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CTIS-文章详情页顶部

对于杨永信和他的网瘾治疗,老外是如何看的

在外国人眼里,网瘾是个什么概念?他们又如何看待杨永信和他的网戒中心?

最近杨永信又成了舆论的漩涡和焦点。到今年,杨永信所在的网戒中心已经运营了10年。

杨永信曾在2009年登上美国《科学》杂志,当时《科学》杂志用“The most infamous”(最臭名昭著)来形容杨永信。

在外国人眼里,网瘾是个什么概念?他们又如何看待杨永信和他的网戒中心?《胡说七道》和一些外国人聊了聊这些问题.

“医生本人也需要看医生”

人们困惑,用电击对抗网瘾,究竟是治疗还是虐待。孩子们害怕肉体的痛楚,因而表现得乖巧,这种“治愈”是否是掩耳盗铃?

我们和《胡说七道》的一些外国志愿者聊了聊杨永信和他的网瘾戒断所。

  • Alex,年龄:24,地址:美国

听起来,这对被强制送进去的孩子来说很不公平,甚至没有人权。

这些家长找了一种错误的方式来对待孩子们的网瘾。看起来,怎么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式,来引导孩子面对网瘾,对家长来说很难,甚至对这个诊所的医生来说,也很难。

在美国,有一些关于网瘾的评估标准,但没一个稳定的说法。现在大学里有相关的专业,相信以后关于网瘾的科学研究会越来越多。

  • MikeRollad,年龄:65岁地址:美国俄亥俄州

让孩子们的身体受苦,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些家长们估计实在是想不出别的法子了,才会信这种鬼办法会有用。

网戒中心里的电击和鼓励互相举报,让我想起了以前的那些邪教。孩子出来以后不相信父母,也是这种互相举报的模式产生的副作用。

被曝光之后,这些机构应该会因为涉嫌虐待被取缔吧?

  • JustinChua,年龄:31岁,地址:菲律宾

网瘾什么的又不是犯罪,凭什么电他们?这是虐待。

  • EvelinaKenama,年龄:18岁,地址:美国旧金山

杨医生本人才需要看医生。那些孩子不就玩个游戏嘛,他们的爸妈如果可以更关心他们的孩子,比送去治疗效果肯定好多。养孩子并不容易,养好一个孩子需要花更长的时间。在我看来,更大的问题出在家长身上,不在这些玩游戏的孩子身上。

一到假期,我基本上是手机用个不停的,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拿手机刷FB,但我不觉得自己有网瘾。因为快开学了,一上学我就不会这么勤地用手机。

洛杉矶有一些戒网瘾的机构,但我觉得,要戒网的话,控制自己不用网络,不用FB等等,自己能做到,不需要这些机构。

治疗“网瘾”,是治疗不存在的病吗?

“网瘾”一词,诞生于互联网对人类生活提速覆盖之时,当时的人夹在一种对互联网既渴望又畏惧的心情中。

网瘾最早是一个精神科医生的玩笑。美国的精神科医生伊万·戈登伯格(Ivan Goldberg),为了讽刺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手册里,对酗酒、赌博成瘾等"行为障碍"概念的规定缺乏生理基础,比照着病态赌博的定义,编造了7条诊断标准,声称自己发现了"网瘾"这种精神疾病。

戈登伯格的吐槽经过媒体报道后,反而引起社会人士的讨论,网瘾是否应该被归为一种精神错乱成为一个争议,即使戈登伯格亲自出面说明那只是一个恶搞也无济于事。但至今,网瘾也还没有被明确归类为精神病。

最早给网络成瘾提出判断标准的金伯利•杨,认为网瘾只是“行为依赖”。在国际上常用的诊断精神疾病指导手册,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和世卫组织《精神与行为障碍类别目录》中,网瘾未被认定为精神疾病。

在中国的网戒中心,最为人诟病的莫过于电休克疗法,这种用于治疗极端精神病人的治疗方法,被用于治疗网瘾看起来并不合理,在中国,网瘾也并非精神病。2009年卫生部在对《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指导》征求意见时,否定了将"网瘾"作为临床诊断的精神病,同时提出,“网络成瘾”的新概念是网络使用不当。

2013年,美国精神病协将来自中国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纳入“DSM-5诊断与统计手册”中的网络游戏成瘾,被国内媒体误解读为中国定义了新型精神病,但最后被确定这是误读,在该手册中,网络游戏成瘾的描述是值得“进一步研究”。

“网瘾”一词诞生时,网络尚不如当下发达,面对快速发展的网络世界,普通人渴望体验,又对未可知的“不良影响”怀抱恐惧,增添了人类对网瘾危害的意淫。

1997年,创造了“网瘾”一词的伊万·戈登伯格对《纽约客》周刊表示:“如果你把成瘾概念扩大到人的每一种行为,你会发现人们读书会成瘾,跑步会成瘾,与人交往也会成瘾。”

崇拜痛苦的疗法被当作“苦口良药”

媒体拍摄的临沂戒瘾中心

在一则记录北京大兴一家网戒中心情况的短片中,一位正在网戒所接受治疗的孩子,要求记者给母亲带一封信,求母亲带自己离开。他提到自己难受,并不是因为不能玩电脑,而是因为孤独。

孩子的母亲读到一半,流着泪告诉记者自己无法再读下去,在母亲看来:“我的孩子自从上了网,就变得冷酷无情。”

孩子被送进网戒中心,原因可以只是家长的判断。爱上网的孩子不听话、叛逆的行为,家长都可以归咎给网络,他们不善和孩子沟通,不懂如何教育引导,也不会考虑——缺乏自制力的孩子之所以沉迷网络,有没有可能是现实的学校和家庭生活中遭遇了不顺。

柴静曾在采访笔记中记录了一对儿子在网戒中心治疗的父母的故事:

到了中心,他被拉进治疗室电击。

“从那之后他再也不相信我了”她说“我的心都碎了”

但父亲很高兴,因为在中心,儿子每天给他洗袜子。这是纪律。如果违背了父母的意志,在中心,父母可以上报。

儿子和盟友蹲在地上吃一只西瓜。父亲要吃,儿子说“你可以自己拿”

他认为儿子不尊敬他,去上报了。第二天,儿子被电击。

……

“如果他在里面只是因为对仪器的恐惧而顺从,这是真正的改变吗?”(柴静问孩子父亲)

“他要能恐惧一辈子也未必是坏事”他说。

很可惜家长们不会去研究网络,不会考虑引导孩子使用网络。他们的目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塑造孩子,甚至有的人只是想让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

2009年时,杨永信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为什么网戒中心有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而不用,杨永信的回答是:“必须让他产生一种不舒适的体验,才能产生效果。”

体罚式教育的影响作祟,这些家长信奉“严师出高徒”,相信严厉是万能药、高压可以解决一切。

因此,这种崇拜痛苦的疗法被认为是家长走投无路情况下的“苦口良药”。

2009年,我国的网瘾青少年据统计达到1300多万。

根据中央电视台的报道,2009年时,戒除网瘾已经悄然成为了一门拥有300多家机构,规模达数十亿元的产业。

截至2014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达到2.77亿,其中,16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约为1亿至1.2亿左右。

与此相对的,中国并没有关于网瘾诊断和治疗的国家标准。2013年,文化部、教育部等15个部门联合发布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成瘾综合防治工程工作方案》确提出,“目前我国尚无符合国情的网瘾诊断测评量表。”而要制定本土化的网瘾诊断测评系统,则需要调动研究机构、精神卫生机构各方的力量。

对抗网瘾,全球各国是等待或者介入?

网络是否如同毒品,一旦上瘾便难以解脱?以至于只有采取强制手段,甚至是电击,才能让人因恐惧惩罚而脱离网瘾?

莎拉·基斯勒教授,来自卡内基梅隆大学电脑科学及人机互动系,她认为在网瘾这件事上,人具有自我改正的能力。

在完成一项和互联网重度使用者的研究里,莎拉·基斯勒发现,大多数使用者,在一年后花在电脑上的时间都被他们大幅度减少了。这说明即使是问题使用者,也有自我改正的能力,莎拉·基斯勒认为,这些自我改正的策略包括有:安装内容过滤软件、接受辅导及接受行为认知治疗。

德国则有研究学者担心网瘾成为“时髦的赌瘾”,即使在未来老龄化社会也依然会存在。估算这个“时代病”每年给整个德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就有数十亿欧元。因此,德国政府也对网瘾者增多现象不敢掉以轻心。

一些国家和地区则选择了介入。

新加坡的策略是预防和指导。在新加坡,健康服务中心会向中小学定期派遣心理学家,教学生和家长如何预防和应对网络成瘾。此外,新加坡很注重家庭对孩子正确使用网络的指导,为此还成立了互联网家长顾问组,专门为家长提供长期指导,培训他们如何指导孩子健康使用网络。

有采取疏通策略的,就有堵截的。

在韩国,2011年通过的“灰姑娘法”,将网瘾和毒品、酒精归到一起,禁止未满16岁的青少年在午夜12点后在线玩游戏。不过随后,韩国开始出现未成年人假用成年人账号进行游戏的现象。

由国家赞助的网瘾治疗中心在韩国被建立起来。在这些治疗中心里,韩国的医生号称使用的治疗手法是:电极脑部扫描、虚拟现实疗法和脑部电磁脉冲。

2015年时曾有外国记者探访一家韩国的网瘾戒断中心,尝试了一下脑部电磁脉冲。开始前医生提醒他第一次可能会有点难受。然后“治疗”开始,记者被电到抽搐,结束后也不确定自己是否戒除了网瘾。

而在中国,一些沉迷于游戏、不受控制的青少年被家长送进了各种网瘾戒除机构。

现如今,杨永信的网戒中心治疗范围已经拓展到更多项目,同性恋、晚婚都有把握治好。

我们担心的是,这是在公立医院,使用“电休克”疗法治疗网瘾不需经过伦理安全研讨;做“电休克”治疗可以不经过事先诊断;年轻人即使已经成年,被送进去后也很难决定自己的去留。

更多新鲜观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钛媒体(ID:taimeiti)

钛媒体微信二维码

本文系作者 南七道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中国最喜欢治那些不是病的病和能自愈的病

    回复 2016.09.14 · via pc
  • 愚昧

    回复 2016.09.14 · via android
  • 屏幕背后的人格缺失。运动能有效克服“网瘾”。暗室会诱发负面情绪。

    回复 2016.09.15 · via android
  • 我每天工作八小时,上网十二小时,离开网络无法工作生活,连吃的也的网购,是不是应该被送去戒瘾,这些机构真是智障

    回复 2016.09.14 · via android
  • 很全面的我一篇网瘾文 赞

    回复 2016.09.14 · via iphone
5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