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把部分产能从印度转回中国:重注印度,富士康押错了宝

钛度号
已经转往印度,苹果为啥又把部分产能从印度转回中国?

文|王新喜

据参考消息援引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近几年苹果公司执行“去风险”与分散供应链的策略,将订单转向印度,但实际操作下来显然并不顺利。今年苹果已将部分产能转回中国大陆代工厂,比亚迪、立讯精密等大厂已加入iPhone 16供应链,成为苹果最新的代工伙伴。

从目前苹果的动向来看,中国供应链非印度供应链可比,迫使苹果转向,做出了商业上理性的选择。

基于地缘政治风险规避的想法,苹果近年来试图在印度复制一个另一个能替代中国的供应链,但整个过程一直不顺利。

如今,苹果回头,重新把产能转回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富士康在中国的生产订单或要被进一步分走了。

已经转往印度,苹果为啥又把部分产能从印度转回中国?

首先是中国制造依然不是印度制造所能替代。

去年印度工厂在组装iPhone 15时已证明这点,尽管印度厂iPhone 15代工数量占比虽然只有一成,但依然需要依赖从中国大陆进口大量零部件,品质与效率都受到影响。

而印度厂iPhone代工良率(仅五成左右)和卫生管理(大肠杆菌超标)仍存在问题。去年iPhone15系列频频闹出产品质量问题而退货,并不得不采取降价措施,迫使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亲自赴中国重整供应链布局。

其次是今年iPhone16是苹果寄望很大的一款心血之作,也是苹果第一款系统级AI手机,备货高达9000万部,它不能出任何差错。而这款产品性能强大,芯片吃上由台积电 N3E 打造的新A系列处理器,采用高通骁龙 X75 5G 基带,支持 Wi-Fi 7。

此外是外观改变辨识度高,除镜组外变成竖排双摄,屏幕变大且黑边收窄,后置镜头模组从对角线变为垂直排列,取消静音拨片改用 Action 操作按钮等。

这样一款从性能到外观到AI系统全面提升的产品,以印度的供应链能力与技工素质,iPhone15系列都难以支撑,显然是无法完成iPhone16这样一款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如果这款产品交给印度组装代工,很可能玩砸,让库克的心血付之一炬,因此,从商业理性角度来看,这款产品只有依托中国的供应链才能完成。

但如此一来,富士康就很吃亏了,为啥?

因为众所周知,富士康在过去几年,看到苹果在向印度转移供应链的决心之后,已经将3000亿的产能从大陆转移至印度了,过去几年富士康在印度建设了多座工厂,这导致富士康国内的产能与工人数量不断减少,手机订单也在大幅下滑。

因此,在苹果开始把大量订单转给比亚迪与立讯精密之后,郑州富士康为iPhone16加大招聘力度,扩大生产规模,并为其开出了极具吸引力的薪酬,希望能招募到更多的工人。表态凡是回到郑州厂区的员工,都将得到每小时25块钱的补助,并且还能得到7500块钱的奖励。这个奖励比上个月的6000块要高,明显是想让更多的员工进入工厂。

但我们知道,富士康在这几年一直在撤离迁出产能,今年第一季度,作为外贸十强省份之一的河南,进出口大幅下跌23.4%,一季度进出口额净减少了486.8亿。

这背后主要源于河南外贸出口高度依赖富士康,而富士康在不断向印度转移,今年第一季度富士康的出口数据下降了58%!外贸订单减少,大量工人失业,很多回到了老家。

富士康赌的是苹果未来把生产重心放在印度,但没有想到的苹果如今iPhone16的订单绝大多数是在中国生产,iPhone15的教训,让苹果也看到了消费者其实是很介意iPhone的产地质量与品质。

而富士康在过去一年,在印度遭遇了很大的困境,印度工人的素质和效率与中国存在差距。印度的基础设施滞后,电力供应不稳定、交通物流不畅等问题频发,也导致iPhone15系列的品控质量与生产受到了一定影响,为了保障交货期,苹果不得不将部分iPhone手机的订单从富士康转给了其他代工厂商。

在过去,苹果几乎所有的订单都是富士康独享,而如今苹果把很大一部分订单分给了比亚迪与立讯精密,把部分产能从印度转回中国外,今年苹果公布的供应商名单中,又有10家在大陆企业加入苹果供应链,或也源于富士康的大陆产能或已出现缺失,苹果也需要增加一些在组装与技术能力上更加稳定的供应商来分担产能风险。

而在印度市场,苹果或看到了,印度市场除了基础设施、技术工人缺失的限制之外,印度的天气因素也严重掣肘苹果在印度的生产,今年夏季,印度新德里气温飙涨到52度,大量企业缺工业用水,并严重影响水力发电,而高温下的用电量的激增造成了电力的“入不敷出。

印度方面为应对国内“用电荒”现象,临时出出台了企业“限电令”,要求包括富士康在内的一众工厂企业,必须减少30%的生产用电量。对于无法调节气温的工厂,高温又导致工人生产效率下降,这或也是苹果选择中国生产iPhone16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高温让工业生产所需要的稳定的水力、电力供应与强大基础设施都充满变数。

但即便是印度iPhone 的订单,也不是富士康独享,富士康需要与立讯精密、和硕、印度塔塔集团等多家企业共同分担订单。

富士康可能押错了宝

而以印度通常做法来看,印度人擅长将外资企业印度化,尤其是如今印度对中国企业的审查越来越严,要求高层必须是印度人,连产业链都得用印度本土的。一旦苹果产业链在印度构建成熟,塔塔集团的订单占比或会越来越高。

对富士康在印度布局不利的是,苹果在印度的订单,并没有增加,分析人士甚至称,苹果在印度的产能,可能接下来并不会像之前计划的那样大扩张,苹果可能接下来会选择加码中国制造。

而在中国市场的订单,比亚迪与立讯精密的占比可能会扩大,富士康的一个问题在于,它需要抱紧苹果大腿,但它不像台积电或ASML等供应商由于在技术上不可替代,是唯一性的选择。

富士康没有引以为傲无可替代的核心技术,它能做的,比亚迪、立讯精密都能做甚至未来有可能超越,只不过,在代工规模层面,还无法与富士康相提并论。

从目前苹果将部分产能从印度转移中国市场,一部分交给比亚迪与立讯精密,以及苹果在印度的产能开始放弃扩张的趋势来看,富士康过去全力撤往印度,可能犯了选择上的错误

富士康在大陆的产能撤走了很多,而比亚迪与立讯精密不断填补产能,未来大陆的订单可能会被分走越来越多,但印度的变数太大了,苹果在印度的订单,塔塔集团的占比或越来越大。

这也是为啥有业内分析,苹果或许看到了印度杀猪盘有可能针对苹果,吓得苹果开始再度转向中国,这样一来,重注印度的富士康,大量重资产投入印度,可能押错了宝。

因此,无论是对一个人还是一个企业,看准大趋势做出对的选择都非常重要,正确的选择,才能乘风而上,反之则可能把路越走越窄。

本文系作者 王新喜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19:03

2连板广西广电:公司已披露的重大资产置换事项尚处于筹划阶段

19:02

国家邮政局:目前各快递企业正统筹全网资源,积极应对业务高峰

19:00

格力地产:重组已实施完毕,将以免税业务为核心

19:00

华大基因:2024年度预计亏损7.5亿元-9.2亿元

18:59

国家医保局局长章轲赴广东调研医疗保障工作

18:54

沙特阿美CEO:中国正推动全球石油需求增长

18:53

中国神华:拟8.53亿元收购国家能源集团杭锦能源100%股权

18:51

中国神华:推出2025-2027年度股东回报规划,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净利润的65%

18:50

湖南裕能:预计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64.57%-58.24%

18:50

创业黑马:预计2024年净利润亏损8500万元-1.15亿元

18:49

尚品宅配:预计2024年净利润亏损1.8亿元–2.2亿元

18:48

冀中能源:预计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73.71%-81.80%

18:48

天娱数科:预计2024年净利润亏损1.1亿元–1.5亿元

18:47

湖南黄金:2024年净利同比预增60%—90%

18:46

手机国补上线首日,有电商平台手机、平板环比增长涨超300%

18:45

世卫组织回应特朗普宣布“退群”:希望美国重新考虑

18:42

富临精工:预计2024年净利润3.7亿元–4.5亿元

18:41

中船防务:预计2024年净利润3.5亿元到4亿元

18:40

香港金管局:获客户授权交易骗案趋升,冀银行今年落实损失索偿安排指引

18:38

银华基金李晓星去年四季度大幅减仓宁德时代,新进阿里、云铝股份、中海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