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不适合市场化?

运营商都在做无用功,处处上演增量不增收。除了相对垄断的中国移动2G业务,处于激烈竞争中的运营商有哪一家不做无用功?

运营商都在做无用功,处处上演增量不增收。除了相对垄断的中国移动2G业务,处于激烈竞争中的运营商有哪一家不做无用功?

很多关系国计民生的生产资料不能被私有化,不能自立山头激烈竞争。应该全民共享,全民受益。对于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七种行业,国有资本应保持独资或绝对控股,所以电信行业中的通信运营企业不适合市场化。

不只是运营商,凡是属于全民共享的基础设施都不适合市场化。如果行业准入完全放开了,掌握关键节点的运营商就会拒绝与竞争对手合网运营,造成严重的互联互通问题。自建网络质量再好,和外网互联互通不好客户一样会不满意,出现故障动辄就是全程全网的问题,而互联互通问题在市场逐利机制下是无法解决的。

运营商真正适合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营,甚至国有公益化改制。这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电信强大的原因,也是目前中国移动凭借2G手机用户数量以压倒性优势获得市场支配地位的形象诠释(它属于准垄断)。运营商一直以来都在不知不觉间做无用功。问题根源就出在其资产属于全民共享设施,是各类增殖业务发展的平台。这个平台在宏观政策调控下是有固定规模的,与市场联动程度较小。根本不适合计划外扩张,也就无法利用其资本循环创造效益了。

什么行业适合市场化呢?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只要不是国家和老百姓必须倚赖的都可以。运营商掌控的线路资源属于典型的全民共享设施,和住房医疗教育一样不可或缺,增值或者贬值都会对社会造成较大影响,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住房商品化,我们可能会买不起住房;医疗商品化,我们可能会看不起病;教育商品化,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扩招造成毕业生素质良莠不齐);一根电话线或者网线创造不了多少ARPU值,但是如果急救电话打不通,或者网间出现不和谐内容可就不是商业解释能够行的通的了。

产生的利润少,担负的责任大注定了运营商无法把内部机制搞的太活,而顶多在外部形象上做做文章——从而出现了一批标榜着“市场竞争”的国企。表面上运营商在风光无限地攻城掠地、发展业务,可是大家知道反映企业兴衰一个重要的风向标——基层员工的收入不算多高,根本原因就是不应该竞争的激烈竞争,没有任何机会搞“垄断”。

市场发展增量不增收,同行之间展开恶性竞争并陷入空前内耗。那些相对国计民生无关紧要的领域,例如网间内容、用户终端、实物商品之类则可以完全市场化,在资本市场上尽情地流通。它们利润产生的多,责任担负的少,在符合市场准入门槛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资本置换和抵押,从而循环产生利润。

运营商把数据传输通道这类公用属性极强的资本当作压注的筹码,并希望产生剩余价值的做法属于原则性错误。通信基础设施这类国有资产应该回归它的公共属性,回到非赢利公共资源的位置上去。如果它做大了、赢利了一定会伴随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个社会问题已经超出了运营商的职能范围,其后果的严重性是运营商根本无法承受的。

某些运营商已经开始把和房地产开发商的合作当作根本发展战略,以求最快的速度布局最后一公里。殊不知这种市场战略简直是在为自己掘墓,不仅危害自己也殃及整个行业。说好听点是合作,说不好听点就是支付给开发商入场费以昂贵的代价换取正常运营。如果楼盘建成开放商撤退,新接盘的物业不见得就会承认先前运营商和开发商签署的那一纸协议。还会单方面提高分红比例,重新制订披着合法外衣的不平等协议并强制运营商签字,这种由于资本无限扩张造成的产业恶性循环就得继续下去。

运营商在与开发商的合作项目之中之所以增量不增收,运营难以为继就在于它是合作双方中注定亏本的一方,这样的合作与其叫合作不如叫敲诈勒索。■

(本文来自 C114中国通信网

本文系作者 通信联盟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