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化,一个远未充分释放的市场

特斯拉已经足够惊艳,然而离普通的消费者还是很远。汽车Wifi、车载语音、低速安全感应......智能化浪潮,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真正的消费选择?看看钛媒体对各大智能系统的深度体验。

本文为钛媒体独家专栏【叶问IT】系列

钛媒体注:汽车智能化浪潮已经不可阻挡,特斯拉已经足够惊艳,然而,离普通的消费者还是很远。汽车Wifi、车载语音、低速安全感应......这些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真正的消费选择?看看钛媒体小编对不同品牌车载智能系统的深度体验:

 

从撞车起火到雷军大谈其创新,大洋彼岸的特斯拉汽车虽然不见其身只闻其名,但已经被各大媒体,特别是科技媒体们讨论的纷纷扬扬。

也许对于汽车这个已经有上百年历史的产业来说,除了马力、扭矩、百米加速等参数,汽车工业可以带给人的新鲜感太少了。

而特斯拉的出现,给这个年老的产业带来了一股朝气。抛开电力驱动这不谈,很多试用过特斯拉的人都对里面的智能系统大赞有家,全触控的超大屏幕使得这辆汽车拥有一种特别的科技感。华山资本投资副总裁刘明豫在试驾了特斯拉之后给出的评价驾驶特斯拉就像第一次使用iPhone那样令人惊喜。

 

对消费者的影响力有待培育

虽然特斯拉十分惊艳,但即使是在美国,特斯拉也离普通的消费者比较远。高昂的价格和不方便的充电,阻碍了其快速的普及。

而于此同时,传统的汽车厂商也似乎感受到了科技的压力,在智能化方面做出更多的探索。各大汽车厂商都在不断提升其车内的智能化程度,生怕被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所抛弃,智能化以开始成为汽车厂家宣传的重点之一。

语音控制、盲点车辆提醒、倒车辅助、自动刹车等各种各样的功能都被越来越多的集成到大众级汽车里。这些听上去很高深的技术,已经不仅仅是高级车的专利,就在不久前的福特福克斯的试驾会上笔者在这样一款A级车上也体验了一把。

虽然厂商有各种眼花缭乱的宣传,但智能化给汽车市场带来的改变似乎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为了解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情况,钛媒体小编走访一些4S店,当问到相应问题的时候,发现店员对相关的问题并不是特别了解。

北京宏河荣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单兆麟对钛媒体坦言,真正关心汽车内部智能系统的人并不是那么多。而车辆的安全性、经济性、动力等传统指标还是消费者主要关心的项目。

 

屏幕代替仪表,提升操作体验

特斯拉之所以让人感觉充满科技感,并不是其内部控制系统有多智能,多先进,而是因为其用一块硕大的屏幕代替了传统的各种各样的按钮。使得车内各项操作更加集中,也有更大的屏幕区域显示地图等信息。

把传统的控制集成到触控屏上,显示屏幕面积扩大,这本身从观感上就可以大大提升汽车的科技感。市场上的普通汽车虽然没有特斯拉这样巨大的屏幕,但触摸屏的中控似乎也已经成了许多车的标配。

除了中控台的触摸屏,用液晶屏代替原来的仪表盘,也是很讨巧的做法。相对于传统的仪表盘来说LED屏幕具有更大的自由度。

笔者在走访4S店时发现,不少B级车的高配版本已经使用了LED屏幕作为仪表盘的显示介质,传统的指针已经不见了。通过LED屏,驾驶员可以查看到原来机械表显示的时速、油量、温度、转速等信息。因为是LED屏,仪表盘也可以像电脑桌面一样更换主题,从而使得汽车更加个性化。

而此前只能在中控台显示的很多信息也可以显示到仪表盘来,让驾驶员不需要转头看中控台就进行相应操作,减少了安全隐患。比如笔者试用的别克君越的仪表盘在导航开启时,会在时速表中间的空间中显示小地图以及转向提示,这种设计相比于传统仪表盘来说还是有不少优势。

 

离线语音控制成熟还需时日

自从Siri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调戏的对象以后,语音控制也成为科技行业一个标配选项。不管好用不好用,一个产品没有语音控制,都不好意思出来和人打招呼。

这个趋势似乎也正在想汽车工业蔓延,福特的SYNC,上汽的inkanet,通用的IntelliLink等系统都集成了相应语音控制功能。

在汽车上集成语音控制的确有其非常现实的意义,当你只要动嘴而不用转换视线忽略路况来操作,其对驾驶安全好好处毋庸多言。

可惜的是当下的离线语音控制就像Siri一样,看起来很性感,用起来很伤感。各种语音系统或多或少有这样那样的缺憾。有的识别率不高,有的只能识别特定指令,并不是特别实用。

在福特福克斯很多试驾会上,笔者体验了一把福特的SYNC系统。

这套和微软联合开发的系统的语音识别准确率还可圈可点,但是该系统只能识别固定的控制命令,无法用自然语言进行控制。而且控制命令还得像控制菜单一样一层层的使用,你不可在歌曲播放页面拨打电话,而必须先返回主菜单,进入电话页面才可以用语音打电话。这种机械式的操作使得语音操作体验大打折扣。

而在试用通用的IntelliLink时,发现相同的情况也存在,并且其对语音的识别率也不胜理想。

不过要在车子上使用好用的语音服务,还有一种方式,那就是使用类似安吉星这样的车载语音话务服务。

类似安吉星这类的车载服务通过呼叫中心和车内的电子系统配合,可以帮您完成远程开车门、定位寻车,规划导航等动作。你需要做的就是打电话给安吉星的呼叫中心,然后告诉话务员你需要的服务,相应的服务就会下发到你的汽车里,实现相应的动作,一切非常自然。

不过这类话务服务的重点是在于安全,导航服务上,对于车内娱乐系统就没有办法了。你还是得用传统的方法去控制你的汽车。另外要使用这样的服务,消费者必须有一台安装了该系统的车子,并每年支付一笔不小的年费。

总体来说,离线语音控制在车载系统中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其实用程度并不高,但如果该技术能再成熟一些,必然可以大大提升驾驶体验。当然,如果经济允许的话,一台高配置带无线话务服务的汽车的确可以提供比较靠谱的语音服务。

 

从信息孤岛到互联互通

车载系统一直以来都相对更加封闭,有着自成一套的体系。然而越来越普及的互联网以及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使得汽车也需要对这些改变做出相应的反应。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对汽车来说最需做的一件事便是和手机实现互联互通。在这个方面,宝马和苹果的合作堪称典范。

宝马汽车在和苹果手机配对后,可以方便的通过汽车播放手机里的音乐,用车里的菜单进行拨号等。对一些热门的应用,宝马甚至允许通过车载电脑运行手机上的APP。

汽车和手机的互动使得驾驶员不需要在开车时去直接操作手机,对行车安全的提升作用还是很有帮助的。

而另外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开始把自己的车载平台开放出来,开发者可以通过相应的API访问到汽车的一些信息,从而创造自己的车载应用。福特近来还和百度云合作,举办了一场黑客马来送来推广其APPLINK技术。

除了和手机相连,汽车系统越来越多的接入到互联网中。这样一来比如实时路况等信息便可以被发生到车载系统中,从而让原来死的的应用活络起来。

比如上汽的iVoka系统还可以从豆瓣音乐上自动下载你要听的歌。而其账号系统也使得你的驾车喜好、音乐喜好、家宅地址等都存在云端。当换车时,只要登录相应账号,这些信息都可以被“克隆”到新车里。

这一切都还刚刚开始,配置相关系统车型数量并不多,相关应用也并不丰富。但汽车和网络以及周边设备的互联互动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应用的丰富,我们的汽车将变得更加安全好用和个性化。

 

驾驶辅助功能更实用

作为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如何更安全轻松的行车是最重要的。行车和安全的智能化努力相对于车载娱乐系统来说更为现实,要求也更高。

驾驶辅助系统主要是通过车上的各种传感器帮助驾驶员对道路状况进行判断,做出相应的提升,必要时甚至直接对汽车进行控制以。

这些驾驶辅助功能包括主动巡航、防碰撞、车道保持、盲点预警、自动泊车、疲劳检测等。

主动巡航功和车道保持功能可以让你在高速上自动根据前车的速度动态的调整车速并保持在相应车道里,从而解放双手。

而防碰撞系统会在车距过近时,自动采取刹车动作,从而减小或避免事故的发生。

疲劳检测系统则会根据对驾驶员的检测,判断驾驶员是否进入了疲劳状态,进而进行警告,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当然,最让新手们兴奋的功能可能就是自动泊车了。拥有自动泊车功能的汽车可以自动把车倒入相应的车位,而基本不需要驾驶员进行干预。'奥迪A7甚至可以允许驾驶员先下车,只要按下遥控,车子便自动泊车并熄火。

在高端豪华车上,这些驾驶辅助功能其实并不少见,但高昂上的售价使得普通消费者并不能享受这些实用的特性。

不过近年一些技术也逐渐走下神坛,进入到大众级级产品里。福特新福克斯上就可以选配“低速安全系统”,该系统在低速行驶时如果遇到前面障碍物时,会自动制动(刹车),防止碰撞。

而在B级轿车里,自动泊车功能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当你开启自动泊车以后,只要挂入对的档位,车子会自动打方向盘,直到车子正确停入车位。

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成本的不断的降低,这些原来高高在上的技术讲逐步的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智能化没有终点

即使越来越多的技术被植入到汽车里,汽车也越来越“智能”了,但人们的驾车习惯多年来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到目前为止即便是特斯拉,除了能源供给的改变,也没有改变传统的驾驶方式。而另外一边,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搜索引擎的谷歌公司,却已经试验无人驾驶多年。

从2010年,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在现实的道路上行驶了70万公里,而在此期间竟然几乎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故,这让人们对无人驾驶的成熟充满了期待。

而各大汽车公司也雄心勃勃的提出了自己的无人驾驶计划。日产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沃尔沃也提出了到2020年要通过自动化实现汽车乘客零伤亡的目标。

这些看似夸张的目标,可能真的马上就会实现。而到那时,现在对汽车的很多看法将被彻底改变,甚至被抛弃。

到那时,开车的定义也许和现在完全不同了。正如魏武挥所说,到那时,开车“再是仅仅把握方向盘和踩刹车油门那么简陋了。”

本文系作者 叶元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呵呵,面板代替仪表盘,总结很到位。另,智能汽车的发展离不开车联网。

    置顶
    回复 2013.11.15 · via pc
1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