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第二季》口碑第八集后“回归”:顶流男频续作的“红与黑”

钛度号
进可分析角色,退可互联网造梗。

文 | 娱乐独角兽,​作者 | 赤木瓶子,编辑 | Mia

尚未开分,《庆余年第二季》似乎便已稳坐2024上半年“剧王”之列。

上线首日,《庆余年第二季》央视收视破2、在腾讯视频站内热度值随即突破32000,创开播首日历史最高热度值,成为历史上首个开播当日进入腾讯视频爆款俱乐部的影视剧集。截至5月21日,《庆余年第二季》站内热度已破34000。灯塔历史最高实时播放率达33.86%。

《庆余年第二季》可谓诠释了何谓进可分析角色,退可互联网造梗。围绕《庆余年》的相关话题似乎是没有创作瓶颈。#庆余年 剧王##庆帝 我要diss你##范闲 这下吃到甄嬛的苦了##权力的游戏之东三省#,各类造梗话题、再叠上日更buff,一度无人与之对打,豆瓣实时热门电视榜居高不下,每逢更新必屠榜热搜。据云合数据统计,《庆余年第二季》连续剧热播榜市占率一度达到43.9%,成为2024年首部市占率超40%的剧集,单日有效播放破亿。

就连正主也下场玩梗。5月23日,#庆余年张若昀专场云访谈#话题下,被问到,“在第六集皇族家宴中,范闲被庆帝敲打后,范闲趴在地上时在想什么?”张若昀答曰:“庆帝!庆帝!我要diss你!”

高效日更的《庆余年 第二季》已播出近半,随着赖御史下线后,#赖御史太惨#词条登上热搜,剧集口碑也正式从争议转向正名。随着《狐妖小红娘:月红篇》在5月23日上线,开播前便以794万的站内预约人数创下爱奇艺预约量历史纪录,当主力受众为女性观众的漫改古偶仙侠pk男频IP改编,又会带给市场怎样的惊喜?

庆式喜剧,买账几多?

编剧王倦用3年的时间创作了《庆余年第二季》的剧本,想要做到既符合原著,又有一些对影视化而言更巧妙地改编。或许是这样的“求变”心态,为《庆余年第二季》增添了诸多喜剧色彩。权谋底色的正剧内核,与跳脱轻松的轻喜剧风格,二者本就难以完美相融,顾此便容易失彼,这也就成为开播后网友们的主要争议点。

在播出后网友的普遍反馈中,范闲假死阶段争议颇大。一部分原因,是观众认为范闲假死后的系列操作于逻辑上立不住,颇有强行“填坑”之疑。范闲为何假死?假死后有何操作计划?这些原作中并不存在的内容,不仅很难说服原著粉,也较难说服观众。

另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第二季的喜剧元素更上一层楼。开篇从范闲、王启年全家、二皇子、太子再到范若若、范思辙等主要角色,随处可见的喜剧元素,可能上一秒还沉浸在严肃剧情中,下一秒就“抖起了机灵”,再加上较高的演员重合度,让部分网友表示有时像在看《赘婿》。自然也有表示理解的观众,认为轻喜剧的方式,能够提前中和小范大人后续将要面对的沉重大业。

较为核心的抱月楼戏份中,剧情确实层层递进又环环相扣,呈现出一出热闹群像,不仅诠释了范氏兄弟熟悉的“血脉压制”,也让太子与二皇子的人物特质更加明晰……但也正因这样融合了并不新的现代梗的台词,让部分观众感到“水土不服”:比如五彩斑斓的黑、又粗又细的棍。

除了剧集呈现出的喜剧气质外,人物层面,也有一些争议。尽管时隔五年,观众们对于第一季的人物特征却深谙在心,以至于认为剧中角色与第一季产生了“割裂”,尤其是开局围绕范闲在第一季中“假死”剧情的系列填坑。

开局听说范闲“被杀”,多疑冷血的庆帝的表现显得过于“情绪化”;陈萍萍说服范闲去见庆帝,话又过于“密集”了;范闲庭说滕梓荆母子被送去抱月楼后,竟然气到摔杯子……总结来说,大部分观众的不解之处,围绕着剧情的详略失衡、范闲乃至庆帝的喜怒形于色、相较于此前内敛而变得粗放的角色演技、街上扑面而来的“现代气息”、以及无处不在的“抖包袱”。

从第八集开始,《庆余年第二季》的口碑开始逐步回归。范闲要做邓子越靠山的戏份,也是是扭转口碑的关键。“你是想给自己留点脸面,还是想别人夸你有气节?”“你可以试着找一找曾经的那个自己,试着把底线再往上提一提,别怕闯祸,我给你兜着。”据了解,这场戏拍了3遍,用时6小时。而范闲在对峙邓子越时,邓子越拼命地笑,也是导演最终给到的建议。最后,这段考验演技的大戏也成功折服了观众,留下了“世间多不公,以血引雷霆”等引人动容的诠释。

正如看片会上导演孙皓所言,编剧王倦剧本创作非常谨慎,有时候写完了又推翻了再写。而且《庆余年2》的故事和第一季也不太一样了,第一季有频繁的新人物出场,会给观众一种新鲜感,第二季有比较多的群戏,涉及一些比较沉重话题,我们要尽量轻松地讲给大家听。

《庆余年》IP的内核离不开群像的刻画与演员本身的人物塑造。第一季改编十分成功的人物之一滕梓荆,在原作中本为稍显平淡的角色,在剧集中为救范闲而死,随后顺理成章地推动范闲进入了这场权谋游戏。第二季播出至今,被网友普遍反馈成功塑造的人物,是抱月楼外舍命救女儿、又横死街头被抹去痕迹无人在意的老金头、与范闲对峙的邓子越、以及最新一集里,履行御史职责,在朝堂上直言进谏却被杖毙的赖御史。

王倦坦言,新一季在对人物的刻画上也更加精雕细琢,毕竟有很多人物是相同的,不可能把他们改得完全不一样,于是这些相同角色的基本特点是延续下来的。但第二季总得有一些不同,才能让观众看到人物更多的方面。

时移势易,顶流IP的全面发育

打响了男频IP的《庆余年》,自五年前第一季播出后,便很直观地反应到财务数据上。腾讯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腾讯视频业务付费会员增长至1.06亿,视频业务全年运营亏损减少至低于行业的30亿元以下。IP持有方阅文集团也在2019年实现营收83.48亿元,同比增长65.7%,增速为近年来最高。

于是,尽管《庆余年第二季》距离上一部已有五年之久,但有关庆余年IP的相关开发却步履未曾停歇,甚至带动国产剧的商务合作方式,悄然迎来了next level。开播前26个品牌官宣,各种丝滑植入的广告堪称构成了《庆余年第二季》喜感的一部分,哪怕你是svip都不能跳过,更为市场打了样,“看爆剧如何接住泼天的流量”?范闲假死回京,安慕酸酪和纯甄酸奶分别出现在庆国摊位和弹出广告中。

广告位几乎铺满且植入丝滑,是其初上线后被吐槽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是其现象级招商的证明。仅前5集便每集9个广告,涉及汤臣倍健、纯甄、百雀羚、度小满等9个品牌,集均广告时长高达136s。前10集已有14个品牌露出,贴片、中插辅以创意广告小剧场。

在第二季正式上线前,为贴心为观众唤醒追剧记忆,腾讯视频还推出了《庆余年 特别版》,也单独做了广告招商,令人不得不佩服,顶流爆剧,的确处处是商机。除此之外,《庆余年2》的IP联名也密集推出,喜茶、德佑、颂拾、顺品郎等纷纷推出联名产品,各类IP周边也迅速上线,不过这些属于IP衍生的常规操作。另有消息称,庆余年衍生短剧《庆余年之少年风流》以及庆余年小游戏,也已经在开发中。

相较于此前如《狂飙》《长月烬明》《繁花》等现象级剧王、《漫长的季节》《三体》等高口碑剧集,尽管《庆余年第二季》开播即顶流,口碑的上扬曲线却并不平稳。这不仅与剧集本身节奏相关,同样与市场相关。

必须直面的是,观众的审美也在不断革新。五年前,《庆余年》第一季的叙事风格便定位为轻喜剧,剧中随处可见的现代感台词、人物性格的反差都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剧集趣味性,编剧深谙“沉重话题轻松讲”之道。《庆余年》IP本身超前的精神内核、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的碰撞,都带给了彼时观众极大的新鲜感。反观如今的“略显割裂”、“过于陈旧的梗”等开播之初的声音背后,是近年来剧集市场的时移势易,好在,成熟的剧集已经开始“全面发育”,不断带给市场新的惊喜。

本文系作者 娱乐独角兽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