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 PC端文章详情页顶部23-26

拯救还是利用?互联网与人类的七宗罪(上篇)

互联网和人类七宗罪,到底是拯救还是利用?且看成人网站、SP、劲舞团们如何通过技术来满足欲望,点评网站、电商、微博如何利用人类的贪婪。

关于各类互联网产品和服务,不管是我们曾经经历过的,还是在不远的未来可预期到的,提到最多的总是产品是否人性化,功能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是否能够挖掘出人类深层次的欲望,用时下最流行的话说,好的产品和服务一定要找到用户的痛点。互联网的经验主义可以帮助我们去判断和找到这些痛点和需求,但如果我们追本溯源,用户的痛点、需求或者说是欲望究竟缘何而生?而这些又是什么?如何影响我们?或许除了实证科学之外,哲学和宗教就是解答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

在这里,我想尽力避开宗教色彩和信仰,仅借用七宗罪的基本概念,将这些在宗教中不可饶恕的罪恶表述成人类与生俱来且不可战胜的欲望或是原罪,不涉及褒贬。这七种欲望根植于人脑的深层结构之中,就像预先烧制在硬件上的底层架构,只能读取但永远无法修改。人类后天形成的认知和理性往往也无法应对这些与生俱来的欲望,只能任由其操纵我们的行为并使我们承担相应的后果。

电影《七宗罪》中,罪犯把自己当成代表上帝的执法者对犯下这七种罪行的人逐一行刑。而回到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互联网已经像透明的空气一样成为人类进化的必要条件时,互联网带给我们的种种应用和服务是帮助我们改善甚至摆脱这些欲望、维护人类信仰的祭司?还是在充分利用人类天生的阴暗种下诅咒并任其无限滋生和蔓延的恶魔?

 

I. 色欲(luxuria)——过分强烈的或放纵的性欲

代表产品:成人网站、SP、9158、初期QQ、劲舞团、豆瓣小组

从落后的拨号上网时代至今,成人网站一直屹立不倒,面对越发成熟的网络监控和严厉的法律制裁,其依然通过将服务器转移至海外、网址更新器、社区发布信息、QQ群讨论等方式玩着猫捉老鼠的游戏。

很久之前,还是小白用户的我一直对这些站长的无私奉献而心生敬佩,像许多人一样把他们当成向广大宅男散播福音且无欲无求的精神导师。后来才认识他们也是有健康的盈利模式的,而且还是暴利。其实,从远古时期刻在岩壁上让人脸红心跳的图画,到文字和印刷术出现后的成人书籍,再到影像技术成熟带来的成人录像带和成人光盘,人类一直在穷其所有,利用最先进的技术来做出承载着人类欲望的产品,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成人网站的出现也是必然,其也将信息共享、免费吸引用户、流量变现的典型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发挥到极致。欲望促使用户光顾,而这些网站将积攒的流量变现来维持运营并获得利益,各取所需。还有两点更加重要的意义,第一,成人网站是最早的“在线教育”网站,教学效果显著,桃李满天下;第二,成人网站是最早开展全球娱乐产品代理发行业务的本土互联网公司。

比起成人网站的含蓄、内敛和实用主义,SP们就显的简单粗暴并毫无技术含量,同时也不够厚道。其依靠大量写实主义的美女图片激发起受害者的欲望,使这些可怜虫不由自主的反复发送短信**到**。如果说成人网站是依靠人类的欲望来赚钱,那SP就是依靠人类欲望得不到缓解和满足时的冲动和无助来骗钱,即叔本华所说的“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的那种状态。与之类似的还有9185视频聊天室,其实在9158之前已经有茫茫多的视频聊天室昙花一现,但只有今天的9158充分利用了人类欲望产生时那种不可阻挡的冲动和无助,通过极具诱惑性的图片吸引用户进入聊天室,然后再通过精心设计好的服务模式一步步引导土豪们冲动的一掷千金。

拿销售行业的那句老话来比喻,成人网站卖的是牛排,而SP和9158卖的是滋滋声。

其实不管是成人网站,还是SP和视频聊天室,这些说到底都还是用户自己骗自己,用户对着冰冷的电脑,通过接收相对低级的视觉、听觉信息来缓解欲望。而真正能够实现O2O的只能非社交产品莫属,因为在缓解欲望方面,人的生理需求决定了不管线上折腾的多热闹,终究还是还回到线下来最终实施的。

在这方面首当其冲的便是早期的QQ,当时随着QQ用户的爆发式增长及好友查找功能的日益智能化,再加上视频聊天、QQ相册等元素,使得QQ在缓解欲望方面效果显著。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陌生好友从认识到网恋,然后感情自然发展,交往逐步深入,是一个“单纯→欲望产生→欲望满足”的过程,与现实中的恋爱并无二致;第二,一些原本有欲望的人通过QQ找到了相同的人来进行缓解或发泄,QQ作为一个中介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对于我们这代伴随着QQ成长起来的人群来说,貌似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个其貌不扬、不善言辞,但是却能通过QQ这一利器来猎艳无数的民间高手。

劲舞团当时的成功证明了只有从共同兴趣出发的社交才能取得好效果。那这样一款原本单纯的音乐游戏为何将YP功能发挥的如此之好?而同期比劲舞团更好玩、技术含量更高的劲乐团为何就不具备此功能?我想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玩家在劲舞团中的化身足够漂亮和迷人,容易使人产生一个美好的幻想并强加于现实,而幻想势必会催生欲望。第二,舞蹈是关于肢体的运动,在催情方面的作用要远远大于音乐,舞蹈中美好且一致的肢体动作会产生内啡肽,随后与促使人类社交和情爱的后叶催产素相配合,再加上迷走神经受到强烈刺激时带给我们的良好感受,就产生了舞者快感。在这种情况下,几乎全部的前期准备工作都已经在线上做足,那线下的后期实施就是那么的水到渠成了。

豆瓣小组也是一个基于共同兴趣进行社交的典型代表,只是缺乏劲舞团这样的先天优势,线上只能进行初步的牵线搭桥,大部分工作还是需要小组成员在线下完成。但豆瓣独特的文艺清新气质给足了大量有志之士幻想的空间,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色欲者纷纷来此朝圣,而结局能否尽如人意,就看男女文青们各自的实力了。“慢公司”豆瓣表示,我只能帮你们到这儿了,你们慢工出细活。

同样基于共同兴趣发展到社交再堕落到欲望的还有网络游戏,并肩战斗过的革命情谊更容易建立起信任,而会长在想象中也往往都是英勇高大、让人崇敬的偶像。或许大家对尘封多年的“铜须门”事件依然印象深刻。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我始终坚信在缓解人类欲望方面会出现更多、更酷的产品。去年,微软提交的有关远程力回馈的专利获得了通过,该专利能够通过远程技术和特定的硬件设备模拟摩擦、触感、压力、振动、噪音、三维反馈、温度变化来向用户传递诸如拥抱、握手等现实活动体验。而IBM去年的5in5报告中也提到,将通过开发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的模仿能力来进一步推进计算机的认知功能,使计算机和其他设备获得模仿人类感官的更多能力。或许在不远的未来,人类的各种感觉都将会变成数字化以便于传播和反馈,人类对于感觉的获取也不再局限于现实生活中与人真实的接触,还可以依靠互联网和可穿戴设备来体验。那时,在法律、道德和伦理的框架内,互联网真的有可能仅通过线上就能完全解决人类的欲望问题。就像《少数派报告》里的一个情节,用户躺在玻璃罩子里,身体插着各种数据线,完全通过技术来满足欲望。

 

II. 贪食和贪婪(avaritia&gula)——希望占有更多

代表产品:点评网站、淘宝等电商、棋牌游戏、微博

贪食的定义是放纵食欲和酗酒,但丁对其的解释还加上了囤积过分的食物。贪婪的意思是希望占有比所需要的更多。这两者在本质上有些类似,都是指比起人类有限的需求,其想获取的总是更多。

人类对于美食的追求总是永不止步,之前是通过媒体广告、朋友推荐和实地考察来寻找美食,满足自己贪婪的食欲,而现在互联网在餐饮服务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更加科学的分类、更加清楚的排名及更加客观的评价,还通过LBS来进行更加主动和智能的推送,而团购的出现也使我们可以以优惠的价格品尝到各种美食。近几年出现的品质生活类电商和微博营销号更是使用户足不出户便可寻得天下美食。这些产品都抓住了人类贪食的冲动,并想法设法来迎合贪食的需求。

但这些产品的功能又与贪食原罪有些区别,贪食的含义是人类放纵食欲吃的更多,但“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而这些产品却是帮助我们提高吃的质量。总之,虽然这些产品从人类贪食的冲动出发,但还是在好的方向上实现了一些修正。

这个时候,把我们钉在餐桌上的已经不是代表上帝的执法者,而是我们贴心的互联网美食助手。

对于“希望占有比所需要的更多”,淘宝网的砍手党应该是理解的比较深刻。贪婪促生了购物欲,但在传统情况下,我们的购物过程都是包含着身体运动、付钱行为和获得物品。占有更多的贪婪会使我们尽可能的多购物,而对金钱的贪婪会让我们在付钱时感觉到心疼和不舍,对体力的贪婪也会让我们在身体过分运动时感觉到劳累,后两者都会对我们无限大的购物欲望进行有效的制约,从而帮助我们达到一个相对合理的平衡。

但电商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个平衡,首先,我们不再需要付出体力和过多的时间去苦苦寻找自己想要的产品,并货比三家以确定最好的质量和最优惠的价格。如今我们只要动几下手指,再等待几天就可以拿到最准确的商品。在这里,体力对于购物欲的制约消失了。其次,自几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出现货币,掏出货币付款这一动作都是象征着自己财富的减少从而对我们产生负面的心理暗示,这一行为和心理暗示一直随着人类的进化而不断加深。而如今,当我们通过电商购物时,付款已经变成了简单的网银转账或余额支付,原本真实货币的转移已经变成了电脑上数字的变化,而我们对新的变化还未建立起强大的神经连接,也缺乏足够的心理暗示。因此,金钱减少对购物欲的制约也消失了。电商网站就是利用我们的贪婪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但他们也丝毫不会停止,他们会一再削弱我们对金钱的感觉(例如,余额宝的出现);会不断带给我们更加流畅和舒服的购物体验;会采取更加高明的互联网促销方式来麻痹我们的理智;会通过大数据和数据挖掘更贴心的为我们推送商品。在电商的冲击下,我们的贪婪的确已经失去控制,而我们贪婪的极限也在不断提高。

或许在不久的未来,“双十一败家”和“再淘宝就剁手”就真的不是一句玩笑话了。

关于棋牌游戏与贪婪,想从一段亲身经历开始。不久前被老大拉去参加某棋牌网站举办的线下Hold’em比赛,此前对Hold’em一无所知的我只能在路上现查规则。比赛开始后,可能是因为运气足够好,也可能是其他高手无法对一个门外汉的表情、动作和牌路进行有效解读,我一度以很大优势成为全场的Chip Leader。其实这个时候不管是从理性上还是情感上,我都应该借机把筹码全部输给实力更强的老大,以实现最优结果。然而接下来在与老大的几次直接交锋时,我却完全失去理性,好像有种力量在控制着我只盯着牌面,只想着该怎样下注。

后来我一再反省当时的行为,那时其实并没有考虑筹码多少意味着什么,也没有畅想获胜的奖励是多么诱人,只是在那个特定时刻完全无法放弃“赢更多”的机会,这可能就是人类贪婪的本性。在它面前,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完全被多巴胺和肾上腺素掌控的低等生物,跟巴浦洛夫实验中的猎犬没有太大区别。

棋牌游戏的回合制和博弈机制的确是刺激人性赌性和贪婪的最恰当的游戏。而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棋牌游戏正是将这种赌性和贪婪完全释放出来并持续扩大,今天的用户可以随时拿出手机打开棋牌APP来贪婪一把,而不用像之前那样还需要打电话约朋友凑牌局。加上“银商”的从中作祟,使我们能看到真实的劳动成果,或者误以为找到了一条发财致富之道,从而将贪婪的本性再度放大而失去控制。过去曾经常听到某某因为赌博欠下高利贷而家破人亡的故事。而如今,沉迷于网络棋牌游戏的案例也层出不穷,就在写这篇文章时随便刷了下微博,就看到一条“女子玩棋牌网游十个月输掉20万欲跳楼”的消息。

在面对直击我们贪婪原罪的棋牌游戏面前,只靠我们自身的努力或许真的难以应对。

微博具有多个属性,也对应了人类不同的原罪,这里讲的贪婪主要是源于微博的媒体属性。信息传递是媒体的功能但不是目的,媒体的目的在于获得更多的受众,从而获得更大的权利和商业利益。这一点在微博上表现的一览无余,大V们想方设法获得更多的粉丝,以满足他们对权力和利益的贪婪。

某些时候,无辜的粉丝往往会成为他们争夺权利的垫脚石,充当他们恶毒骂战的炮灰,也变成了他们利益变现的最终渠道。在对权利和利益的贪婪面前,他们极力掩饰自己,他们在面对质疑和争论时表现出的慌乱和恶毒,他们为了商业利益而违背良心进行的信息传递,他们那套非黑即白的站队理论,他们对粉丝进行裹挟,等等。最后讲两个事例,第一,某大V在接受采访时把玩微博比喻成像“皇上批阅奏章一样”,这真是对贪婪最恰当的比喻。第二,之前曾看到某大V的一个僵尸粉的名字叫做“*恩天”(*为大V的姓),当时脑海里马上浮现出恩情比天高比海深的例句,不禁背后发冷。

微博就像一个舞台,一群化好妆的演员在上面卖力演绎各式各样的人性丑恶,这台舞台剧的主题就叫做——贪婪。

未完待续,下篇将带来傲慢、妒忌、暴怒和懒惰。)

 

作者微信公众账号:almosthuman2013

作者个人微信账号:zhaoyunfeng1984

本文系作者 i读道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类似的题目,类似的内容,两个月前本人已经写过一篇,投到虎嗅,没有给发表,只有发到我自己的网站上了,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八一八IT行业中的七宗罪 http://wiki.yodanote.cn/blog/se7en-of-it.html

    回复 2013.12.23 · via pc
  • 这个东西,现在很难说得清楚!

    回复 2013.12.23 · via pc
2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