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长平关

从长平之战看现代商场的公司发展。

从长平之战看现代商场的公司发展。

特别喜欢英国哲学家佛朗西斯·培根的一句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深以为然,今天分享一段历史故事和一点思考。

一、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最重要的战役之一,秦国扫除了统一六国的重要障碍,赵国从此一蹶不振,灭亡指日可待。

长平之战前,秦国按照远交近攻的战略,对相邻韩、魏两国进行连续打击,两国苟延残喘。强大的赵国成为秦国统一六国的最大障碍,之前秦国对赵国试探性的进攻,阏与之战被赵奢打得大败,没有占到任何便宜,

秦国军队出潼关,沿着黄河象把尖刀,将韩国一分为二。秦国出动军队向韩国的山西上党地区进攻,上党是盆地,是重要的粮食基地。韩国的上党守将冯亭看到无法抵抗如狼似虎的秦军,与韩国联系也被切断,宁愿投降赵国,也不愿投降秦国。

赵国当时有两派意见,一种是不要给秦军借口,不能接收韩国的上党,一种是不战取得十五座城池,不要白不要。现代的学者们也认为赵孝成王王鼠目寸光,不顾国力,贪小便宜招来大祸。难道赵国不接收韩国的上党就可以免祸吗,统一六国是秦国的既定方针,赵国接不接收韩国的上党,秦赵两个强国早晚要进行决战。利用这个机会,赵国与韩国的上党结成统一战线,让上党成为赵国抵抗暴秦的前沿阵地,从军事角度来说是完全可行也是必要的。

问题是赵王犹豫不决,没有及时派军援助上党。等派廉颇带领约四十五万大军援助上党时,秦国已经攻下了该地区。廉颇前锋与秦军接战失利,损失约五万军队,退守长平关。秦军统帅王多次派兵挑战,诱惑廉颇离开坚固的长平关,打秦军擅长的野战。廉颇老成持重,作好水源和粮食的储备,坚守不出。相反秦军远离本土,粮食供应不上,不能持久。廉颇计划秦军撤退时发起攻击,应该说廉颇的战略无是正确。

随着战争时间的延长,就看秦赵两国谁能负担起战争的消耗。人力、金钱、粮食……秦国经商鞅变法,开通郑国渠,吞并巴蜀,建都江堰,粮食储备,综合国力远强于赵国。战争持续了三年,廉颇被动防守。赵国撑不住了,赵孝成王沉不住气了,加上廉颇是楚国人,秦国的间谍在赵国四处散布谣言,并贿赂赵王身边的郭开。郭开向赵王建议用赵括换掉廉颇,纸上谈兵的赵括登上了战争的舞台。赵括坚决贯彻赵王的路线、方针、政策,他将改变廉颇的战略,与秦军尽快展开决战,定将秦国打得落花流水。

战国后期秦军战斗力指数超一流。面对强秦,赵国没用采取正确的战略,赵国没有倾全国之力与秦决战,而是采取两面作战,赵国名将李牧率赵国最精锐的五万骑兵和五万步兵在边境驻守,防范北方游牧民族。赵国没有派李牧的部队与长平的军队合兵一处。否则,廉颇与李牧两个战国名将,强强联手,打败秦军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可能。赵国的决策层没有看透秦国灭赵的战略部署,没有与秦国决战的勇气和智慧。相反,秦国倾全国之力,发动最大战争动员令,征集全国的军队约六十万人,全力以赴。

在秦国的外交破坏下,赵国也没有与其他不愿被秦国灭亡的五国结成统一战线,失去国际支持和外援。

双方都在换帅,秦军悄悄换上了经验丰富的战神白起,并对赵军严密封锁消息。赵军启用毫无指挥大兵团作战经验的赵括换掉了名将廉颇。赵括抵达前线后,大量更换将领,变更制度,赵军战力下降。

孙子兵法云,十则围之。无疑是保守的,战神白起用兵如神,指挥战国时期最大的歼灭战,用六十万秦军包围了四十万赵军,把军事指挥艺术提升到新的高度。春秋和战国初期的作战,双方很多都是面对面摆开阵型开战,战败的一方还可以逃走,战胜一方还讲军礼,穷寇莫追。战争打赢,称霸就可以了。

白起先是用小股部队败给赵军,让赵括骄傲地不知天南地北。赵括血气方刚,决定出击,赵军离开了坚固的长平关。白起在赵军前进的道路上,修建了半包围形坚固的保垒型阵地,将赵军引诱至伏击地后,赵军前有秦军坚固的保垒,一支五仟人的秦军骑兵将赵军一分为二,赵军一片混乱。两翼埋伏好的秦军两万伍仟人的奇兵切断了赵军的后路,用秦军擅长弓驽远程打击,彻底将赵军封锁在包围圈内。

赵括没有什么实际军事指挥经验,被吓傻了,没有乘着敌人刚建立包围圈,迅速指挥部队突围,而是让部队扎营固守待援,部队只带了几天的干粮,很快就断粮了,补给都在长平关。

秦军的包围赵军后,秦昭襄王亲临前线,下令附近十五岁以上的男丁少年均参军支援前线。进一步断绝了赵军的救援和补给。被包围的赵军不能给赵王送信,而赵王也得不得到前线的信息,没有组织有效的救援。相比秦赵两王,秦国知己知彼,两国命运在此一战,赵国怎能不败。

在被包围并断粮约四十天后,赵括决定突围,精锐的士兵们有的连武器都拿不动了,两个眼睛都成了吓人的黑洞,为了抢粮自相残杀,军心散了,士气没了。秦军的阵地上点着篝火,唱着高亢的秦腔,飘来阵阵肉香。

赵括亲自带队突围几次没有成功,被乱箭射死。作为统帅,怎能冲锋在前。失去统帅后的四十万赵军投降。秦国的国力也快耗尽,没有这么多粮食给俘虏。白起担心赵国民风剽悍,民心不服,俘虏太多不好控制,将俘虏全部坑杀,只放走几百个年轻的赵军回去送信。阴风习习,无数的冤魂的在哭泣。

现代考古在山西高平附近的山谷和河边发掘发现了大批的尸骨,都是几个一组被绑在一起活埋,专家分析这就是秦军坑杀赵军的现场。

历史的进程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长平之战后,秦国一统天下的进程势不可挡。(以上史实描述的引文地址

二、历史总在重演

忘了是哪位哲人的至理名言:“历史总在重演,如果你学不会,它会再来一次。”

商场如战场,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总能发现跟历史中某些著名军事战役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值得深思。

战略的重要性:

长平一战的两国基本战略的不同——赵国的战略是防守,避秦国之锋芒,负隅一方。而秦国的战略是进攻,先经由上党取韩国,后取六国而统一天下。

赵国第一次派的主将是廉颇,廉颇分析长平一战两军兵力及情势,也选取坚守不出的策略,并准备好水源和粮食储备,等待远途而来的秦军耗不住持久战而撤退之时,发起进攻。廉颇的战略虽正确,但赵王沉不住气中了反间计而临阵换将,启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持久战和消耗战的战略方针发生改变。但秦军坚决坚持统一六国的大的战略方针,对上党志在必得,于是也换将,悄悄启用战神白起。白起丰富的战争经验,加上秦国倾全国之兵(六十万)来围长平的赵军(四十万)。

商场如战场:

在商场,这样的场景也很熟悉吧?腾讯、百度等巨头之于秦国,细分领域较有实力的创业公司之于赵国。战略方针以及所选主将,影响了商场战争的成败。大国和大公司的优势在于资源和体量,小国和小公司的优势在于灵活。与大公司相比,小公司更怕的不是与对方竞争,而怕的是倾国之兵灭之,尤其是对方启用良将加上倾全部资源发起进攻。小公司最怕的是战略不清晰不坚持,用人不当,疑其用人,加不给配给和支撑。对比历史上另一场著名战役——杨家将决战金沙滩之战,也败在决策层中了反间计而疑其用人,断掉配给和支撑。再看看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案例,对比非常明显。

小国小公司最怕战略不清、左右摇摆,赵国根本不是败在兵力较弱,而是败在赵王根本没意识到这场战争的目的,因此不能做出清晰的决策去坚定贯彻。

上班去了,回头再续。■

本文系作者 lazylorna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