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CTIS-文章详情页顶部

任何人考教师编我都会劝退

钛度号
考教师编,只有上岸的那一刻是开心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浪潮工作室(ID:WelleStudio163),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过了年关,一年一度的家庭年终汇报终于结束了。实话实说,谁被发配去了小孩那桌?不过,拿到了教职offer的大孝子、大孝女们,大概率度过了一个挨夸的舒心年。

有寒暑假,工作稳定,职场关系单纯的教师,是多少中国父母严选的好职业?

这其中,中小学老师更是很多年轻人的梦中情职。不像幼师需要说学逗唱俱全,不像高中老师背负着重本率的KPI,不像大学老师在“非升即走”中挣扎,更不像教培机构老师,身处没落的行业,面临随时失业的风险。

既轻松,又体面,当中小学老师,是不是太快乐了点?

老师们表示:真的不是!

(注:本文讨论的“老师”主要为中小学老师)

说好的“梦中情职”,居然这么累

大众印象中“清闲稳定”的教师岗位,顺理成章地成了求职市场中的“香饽饽”。如今,每一个站上讲台的中小学年轻教师,大概率都经过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式的激烈竞争。

这场针对梦中情职的比拼,从学生时代就拉开了帷幕。

前有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超越985高校[1],多地高考排名全省前30%的优秀毕业生中,超过半数或者近半数报考师范专业的盛况[2]。

后有“父母快乐证”——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十年间增长66倍,由2012年的17.2万人次,跃升至2022年的1144.2万人次[3]。

在教师招聘需求量不断走高的深圳,2022年5月,共有23601人报名竞争817个教师岗位,平均录取比仅为3.5%。其中最热门的岗位,招录比仅为0.25%[4]。要知道,连哈佛大学的报录比例都能达到3%[5]。

然而,成功上岸教师岗位,或许远不是劳心劳力的终点。

有过来人总结,在中小学段,“教育”有另一个残酷的名字,叫作“三保”:保安、保洁、保姆。

无论入职之前,是否怀抱着对孩子们的美好幻想,亲身实践过“基础教育”四个字的中小学老师,笑容背后其实藏着很多心酸。

数据同样佐证了这一点。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发起的一项调研显示,中小学教师每周平均工作时间为52.54小时,只有13.93%的老师周末不加班。两千多名受访老师中,感到工作量“比较重”(59.6%)和“非常重”(19.7%)的老师占据近八成(79.3%)之多[6]。

中小学老师的工作体验,甚至比呕心沥血、直面高考的高中老师还要更累。

一项面对全国1140名教师的调研显示,工作投入存在着显著的学段差异。初中老师的投入程度最高,小学老师次之,高中老师最低[7]。

而在“工作奉献”这一项上,存在着显著的职称与年龄差异。包含绝大多数年轻教师在内的“未评职称教师”,奉献水平最高[7]。26-35岁青年教师承担的课时量,也是各年龄段教师中最重的[8]。年轻人想投身基础教育,显然需要些信念感。

如今,一个小初班主任的典型日常可能是这样的:每周负责4节早课、5节午读、10个课间操、8节课后服务,以及15节正课[9]。课余时间,处理学生纠纷、检查班级卫生、整顿班级纪律。

下班后,准备评比资料、准备论文参与比赛、批改作业、筹备公开课、写听课日记、参与培训[9]。躺上床,打开手机,开始回复校群、年级群、班级群、家长私聊窗口的消息……

当班主任和主科老师连轴转的时候,副科老师也没轻松到哪里去。

在不少学校,主副科老师很可能是同一个人。

山东省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调研显示,小学教师人均任课1.86 门,人均工作岗位1.31个,53.14%的小学老师兼任其他岗位[10]。

一位受访的初中物理教师每周上6节物理、6节体育、2节校本课程,同时兼任班主任、年级主任与学校的团支书工作[10]。

音体美老师心里也很苦。教学之外,由于常被认为“工作清闲”,绝大多数组织比赛、排练节目迎接检查、布置展板的杂活,都落在了他们身上。

乡村地区的教师更忙。

国务院规定,所有到城镇工作的公费师范生,都有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至少1年的义务[11]。而农村学校中,一人教遍整个年级的“全科教师”十分普遍[12]。

2022年,普通中学教辅人员、工勤人员在教职工中占比8.59%[13],小学中占比4.73%[14],乡村配备比例较城镇更低,因此,学校的后勤与管理工作也大多由老师们兼任。

好不容易盼来了寒暑假,这下总可以摸鱼了吧?答案是不行。

对一名小学教师的时空追踪调查显示,除了制度规定的8小时工作时间之外,受访者在工作日仅有3.43%的时间用于个人休闲。

到了寒假,娱乐时间占比略有上涨,但仍然只有19.2%。为期两个月的暑假,受访者62.5%的时间都在处理工作事宜,甚至参与了半个月的教师培训[15]。

对于处于职业成长期、教学管理经验又不足的年轻教师来说,“躺平”很难。令人艳羡的寒暑假,很可能会被“拼盘式”讲座、线上课程和个人反思总结占满。

中小学老师,每天到底在忙什么

显而易见,中小学老师们很忙。

不过,可能出乎你意料的是,上述“教书”和“育人”的事务只是老师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

根据一项面对全国近5万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老师们每周平均51.43小时的工作时间里,只有9.63小时(18.72%)花在了教学任务上[16]。

作为参照,经合组织(OECD)调研显示,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的初中教师每周平均工作时间38.3小时,其中约20.6小时(53.7%)用于教学。

其中教学时间占比最低的日本、哈萨克斯坦、新加坡、越南等国,教学时间占比也在31%至40%之间[17]。

与之相比,我国中小学教师每周的工作时间最长,但教学时间占比却在所有国家和地区中处于最低位。

这么长的时间里,老师们都在忙些什么?

在2017年一项面向全国2787名中小学教师的问卷中,老师们表示,每天耗时最长的四项工作分别是:完成各级各类检查(68.4%),参加临时交办的非教学类任务(54.1%),完成各类网上学习(41.1%)和参加各级各类会议培训(33.1%)[18]。

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线执行员工”,老师需要面对来自多个管理部门的压力。

其中,校外有教育局各科室、教育督导机构、教师进修、教研室、教科室、电教馆、青少年宫、工青妇,以及各类委员会、学会及协会等;校内有教研组、年级组、教务、教科、人事、财务、党团少、工统妇等组织[19]。

每个部门的会议、培训、检查和文件表格加在一起,工作量相当惊人。

类似的“隐形体力活”如此普遍,以至于教育部将2019年定为“基层减负年”[20],同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教师减负二十条”,明确要求减少社会事务进校园[21]。

从对教师减负政策的研究中我们得以一窥,这些“负”包括评比考核、社会事务、报表填写和抽调借用等多个大类。其中除了技能大赛等常规动作,甚至能见到礼宾接待、招商和拆迁等颇为“离谱”的事项[22]。

学生时代,你有没有在城市创优、消防建设、禁毒示范、七五普法档案、病媒生物防治、节水节电、交通安全、消费维权等各类通知回执上,仿签过爸妈的名字?它们实际也是中小学教师非教学工作的一部分[18]。

中国教育报曾经报道过某贫困乡镇55名小学教师、20名中学教师的工作内容。

发现教师除了要教育贫困儿童,还要帮扶五保户、低保户,为无产业贫困户养鸡、养羊、种果树、务工。每一项都有指标要求。

周末时间,教师要走访各村进行调研,完成定期剪影归档、填写表格、撰写帮扶计划。如未落实,将受到批评处分[23]。

由于被行政事务分走了时间与精力,老师们对学生的关注必然会减少。连最本职的教学工作都无法全力以赴,令许多老师产生了失望、愧疚的情绪[24]。

不仅如此,不断被繁琐杂事干扰,还使老师们的工作时间变得支离破碎,很难再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度思考。疲于奔命老师们,感到失去了对工作的控制,个人与职业发展逐渐变成了“为生存出卖劳动力”的机械行为[25]。

身心俱疲的老师,赚不了多少钱

如果“996”能换来丰厚的报酬,看着存款余额,还能自我安慰,那么依靠教育理想“为爱发电”,属实让老师们有些撑不住了。

此前高调“砸钱抢人”,开出“年薪28万+,全年带薪休假165天”优厚待遇的深圳教育局,在引发热议后的几年间,不断冒出降薪传闻。多名深圳教师称其养老补贴、计划生育奖等津贴均已取消[26]。

而曾经被“20万保底年薪”吸引,入职山东烟台某开发区中小学的老师们,也陆续在社交平台反映,学校通知退还2021年1月起发放的部分奖金、津贴、补贴,退还金额可能达到5万-10万元[27]。

实际上,新闻中令人艳羡的数字,或许与中小学教师的真实收入相差甚远。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城镇非私营单位中,教育行业就职人员年均工资12.04万元[28],私营单位教育行业人员的年薪约为5.27万元[29]。

如果说平均工资太宽泛,2019年,东北师范大学面向全国20多个省份、1万多名中小学教师的调研给出了更多细节。

参与调查的教师月平均工资为4324.61元,其中仅有三成教师的月工资在5000元以上。东部地区教师的月平均工资为5133.17元,较中部地区高出1000多元,较西部地区高出近1500元[30]。

钱有没有给够,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这一点,即使是中小学老师也一样。《中国教师发展报告2020-2021》显示,47.35%的受访中小学教师认为,提高经济待遇是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措施[31]。

45.81%的受访教师则认为,“薪酬与付出不对等”是其职业幸福感缺失的首要原因,其带来的困扰甚至超过了“工作量大且繁琐”和“学生难管”[31]。

当初入职时教育情怀燃烧得有多火热,它被工资条浇灭的速度就有多快。一项针对北京市中小学教师的调查显示,入职时,53.1%的老师是想求个安稳,仅有5%的受访者是因工资、待遇、住房条件最合适才选择入职[32]。

然而,被问及离开学校的主要原因时,74.3%的老师选择了“工资福利待遇差”[32]。

老师有没有合法增加收入的途径?答案当然是有,不过,无论是想借助绩效考评多拿年终奖,还是通过职称评审涨点工资,相关考评细则中,教学日常、教学实绩在其中所占的比例仅为30%-40%[33][34]。

换句话说,一个不参与教研、竞赛、荣誉评奖,没有足够资历和教龄,全身心扑在教学上的年轻老师,大概率得不到基础工资之外太多的物质回馈。

更何况,曾经的“铁饭碗”不仅没那么香,好像也没那么“铁”了。2020年一项面向全国7.2万名“90后”中小学教师的调查中,受访者入编比例仅为45.37%。小学、初中学段教师入编比例分别为45.26%、49.01%,不足一半[35]。

除此之外,老师还要付出极多的情绪劳动、沟通成本,承担起“学为师表”的职业道德压力。你见过模仿学生家长语气,为“我们家子涵”讨要说法的网络热梗吗?这个段子背后,不难看出家校之间紧张的关系、稀缺的信任。

种种负担,给老师们的身心带来了负面影响。《中国教师发展报告2020-2021》显示,45.80%的教师经常因为工作而睡眠不足,47.72%的教师感到身体明显不适[31]。

教师身心俱疲,似乎是一种全球现象。英国教育支持组织2022年发布的教师幸福指数统计显示,78%的教师出现不适症状。教师感到压力(75%)、焦虑(44%)和抑郁(27%)的比例显著高于大众平均水平[36]。

无怪一位年轻教师在遗书里写道:“不幸福的老师,怎么能教出积极乐观的孩子呢?”[37]

在今天,老师还是一个足够好的职业选择吗?这个问题,或许值得再认真想想。

本文系作者 网易科技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教育是基本盘,保证人员稳定是很重要的

    回复 2月24日 · via iphone
  • 有句话,新人新政策,老人老政策,虽然缩编是大趋势,但是也会一步一步来

    回复 2月24日 · via pc
2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