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 PC端文章详情页顶部23-26

天仪研究院杨峰:航天从不是摸不到的白日梦,而早已进入我们的日常点滴

天仪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卫星,为这些科学家和企业、科研院所提供上天验证和科学实验的服务,把原来需要等待至少5到10年的时间缩短到1年之内,然后把成本降低几个数量级。

天仪研究院CEO杨峰在2016 T-EDGE峰会上

钛媒体注:2016年,当大家的目光被马斯克的SpaceX、Facebook的卫星互联网所吸引的时候,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今年11月我国第一颗商业化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而它背后的创业公司去年才刚刚成立,今年6月才拿到投资。

在2016 钛媒体 T-EDGE 年度盛典上,天仪研究院CEO杨峰在现场揭秘了这样“火箭式”速度背后的故事,他表示:

天仪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卫星,为这些科学家和企业、科研院所提供上天验证和科学实验的服务。我们把原来需要等待至少5到10年的时间缩短到1年之内,然后把成本降低几个数量级。

杨峰在现场用了很多例子来说明航空航天对于基础科学、日用科学乃至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投资巨大而资源空间有限,所以大部分空间科学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以今年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为例:

潘建伟院士这么一个有资源、有名气的人,花十年时间才把这事情干成,请问一个科学家人生有几个十年?

而依靠天仪研究院“量身定制”的微小卫星,本来2025年才有机会进入排队发射的天体物理教授,2017年就能发射他自己的卫星,或许领先NASA三年。而在未来两年内,天仪研究院计划发射20颗卫星,而目前为止中国发射升空的卫星仅仅200颗左右。

更令杨峰欣喜的是,这样一家航天创业公司在今年实现了盈利,证明了其在商业上的可行性,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商业航天市场巨大的创业空间。

以下是天仪研究院CEO杨峰在钛媒体T-EDGE 2016 年度国际盛典上的演讲实录,经钛媒体整理:

大家好,我是天仪研究院的CEO,我们是搞航天的。不知道台下有多少人对航天这个行业有所了解。

我来这里有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这航天员他在天上的时候戴着头盔,戴着厚厚的手套,他突然感觉到我鼻子好痒,怎么办?正确答案是“忍着”。接下来这一个问题就是,宇航员是一个密闭的环境,这时候万一宇航员放了一个屁,怎么办?答案还是“忍着”。第三个问题也是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航天员如果在宇航服里面想拉耙耙怎么办,这答案就不能是“忍着”啦,最近NASA向全世界征集一个idea,谁能够提出一个想法,能够让宇航员穿着宇航服把耙耙清理干净,奖励是3万美元,这个截止日期是12月20号,大家可以试试。

今天来到钛媒体来演讲我很高兴,但是知道这主题之后很伤感,因为我一直以为我是科学家,但是你们让我讲白日梦。为什么要干航天这种摸不着的事情?其实航天真正跟大家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可以这么说,在这个屋子里面所有的东西,以及你生活当中用到的东西,如果不是航天人直接或者间接参与发明,就是航天人推动了它的进步,比如说太阳能、纸尿裤、微波炉以及一些新的材料,各个方面其实都是航天人直接发明的。

其实最让我受不了是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现在特别火,实际上产生很多独角兽的公司,公司也都特别挣钱,但是我觉得移动互联网跟互联网行业其实相差的是什么?其实就是移动互联网的手机终端上多了一个导航的模块,而导航是谁干的呢?导航就是我们航天人干的。 航天人辛苦地把活都干了,台下的各位移动互联网的人士把钱都挣了,这让我心里面特别不平衡。

接下来就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说宇航员上天到底是干吗去了?国家花了那么多钱造火箭造飞船造空间站把航天员送到天上是干什么的?未来用到哪?大家可能说太空旅游,美国有一个航天员在天上三百多天,天天秀各种照片,其实不是。其实他要在天上干很多的科学相关的事情,比如说这是可以看到航天员在舱外进行太空行走,我们国家第一个进行太空行走的航天员是翟志刚,不是杨利伟,翟志刚拿了一个固体润滑材料装置回来,这装置非常的复杂,复杂在哪一方面,首先这个机构它必须非常的坚固,它非常的坚固装在这舱外,无论火箭如何振动也振动不下来,而宇航员进行舱外作业地时候又因为戴着手套没有支力、没有重力,要求这个装置能轻松地一把抓下来,这要求它非常坚固又易于拆卸,这样一个矛盾的技术要求。这就是我们公司现在的CTO任维佳在当时的国家技术团队中负责设计出来的,所以这是一个非常牛的事情。

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们的空间站里面的场景,是什么样子的?大家可以看到其实四周全都是科学仪器,在空间站里面是没有上下左右一个概念的。因为大家是飘着,你转动一点就改变方向,不过这里面还有一个说法,航天员从太空回来之后特别容易摔东西,并不是脾气不好而是习惯了在天上拿什么东西就搁这儿就飘着了,回来之后还没习惯,回来之后继续飘着,然后就摔了。然后他们其实都在用这些仪器在做着各种各样的学科的实验和验证。大家又要提问题了,为什么非要上天去做科学实验,为什么地上这么好的场景不用?其实分两种,一种是科学,一种是技术。对于科学来说主要的目的就是微重力的环境,在地面重力对某些科学研究来说极其严重干扰的因素。 哪怕是基因这种研究,重力都是非常强的干扰,在天上没有重力的环境下,我们更能够发现某些科学问题的本质。

从技术的角度上来说,有一些条件也是在地面无法实现的。比如说量子通讯这科学实验,为什么到天上去做,因为天上可以实现1200公里这样传输距离的通讯实验,在地面做了100公里就已经了不得了。

这里我讲两个我比较熟悉的案例。第一个案例是日本宇航员2015年,就是去年把他们的一台叫静电悬浮炉,这仪器是做材料加工的研究,大家想一下地面重力存在,任何的材料加工或者是研制的时候都必须用容器装起来,因为它一旦熔化了之后,如果没有一个容器的话会散成一片,这样的话就导致在地面去加工材料永远密度不可能是均匀,它的熔化结晶过程也不可能是均匀的。包括有一些材料都没法熔化,比如说熔点最高的材料是钨,钨的熔点是3400度,在地面你都没法熔钨,请问你用什么容器装这个钨。但在太空中我们把这材料悬浮起来因为没有重力,悬浮起来之后,我们就可以对它进行加工,而且不会受到各种情况的限制,而且加工出来的材料非常的完美。我们中国已经在做类似的技术而且比日本人做的更好。

下面举个大家更加熟悉的案例。大家都很熟悉3D打印。3D打印在地面的话,其实你无论用什么原理,用什么材料,3D打印都是通过器材一层一层打出来,但是在天上没有重力的环境下怎么打印?美国NASA把一台3D打印送上天空,目的是什么呢?我说一下,NASA最不喜欢听到航天员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呢?叫做“休斯顿,我们有麻烦啦!”比如说我背痒痒,NASA就说啊,你忍着吧,等明年飞船上去的我给你带一把痒痒挠上去,那是过去。现在就是地面指挥台根据宇航员需求设计一下图纸邮件给宇航员,宇航员自己打出来就完了,所以在太空中3D打印其实还是非常非常先进的。很可喜的是中国的空间3D打印也已经出来了,中科院把这东西用抛物线飞机做过实验,非常成功。

我接下来说的国际空间站,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建成了大概100多米这样一个规模,一共他们做了1120项实验,中国空间站将在2022年建成,因为我们起步晚,所以我们一开始规划的是近百项实验,这些实验实际上是我们在全国顶尖的科学家以及科研院所,征集了一千多份需求。然后最终征选最好的这近百项送上了太空。

大家可以看到因为投资巨大而资源和空间有限,所导致的这样一些空间科学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实际上在卫星方面来说,同样也是这样一个道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比如说潘建伟院士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潘建伟院士这么一个有资源有名气的人,他花十年时间才把这事情干成,请问一个有名的科学家他的人生有几个十年。去年年底发的悟空探测仪,这个科学家等了三十年等上去,这实际上这些人已经是航天人里面运气最好的一波,他们毕竟上去了。

我们再讲另外一个,这个教授是做天体物理的研究,他从NASA回来,这哥们回来之后他发现至少等到2025年才有机会去排队,现在连排队的资格都没有,他还不确定能不能申请到经费。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就是某知名企业,他的太阳能产品做的非常好,重量轻、效率高而且很便宜,航天业内的产品达到1000美元一瓦,大家知道地面的太阳能是多少,是3块钱人民币一瓦,这是1000美元一瓦,这家公司很想进入航天市场,但是实际上这公司它完全没有机会上天,验证这东西,而且航天不会用没有经过验证的东西,所以这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这大家可能觉得说我们玩的特小众,觉得这市场规模不大,其实我们面向的是一个300多亿美元一年的市场。2016年2月份我们还在做办公室的装修,6月份我们才拿到投资,但是11月份我们就把我们的第一颗卫星打成了。全世界没有人有这样的速度。

也许有人会说,运气好赶上了好时机。你的二号卫星在哪里,我的二号卫星马上来,本来这个月就要发我的第二颗星,但是因为发射方的原因,导致了推迟了一个月,所以我的第二颗卫星将会在2017年1月份发射。有人会说你这个烧钱烧出来,投资人的钱反正不当钱花,在这儿我想说一下,我们年底大概盘算了一下,我们把所有营业收入和非营业收入加在一起,我们今年盈利了,作为一个航天创业公司,我自己都很惊讶。

我们接下来干吗呢?我们的计划是在2年之内也就是2017年和2018年发射20颗卫星。20颗卫星什么概念?现在天上1000多颗卫星中国占10%,也就是200颗左右,GPS卫星24颗,北斗若干年建成32颗。中国2013年一整年发的卫星是19颗,但是现在我们两年之内要做20颗。

更加让我兴奋的是,刚刚我说到的永远得不到机会的那个天体物理教授,马上就要跟我们合作,发他的卫星合同已经签,钱已经付了,我们现在正在造他的卫星。2017年我们就要把这颗卫星打上去,而且这颗卫星如果打上去,或许将领先NASA三年。

我们一直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所以我希望大家对我们持续保持关注,因为我们真的不是在做白日梦,我们真的是在为中国的科学、科技做着巨大的努力,谢谢大家。(本文首发钛媒体,整理自2016 钛媒体 T-EDGE 年度盛典演讲实录,记者/张远)

本文系作者 竹光侍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航天已不再是遥不可及

    回复 2016.12.11 · via iphone
  • 白日夢

    回复 2016.12.11 · via iphone
  • 航天上用的太陽能電池版是鎵系的半導體,不是一般太陽能電池用的硅系,根本沒法比好不好~

    回复 2016.12.10 · via pc
3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