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老年病,每年杀死64万年轻人

钛度号
高血压,不是老年人专属。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浪潮工作室(ID:WelleStudio163), 作者 | 567,编辑 | 鸣玉、张心怡,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最新数据估计,中国约有2.45亿高血压患者[1]。这个数字很大,相当于世界排行第5的巴基斯坦总人口(约2.4亿)。

很多年轻人会以为,高血压离自己可能也和巴基斯坦差不多遥远。

不过,近日来自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的一项研究,可能会改变很多人的想法。这项研究追踪了7100名血压正常(定义为收缩压<120mmHg且舒张压<80mmHg)、平均年龄25岁的职工,发现在平均不到8年的随访期后,只有27.06%的人仍能保持血压正常[2]。

大部分人,有的徘徊在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舒张压80~89mmHg)的危险边缘,更有甚者,高血压比35岁还早到来。

高血压为什么越来越年轻化了?

高血压,盯上年轻人

去年11月,国内曾发布了一个新版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推荐将高血压的诊断界值,从原本的≥140/90mmHg,下调为≥130/80mmHg[3],以提高人们的诊疗观念、促进早期干预。

想法是好的,但这也意味着国内高血压患者的数量将一夜之间暴涨,全国2.43亿血压处于130~139/80~80mmHg区间的人,也将被归入高血压行列,总量接近5亿。

因此,这个推荐一经发布便引起了轩然大波,以至于新指南颁布两天后,卫健委便出面澄清,高血压的诊断界值没有变,还是全球主流公认的140/90mmHg[4]。

不过,即使诊断标准没变,我们的血压问题也依然严峻。

上世纪50年代末 ,中国15岁以上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只有5.1%;1991年时,这个数字已经上涨到了13.6%,此后继续高歌猛涨,2002年达到17.6%[5];如今18岁以上的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经达到了27.5%[6]。

患者不仅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年轻。

1991年,中国18-39岁青壮年的高血压患病率只有4.5%,2015年已经达到了10.3%[7],一代人的时间,就翻了一倍。与此同时,中国7-17岁青少年儿童的平均收缩压,则从1991年的96.2mmHg上升到了2015年的101.5mmHg。儿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与成人不同、相对更宽松,他们高血压患病率的增长因此更是触目惊心:从1991年的8.5%增长到了2015年的19.2%[8]。

为什么会这样,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短短三十年内,我们的基因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总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的增加,主要是因为人均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在50年代末那会儿,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只有57岁[9],有机会得高血压的也许都算是幸运儿了。

图:1958-2012年中国高血压患病率(红线)与期望寿命(蓝线)的增长趋势[9]

随着年龄的增长,罹患高血压的风险将增加,2021年,我们的人均预期寿命已经增长到了78.2岁[10],高血压患者增多,其实是很合理的事。

但年轻人高血压增多,就不能用老龄化来解释了,多半要归因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高钠饮食、吃盐太多,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睡眠不足,超重肥胖……

2021年同济医学院发表的一项调查,分析了2015~2017年间武汉某大学的所有新生,发现这一万多名朝气蓬勃、平均年龄18.5岁的新生里,已经有了4.3%的高血压患者,其中,男生的患病率达到了7.9%,是女生(1.6%)的好几倍。虽然才刚刚踏入大学、开始学着独立生活,但生活方式带来的差异,已经早早浮现出来了:

有12.8%的新生超重,5.5%达到肥胖标准,后者的平均收缩压为131.3mmHg,他们高血压的风险是体重正常学生的10.5倍。32.4%的学生每周运动时间不足150分钟,患病风险是其他人的5倍。19.5%的新生有熬夜习惯,他们的高血压患病率达到了9%,明显高于睡眠规律的学生(3.2%)[11]。

高血压,来临的无声无息

高血压诊断起来并不难,测一次血压只需要几分钟,方便、无痛,结果也相当准确。它不是什么疑难杂症,却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这是因为它的可怕之处,在于无声无息:只有血压很高(通常为180/120mmHg或更高)的患者,才可能出现恶心、头晕、头痛等不适,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不会感受到任何症状[12]。

因此,他们不会主动求医,也很难重视得起来。

但这其实不怪大家:即使是医学界,过去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也一度十分肤浅。上世纪40年代以前,甚至有学者认为,血压升高,可以保证器官得到足够的血流灌溉,是正常的生理反应,有益的,不需要治疗[13]。

但事实与直觉恰恰相反:

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第一大危险因素。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收缩压升高在87种危险因素中位列第一,高血压每年带走1080万人,比烟酒加起来还多[14]。

在全球204个国家地区中,中国的高血压心脏病患病率及死亡负担最高[15]。估计中国每年有260万例死亡可归因于收缩压升高,占全部死亡的24.4%[16]。2019年,全球范围内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青壮年数量达到了64万[17],有多少落在我们身边?

2018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在全国31个省市抽取了19万成年居民,详细地调查了他们的血压情况。结果发现,中国≥18岁的高血压患者中,只有四成人知道自己患病。而治疗率和控制率就更低了,分别只有34.9%和11%[18]。

也就是说,中国2亿多高血压患者里头,可能只有三分之一的人会去治疗,最终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够控制好自己的血压。其他大部分人,都处于无防护、任其发展的状态。

更尴尬的是,无论是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还是控制率,都是70~79岁组的老人表现最好,最年轻的18~29岁组被远远甩在后面,三项指标全部垫底。8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控制率好歹还有13.4%,最年轻的这一组人,血压控制率却只有1%。

归根结底,大多数人的认知里,高血压是老年病,跟年轻人没什么关系。

今年3月,浙大医学院的一项研究对比了中日韩三国的高血压负担状况。韩国是高血压大国,1990年的时候,他们的高血压年龄标化死亡率远比中国高,但近三十年来,他们在这方向上实现了大幅的下降,2020年,韩国的高血压相关死亡率已经降到了和日本持平的水平,几乎是我们的三分之一[19]。

图:近30年中日韩及全球平均水平因收缩压升高导致的年龄标化死亡率变化情况(红圈为中国,绿三角为全球水平,紫乘号为韩国,蓝加号为日本;左图男性,右图女性)[19]

他们的秘诀是什么?其实很简单:韩国的血压控制率如今已达到50%以上,高居全球首位[20]。

可见,高血压不是绝症,它的残酷后果是可以避免的。

高血压控制,到底难在哪

控制血压,有着非常明确的方法。但真正落实起来,并不容易。

其中,减盐是公认最主要的日常策略,它的收益也非常确定:只要坚持每日的盐摄入量减少1克,收缩压大约可以下降1mmHg。

看起来不多,但对于中国来说,平均收缩压下降2mmHg,就能减少3000万高血压患者。目前如果我们能将盐摄入量降低一半,从12克降低到6克,将减少24%的脑卒中和18%的冠心病,可节约150亿元以上的直接医疗费用[21]。

而6克盐大概有多少呢?

用一个去掉胶垫的啤酒瓶盖舀盐,然后用手抹平,这样一瓶盖大约就是6克[22]。它也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过去推荐的成人每日最大盐摄入量,去年这个目标又下降到了5克[23]。

这个目标真的很难,减盐也的确是一条漫漫长路。芬兰人花了30年,才将盐摄入量从1972年的14克减少到2002年的9克以下[21]。

今年3月,世卫组织发布了关于减少钠摄入量的全球报告,指出虽然所有194个会员国都承诺在2030年减盐30%,但只有9个国家完全制定了减少钠摄入量的建议策略,看起来目标将遥遥无期[24]。

除了减盐,改善生活方式,也是控制血压的好方法。

过量饮酒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而很多人喝酒喝得相当猛。《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将有害饮酒定义为男性平均每日酒精摄入量>60克,女性>40克,而中国成年居民饮酒者中,有害饮酒率为9%。如果能够限制饮酒,酒精摄入量平均减少67%,收缩压可下降约3.3mmHg[25]。

如果能咬咬牙戒烟,益处更加显著,平均能将收缩压降低4mmHg[26]。

保持规律的中等强度运动,每周≥3天,便可以使收缩压下降5~17mmHg[25]。减肥更是一个好选择:2015年,北京大学与牛津大学联合发表的一项研究分析了50万中国成年男女的血压和体重数据,发现中国人群血压与BMI的关联性比西方人群强大约50%;这意味着,减肥能带来的降压效果会更加显著:

减重10公斤,收缩压平均下降6mmHg;BMI每下降10(相当于1.6米80公斤的人减重至54.4公斤,或者1.7米90公斤的人减重至61.1公斤),就能将收缩压下调14~17mmHg[27]。

只要本身高血压不是很严重,基本上就能脱离患者行列了。

归根结底,控制血压没什么诀窍,其实就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清淡、戒烟戒酒、经常运动。但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这可能比找对象还难。

不过往好处想,别人60岁才得高血压,而你年纪轻轻就提前迈入“老年生活”,也算少走30年弯路了。

参考资料

  • [1]马丽媛,王增武,樊静等.《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要点解读[J/OL].中国全科医学:1-25[2023-07-28].
  • [2]Li, M., Zhao, L., Zhang, L., Li, P., Zhang, X., Wang, C., ... & Sun, L. (2023). Factors influencing normal blood pressure maintenance in young adults.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Hypertension.
  • [3]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等. 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2, 50(11): 1050-1095.
  • [4]健康中国. 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是否做了调整?2022-11-15.
  • [5]马丽媛,王增武,樊静等.《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要点解读[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7):3331-3346.
  • [6]中国妇女报.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 2021-01-15.
  • [7] Yi, Q., Zha, M., Yang, Q., Zhang, Y., Hou, L., Ye, X., ... & Song, P. (2021). Trends in the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according to severity and phenotype in Chinese adults over two decades (1991‐2015).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Hypertension, 23(7), 1302-1315.
  • [8]Ye, X., Yi, Q., Shao, J., Zhang, Y., Zha, M., Yang, Q., ... & Song, P. (2021). Trends in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and hypertension phenotypes among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over two decades (1991–2015). Frontier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8, 627741.
  • [9]Wang, J. G., Zhang, W., Li, Y., & Liu, L. (2023). Hypertension in China: epidemiology and treatment initiatives. 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 1-15.
  • [10]新华社. 图表: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2岁. 2022-07-12.
  • [11]Jiang, Q., Zhang, Q., Wang, T., You, Q., Liu, C., & Cao, S. (2021).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hypertension among college freshmen in China. Scientific Reports, 11(1), 23075.
  • [12]世界卫生组织. 高血压.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hypertension
  • [13]吴兆苏.我国高血压防治回顾与现状[J].中国医药,2019,14(08):1121-1124.
  • [14]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2019)
  • [15]Lu, Y., & Lan, T. (2022).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burden of 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 during 1990–2019: an analysis of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BMC Public Health, 22(1), 841.
  • [16]张梅, 吴静, 张笑, 等.  2018年中国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与控制状况研究 [J]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 42(10) : 1780-1789.
  • [17]Liu, J., Bu, X., Wei, L., Wang, X., Lai, L., Dong, C., ... & Wang, T. (2021). Global burde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ttributable to hypertension in young adults from 1990 to 2019.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39(12), 2488-2496.
  • [18]张梅, 吴静, 张笑, 胡彩红, 赵振平, 李纯, 黄正京, 周脉耕, 王丽敏. 2018年中国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与控制状况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 42(10): 1780-1789.
  • [19]Qiu, Y., Ma, J., Zhu, J., Liu, Y., Ren, W., Zhang, S., & Ren, J. (2023). Deaths and 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of hypertension in China, South Korea, and Japan: A trend over the past 29 years. Frontier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10, 1080682.
  • [20]Zhou, B., Carrillo-Larco, R. M., Danaei, G., Riley, L. M., Paciorek, C. J., Stevens, G. A., ... & Breckenkamp, J. (2021). Worldwide trends in hypertension prevalence and progress in treatment and control from 1990 to 2019: a pooled analysis of 1201 population-representative studies with 104 million participants. The Lancet, 398(10304), 957-980.
  • [2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新闻社. 减盐预防高血压专辑. 2011年3月.
  • [22]吴兆苏,霍勇,王文等.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3,21(12):1123-1149.
  • [2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在京发布[J].营养学报,2022,44(06):521-522.
  • [24]WHO. Launch of the WHO Global report on sodium intake reduction. 2023-03-09.
  • [25]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等.  中国高血压健康管理规范(2019)[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48 (01): 10-46.
  • [26]Tsai, S. Y., Huang, W. H., Chan, H. L., & Hwang, L. C. (2021). The role of smoking cessation programs in lowering blood pressure: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Tobacco induced diseases, 19.
  • [27]Chen, Z., Smith, M., Du, H., Guo, Y., Clarke, R., Bian, Z., ... & China Kadoorie Biobank Collaborative Group. (2015). Blood pressure in relation to general and central adiposity among 500 000 adult Chinese men and wom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44(4), 1305-1319.
  • [28]Lee, H. S., Duffey, K. J., & Popkin, B. M. (2013). Sodium and potassium intake patterns and trends in South Korea. Journal of human hypertension, 27(5), 298-303.
本文系作者 网易科技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血压情况,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回复 2023.08.27 · via iphone
  • 将高血压的诊断界值下调,将导致国内高血压患者的数量暴涨

    回复 2023.08.27 · via iphone
  • 高血压不仅仅是老年人的问题,年轻人也需要关注并预防

    回复 2023.08.27 · via pc
  • 年轻人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回复 2023.08.27 · via iphone
  • 通过提供数据和研究结果,高血压已经有年轻化的趋势

    回复 2023.08.26 · via android
  • 高血压的年轻化趋势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

    回复 2023.08.26 · via pc
  • 除了高血压,还有许多老年病也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回复 2023.08.26 · via pc
7

扫描下载App