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一瑶事件,网红童星该不该管?

钛度号
当一个网红走进学校后,会顺利吗?

文 | 智商税研究中心

瑶一瑶小肉包又红了,不过这次似乎是黑红。

针对这位童星父母的种种行为,网友们纷纷开始了大辩论,但一些法律人士,则拿出《广告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甚至是《刑法》,祭出了法典三连击。

同时,也有一些童星父母为规避风险,让孩子部分参与直播、或者用孩子捧红自己,名利双收的示范效应下,很多素人父母坐不住了。 

童星权益难以得到保护,根本原因似乎在于利润。而用户的流量诱惑,平台的规则漏洞,社会观念对儿童权益的漠视,也是横亘在眼前的三座大山。 

不过,从一些例子中看出,童星成名与正常生活,不一定会发生冲突。但想要让两者兼顾,考验的却是家长的脑筋。 

律师出招了

因为一段摆拍摔跤视频,两千多万粉丝的瑶一瑶小肉包,让无数人针对“爱”的命题,在网上吵得不可开交。 

同时,向来人狠话不多的法律人士,则翻看童星父母的过往行为,直接祭出了法典三连击。 

第一击来自《广告法》。

潘哥在抖音上发现,瑶一瑶小肉包近一年作品,飞鹤、麦当劳、名创优品、理想汽车等品牌,相继出现在短视频中。 

但中国《广告法》规定:“不得利用未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广告代言人。”瑶一瑶踩雷了吗? 

对此,律师助理小何告诉潘哥:“瑶一瑶参与拍摄品牌短视频,还不能算违法的程度。这种可以当作请她出演节目,当一下小演员;并不是小朋友直接说‘某某商品多好用、多好吃,大家快去买’,让消费者基于对童星的信任,由此去购买商品。” 

同时,关于儿童参与拍摄,是否算作童工的讨论,中国《禁止使用童工规定》指出:“文艺、体育单位经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可以招用不满16周岁的专业文艺工作者、运动员。” 

第二击来自《未成年人保护法》。

作为这次事件的起因,瑶一瑶被故意扳倒并摆拍,让不少网友感到愤怒,其父母后续的解释,更是直接引爆了舆论。 

一些网友指出,中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组织未成年人,进行危害他们身心健康的表演等活动。” 

安徽一位律师告诉潘哥:“摆拍其实没有问题的,但是为了拍摄、剪辑视频,让4岁孩子被扳倒是不合适的,这种危险系数极高,也不值得推崇。” 

另一边,北京某律所的李律师也表示:“4岁的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自我保护能力;父母让孩子参与这类活动时,必须充分考虑安全性和适宜性。同时,还要尊重孩子的意愿,确保其是自愿参与的。” 

作为一名4岁的儿童,瑶一瑶自愿摔倒并摆拍视频,这种可能性似乎很低;而她父母的这种故意行为,在一些网友的眼里,甚至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因此,这第三击来自《刑法》。

中国《刑法》相关条文规定:“如果家庭成员对儿童经常实施以打骂、捆绑、冻饿、限制自由、凌辱人格、不给治病或者强迫过度劳动等,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的行为,情节恶劣的构成虐待罪。” 

对此,小何向潘哥解释道:“摆拍时故意弄出危险场景,比如反复设计扳倒动作;或者不顾孩子的基本健康,比如冬天长时间在低温环境拍摄,严重的都可能被当成虐待。当然,这些还需要具体证据来支持。” 

遍地啃小族

三部法典的连续暴击,很可能将童星父母们打懵; 因此,一些童星父母为了规避风险,走起了曲线救国的方式。 

第一种,是让孩子以擦边形式,参与到直播过程中来。

比如,虽然中国法律规定:严禁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直播,但瑶一瑶小肉包的父母,还是在某次直播时,将镜头对准了瑶一瑶,让这位刚洗完澡的童星,出来与大家打个招呼。 

另一边,潘哥在一些直播间发现,童星或者以声化形,用镜头外的声音引流;或者身体部分出境,在直播时闪现一只胳膊,达到参与直播的目的。 

第二种,是利用孩子的影响力,为自己的账号引流。

比如,瑶一瑶本人不能参与带货,她的父母就注册“瑶瑶的爸比妈咪”账号,成功吸粉超过200万,并在主页挂上了商品橱窗。 

同时,抖音童星“SASA的丸子妹”“小橙子先生”等账号,也依靠类似的方式,带火了自己的父母,让家长也成了百万粉丝的网红。 

靠着种种脑洞大开的操作,童星的父母们名利双收,网上的很多素人父母,也因此而感到眼红。 

潘哥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发现,一些父母不遗余力地晒娃,希望孩子能够成为童模、童星。

但是,这些被品牌、流量选中的萌娃,今后的日子却不一定好过。 

比如,有网友晒出拍摄笔记,表示:“是甲方爸爸最喜欢的天选打工人,光着身子超长待机,整整十个小时。打了一天的喷嚏,流了一天的鼻涕,没哭没闹,中途只睡了一小觉。”引来无数网友口诛笔伐。 

童模家长三三则告诉潘哥:“带孩子拍一套裙子,当时室温只有10度左右,所有人都穿着羽绒服,唯独孩子要穿无袖的裙子,给我心疼坏了,这种单子的钱不挣也罢。” 

童星需要守护

外有法律、舆论监督,内有骨肉亲情守护,一些童星在拍摄视频时,为何仍然会受到伤害? 最根本的原因,似乎在于利润太高了。 

潘哥了解到,作为抖音顶流萌娃,瑶一瑶的年广告收入,可能超过1600万元,60秒广告报价高达55万元。 

不过,在任何一个行业中,头部玩家都是少数,大部分童星、童模,远没有想象中光鲜亮丽。

比如,6岁的西安童星小吉,曾经拍摄过多部网剧,也是当地多家机构的合作童模。他的母亲告诉潘哥:“品牌拍摄一次平面的话,收入在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你有资源就拿得多,没资源就只能被经纪人抽成。” 

而在具体的执行层面,想要切实保护童星权益,也至少有三座大山需要逾越。 

首先,是来自用户的流量诱惑。

摆拍固然可耻,但流量效果真香。萌娃摔跤、跳舞等视频,更容易获得用户关注,也更容易获得平台推荐。因此一些家长竭尽全力,也要记录萌娃精彩瞬间。 

其次,是平台的规则存在漏洞。

比如,法律规定儿童不得参与直播,家长就以自己的身份注册账号,但视频内容全是萌娃相关,后续用该账号进行直播,以此规避掉可能的风险。 

最后,是社会风气对儿童的保护不够。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孩子并非独立的个体,而是父母家人的附属,对于儿童的无端打骂,很多家长不仅意识不到错误,反而认为是教育的一种方式,能帮助儿童更快成长。 

如今,短视频已成生活日常,为了记录孩子精彩瞬间,而拍摄的短视频作品,说不定哪天就火了。 

因此,在这种随机走红的时代,如何让孩子成名之后,继续保持童真与快乐,就成了家长的一门修行。

比如,B站UP主“叽叽歪歪的平行世界”,视频主打带娃周游世界,但拍摄都在寒暑假期间,不仅让孩子的小学功课,一点儿也没落下,还拓展了她的眼界与思维。 

由此可见,当童星与过正常生活,关系并非水火不容,想要达成效果最优,需要家长们多下一番功夫才行。 

本文系作者 智商税研究中心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21:41

北京口岸今年出入境人员数量突破40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3%

21:38

比特币跌破82000美元

21:36

美股量子计算概念股盘初集体下行,昆腾跌逾14%

21:33

国光电气:国之光与天翊创投拟分别减持1.5%公司股份

21:32

美股开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特斯拉跌超4%,蔚来涨近5%

21:30

美商务部长:美国将试图在贸易协议中附加出口管制

21:26

国际奥委会第144次全会开幕,将选举产生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

21:26

小米卢伟冰:汽车业务还在大投入期,内部暂无盈利要求,但会努力改善盈利情况

21:25

俄总统特别代表:俄方期望与马斯克就“飞往火星”计划举行会谈

21:24

无锡市考察团赴科大讯飞参观交流

21:20

教育部中国残联工作会商会议:大力培养康复教育人才,加强残疾人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

21:19

美国2月工业产出环比增长0.7%,超预期

21:18

18天10板大位科技:2024年净亏损2213.2万元

21:18

多家房企债务重组获进展,业内预计化债进度有望加速

21:17

奥克股份:目前没有跟华为合作研发固态电池

21:12

何小鹏:城区智驾门槛将降至15万元

21:07

广汽集团:今年将量产并销售L3自动驾驶车型

21:05

知名投资者公开批评特斯拉主席,后者已套现约5.32亿美元股票

21:04

新研股份:3月20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新研”

21:04

首批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上报,华柏、博时、南方等12家公司在列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