公布了一向关于工作自动化的研究数据:自2000年以来,美国工厂中蒸发的工作岗位已达500万个,其中由于自动化促使生产力提高所导致的蒸发占比88%。未来,自动化取代更多岗位会让人们的担忧愈加强烈。

机械自动化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机器人大肆进驻工厂,取代了诸多工人的岗位,关于机械自动化的讨论一时间铺天盖地。然而,在知识工作者们撰写各类文章讨论机械自动化的同时,可能不知道关于自动化的危机正在逼近。

最近,房地产大亨Jeff Greene在佛罗里达州棕榈滩召开的第二届Managing the Disruption大会上,谈到了工作岗位被自动化取代的问题及应对对策。Jeff去年就提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扼杀的不仅是蓝领的工作,也开始对编辑、记者、律师、医生等白领阶层的工作产生影响。

这并非危言耸听,更不是杞人忧天,事实上,近几年已经有机器人写文章的事情了,当包括笔者在内的知识工作者坐在电脑前码字的时候,或许不会想到数年之后机器人会处在同样的位置上,而且它们能做的更好。不过,人们也不应该因此就一味忧虑失业的可能性,如果将眼光放长远,会发现知识工作自动化并不会带来“最坏的时代”。

一、自动化趋势愈发明显,或将颠覆知识工作岗位

关于知识自动化的问题,早在2013年麦肯锡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就有相关论述。报告中列举了12个将会对全球经济、商业和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颠覆性技术,其中移动互联网高居首位,知识工作自动化紧随其后,排名第三的则是物联网。

12个对未来产生影响的颠覆性技术

想要搞清知识工作自动化到底是什么,将概念分拆并加以分析会更加明确。

知识,即通过学习、实践或探索所获得的认识、判断或技能。

知识工作,则泛指需要借助专门的知识、复杂的分析、细致的判断以及创造性的解决技巧才能完成的那类工作,也就是白领工作。

自动化,指机器设备、系统或过程(生产、管理过程)在没有人或较少人的直接参与下,按照人的要求,经过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分析判断、操纵控制,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

提起“自动化”,人们往往会产生一种现代感。实际上,自动化并非伴随计算机而产生,而是远远早于计算机诞生之前,即“工业自动化”。那时,人类发明了将谷壳从米粒上剥离的脱粒机,还有将棉花和棉籽分开的轧棉机,皆属自动化范畴。

机器的不断出现引发了工业革命,电气化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信息化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所产生的最重要成果即“自动化”,前者使“制造”自动化,后者使“信息流动”自动化。

从工业革命的成果来看,自动化对社会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最重要的是降低了生产制造的边际成本。在自动化技术出现之前,无论是制造还是信息流通,每增加一个单元就要多一份人力成本,但在自动化技术出现后,增加单元需要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对知识工作自动化的定义则是:可执行知识工作任务的智能软件系统。对现代社会来说,这是非常有益并且十分必要的。工业时代,大规模的生产对人类的体能提出严苛的要求,促使人类依靠工业自动化的手段弥补体能上的不足。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高速公路及数字化时代,节奏瞬息万变,对人类的智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知识工作自动化是用来弥补人类智慧的不足的,它能够协助人类更好地完成复杂的任务。近年来,知识工作向自动化演变的情形正在真实地发生着。

2015年1月31日,苹果发布了创纪录的Q1财报,数分钟后美联社就发表了题为《Apple tops Street 1Q forecasts》(苹果打破华尔街第一季度预期)的报道,这篇佚名文章的作者即由美联社撰稿机器人“Wordsmith”编写。

Wordsmith于2014年7月正式上岗,开始每篇文章都经由人工校对与润色,但到了10月就无需人工干预了,到苹果财报的稿件出来的时候,Wordsmith的文章撰写错误率已低于人工撰写。

在中国的知识工作自动化进程中,腾讯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15年9月,腾讯发布了一篇由其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编撰的文章。腾讯方面表示,Dreamwriter可根据算法进行稿件生成、瞬时输出分析及研判,只需一分钟就可将重要的资讯送达至用户处。至于写作水平,我们可以一起读一段来感受一下:

综上所述,“知识工作自动化”已然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依照当前科技的发展速度来看,之后应该会有诸多杀手级应用出现,机器人抢知识分子饭碗的可能性极大,笔者也感觉到了隐隐担忧。

但是,正如被多次引用的“最好最坏的时代”一样,这不会是完全的坏消息,而且如果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并就长远的发展而言,知识工作自动化或许会开启知识工作者的“好时代”。

二、知识工作自动化创造更大经济价值,促使人类智慧进一步提升

根据麦肯锡报告的预测,到2025年,知识工作自动化将创造出5.2~6.7 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相当于增加了1.1~1.4 亿全职劳动力。其中涉及到的主要技术包括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及自然人机接口,而涉及到的行业包括教育、媒体、医疗、法律、金融等。

知识工作自动化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选择,虽然它正在抢夺知识工作者的饭碗,但从科技及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来看,这并不是坏事。

首先说“信息化”,其实信息化并不是现在才有,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个信息化的过程。

在文字出现之前,历史只能靠记忆口口相传,因此必须靠专人负责这种记忆的传递,也就是背诵史诗的民间艺人。这种人的一生,前半辈子背诵史诗,再用后半辈子讲给人听。

直到中世纪,西欧识字率较低的地区的历史依然要靠这样的游吟诗人保存。在西藏地区,纯粹靠语言与记忆保存历史的方式更是直到几十年之前才结束。

毫无疑问,这种只靠记忆保存信息的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记忆的疏漏使得许多历史面目全非。所以人类才发明了文字、纸张及印刷术,既节省成本又能保证精确性,从甲骨文到泥板记录,从雕版印刷术到活字排版,人类实现了最初的信息化。

再以算术为例。原始人和孩子做加减法的时候都会本能地去掰手指头,即累加计算。后来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在熟练的基础上学会了乘法表,在大脑中建立固定的数字处理程序,这也是信息化。

由此可见,信息存储与读取的廉价化和标准化以及信息处理流程的高效化,才是信息化的本质。信息化革命降低了存储成本,用少数电子替代了数万亿分子构成的文字,同时利用电路建立了标准化的信息处理单元,并可人为建立针对特定任务的高效处理流程。

廉价的信息存取加上高效处理,使得信息化革命对全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如此前的文字、造纸术和印刷术为千年文明带来的变革一般,知识信息化革命的时间集中发生在几十年之内,因此显得更加惊人。

实际上,知识工作自动化乃至其他行业的自动化也可被看作是一次信息化革命,只不过这次是借助自动化来推进人类信息化的进程。据统计,目前全球各领域的知识工作者超过2.3亿,占全球雇员的9%,但雇佣成本却占全球雇佣成本的27%。值得注意的是,在知识工作中,较为初级的体力与脑力劳动占80%,只有20%是创新型工作。

所以,知识工作自动化的真正目的并不是真的和知识工作者“抢饭碗”,而是对知识工作者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和体能水平进行有效的补充。让软件替白领们完成80%的初级体力与脑力工作,使人类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创造性工作当中去,同时促使个体自我提升,最终促进人类素质的进一步发展。

从本质上来看,知识工作自动化是自动化、智能化和人机化的有机融合,其自动化的对象是“人的能力”,包括分析能力、推断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其终极目标是“造人”。就目前的技术程度而言,强人工智能的出现遥不可及,所以将岗位自动化是退而求其次的最佳选择。

虽说自动化会为全人类带来进步,但难免也会引发人们对失业的担忧。其实现在的自动化发展水平还远未达到理想状态,比如律师、医生、会计等需要高度专业技能的工作,是现阶段无法为机器所掌握的。还有需要情感交流以及思考的工作,机器同样无法做到。

因此,人类不必对大规模失业的问题太过担心,但也不能忽视这一技术的发展。特朗普的财政部长Steven Mnuchin认为,与自动化相关的工作会在50年~100年间被机器大规模取代,而普华永道也发布报告表示美国38%的工作岗位到2030年将被自动化取代。

综上所述,知识工作自动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助作用显而易见,但仍会引发个体对失业问题的忧虑,不过,知识工作自动化同时也起到促使个体进步的作用。如果不想被机器人抢了饭碗,就应该掌握更多有效的知识,并尽量进行创造性工作。如此一来,知识工作自动化就能够成为督促个体进步,提升人类智慧的动力。(本文首发钛媒体)

(钛媒体作者:最极客,文/东方亦落)

本文系作者 最极客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喜马拉雅文章页评论上方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人工智能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趋势已经很明显了,希望对人们的影响正面大于负面吧,早日把灵犀语音助手等智能语音类软件来一次巨大的突破。

    回复 2017.04.10 · via pc
  • 都有竞争

    回复 2017.04.07 · via android
4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